第241章強插一手作品:《》
新的一周。
林正杰來到中環畢大街20號的會德豐大廈的23樓會德豐集團總部,這幢大廈一共是24層高。
一路上,洋人職員還是比較多的,這是洋行的特色。林正杰本人不歧視洋人職員,他是一個華洋職員皆可以用的老板。
走進會德豐集團的會議室,洋人高層占據七成,華人高層占三成。當然,集團主席、行政總裁都是華人,這才是關鍵的。
收購會德豐集團已經有半個月時間了,袁天凡也調研了半個月時間,如今也該實行‘改革計劃’了。
所以,袁天凡一開始做了‘發展計劃方案’匯報。
“地產領域,會德豐集團持股置業信托45股權,置業信托持有聯邦地產43股權、置業信托持有夏立文發展61股權我們的計劃是,將置業信托進行私有化。”
置業信托擁有三幢中環物業大廈,包括:
會德豐大廈,中環畢大街20號,高24層,樓面22萬平方尺;
連卡佛大廈,皇后大道中,樓面19萬平方尺;
馬登大廈,在會德豐大廈和華人行之間,樓面10.5萬平方尺。
至于聯邦地產,當年賣掉了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獲得大量的現金流。這些現金流,大部分已經用于股東分紅;所以置業信托業分到不少資金,而置業信托分到錢之后,將錢用于回購當年參與會德豐大廈、馬登大廈的建筑的股東手中股份。
當年會德豐集團好大喜功,本來可以獨自重建會德豐大廈、馬登大廈,但馬登非要用最少的錢,干更多的事情;所以這兩座大廈還邀請了長實、錦興置業投資,但后來地產從高峰時回落,置業信托又花高價買下長實、錦興置業的股份。這件事,讓置業信托的小股東還是非常不滿的。
這就相當于,如果地產形勢良好,長實和錦興置業可以大賺一筆;但結果地產形勢萎靡,這兩家股東卻可以全身而退,風險幾乎沒有擔。
有錢可以賺錢,但是不用擔風險,天下這種好事,就被當時的會德豐大股東們如此。
當然這樣一來,會德豐集團擁有45的置業信托,總算可以全資擁有這三幢優質大廈。
林正杰詢問道:“資金問題呢?”
袁天凡馬上說道:“可以供股集資,亦可以貸款。如果是地產是加強業務,那么零售百貨是穩定,最后的航運只能減資產。會德豐集團的航運也,我們準備通過一系列減少船只,也只能保證不會被破產,但要想扭虧為盈,則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嗯,將會德豐集團的航運業務,清理后只剩下會德豐船務,其余兩家聯營企業后期只剩下上市公司的殼,可以作為資產出售。整個會德豐航運最終剩下的噸位,不要超過五十萬噸。”
袁天凡說道:“是的,這個計劃我們已經開始實施!這樣一來,實際上我們只需要湊集資金,用于加強地產上的資產。”
需要錢去私有化置業信托,至于聯邦地產和夏立文發展,等旗下的項目賣完,差不多也可以作為殼,先備著。
林正杰當機立斷,決定將包宇剛一軍:“馬上安排會德豐集團供股集資,既可以湊集資金,又可以擁有更多的散戶。”
上個月,會德豐的市值飆升至40億,即溢價60,但收購完成后,會德豐集團的股價并沒有下跌。沒有出售的10散戶,對泰富集團入主會德豐,似乎是非常看好。
當然,這10散戶里面,有不少是機構投資者。在大家看來,會德豐集團本來就資產豐厚,將來前景非常大;如今再加上林正杰來掌舵,繼續投資也是可以的。
袁天凡問道:“泰富集團是否全額認購?”
林正杰說道:“看情況,但泰富集團可以全額認購!”
泰富集團的持股,可以被稀釋至51的樣子。
林正杰的真實想法,是稀釋九龍倉的股權,后續依舊會繼續下去。包宇剛沒有得到控股權,不可能一直耗在這個上面。
發行新股,也可以讓會德豐集團的股票交易正常化!
最后,林正杰在會議上說道:“董氏航運有意出售他們手中的現代貨柜股權,你們安排一下接觸,準備買下來,歸納于會德豐集團旗下。”
袁天凡大喜,這可是進入貨柜碼頭的好時機,雖然只是‘聯營公司’,但依舊大有可圖。
“好的”
兩天后,會德豐集團便宣布和董氏航運達成一項資產交易,由會德豐集團以3億港幣的價格,買下董氏航運手中20的現代貨柜碼頭股權。
交易傳出,香港商界人士紛紛有種‘狼來了’的感覺。
在泰富集團沒有收購會德豐集團之前,林正杰的名次尚且排在包宇剛、李家成之后。但如今的林正杰名次,卻隱隱約約超過了包宇剛、李家成。
和‘長實系’相比,雖然會德豐集團沒有和記黃埔業務龐大,但泰富集團則擁有會德豐集團、港燈兩個大型企業,且擁有中巴、九巴,故有人認為‘泰富系’實際上已經超過‘長實系’。
至于‘九龍倉系’,在失去會德豐集團之后,包宇剛已經徹底淪為一個靠收租的財閥,‘多元化’的夢想就此中斷。
和記黃埔。
李家成和馬世民正在辦公室里交談,對于會德豐集團收購20的現代貨柜碼頭,李家成是非常警惕的。
“你怎么看這件事?”
馬世民上任和記黃埔不到一年的時間,也沒有前世的業績——收購港燈,故此時還是急切想做出成績,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物超所值。
“林正杰此舉,不過是打進現代貨柜碼頭,而占有20的股權,也不足以讓會德豐擁有話語主導權。后續方面,就算林正杰想主導現代貨柜碼頭,也需要和包宇剛家族競爭。最后,由和記黃埔全資控股的‘國際貨柜’已經在葵涌擁有較大的份額,同時和記黃埔擁有豐厚的現金流。所以在貨柜領域,李生你不必擔憂。六號貨柜碼頭,港府那邊有意讓現代貨柜和國際貨柜共同開發,屆時,我們可以通過交換二號貨柜碼頭,來獨立開發六號貨柜碼頭這個大型貨柜碼頭,而現代貨柜碼頭的一眾股東,想必不會拒絕,他們無需拿出資金開發,便可以通過交換,來獲得碼頭。”
李家成聞言,眼前一亮的說道:“你這個交換的策略非常好,就用二號貨柜碼頭來交換權益。”
二號貨柜碼頭,是當年國際貨柜公司,也就是和記黃埔,從日本大山船務手中買下來的。除此之外,國際貨柜目前還擁有4號貨柜碼頭。
馬世民的意思,是用一個完整的2號貨柜碼頭,來交換六號貨柜碼頭的半數權益,但這個六號貨柜碼頭卻需要投入巨資開發。
現代貨柜碼頭的股東分散,所以同意這個可能性很大,因為不用投資。當然,國際貨柜碼頭也不吃虧,因為6號貨柜碼頭有4個泊位,而2號貨柜碼頭僅1個泊位。
雖然泊位不是一個貨柜碼頭的全部價值,畢竟還有陸地上的物業,但泊位確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泊位多,意味著處理的集裝箱更多更快。
馬世民說道:“所以老板不需要和林正杰直接在貨柜碼頭上的競爭,他在這方面才剛剛開始,而我們和記黃埔已經擁有豐厚的經驗、和領先的資產.倒是,如今和記黃埔的現金流充裕,我希望它盡快向海外投資。”
由于沒有港燈收購,和記黃埔賬上的現金流非常充裕,此次若不是會德豐集團與和記黃埔的資產重復,李家成絕不會輕易放棄的。
李家成猶豫了一下,說道:“再等等,不過你們可以先考察,海外投資一定要謹慎,怡和便是前車之鑒。”
他猶豫的原因是,現在才剛剛簽署合約不久,他要是馬上跳出來遷資,可能會有損和內地的關系。
馬世民也知道,在這一方面,李家成考慮的比他們更多,前面的李察信等管理層,便是在這個上面觸犯了李家成的龍鱗。
“好,我明白了!”
九龍倉集團。
包宇剛看到董氏航運將20現代貨柜碼頭股權,賣給會德豐集團的時候,忍不住冷哼一聲。因為這樣一來,會德豐便和九龍倉持股一樣,在現代貨柜碼頭的話語權一樣。
一時間,他都有些后悔上次輕易的放棄。
不過話說回來,林正杰也不是個好對付的人。
這時候,吳光政走進包宇剛的辦公室,說道:“岳父,會德豐那邊打算明天召開董事會,讓我們赴會。據說,是供股集資的事情!”
包宇剛一愣,立即說道:“好一個林正杰,居然收購一個月不到,就想著稀釋我們的股權!”
吳光政馬上說道:“九龍倉其實也可以參與供股集資!”
他們翁婿一開始的想法,便是釘在會德豐集團里面,不會輕易出售股權。畢竟會德豐的地產和零售業務,前景是非常好的。
至于航運,會德豐集團已經在致力于減船,問題不大,破產的幾率為零。一旦航運轉暖,會德豐集團的航運也將大放異彩。
包宇剛反而打起退堂鼓來,他說道:“這一次參與,那下一次呢?泰富集團可以一直供股集資,我們只能將錢撒進去,但卻不能掌控會德豐集團的權利。”
控制權很重要,不然他們將錢撒進去,根本不知道錢的具體去向。
會德豐集團不可能事事都召開董事會的,而且泰富集團的持股超過51,本身就控制了董事會。
另外。
這一次包宇剛參與會德豐集團的‘反收購’,也造成了他名譽上的損傷,有媒體形容他是‘笑面虎’。一邊打著‘民族大義’,一邊卻和華資較量。
本身事情沒有什么,但包宇剛不該一開始就打著‘民族大義’去收購九龍倉。
相反林正杰就不一樣,他本來在這方面就是‘肆無忌憚’,‘狙擊’、‘惡意收購’都嘗試過。大家習以為然的認為,林正杰是受到美國七八十年代的‘新派收購’手法,僅此而已。
吳光政畢竟還沒有正式獲得包宇剛家族的九龍倉繼承權,也只能對岳父說道:“這一次是每5股供1股,如果我們不供股的話,股權將被稀釋至27.2,倒也能保持兩席董事席位。”
“好,就不供股!而且,我倒要看看,會德豐集團供股集資會不會順利!”
會德豐集團的市值,目前依舊有近40億港幣,如果供股集資‘5供1’那差不多可以湊集近8億的資金。如今的行情,未必有人肯供,這是包宇剛的想法。畢竟在去年底,會德豐市值才25億出頭呢!
翌日,周四。
會德豐集團的董事會,‘一致’同意供股集資,具體的工作,自然由袁天凡來操作。湊集的資金,部分用于支付購入20現代貨柜碼頭,部分用于加強地產資產比重。
林正杰結束董事會后,就來到維港投資的寫字樓。
“老板,已經開始買進,做多的單子還挺多的,沽空很輕松的接下!”李榮森第一時間匯報了情況。
原來,今天美元日元的匯率上了260,林正杰已經指示要沽空。
這個價位來沽空,任何金融機構都不可能拉升到維港投資爆倉,當然也沒有人會在意這點資金。
林正杰說道:“單子不要急,每天不能超過3億的額度。”
只要沽空在最高點,那么在其下滑的過程中沽空,也不會影響什么。林正杰要的是,不要被人盯上。
當然,40億港幣的外匯也不算多,后面林正杰可能會安排旗下企業跟進一點,當然得維港投資沽空完畢后。
維港投資固然是林正杰的全資公司,但泰富集團才是林正杰的‘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家上市公司可以做到多大,可以解決多少工作崗位,這是一個企業家社會地位的象征。
而如果沒有足夠的社會地位,那又如何來保證財產的安全。
后世的那些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加密幣的企業,簡直就是政客的提款機,想罰款多少就罰款多少。相反那些實業家,只要不涉及高科技領域,很難成為政客的打擊對象。
“好的,我記下你的話了!”
隨后,林正杰和李榮森一通來到一間交易中心。
這里相當于一個‘指揮中心’,隨著一個個電話打進來、打出去,那就是一筆筆交易信息。
看著一筆筆交易達成,林正杰心情很不錯。
辦公室里,林正杰開出一張‘1000萬港幣’的支票,遞給高麗紅。
“這是我給你的1000萬港幣,你拿去購入豪華住宅、高檔住宅,用于投資和自住!”
高麗紅不由得顫抖了一下,心激動的跳出來。
不過,她又不想體現出——自己是為了錢,才和這個男人好的;畢竟在她看來,這個男人擁有一種魅力,才是她選擇的原因。
“老板,我不太會投資呢!”
林正杰見女孩子還有些‘客氣’,直接將支票放在她的手里。
他是風流不錯,但絕不會吝嗇金錢。既然有錢,就多照顧一下這些女人。
特別是高麗紅這個‘鬼妹’,居然還是第一次,這讓林正杰有種想收藏的想法。
“我不是已經告訴伱了嘛,去購買豪華住宅、高檔住宅用于投資。我再讓人介紹個中介給你,保證不費精力。”
高麗紅頓時抱著林正杰,就是一通啃,幸好林正杰有些注意影響,不會在維港投資的辦公室亂來,最多也就是占點便宜。
“老板,你是我見過最有魅力的男人!”
“你見過多少男人?”
“我不是那個意思啦,你明知道的,我的第一次是被你拿去了。”
一陣調情后,林正杰坐穩在座位上,高麗紅也適可而止,不再亂來。
學文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