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購置金門作品:《》
10月26日,星期三。
袁天凡高興的走進董事長辦公室,匯報道:“老板,我們已經收購到99的淘化大同股權,此次私有化行動獲得完全成功。”
動用2.2億港幣,收購25淘化大同的股權,實際上股民不虧、泰富集團不虧。
當初,泰富集團收購淘化大同75股權的代價是6億港幣,相當于估值是8億港幣;在這期間,淘化大同分紅三次,總計分紅約2.5億港幣,股民狂喜;而如今,淘化大同被私有化時,估值近9億港幣。一番計算下來,淘化大同的散戶不吃虧!
而對于泰富集團來說,淘化大同在股市巔峰時,市值近12億港幣,如今以9億港幣的市值私有化,剩下不少錢;以資產計算,淘化大同如今每年盈利6000多萬港幣,賬上的現金流高達3億港幣。
泰富集團私有化淘化大同花了2.2億港幣,但淘化大同卻可以馬上貢獻給泰富集團3億港幣的現金流。若不是股市低谷,泰富集團又溢價15,料想不會如此順利。
以九巴為例,這次如果順利拿下金門大廈,以后基本就是穩定無憂了。每年收租加巴士業務的盈利,可以給股東高額的分紅,同時多余的錢,又可以適當的投資一些收租物業。
由于當年是分層出售,所以物業分散在很多業主手里,據林正杰所知,恒基地產總部便設在這幢大廈里,李兆基的寫字樓在七層。
四任業主,沒有一個落得好下場,難怪市場對金門大廈估值低!
最后,林正杰說道:“以后,九巴的資金往來,存款、貸款,我建議都選擇恒隆銀行!”
雷覺坤還主動和林正杰打招呼告辭,態度非常的端正。
“行,安排九巴來投資,由你來牽頭!”
“可以商量著來,既然想好投資,價格可以談,具體向我匯報就行。我過兩天要去美國一趟,所以這個事你和九巴董事會談。”
當然,還有這期間的利息也賺了大幾千港幣。
總之現在兩家的現金流就已經接近10億港幣,隨時可以進行多元化發展。
亞洲證券坐擁凈資產5億港幣,完全算得上大型企業,特別是這次抄底地產,以后更是資產倍增。
他算盤打得很好,因為林正杰的一系列安排都非常正確,他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那就是,現在正式吸納物業的時候。
大家不傻,林正杰這是給大家面子,九巴已經是泰富集團的‘實質性’子公司。更不要說,泰富集團為九巴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陳偉忠迫不及待的說道:“老板,我打聽到金門大廈打算分層銷售,不過市場對于這座大廈的價格持不樂觀態度,因為其前后四任業主都以兇隙告終,覺得此座大廈甚為邪門,所以估價要比周邊的大廈低。”
比如說收購過一家叫做‘健全食品’的企業,進入冷凍食品行列,包括多種點心、水餃、餛飩、湯圓及飯團等;至于參股的旺仔碼頭,則只是占股50。
泰富集團入主幾年下來,九巴的現金流竟然高達近十億港幣,股東們自然喜笑顏開。同時,九巴還有三處車廠地皮,巴士業務盈利也在近5000萬港幣,可謂資產豐富。
當時的報紙,紛紛以“金門氣走置地”,”金門大勝置地”等字眼為標題,可想而知,置地公司的高層心底里,著實感到不是味兒,這亦埋下了日后金門建筑公司全軍覆歿的禍根。
泰富集團次輪在購入9億港幣的土地儲備、完成三家子公司的股權增持至45、完成一家子公司的私有化、償還16億的債務及3億港幣的利息;
更何況,哪怕是1985年買進,都算是在抄底。
“好,我明白了!”
最終,泰富集團的債務僅剩下20億港幣,但還有33億港幣的現金流。
置地因為在七十年代末調整投資方向――過去主要投資商業地產,如今決定投資發展地產,故決定售出金門大廈,再加上當時佳寧的陳松青給價實在太高,所以最終以9.98億港幣成交。
本來是30億的現金流,沒想到淘化大同又能貢獻3億港幣,再次變回33億現金流。
林正杰一愣,隨即問道:“冠名權賣出去?”
接下來便是金門大廈的第二任業主‘怡和’,七十年代,怡和集團在投資策略上犯了連串致命的錯誤。集團高層認為香港地方太小,發展空間有限,所以大舉向外投資;在夏威夷、菲律賓收購地產、糖廠等項目,在中東、非洲收購銀行,運輸公司;在澳洲及歐洲則收購連鎖超級市場,更大舉在英國收購地產公司,但這些策后來證明都是錯誤的。
首先,當初在黃金和股票上,這兩家公司賺的都是好幾千萬港幣;
雷普照馬上說道:“好的,有林生關照,那自然是萬無一失。”
“行,我明白!”
“你覺得呢?”林正杰詢問陳偉忠。
九龍巴士、亞洲證券的資金,大概安排好了。
各董事紛紛贊成九巴投資金門大廈,此時林正杰在九巴的影響力,已經是幾乎要超過創始人鄧肇堅。
“嗯”
九巴的投資發展部,是直接掌握在泰富集團的手中,而以雷普照等人為首的管理層,更多是經營巴士業務。
安排好亞洲證券的‘抄底地產’后,林正杰思考了一下。
自己為大家賺那么多錢,現在也該撈點好處了吧!
一眾董事沒有反對,紛紛附和這個建議。
陳偉忠馬上說道:“我是覺得如果作為泰富集團的總部大廈,也有些不太好。我們有那么多資金,以后總有機會打造自己的總部大廈。但如果兩家巴士公司的一家購買,又用不著冠名權,干脆出售掉冠名權。”
會議散去后。
這幾年,僅銀行利息就將九龍建業壓迫得很,畢竟這幾年是高利率;而租金又大幅下跌,所以九龍建業日子并不好過。
集團投資了天文數字的資金,結果所收購回來的項目不是效益不佳、就是要大幅撇帳,更加是集團錯失了分享香港70至8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成果的機會。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怡和唯有向‘親兒’置地求救,并以7.15億元作價將金門大廈賣給了置地,以籌集資金渡過難關。
由于怡和,志在金門大廈,自然不惜代價.1975年5月怡和宣布以每9股面值6元的怡和股票,換取10股面值5元的金門建筑公司的股票,最后成功地收購了金門建筑公司,將它收歸名下。
由于置地在拍賣會丟了面子,便在金門建筑上市后暗地里吸納其股票。1975年金門大廈落成,成為中環的一幢大廈,所以金門大廈更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林正杰自然也是如此認為,不管是趁股市低迷私有化淘化大同,還是趁股市低迷增持港燈、中巴、九巴,他認為都是泰富集團該得到的利益。
總經理雷普照在會議室提出:“我建議若是達成收購協議后,我們九巴可以采取七成現金,三成貸款的方式。這樣一來,每年的利息也不算多,九巴壓力不大。而我們還剩下資金,還可以繼續投資物業。”
其次,高峰是賣地賣物業,兩家公司又賺了6億多。
雷覺坤也說道:“這個提議不錯,若是我們這次抄底成功,九巴的多元化便算順利完成。以后,我們不需要再全靠巴士業務來支撐業績,同時我們還可以提高巴士的服務,相信這是林生愿意看到的。”
翌日,九巴的董事會上。
“老板”
前面4000萬港幣,購入了一層中環的寫字樓,還購入了商鋪等物業,整體質量都非常不錯。
總價不超過10億港幣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回到1979年底的價格。
泰富集團的副總經理陳偉忠,走進來。
所以,哪怕這個是有利于林正杰其它企業,大家也不會反對。
大家都知道,林正杰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大亨,對于巴士業務一直的要求是――減少被投訴,服務好市民。
所以,‘金門大廈’第一任業主‘金門建筑’以被惡意收購而結束。
最后,期間兌換價值4億港幣的美元,最終又獲利1.2億港幣。
對于九巴、中巴、亞洲證券的物業投資,林正杰并不急,香港的物業總資產恐怕得上萬億港幣的市場,區區幾十億港幣,還是輕輕松松投資的。
生產綠寶橙汁,擁有百事可樂等7種品牌的汽水飲品代理權;
包括多種點心、水餃、餛飩、湯圓及飯團等;
洋酒的進口和分銷;
馬雅文雖然感覺錯失一個好的選擇,但并沒有遺憾多幾秒,就像自己男人說的一樣,這個時候全港都是便宜的物業,好買的很。
比如進軍零售產業,發展OK便利店,成為香港門店最多的便利店,超過711便利店的發展。
中巴還擁有大量的現金流,不過林正杰打算明年安排泰富集團和中巴合作,從拍賣會拿地,以后一起開發。因為明年是官地拍賣的大年,前世拿出50幅土地拍賣,結果流拍了不少。
正好,中巴既然擁有現金流,那就和泰富集團一起合作一些發展項目。當然在最終,中巴還是要投資商業地產,以后和九巴一樣,靠收租來完成多元化發展。
林正杰說道:“九巴準備整棟購入金門大廈,亞洲證券估計買不了了。所以,后續你繼續從市場收購優質的零散物業,中環寫字樓最佳、尖沙咀和銅鑼灣的商鋪其次、高檔和豪華住宅投資潛力也不錯,接下來一年都是最好的時機。”
陳偉忠說道:“其實,中巴、九巴的現金流都在接近十億港幣,可以讓其中一家買下,再將大廈的冠名權單獨賣出去。”
包裝紙盒的生產和銷售;
OK便利店;
在泰富集團收購淘化大同后,業務得到很大的發展,并涉及新的領域:
袁天凡離開后,林正杰心里非常的開心。
林正杰滿意的說道:“泰富集團倒是賺8000萬港幣!”
九巴賣掉一尖沙咀的華源大廈,如今收獲一幢中環大廈,股東們該笑死了。
當然,這些資金要年底才能全部回流香港,但本來就是為明年的商業行動準備的。
所以說,金門大廈的第一任業主就是金門建筑。
林正杰點點頭,金門大廈高37層,物業樓面約41.8萬平方尺。若以目前的租價21港幣計算,一年也在1億港幣。
袁天凡心照不宣的說道:“這些資金本來就是我們賺的,如果不是我們高峰時賣出物業和地皮,自然也不會有這些資金,僅貶值就會高達1.5億左右。”
‘金門大廈’的第四任業務佳寧集團,就不用說了,其集團主席陳松青此時還在監獄里被審查。
陳偉忠身兼中巴、九巴的董事,由他牽頭自然沒有問題。
會去的路上,雷覺坤在車上忍不住懊惱不已,因為九龍建業在高峰時購入華源大廈,且在長沙灣車廠地皮損失2500多萬,此時已經沒有抄底的能力。
林正杰當然明白原因:
當年,金門公司由始至終與置地公司追逐競投‘金門大廈原址’,到最后置地公司因為價錢太高,覺得不劃算而放棄,遂將這幅地皮拱手讓給名不經傳的金門建筑公司。
‘金門大廈’的第三任業主,便是置地。
置地就因為投資過于突飛猛進,如今陷入很大的困境,僅白筆山別墅、美麗華酒店舊翼、交易大廈項目這三大項目,就足足虧損32億港幣。如今的置地,過著變賣資產,和靠怡和賣資產來救,更要盯著華資大亨們的窺覬。
巔峰時期的價格,則高達16.8億港幣,當然這個價格沒有成交過,所以也不能算,但15億的價格還是值得的。
目前,淘化大同主要的產品有:
包括多種豉油、多種蠔油及多種調味醬料,其中淘大醬油是名牌產品;
“好,我們一邊召開九巴董事會,一邊去和處置佳寧集團資產的人協商價格。根據我的預算,這幢37層的大廈,價格不應該超過10億港幣。”
林正杰爽快的說道:“我會安排好投資部余下商業活動,幫助九巴多元化順利完成。”
林正杰頓時很有興趣起來!
中巴、九巴自從納入泰富集團系后,可謂賺了很多錢。
“私有化淘化大同后,我打算將其更名為‘泰安企業’,以后作為我們食品、飲料、零售等業務的控股企業。另外,將3億港幣納入集團財務。”
環球大廈時當年的郵政總局原址,在1977年被長實奪得,并成為當時媒體的新聞“長實戰勝置地”;這幢大廈37層,每層約1.04萬平方尺。
馬雅文在一旁高興的說道:“這層環球大廈寫字樓,我打算明年搬進去作為亞洲證券的總部!”
在亞洲證券公司,林正杰翻閱著公司投資的物業。
不然,他覺得從林正杰身上學到的抄底,也能派上用場。
當然作為商人來說,不會全信一個人。雷覺坤要真全信林正杰,那就是繼續負債也想抄底一點物業了。
學文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