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泰富集團通過‘部分收購’方式,收購成功中巴的消息,傳遍港九,也引起各界人士的熱烈討論。
有財經專家,在媒體上為韋理這一招拍案叫絕,稱韋理顯然是鉆了巴士條例的空子,泰富集團用最少的資金,增加較小比例的股權,就可達到全面收購的效果,掌控中巴公司的管理大權。
也有財經專家提出批評,認為如果這是一筆糊涂賬,一次糊涂的收購案。
泰富集團。
辦公室里,林正杰核對了一下收購中巴公司的資金開支。
一開始收購22的股權,即815萬股,耗資9500萬;購入黃氏家族8.5中巴股權,耗資5000萬;公開收購10.3的股權,耗資約8500萬。
總計耗費資金2.3億,持股中巴40.8股權。
而中巴現在的市值高達8億多,泰富集團不僅賬面上贏得利潤,還掌控了中巴的管理大權。
非常的成功!
恰好何方塘走進來,林正杰便問道:“九巴收購的情況如何?”
收購及合并委員會在禮拜一的記者招待會上,聲稱:以后再也不批準‘部分收購’。同時,對于眼下中巴發生的收購戰,建議盡快召集股東大會,選舉新一屆董事會。
李家成自言自語道。
林正杰來到大通銀行,會見了大通銀行香港負責人亨瑞·瓊斯。
一般來說,股東大會參與投票的股權,差不多也就90出頭一點,甚至不到90到場,很多人都不會來參與的。
林正杰皺眉起來,一旦市場察覺,那么想從市場上低價吸納九巴股票的想法就會落空。
所以手持40.8股權,再加盟友6.5的股權,阿瑟龍公司基本是穩贏的局面。
兩人坐下來后,亨瑞·瓊斯說道:“最近泰富集團收購中巴公司,過程非常精彩,林生的收購造詣相當的高。據我所知,你并沒有海外留學的經歷,卻有著華爾街的金融本領。”
所以先拿到16的股權,再進一步安排!
何方塘點點頭,說道:“沒問題這樣一來,大概還需要3000多萬的資金.同時,應對收購九巴的資金,還剩下差不多2個億多一點。”
泰富集團,現在就是如此有實力。
但在李家成看來,林正杰的手法太過‘惡劣’、‘骯臟’,畢竟華人講究儒家道義。
當年李家成的崛起,便有大通銀行的鼎力相助——在1976年冬,大通銀行承諾給長實集團一筆2億港幣的貸款。正是憑借這一筆資金,再加上長實集團的現金流,李家成擊敗了置地,獲得中環地鐵站上蓋的發展,從此走上巔峰。
另外一邊。
林正杰說道:“戰端一開,銀行家會搶著問我們要不要資金。”
此舉,確實有偏袒中巴原管理方的嫌疑(是筆糊涂賬),但卻不影響阿瑟龍執掌中巴公司。
眼前的年輕人,如今可謂與李家成、包玉剛齊名的華人富豪。
何方塘說道:“目前,我們已經持有九巴13.2的股權,即422.5萬股,均價22.1港幣每股,耗費資金9330萬左右(3000萬6330萬)不過,市場消息靈敏的投資者,似乎警覺到我們在吸納,所以九巴股價最近不跌反升,已經高達24.01港幣每股,市值也破了7.68億港幣。”
韋理還是和記大班,不過應該年底就應該離任,甚至可能年中就可能離任。
“林先生,歡迎你來到大通銀行,這是我們第一次的合作!”亨瑞·瓊斯高興的伸出手,歡迎道。
搞定中巴,接下來自然是收購九巴,一統香港巴士業務。
“林正杰這個人,實在太急了,仁義道德絲毫不講,此人也配和我、包船王相提并論!”
要知道,當時的中環可謂是置地的老巢,李家成打入中環,又是擊敗置地,瞬間提高了長實的知名度。那一役,可謂長實的轉折點之一。
何方塘見老板如此自信,也知道沒有夸張的成分。
畢竟謠言很多,未必所有人都信!
但是,這不是華資擊敗英資,而是華資內斗,勢必要給人一種閑話。
殊不知,李家成當年去偷學別人的塑膠技術,甚至可以說是違法行為。
新的一周。
與此同時,就是那些小股東也不會倒向顏氏家族,而是傾向更厲害的阿瑟龍公司。
很快,他果斷說道:“下周繼續收購,直到16股權再說。”
林正杰伸出右手回應道:“期待和大通銀行這樣的優秀銀行,多多合作!”
提起華爾街,亨瑞·瓊斯自然很自豪。
證券部已經拿著3億的資金,再買入太古地產(17.5億市值)、匯豐銀行(125億市值)的股票。
中巴公司的土地儲備確實不錯,他也認為林正杰收購中巴公司是個增加土地的好辦法。
上午。
李家成看完手中的報紙,忍不住搖搖頭。
在小股東們看來,林正杰和韋理的強強聯手,足以讓中巴公司脫胎換骨。
市場就算被一些機警的投資者察覺,九巴的兩大股東家族未必能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而且,就算反應過來,九巴的股票也不會馬上飆升太多。
就是他暗購英資公司的股票,打著‘大漲華人威風’的名義,和林正杰的收購有什么不同。
不過林正杰這一次來大通銀行,并不是為泰富集團借貸,而是個人企業‘維港投資’借貸。
倒不是說,林正杰的財富已經追趕上李家成和包玉剛,而是林正杰的崛起速度,以及白手起家的背景,讓其影響力不低于老牌華資大亨。
由于林正杰的年輕、白手起家,又打造成如今的泰富集團,所以香港媒體總是將林正杰媲美李家成、包玉剛一樣優秀的商人。
林正杰自然不會輕視華爾街的實力,那可是世界上金融的最高殿堂,他謙虛的說道:“這次收購,是由和記大班韋理作為財務顧問,故進行的較順利。”
亨瑞·瓊斯點點頭,說道:“泰富集團如今聲譽正隆,林先生這次來,想必是為貸款的事情吧?”
言下之意,貸款的事情好說。
泰富集團目前市值依舊在16億左右,2月下旬最高時18億港幣,跌的不算厲害。
信譽完全沒有問題!
林正杰便道明來意,說道:“這次是我個人想借貸一筆資金,用我泰富集團的部分持股作為抵押。”
亨瑞·瓊斯也不感到意外,畢竟林正杰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個人財富一定很少,財富都集中在上市公司上。
他說道:“你想借款多少?”
林正杰說出一個‘驚人’的數字:“3億港幣。我可以抵押給你們25的泰富集團股票,也就是價值4億的股票。”
亨瑞·瓊斯稍微猶豫了一下,說道:“泰富集團的聲譽、潛力都沒有問題,就是價值4億的股票,抵押貸款3億的話,確實估值較高。我還知道,最近香港股市在下滑,所以又增加了一些風險。”
林正杰不想別人知道,他還有3億多的財富(證券和黃金投資),所以堅持說:“股市調整再正常不過,亨瑞先生,很多銀行都愿意無抵押向我借貸。這次我拿出4億股票抵押,很快也會變成5億、6億,所以風險絕對不算大。更何況,泰富集團對我的重要性,你應該明白的。”
泰富集團就是他的事業,怎么可能不還錢,然后不拿回抵押股權。
亨瑞·瓊斯問延后,點頭說道:“這倒是!好,林先生,我把這筆貸款和同事們溝通一下,盡快給你答復!”
林正杰說道:“那你們要三天之內給我答復,因為我急著將這筆錢,去抄底香港股市。”
今天恒生指數上漲,到了780多點,林正杰也不知道,反彈速度快不快,還是會繼續調整。
所以,他要求手里盡快有充足的子彈。
“沒問題,我一定第一時間給你答復,并撥款,三天內一定可以完成。”
離開大通銀行,林正杰心中很舒坦,最近他拿5.7億去抄底股市,年底翻倍是穩當的,說不定賺個150,也就是八九億港幣都有可能。
這樣一來,林正杰的個人財富,今年就有可能達到12億以上。
爽歪歪!
當然,這點錢在香港頂級富豪面前,可能還差了一點。
畢竟一幢中環的大型大廈,價值可能就是10億港幣以上。
“這個黃漢偉太渣了吧,自己去漂技,還倒打一耙自己的前妻。”
“就是啊,簡直是人渣。自己摟著個小姐談笑風生,被抓了個現行,這還有照片,伱們看他笑得多開心。反觀趙雅之,至今所有的緋聞都沒有任何證據,傳媒隨便寫,有恃無恐。”
“趙雅之可是‘香港男士的夢中情人’、‘無線四大花旦’,這個黃漢偉真是一點也不配,早點離了好。”
“就是啊!孩子也不能判給黃漢偉,一定要給趙雅之,人家是母親,孩子豈有不給別人的道理。”
最新的《YES》雜志,沒有明星作為封面,而是黃漢偉在夜總會摟著小姐,和朋友談笑風生的照片。同時,《YES》雜志用‘趙雅之的前夫約友人一起漂技’的標題,大大的印在封面上。
一時間,在香港引起巨大的討論。
《YES》雜志雖然是一本青少年雜志,但銷量卻有5萬本,所以傳播能力非常的強。
如今黃漢偉被‘狗仔隊’抓拍上摟小姐,那就是證據確鑿。
原本在看‘黃漢偉和趙雅之爭子’新聞的吃瓜群眾,立即轉變為對黃漢偉的討伐。
另外一邊。
“黃醫生,你又上新聞了!”
一名同事將看過的《YES》雜志,丟給黃漢偉,眼里盡是看熱鬧。
黃漢偉結果《YES》雜志,引來病人的看熱鬧,這一看頓時引起辦公室里所有人的笑容。
“黃醫生,沒想到你還好這一口!”有病人不識抬舉,揭人短處。
黃漢偉氣得血壓飆升,大怒道:“這是造謠!老子沒有漂技!”
同事說道:“這不就是你嗎?現在全院都知道了,老板等會說不定要找你談談心呢!”
黃漢偉頓時差點栽倒!
“誰在搞老子!”
不一會,黃漢偉被叫到老板辦公室,被狠狠的批評了一頓。
“你漂技就漂技,還讓別人給登到雜志上,這萬一影響我們公司,你別管我不念舊情,馬上開除你!”
“老板,這個雜志是造謠!對,就是造謠,當時就是一個朋友叫了兩個小姐喝喝酒,我們什么都沒有做。”
“我相信你,但現在外面的人不相信啊!所以,我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最近你不要出現在媒體上,也不要造謠趙小姐,人家好歹也是個女人,你有沒有點男人風度。”
“我”
“不要我了,馬上出去。”
黃漢偉無力的走出老板辦公室,他是醫生不假,如果在行業里名聲臭了,收入就會大減。
反觀他的前妻趙雅之,最近憑借《上海灘》的馮程程,再次火得一塌糊涂,成為無線電視臺的‘四大花旦’,和汪明荃一個等級。
下班之后,黃漢偉走出寫字樓,恰逢鞋帶松了,他便蹲下。
他不知道的是,一直跟著他的狗仔隊,迅速拿起相機,拍攝起來。
恰逢有穿著裙子的女士經過,一個最新的素材‘趙雅之前夫偷窺女生裙底’便誕生了。
至于為什么不用黃漢偉,這既是打擦邊球,又是蹭趙雅之的熱度,而且還能‘洗白’趙雅之。
中巴公司的股東大會(臨時),在富麗華酒店正式舉行。
林正杰親自到場,以大股東、收購戰勝利者的身份,參加了這次的會議。
由于收購及合并委員會的‘態度轉變’,故才有今天這個股東大會,否則按理就應該阿瑟龍公司先入主中巴公司,再舉行中巴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上,顏成坤迫不及待的舉起話筒,朝小股東喊話道:“你們不要被眼前的景象蒙蔽,經我經營了五十年的巴士公司,他們有什么經驗?而且,若是我勝選董事局主席,承諾股息5毛。”
林正杰毫不猶豫的打斷道:“顏翁,請保持你的風度,不要再做困獸猶斗。股息派發是公司本來就有的資金,我們阿瑟龍公司入駐后,不僅會改善巴士管理和效率,更會充分利用中巴的地皮以及現金流,為公司的發展大計做最好的規劃。”
韋理也隨即說道:“我來香港的第一個工作,便是主持‘夏巴汽車公司’的工作,并在三年內讓這家公司成為大型企業。”
這個履歷,頓時讓很多小股東頻繁點頭,畢竟韋理就是靠著那一役,成就了‘公司醫生’的稱號。
雙方口舌交鋒一陣后,還是舉行了選舉——韋理VS顏成坤,即董事長之爭。
此次收購戰,收購及合并委員會的態度,一直是左右搖擺。
不然,韋理已經坐上董事長席位了。
不過今天的選舉也是走了一個過程,支持韋理的股權最終達到58.8,而支持顏成坤的僅35,兩者相差懸殊。
也就是說,就算沒有廖烈忠,今天韋理也會勝任。
董事長選舉成功后,顏成坤一下蒼老了許多,他知道大勢已去。
當然,接下來顏氏家族依舊是中巴的二股東,持有股權在2930。
接下來,阿瑟龍公司也進行了一番安排:
韋理擔任中巴公司董事局主席、林正杰擔任執行董事、牟詩禮擔任董事,還邀請一位經驗豐富的華人高管羅基浩,當然總經理兼董事。
羅基浩原本有過巴士公司的工作經歷,是韋理介紹給林正杰的。
同時,還邀請英國‘聯合海外運輸公司’協助中巴管理。
一切都安排得坦坦蕩蕩。
當然,韋理此次幫助泰富集團收購,拿到了一筆豐厚的顧問傭金。
同時,韋理還是中巴公司的董事長,享有一筆董事長袍金。
而接下來的九巴收購戰,林正杰決定撇開韋理,單獨進行收購。
(本章完)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