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55章 蘇曜朝堂對峙百官,萬年公主含淚求情(合章5K)

  第755章蘇曜朝堂對峙百官,萬年公主含淚求情(合章5K)第755章蘇曜朝堂對峙百官,萬年公主含淚求情(合章5K)←→:sjwx

  洛陽,太尉府。

  “囂張,太囂張了!”

  “種穎伯乃司空也,堂堂三公,竟然被一個小小的錦衣衛登門抓走,還把家都封了?!”

  “這蘇曜,簡直是無法無天!”太尉趙謙憤怒地拍打著桌子,臉上的怒容難以掩飾。

  他深知種拂被抓意味著什么。種拂作為三公之一,其地位尊貴,影響力巨大。

  蘇曜如此明目張膽地抓捕種拂,無疑是在向整個朝野宣示他的絕對權威,完全不顧及朝廷的禮法和公卿們的顏面。

  面對如此盛怒之中的太尉,他旁邊的侍從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喘。

  過了一會,從憤怒中恢復,趙謙深吸一口氣,立即下令召集府中幕僚,一起商議應該如何應對。

  幕僚們匆匆而來,面面相覷,臉上都是震撼與凝重的神色:

  “不妙啊太尉!”

  “蘇曜此子,如今已是權傾朝野,行事愈發肆無忌憚。”

  一位年長的幕僚憂心忡忡地說道:

  “此番抓捕種司空,恐怕只是他下一步行動的開始。”

  “倘若我們不能加以遏制,那么這屠刀恐怕很快就會揮舞到您頭上來的!”

  “你說的不錯。”

  趙謙眉頭緊鎖,沉聲應是:

  “蘇曜廢三公九卿,改設三省六部,又設科舉考試,其目的昭然若揭,便是要削弱我等世家的勢力,以使其獨攬大權。”

  “我等必須盡快想出對策,絕不能放任種司空就這樣被他捕殺。”

  “諸位有何良策,快請速速道來吧!”

  趙謙的話音剛落,太尉府中的幕僚們便紛紛開始出謀劃策,眾說紛紜。

  然而,眾幕僚建議很多,卻大多難以執行。

  最關鍵的一點自然是他們手中毫無兵權,蘇曜只需派出一隊錦衣衛緹騎便可將他們輕松捕獲。

  絕望,一股絕望的氣息在府中蔓延,眾人皆是束手無策。

  就這時,太尉府長史何颙在沉吟片刻后站了出來,拱手道:

  “太尉,依在下之見,如今之勢,單憑我等之力,確實難以與蘇曜抗衡。”

  “他手握重兵,又深得公主信任,朝野上下,無人能與之匹敵。”

  “我等若想自救,必須聯合朝中其他公卿,共同發聲,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方能對蘇曜形成制衡。”

  “種司空反董有功,卻遭他悍然抓捕羞辱,滿朝公卿不免兔死狐悲,太尉正可趁此時機振臂一呼,聚攏人心,共商大計!”

  何颙的話語鏗鏘有力,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趙謙聞言,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

  他深知何颙此人雖非世家出身,但才學出眾,見識不凡,在朝中素有威望。

  此刻他能站出來提出如此建議,無疑給眾人帶來了一線希望。

  在一番商議之后,太尉趙謙不顧年事已老,天還未亮便帶領親信們出門,直奔司徒楊彪府上。

  很快的,隨著種拂消息的發酵,第二天的朝堂上頓時是吵得不可開交。

  列位公卿率領百官齊齊上陣,聲討蘇曜的暴行,要求朝廷嚴懲兇手,釋放種拂,并廢除那所謂科舉考試,恢復三公九卿制。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眾臣們情緒激動,紛紛指責蘇曜獨斷專行,無視朝綱,肆意妄為。

  萬年公主坐在監國的位置上,目光冷峻地掃視著朝堂上的眾臣,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

  她沒想到,種拂的落網竟然會引發如此軒然大波,讓朝堂上的局勢變得如此緊張。

  她深知,蘇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的復興和百姓的福祉,但這些公卿大臣們卻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一切代價地反對他。

  “諸位愛卿,請稍安勿躁。”萬年公主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大將軍蘇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大漢的江山社稷,為了百姓的安寧與福祉。”

  “他廢三公九卿制,改設三省六部,是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確保政令暢通;他設科舉考試,是為了選拔天下英才,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

  “至于抓捕種拂,那也是因為他涉嫌謀反,證據確鑿,大將軍不過是依法行事罷了。”

  萬年公主的話語雖然堅定,但眾臣們卻并未因此平靜下來。

  太尉趙謙冷哼一聲,拱手道:“公主殿下,蘇曜此舉分明是獨斷專行,肆意妄為。他廢三公九卿制,改設三省六部,分明是想削弱我等世家的勢力,獨攬大權。”

  “至于抓捕種拂,更是毫無證據,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司徒楊彪也附和道:“太尉所言極是。蘇曜此子,仗著手中兵權,肆意妄為,根本不顧及朝廷的禮法和公卿們的顏面。若不加以遏制,我大漢的江山社稷必將毀于一旦!”

  眾臣們紛紛附和,聲討之聲不絕于耳。

  萬年公主緊咬著下唇,心中焦急萬分。她深知自己無法改變這些公卿大臣們的想法,但他們如此激烈的反對,對蘇曜的改革計劃無疑會造成巨大的阻礙。

  就在萬年公主感到束手無策之際,蘇曜突然大步走進了朝堂。

  他的出現讓眾臣們紛紛噤聲,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

  蘇曜身穿銀甲紅袍,英姿颯爽,他目光冷峻地掃視著眾臣,沉聲道:“諸位公卿,有何事要奏?”

  眾臣們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言。

  蘇曜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緩步走到萬年公主身邊,拱手道:“公主殿下,臣蘇曜有本要奏。”

  萬年公主微微點頭,示意蘇曜說下去。

  蘇曜直起身子,目光如炬地掃視著眾臣,沉聲道:

  “諸位公卿,你們口口聲聲說我獨斷專行,肆意妄為。”

  “但你們可曾想過,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的復興和百姓的福祉。”

  “諸位一味墨守成規,結果如何?你們治的了這天下的大病嗎?”

  “我廢三公九卿制,改設三省六部,是為了提高朝廷的行政效率,確保政令暢通;設科舉考試,是為了選拔天下英才,為朝廷注入新鮮血液。”

  “至于抓捕種拂,那也是因為他涉嫌謀反,證據確鑿,錦衣衛依法行事,何錯之有?”

  蘇曜的話語擲地有聲,讓眾臣們紛紛啞口無言。

  他們沒想到,蘇曜竟然會如此直接地反駁他們的指責,而且言辭犀利,句句在理。

  太尉趙謙冷哼一聲,道:

  “大將軍,你口口聲聲說種拂涉嫌謀反,證據確鑿,但本官卻從未見過任何證據。”

  “三公何等尊貴?便是強橫如董卓也不過罷官免職,你安敢如此招搖的大兵抓捕?!”

  趙謙不說還好,那蘇曜就等著他這句話呢。

  就在趙謙話音落下的瞬間,從懷中掏出一封密信,在眾臣面前晃了晃道:

  “趙太尉請看,這便是種拂勾結諸侯謀反,還有煽動太學生抗議的證據!”

  “什么?!”

  眾臣們紛紛伸長脖子,想要看清那密信上的內容。

  蘇曜將密信遞給萬年公主,道:“公主殿下,請您過目。”

  萬年公主接過密信,仔細看了看,然后點了點頭,將密信遞給一旁的侍從,道:“呈上來,讓眾卿家都看看。”

  侍從將密信呈給眾臣傳閱,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只有紙張翻動的聲音。

  眾臣們看完密信后,臉色紛紛變得難看至極。

  他們沒想到,種拂竟然真的勾結諸侯,煽動太學生抗議,企圖顛覆朝廷。

  不,不不不。

  你做這種事情也就罷了,但是怎么能留下如此切實的證據呢?

  還蓋著你三公的大印?

  這一下,他們再也無法為種拂辯解,只能紛紛低下頭,默不作聲。

  蘇曜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諸位公卿,現在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說?”

  眾臣們面面相覷,無人敢言。

  蘇曜繼續道:“我知道,你們之中有很多人對我改革官制、軍制還有設立科舉考試的政策很是不滿。”

  “但是諸位公卿可曾想過,這些改革都是為了大漢的復興和百姓的福祉。”

  “如今天下大亂,各地諸侯割據一方,百姓苦不堪言,若不進行改革,我大漢如何能夠復興?百姓如何能夠安居樂業?”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希望諸位公卿能夠摒棄前嫌,共同為大漢的復興而努力。”

  “當然了,諸位也可以不合作。”

  蘇曜話鋒一轉,冷哼道:

  “但是朝廷既定的政策是不可能更改的,諸位若是覺得接受不了,那大可就此掛印歸去。”

  朝堂之上,鴉雀無聲。

  蘇曜的話說的是斬釘截鐵,如同一記重錘,敲打在每一位公卿大臣的心頭。

  他們本以為自己糾集百官請愿抗議,可以法不責眾,解救種拂。

  然而,卻沒想到蘇曜竟然如此決絕。

  直接說什么不愿意合作的就自己走人,擺明了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這番表態聽得太尉趙謙更是臉色鐵青,緊咬著牙關,他沒想到,蘇曜竟然真的拿出了確鑿的證據,讓他無法再為種拂辯解。

  司徒楊彪和衛尉張溫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一臉愕然。

  他們深知,如今蘇曜權勢滔天,又有公主的支持,自己等人若是繼續與他作對,恐怕難有好下場。

  一味僵持在這里,結果恐怕只會讓自己權勢盡失。

  就這時,尚書令王允率先站了出來,面色尷尬的打起圓場:

  “大將軍所言極是,我等自當摒棄前嫌,共同為大漢復興而共同努力。”

  王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拱手說道:

  “只是種司空之事,畢竟關乎朝廷體面,還望大將軍能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王允話音一落,楊彪、黃琬等人紛紛站出來求情。

  蘇曜微微瞇起眼睛,看著朝堂上眾臣的反應,心中暗自冷笑。

  他當然知道,這些公卿大臣們并非真心愿意支持他的改革,他們只是在權衡利弊后,選擇了暫時妥協。

  但即便如此,蘇曜也并不在意。

  他要的,只是這些人在表面上配合他的政策,不要在他推行改革的時候跳出來搗亂。

  至于他們的真心,蘇曜并不在乎。

  “網開一面?”蘇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刀,掃視著眾臣,“王尚書,你覺得,種拂所犯之罪,應該如何處置?”

  王允聞言,心中一凜,額頭不禁滲出了冷汗。

  他深知種拂所犯之罪非同小可,朝臣私下聯絡諸侯謀反以及煽動民變都是死罪,按照大漢律法,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而且王允也知道,蘇曜如今權勢滔天,他若執意要殺種拂,誰也攔不住。

  然而,王允身為尚書令,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堂堂三公就這樣被處死:

  “大將軍,周禮云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種司空雖有其罪,但念其昔日反董有功,又身為三公,且年事已高,某以為將其罷官免職、貶為庶民即可。”

  王允的話得到了眾臣百官的一致贊同。

  他們之所以群情洶涌的抗議蘇曜的抓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這兔死狐悲。

  他們想要爭取的是刑不上大夫的特權。

  然而,蘇曜又豈會如他們所愿?

  “王尚書此言差矣。”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乃是商周舊事,今日如何能夠再提?”

  “法律面前就該人人平等,昔日商鞅變法,太子犯法,尚需其傅公子虔、公孫賈代受黥刑,以明法度。”

  “今種拂貴為三公,位高權重,更應知法守法,以身作則。”

  “然而他卻勾結諸侯,煽動民變,誹謗君上,其罪之大,罄竹難書。”

  “昔日董賊禍亂朝綱,殘害忠良,尚且被車裂示眾,誅滅三族。”

  “種拂之罪,雖不及董賊,但也絕不容姑息。”

  “若只是罷官免職,貶為庶民,何以震懾宵小,何以彰顯朝廷法度?”

  眾臣聞言,皆是面色大變,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他們沒想到,蘇曜竟然如此強硬,一點面子都不給。

  太尉趙謙緊咬著牙關,沉聲道:“大將軍,種拂畢竟是三公,位高權重,若是將其處死,恐怕會引起朝野動蕩,于朝廷不利啊。”

  蘇曜冷笑一聲,道:“趙太尉此言差矣。種拂身為三公,本應成為百官之楷模,卻暗中勾結諸侯,煽動民變,其行徑與叛逆無異。”

  “若是朝廷對其姑息養奸,那日后豈不是人人皆可效仿?到那時,朝廷法度何在?朝綱威嚴何在?”

  司徒楊彪也站了出來,拱手道:“大將軍,種司空年事已高,一生為大漢鞠躬盡瘁,還望大將軍能念其舊功,從輕發落。”

  蘇曜目光如電,掃了楊彪一眼,冷冷道:“楊司徒此言更是荒謬。種拂身為三公,本應恪盡職守,忠君愛國,卻暗中勾結諸侯,意圖顛覆朝廷。”

  “他若真有舊功,那也應該以此功來抵罪,而非以此功來求情。”

  “再者說,他若真有大功,那為何在董賊禍亂朝綱之時,卻不見他挺身而出,反而是在此時跳出來反對本將軍的改革?”

  楊彪被蘇曜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只能低下頭,不再言語。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至極。

  眾臣們都知道,蘇曜已經下定了決心要處死種拂,誰也無法改變他的主意。

  但是,在共同立場下,百官們又沒有一人愿意當先退讓。

  昔日便是董卓亂政時期,董賊殘害忠良,也沒說能把屠刀砍到三公頭上的。

  不管是對蓋勛還是皇甫嵩和黃琬,當時他們群臣抱團,總歸都是能保住其性命,改個閑官就罷了。

  怎地這冠軍侯就不知退讓,把場面僵死在這里?

  他難道真的要跟朝堂百官對抗到底嗎?!

  一時間,場面劍拔弩張,群臣們不發一言,圍著蘇曜作擺爛狀,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

  要么你就給我們都砍了,要么就直接放人。

  百官們已經打定主意,寧可死諫到底,也絕不能放任這個愣頭青再這樣子胡來。

  而蘇曜依然還只是站在那里,對群臣的抗議表演無動于衷。

  怎么辦?該怎么辦?

  萬年公主坐在監國的龍椅上,目光緊張的掃過蘇曜和群臣,心中暗自嘆息又焦急。

  她深知蘇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的復興和百姓的福祉,但這些公卿大臣們卻為了各自的利益和自身的顏面,不惜一切代價地反對他。

  “大將軍。”

  萬年公主深吸口氣,略帶顫音的開口求情: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本宮深以為然。”

  “但是與此同時,我也記得之前在學校所學律法課程上,有法不外乎人情的說法,故親親相隱在我大漢并無過錯。”

  “本宮深知種司空所犯之罪不可饒恕,但其種家畢竟世代忠良,種司空也一生為大漢鞠躬盡瘁,誅董有功。”

  “如今,種司空年事已高,一時糊涂犯了過錯,既然未造成什么惡劣影響,故本宮斗膽求大將軍網開一面,念其舊功與家族貢獻,從輕發落種司空可好?”

  萬年公主眼中含淚,話語中帶著一絲懇求,目光緊緊盯著蘇曜,希望能打動這位年輕而強勢的大將軍。

  她突然的話語引來了蘇曜和百官們一致的目光,成為了眾人的焦點.:sjwx←→

飛翔鳥中文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