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銳意進取,三公九卿作古第745章銳意進取,三公九卿作古←→::mayiwsk
蘇曜的話說的眾人心中一凜,他們能夠理解蘇曜的想法。
“這,君侯未免說的有些過于嚴重了吧。”
“是啊是啊,這天下就是再亂,那也不是周邊那些雜胡們可以占便宜的。”
“如今匈奴乖順,鮮卑分裂,烏桓臣服,連高句麗都已滅國,哪里還有些能夠趁亂生事的異族?”
“難不成,君侯在擔心那些南蠻和百越之流嗎?”
眾人議論紛紛,臉上都頗為詫異。
南蠻和百越雖然時有叛亂,也造成了不少麻煩,但是這些人不過芥蘚之疾,不可能對天下時局產生什么影響。
在他們看來,蘇曜顯然有些杞人憂天。
大概是想要說嚴重些,來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迫切性吧。
“咳咳!”
蘇曜干咳兩聲,繃著臉掩飾了一下心中的尷尬。
不得不說,他剛剛的思路是順著自己已知歷史的走向來的。
天下歸晉后,司馬家面對天下積弊,選擇了無視問題,妥協世家,大開倒車搞什么分封和門閥政治,直接導致衣冠南渡,權威徹底喪失,給了北方異族可乘之機,最終五胡亂華,華夏子民飽受摧殘。
然而,如今且不說那些事情過于遙遠,就連蘇曜自己都差點忘了,他之前逮著北方的那些異族們都揍了一圈,天下形勢與歷史走向已經截然不同。
不過嘛,這點插曲無礙大局。
蘇曜的決心已經明白無誤的傳達給了眾人。
荀彧首先嘆了口氣,他知道蘇曜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改變心意已絕不可能。
“君侯所言句句珠璣,切中時弊,屬下深感佩服。”
荀彧拱手言:
“只是如此難題,前漢末時,有識之士便俱已知曉,只不過如今又兩百歲過去,依然難得解法。”
“君侯能有此雄心壯志以解天下困厄,屬下自當全力支持。”
“可問題是,很多事情知易行難,尤其是這等關系重大的國政之事,與戰場拼殺決然不同,不是滿腔熱血便能解決。”
“君侯既然提出欲從官制著手,革除弊政,不知可有具體辦法或大致思路?可先行告知我等。”
“如此一來,我等也好為君侯分憂解難,共同商討出更完善和穩妥的策略。”
荀彧的話讓眾人紛紛點頭贊成,一時間目光都聚焦在蘇曜身上。
既然這位冠軍侯意義已決,不可更改,那就更要群策群力才行。
畢竟,不管從哪個方面看,蘇君侯這次都像是因為這突發的暗殺行動一拍腦門,又要行那驚人之舉。
但是,治國可不是打仗,這冠軍勇則勇矣,政治上可從沒見他上過什么心來。
好心辦壞事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可是層出不窮的。
一個赳赳武夫執掌大權后突然說自己要銳意改革,實在是難以讓眾人信任。
然而,面對眾人焦急的神色,蘇曜只是微微一笑:
“諸位放心,我既然提出此議,自然已有腹案。”蘇曜自信地說道,“首先,我們要從朝廷的中樞機構開始改革。”
“中樞?!”
眾人聽了一驚。
他們本以為蘇曜會先從司隸校尉著手,沒想到一上來竟然就是中樞?
“沒錯,中樞!”
蘇曜目光堅定,繼續說道:
“眼下朝廷之中,三公九卿制度承自先秦時期,兩漢雖有改進,如廢丞相置尚書臺等分三公之權,但亦增設了多個重疊職位,尤其是孝靈皇帝后,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超品將軍如批發一樣同時存在,導致朝堂混亂,權責不明,相互掣肘,政令不通效率低下之事頻頻發生,而后董卓更自領相國獨掌大權。”
“如今董卓既死,正該是整頓朝綱,革除弊政之時。”
“故而,我打算廢三公九卿制,而改設三省六部也!”
蘇曜的話音落下,整個議事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
眾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震驚與不解。
廢三公九卿制,改設三省六部?這簡直是一個顛覆性的想法!
所有人都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名詞感到極其陌生。
王凌牽招等年輕人還好,那荀彧、鐘繇和賈詡等人不是為官多年,就是飽讀經史,對漢朝的官制了如指掌,深知三公九卿制的歷史悠久,根深蒂固,其改革難度之大,無異于撼動國本。
有的人覺得蘇曜是異想天開,也有的人在尋思蘇曜是不是如王莽或武帝那般只是想給原來的官職改個名字。
在短暫的死寂之后,很快屋內就是沸騰一片,喧嘩不已。
蘇曜見此呵呵一笑,擺了擺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緊接著就侃侃而談的解釋:
“我這三省六部制,既非空穴來風,更非只是簡單的改名換姓。”
“所謂三省者,即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也。”
“其中,中書省掌決策,管中樞機要、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門下省掌出納帝命,相禮儀,負責審核詔令,駁正違失;尚書省則是今尚書臺,不過以后其只負責執行政令,統理六部,貫徹執行中央精神!”
“這三省之間,既相互制約,又互相協作,共同維護朝廷的運轉。”
“至于六部者,則是在尚書省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別掌管官員選拔、戶籍財政、禮儀祭祀、軍事國防、司法刑獄和工程建設等事務。”
“同時,在改革官制,重新劃分職權的基礎上,再將所有官員厘定出從正九品的品級,以使 蘇曜的話語擲地有聲,條理清晰,將他的改革藍圖一一展現在眾人面前。
荀彧、鐘繇和賈詡等人聽得目瞪口呆,半晌無語,心中如驚雷跑馬,震撼之感久久難平。
這當然并非他們無法理解蘇曜所說的這些話。
畢竟蘇曜拿出的這套三省六部制,本就是自漢制改革傳承而來,乃是一代又一代的帝王為了分宰相與三公之權探索努力的成果。
雖然蘇曜此時只是簡單概括,但在座眾人都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了這個思路。
其條理清晰,組織嚴密,尤其是明確劃分三省與六部職能與如今大漢各官員機構重疊、職能交叉等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尤其是將尚書臺改尚書省這一點,昔日的決策機構變成了執行部門,這一下子就可以在不動現有的那些高官的基礎上將其權利削弱,使之名正言順的邊緣化。
也正因此,他們才會這般讓人覺得驚掉下巴。
這些人完全沒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吊兒郎當,似乎對除了戰斗外他都不感什么情緒的冠軍侯竟然對官制,還有權利制衡等事情能有如此清晰而令人深刻的見解!
這簡直是振聾發聵啊!
荀彧和賈詡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猜測這是否會是對面那個同僚給出的建議。
但是對方眼中的表情卻絕不似作偽。
毫無疑問,這是冠軍侯自己的想法。
天吶,恍然間,盯著對面眼睛的二人竟然突然生出了種給對方一個大耳光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在做夢的荒謬想法。
畢竟,一開始,他們聽到官制改革,還以為冠軍侯想要行那王莽之事,托古改制。
結果,蘇君侯竟然拿出了這么一套新奇的說法!
荀彧首先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君侯此議,確實高瞻遠矚,令人耳目一新,只是,這改革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涉及眾多官員的切身利益,實施起來恐怕會困難重重。”
緊接著,賈詡站出來點頭補充:
“文若所言不差,而且最關鍵的地方便是此次改革分權制衡,對朝廷對皇權自然都是大有裨益,大義為公之舉令人欽佩不已。”
“但恕某直言,如今君侯雖與公主有婚約,卻并非皇帝。”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一旦改革成功施行,公主登基踐祚,屆時君侯又要將置自己于何地呢?”: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