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白馬義從破敵陣,蘇曜回京辦大典第737章白馬義從破敵陣,蘇曜回京辦大典←→::mayiwsk
午后,汝南郡官道旁。
密集的箭雨聲打破了林間的寧靜。
面對突然分兵,派探騎入林的追兵,袁術迫于無奈提前發動了陷阱。
這個時機有點不是太好。
蘇曜派來追兵的先鋒人數不多,只有三四千騎,在袁術的計劃中是想要利用自己后軍勾引詐敗,引這些人深入林間后再一齊發動攻勢,爭取將這些追兵一網打盡,徹底斷絕追兵的威脅。
失去了高機動性的騎兵部隊,只靠兩條腿的步兵,自然就不會再對他造成什么威脅了。
但是,袁術顯然低估了對手。
這支先鋒騎士除了千余袁紹的騎兵外,剩下近三千人都是公孫瓚親領的白馬義從。
這些人驍勇善射,乃是遼東赫赫有名的精銳,不管是在白山黑水間對抗高句麗和扶余人,還是在大草原上對陣鮮卑與烏桓的騎手,他們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胡人擅伏擊,白馬義從更擅長打的就是反伏擊,更別提袁紹本人也是汝南出身,對這里的地形險要并不陌生,袁術想要通過簡單的伏擊就解決對手顯然是癡人說夢。
“殺!”
“讓這公子哥好好見識一下我遼東猛士的厲害!”
公孫瓚大喝一聲,雖然分兵進入林地的只不過千余騎,但他面對突然襲來的雷薄和陳蘭的數千伏兵卻是毫不畏懼。
只見白馬義從們手持長槍和弓箭,騎術精湛,在密林間穿梭自如,宛如一道道白色的閃電,在投射了一輪箭雨后當即直撲袁術的伏兵。
雷薄和陳蘭見狀,臉色大變,他們本以為憑借地形之利和人數優勢,能夠輕松解決這股追兵,卻沒想到對方竟如此勇猛,反擊之勢如此凌厲。
“不要慌,穩住陣腳!”雷薄大聲喊道,試圖穩定軍心。
然而,在白馬義從的迅猛攻勢下,他的聲音很快就被戰場上的喧囂所淹沒。
直到這一刻,雷薄才清醒的認識到,百戰精兵的白馬義從與他手下這些鄉勇壯丁組成的部曲差距究竟有多么大。
聽著身邊呼嘯的箭雨和戰士們的哀嚎與慘呼,陳蘭大喝一聲,揮舞手中大刀,帶著親兵直沖公孫瓚而去。
兵士們的戰斗已經沒有什么懸念了,想要反敗為勝,唯有擒賊擒王這一個辦法。
在剛才的戰斗中,陳蘭已發現公孫瓚就是白馬義從的首領,只要將其擊斃,這股追兵便不攻自破。
然而,公孫瓚豈是易于之輩?
他身為遼東名將,武藝高強,經驗豐富。
見到陳蘭的率眾從林影間突然殺出,他不懼反笑,當即呼哨一聲也領著身邊親兵迎上。
在這一片混亂的戰場上,不經意間,雙方大將觸發了一場斗將單挑。
只見兩騎交鋒,槍來刀往,戰得難解難分。
公孫瓚槍法凌厲,每一槍都直指陳蘭要害,而陳蘭刀法沉穩,每一刀都力大勢沉,試圖壓制公孫瓚的攻勢。
時間飛逝,刀光劍影間,很快兩人便斗了十數合,依然不分勝負。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孫瓚已完全看穿了陳蘭的虛實。
“哼,就這點本事也敢來送死!”
公孫瓚冷哼一聲,瞅準時機,一槍刺出,正中陳蘭肩膀。
陳蘭慘叫一聲,險些跌落馬下,他咬牙強忍疼痛,想要轉身逃跑,招呼親兵前來救援。
但是,公孫瓚卻沒有給他任何機會。
只見公孫瓚拍馬追上,一側頭避過了陳蘭親兵攔截的槍尖,挺槍就是又是一擊,這一刺槍尖直接則貫穿了陳蘭的胸膛。
陳蘭瞪大了眼睛,滿是不甘地墜馬跌落在地,為自己愚蠢的投機付出了血的代價。
他的死,也徹底擊垮了袁術這股伏兵的士氣。
見陳蘭戰死,雷薄心生懼意,不敢再戰連忙鳴金撤兵。
金鑼之聲響徹戰場,袁術的兵士們頓時士氣崩潰,他們四處奔逃,想要逃離這片死亡之地。
這一下,頓時戰場的局勢就進入了白馬義從們最喜歡的追殺環節。
公孫瓚大喝一聲,頓時全軍壓上,親領白馬義從們展開了快樂的追殺。
在公孫瓚的率領下,白馬義從們如入無人之境,所到之處,袁術的兵士們紛紛倒下。
他們或是被長槍刺死,或是被弓箭射殺,整個戰場變成了一片血海。
最終,還是紀靈與張勛二將,率領袁術本部人馬殺來,靠著人多勢眾方才阻止了公孫瓚的追殺。
但是這一仗打下來,袁術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但葬送了兩千多兵士的性命,更是死了一員大將陳蘭,還讓本就不穩的軍心更加低迷。
袁術望著戰場上橫七豎八的尸體,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沒想到,自己精心策劃的伏擊竟然會如此輕易地被公孫瓚識破,并且反遭重創。
若是平時,那個臨陣脫逃的廢物雷薄定然已被他砍頭示眾,以儆效尤。
然而,現在的袁術卻不敢再從重處罰,生怕人心散了,那些投效過來的人紛紛跑路。
于是乎,迫于無奈的袁術只能表演了一出為人大度的戲碼,安撫了下眾人,然后二話不說的連夜悶頭跑路。
經此一戰后,袁術再也不敢搞什么埋伏反擊的騷操作了,一心當個縮頭烏龜,對于那些追在屁股后面騷擾的白馬義從們只是一心防御,不再做任何主動出擊的動作。
這一下,反倒公孫瓚也沒什么太好的辦法了。
袁術的部隊畢竟人多勢眾,他們騎射騷擾每天雖然也能啃個一二三百人,但是對于尚有數萬兵馬的袁術來說也無法傷其筋骨,難以對其造成致命打擊。
不過還好,他們的任務也不是殲滅袁術。
在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身后,還有近萬的袁紹部隊與太史慈的青州兵壓陣。
這些人的存在讓袁術不敢在汝南久留,一路匆匆東逃,被攆的越來越遠,離開了中原腹地。
而在中原腹地的核心——洛陽城中,蘇曜與東遷回來的文武百官們也先后抵達。
一場別開生面的女皇登基大典,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