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9章 奇功?

  “這丁原又是何人啊?”

  王柔嘆了口氣,探問起來,對于這個要來他家里上任的同僚,他以前竟完全沒聽過這個名字。

  “丁原,泰山郡南城縣(今山東)人。

  原僅區區一縣吏,不知走哪里的關系,竟然一步登了天,得大將軍賞識,轉任并州刺史。”

  “大將軍的人?”王柔皺眉,大將軍與宦官們的矛盾,他遠在關外都有所耳聞,這突然空降了個大將軍的親信過來,他還真把不準這脈了。

  “是的,不過這可是好事一件。

  這丁原在我并州毫無根基,若想有所建樹,必要有求于我王家。

  大哥回家之后可趁機與其結交,他若治的好并州,能平了此番匈奴之亂,那自然皆大歡喜,大哥從中也出力功過相抵想來前途無礙。

  他若治不好并州,再有問題也與大哥無干,你就安坐家中,誰又奈得你何呢?”

  “你覺得他能治好并州?”王柔一臉狐疑。

  他可不是熱血小年輕,會相信空降一個長官就能治好并州了,那要多天真才行?

果然,王澤搖頭  “不,這大漢朝怕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治了,所以大哥真正應該做的就是回到家里,廣聚族丁,筑堡結寨,以應亂世之變啊,現在這無兵無權的官,不當也罷了。”

  遇事不決,棄官而走的現象在后漢末年已蔚然成風,家底深厚的世家們在這時比起官場上一時的地位,更多的開始選擇回歸地方,筑堡結寨,以家族為重,未雨綢繆力圖渡過亂世危局。

  “也罷,那老夫便先回晉陽去吧。”

  “遵上意,某不回晉陽,恐要在這里叨擾郡守一陣了。”

  河內太守府。

  河內太守王匡,并州刺史丁原與流落此地的前豫州刺史王允,三人正相對而坐。

  原來丁原此行赴任前便已得到受命,令他在河內屯兵,提防西側禍亂河東郡的白波軍,拱衛京師防止其南下。

  于是在來到河內后,他率先拜會了此地太守。

  “丁使君放心,既然是大將軍的吩咐,在下定會全力配合使君在此的任務”

  王匡滿口應道:

  “不過在下聽說白波軍號十萬之眾,不知使君此來領多少兵呢?”

此言一出,丁原那是老臉一赤啊,頓了半晌終于憋出來一句  “五百。”

  “什么?!”

  這下子不但王匡震驚了,連王允端杯的手都抖了一下:

  “五百?就這點人,建陽(丁原字)真是接了個燙手的山芋啊。”

  丁原豈能不知呢?但他又有什么辦法呢。

  朝廷若是還有兵可用,那也不至于讓各地州郡募兵自保嘛,不過丁原倒也不絕望:

  “某已下令并州九郡,每郡再抽500兵員,只待太原胡亂退去,道路通暢后便來此集合。

  屆時某便有5000人之眾,只要王郡守這里再容某募上些兵,想來縱使進取不足,守成也是綽綽有余。

  完成朝廷的任務是無妨的。”

  “丁使君的人數怕是要打上些折扣了。”

  王允遞上了一些書信:

  “這里是來自太原的信報,其中西河,上郡已陷胡手,朔方五原也均有敵情來報,有能力響應使君的怕是只剩五郡了。”

  “這...并州局勢竟已糜爛至此了嗎。”

  丁原握緊拳頭,他知道并州難,但是這比他前日述職時的信息要糟糕了數倍。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的”

王允拱手慢慢地說  “太原胡亂業已平定,王某這里還要恭喜建陽,發掘了一位了不得的少年英雄啊。”

  “少年英雄?”

  丁原愣了一下,馬上懂了。

  這是王允在向他舉薦人選呢。

  也是嘛,他丁原剛剛上任,誰都不認識,發掘了個什么,想來定是這王家族中子弟。

  自己以寒門之身任并州刺史,雖然暫時不準備去太原,但本地這些望族的面子卻不能不給的。

  哎,只是沒想到這清名遠播的王子師在這種事情上也不能免俗啊:

  “不知是哪位王家少年?子師但說無妨,某這便著人將其調來刺史府。”

  王允呵呵一笑:

  “建陽誤會了,此人并非我族中子侄,而是我祁縣一少年,現在并州軍任屯長”

  是的,在蘇曜不知道的時候,他的黑戶問題在給他造成困擾前,就被自然而然的解決掉了。

  現在蘇曜成為了根正苗紅的祁縣良家子,這就是世家們的力量。

  “并州軍屯長?”

  丁原又接過王允遞來的文書,掃了一眼便驚呼:

  “嚯,這是你祁縣王家和鄉郡三老一同保舉?蘇曜,弱冠之年?這小子好大的面子啊。”

  “并非他面子大”

王允搖了搖頭,神色復雜  “蓋因此子戰功卓絕,所行所為,非常人能為也。”

  “使君好高的評價”

王匡都好奇了  “一個屯長,還能做到哪去?”

  是啊,一個屯長,滿編不過50,他能在這胡亂中做得什么?

  要知道這王允王子師,那可并非常人啊,別看他現在被去官免職,但那正是因為此人一身傲骨,寧可賭上仕途命運,也要與閹黨作對才有此結果。

  在此之前他可是正兒八經從并州基層做起,一直干到中央又在黃巾之亂時臨危受命,被選任豫州刺史,親自披掛上陣平定了豫州黃巾軍的狠人。

  這樣的人,那可是平素里軟話都難見他說一句的主,現在對這個什么小屯長評價這么高?

  丁原聽得那真是面色狐疑。

  “具體的建陽還是自己看吧”

  王允將最后的資料送上后便閉目不語。

  若不是他再三確認了那字跡確實是族兄無意,他定將這份舉薦當做無稽之談的妄語。

  天下怎可能有如此離譜的事情。

  “八十余人飛奪黃蘆堡?!”

  “不足一屯之兵聚殲了三千胡騎?!”

  “以一己之力集斬將、奪旗、破陣、先登、陷城之功?!”

  “王子師!你可敢為這文牘上的內容保名?!”

  保名,即是為其擔保的意思。

  看過文牘后丁原是面色潮紅,而王匡則捂唇不語,這要不是王允親自送來的,他們定會將這當做一個不怎么好笑的故事。

  但便是如此,讓他們相信如此離譜的事情,那也是千難萬難。

  那王允敢為其擔保嗎?

  答案當然是不,沒有親眼所見,他怎么可能會為這種事情擔上自己的名譽。

  “若允族親所言不差,想來就這兩日,你刺史府的請功書和具體戰報應該就要到了,是真是假,屆時建陽一看便知。”

  見皮球又踢回自己這里,丁原只好鄭重的表示會盡快核實情況,勘驗戰功。

  “若這姓蘇的小子真有此奇功,丁某定全力向朝廷保舉,這可是我大漢當下不可多得的奇才啊!”

  當然他沒說的就是,如果此事為假,那怕是一樁最大的丑聞了,他可不得不慎重處置。

飛翔鳥中文    我在三國騎砍無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