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白銀世代終于完結了,正好一口氣更完,關于新球隊,以及2001年的細節部分,到下一部會進行補充。
這一部只有三卷,但其實字數并不少,統計了一下正好一百萬字,足夠將甘國陽第一次復出后的劇情描摹出來。
當然,受日更,筆力以及本人能力所限,還是有很多東西沒有寫到。比如這一部叫白銀世代,意思是90年代中后期進入聯盟的新一代超級巨星,對他們的故事描寫其實是不夠的,大量的筆墨還是集中在了主角身上。
沒辦法,阿甘確實是太有魅力的一個理想化人物,筆觸很難離開他去寫別的人。
整個第二部,從一個大長篇“I'm Back”開始,到最后一個大長篇“蝴蝶”結束,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
回歸,到得償所愿,但結局并不是再次離開,而是新的開始。
第三卷蝴蝶,開篇第一章是一片廢墟,美國在非洲的大使館被炸,到最后一章依舊是一片廢墟,這次到了美國本土,到了雙子塔。
蝴蝶這卷的名稱來自于陶喆的同名歌曲,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卷首語和最后一句都是歌詞,當然,這么寫沒有任何深意,僅僅是契合內容而已。
在寫完黃金和白銀這兩部后,阿甘故事的某一大塊,也是他最巔峰和輝煌的一塊,已經告一段落。
第三部,也就是36歲以后,進入運動生涯倒計時的阿甘怎么寫,我最早的大綱里,他是要去勇士的,回到舊金山,回到他的第二故鄉,陪伴父親。
不過后來發現,阿甘離開波特蘭去舊金山,故事事實上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去舊金山不過是在波特蘭的重復,重復的故事就沒有必要再寫了。
所以制定了B計劃是新建一支球隊,最早的目標放在夏洛特,但那里是喬丹的老巢,以及太無趣了沒有故事。
之后目標定在了新奧爾良,本來那里就會有一支新球隊,但同樣的問題,新奧爾良這個城市是南方黑人城市,受法國文化影響深遠,文化氛圍是慵懶,甘國陽去那里建球隊顯得很奇怪,而且鵜鶘是什么德性大家心里清楚。
最后,思來想去還是把地點定在了難度系數大,但故事可能性會比較豐沛的賭城。雖然00年代賭城建隊非常困難,但小說歷史已經改變了很多,加上一些理想化操作,邏輯上圓一下還是很圓過去的。
最終選定了拉斯維加斯,在第三部里,會寫一些建隊過程。總之,虛擬構造一支新球隊,對我而言不是什么難題,難題是,如何繼續將理想浪漫的故事繼續下去。
阿甘的故事是理想主義的,是浪漫的,所以這本書叫黃金時代,那個年代確實是誕生巨星最好的時代。我在書中寫了很多社會背景、事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告訴讀者,那個年代的一些特征,那是一個有利于產生超級巨星的時代,換一個背景和環境,傳媒不發達或者太發達,都無法產生那樣的現象。
阿甘是我虛構的,但阿甘也是基于那個時代虛構的產物,就像兩個MJ,現代不會再有這樣影響力的明星。
也正因為是黃金時代,阿甘身上包裹著理想主義道德的光輝,忠誠,寬容,利他,豁達,勇猛,這些詞匯在今天經過反復的解構,多多少少已經變了味道,大眾似乎更欣賞相反的特質。
所以,當我把黃金時代的整體結構線都布置完以后,還是有些失落的。因為這注定是一個幻滅的故事,是一個舊時光不再回來的故事,和現在起點大部分重生穿越故事一樣,大家徜徉在回不去的年代中尋求一些慰藉和快樂,這也是網文的意義所在。
但7月份做完大綱后(純腦子里想沒有文字),我又冒出一個想法,能不能寫一本當下NBA的,更加偏現實一些的NBA小說?
一個是覺得,靠近當下時間線的NBA小說太少,我有時候是有點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當初寫黃金時代,我就是看起點一本80年代NBA小說都沒有,那干脆我來寫,邊寫邊學習,一些知識不就來了么。現在沒有最近幾年的,我還是可以寫。
二一個是黃金時代連載超過一年半,很有可能寫兩年,從來沒連載過這么久,寫的我自己都有些審美疲勞。讀者不知道后面的結局,可是我知道啊,那種探索感丟失后,就想著搞點新東西出來。
于是,7月份開始想,8月份動筆,但更多是動腦不動筆,實在是比較懶。為了逼迫自己寫,我決定,9月3號閱兵的時候一定要發,不管寫了多少字(幾乎沒寫)。
但我又不敢用大號發,一怕挨罵,以前寫念詩之王跳票了,二怕寫的撲街丟人。所以說猶猶豫豫,犯了想贏但更怕輸的毛病,最后用小號發出去,還不敢宣傳。但又怕數據太差,偷摸摸掛了個推書,反復橫跳想想實在沒必要。寫了就應該大大方方亮出來給大家品評,大不了你差評我和你吵兩句,再不行我刪了你,反正你還沒花錢。
后來太至說,我起的書名太差勁,番茄風沒意思,我讓他幫我想,他還真給我想了一個,籃球終點站,還給我想了個簡介。
我一開始是拒絕的,太至都來幫我起書名了,可是我細細一琢磨,其實這名字挺好,和小說的主題很契合,可能太至自己也沒想到。
太至給我起這個書名,意思是主角防守能力非常強,任何厲害的球星到我這里都到此為止,終點了,這確實是一層意思。
而在我的構思里,這本書還有一個更深的意思,就是我們這一代人關于籃球的夢和幻想,差不多到這個年代,就要到終點站了。
NBA最好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最美的風景已經看過了,列車緩緩到站,或許這不是列車的終點,但肯定是某一部分球迷的終點。
等詹庫杜哈這批球星退役,新一代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更小的球迷肯定有新的追逐對象,但我們很多人是要下車了。
所以和黃金時代相對,籃球終點站色調更加現實、灰暗,從封面就能看出來,一個金光閃閃,一個暗淡黑灰。
主角起點很低,他更像一個普通人,貪財好色,沒有那么強的道德感,成功是最大的目標,夢想只是裝飾。他再也無法成為甘國陽那樣的全民英雄,美國籃球培養的孩子,世界級偶像。他的故事更現實,更深入塵土和泥淖,而不是如太陽高懸天空。他最多做自己的英雄,做家人的英雄。
在英雄被解構的年代,能做自己生活的英雄已經是一種勝利。
這兩本鏡像一樣的書,我會一起更,正好可以換換腦子,希望大家有興趣可以支持。
當然,重心還是會放在黃金時代,12號有可能來不及第三部,需要認真布局一下。
13號,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