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49章 包治百病?

  這話一喊出來,本來有些喧囂的禮堂,霎時沉寂下來。

  這種安靜就好像給按了暫停鍵一樣。

  大師慌了,后背冒了一層冷汗。

  他想逃跑。

  可不過是幾息之后,禮堂頓時更熱鬧起來。

  應該是很多人都沒想到會是這個狀況。

  原來是個假的啊。

  就說呢,這世上哪里有能包治百病的東西?

  要是有的話,也不可能是他們這樣的人能看到的。

  包治百病,那還要醫院干什么,還研究藥物做什么?

  重要的是,包治百病出來了,不就意味著人類能長生不老了嗎?

  不說活個幾百年,就都活上一百來歲,那也是開心的啊。

  可能嗎?

  這一看就是騙子。

  后續宋玉暖沒摻和,看了一場熱鬧也就罷了。

  最起碼能讓周圍的人知道一下,可如果依然執迷不悟,那神仙來了也沒辦法。

  項目重新審核,很快就批下來。

  季老那邊也是,冷言冷語少了很多。

  那個醫生和護士是小笛子叔叔安排的人,其他的是已經上班的宋明波找來的同學。

  宋明波讀研也畢業了,被分配到了司法部門,最近準備辭職開律師事務所。

  只不過宋良和夏桂蘭不是很同意。

  就宋老太也覺得下海太早了,依照目前家里的條件,真的不缺錢,可這個單位多好啊,聽起來就高大上,感覺老威嚴了,就宋明波這樣的能進去,也是小暖的面子。

  老宋家何德何能,進了這樣的單位還不珍惜。

  宋明波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

  宋玉暖也和他談了一次,說是這個想法是好的,只不過現在需要的是積攢資歷,既然有這樣的好機會,就在這個單位好好沉淀一下。

  三五年之后私企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注重法律意識,也學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時候,那時的律師事務所應運而生。

  再加上有這里的工作經驗還有人脈,這個律師事務所就不會干的那么艱難。

  要不然你剛畢業就去做這個,誰相信你?誰會找你呢?

  創業艱難,說的就是這種。

  再說了,目前家里兩個已經畢業的大學生都不去上班,宋良和夏桂蘭心里肯定不舒服。

  某些時候他們心里還是有著老觀念。

  他們做兒女的,不說端著個金飯碗,能有個鐵飯碗,也覺得顏面有光。

  體面說的就是這個。

  就像如今上面希望能將第二服裝廠給承包下來。

  宋良也去看了。

  可是那個廠子的工人對他們很是抵觸。

  誰都知道第二服裝廠也是北都有名的大廠。

  支援國家建設也是走在前沿,在服裝行業也是數一數二。

  這和第五廠不一樣,原來的五廠是街道辦的小廠起家的,也不過是趕上好時候列為第五服裝廠了。但其實真正的大廠就只有三家。

  這里的工人瞧不上芝蘭服裝廠也很正常,更別說讓一個農村來的泥腿子暴發戶承包他們的廠子來安排他們的去處。

  工人們不同意,強烈反對,就算是你給我安排工作也不稀罕。

  我們自己找出路不成嗎?

  我們自己人承包下來不行嗎?

  為什么非得讓一個外地人對我們指手畫腳?

  他們是地地道道的國家工人,多少年前就在這個廠子里工作,有的甚至是一家幾口老少三代都在這里。

  芝蘭服裝廠現在的確是好,聲名遠揚,可是它招收的都是什么呀?

  家庭婦女待業青年返城回來的知青。

  可不是他們這樣老牌的工人。

  工人和工人還不一樣。

  就鋼廠的工人和火柴廠的工人工資能一樣嘛?

  不說別的,就曾經的五廠發不出來工資那會,他們還能發獎金漲工資呢?

  本來就高兩個級別,這不能比的。

  宋良去了一次就不去了。

  如今的廠子就夠他忙的了。

  宋玉暖倒是沒有說什么,轉手就成立了芝蘭有限公司。

  如今的優惠多,就她的繁花都享受著十年之期的優惠。

  只不過宋玉暖有些眼饞二廠的老工人,這些工人可幾乎個個都是寶貝。

  這個二廠問題出在哪里呢?

  宋玉暖手里有詳細的調查資料。

  原因是前年的時候引進了國外的所謂的先進設備。

  是當時的廠長,當然現在已經下去了,因為他收了好處,所以這所謂的先進設備其實就是一堆廢銅爛鐵。

  大家都知道做服裝,其實不需要多么先進的生產設備。

  萬變不離其中,它又不是高端的精密儀器。

  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整個制作過程,說句實話,裁縫師傅就算是用腳踏縫紉機和一個熨斗就能完成。

  如今手工制作要占一大半兒。

  就算是將來能生產出自動化的裁剪機縫紉機和熨燙機,那也要人工操作的。

  就二廠原有那些設備完全能滿足現在的要求。

  真的沒必要從國外進口。

  可這幾年就跟一窩蜂的瘋了似的,各個單位都從國外進口設備生產線什么的,被騙的可不在少數。

  就像二廠這種情況,一下子就讓生產陷入了癱瘓狀態,如今已經一年沒有開工資了。

  這么比喻吧,有一家小吃店,生意不錯,在九十年代一個月能賺一千元。

  九十年代中期,一般的月工資在三百元左右。

  這么一對比,可以看出來,小吃店賺的不少。

  然后老板的兒子就覺得我家小吃店的生意還可以更好。

  怎么才能更好呢?

  那我去買個機器人吧。

  聽說那東西不吃草不吃料還不用開工資,還能做飯招待客人,反正只一個機器人就能撐起一個小店。

  一本萬利躺著數錢?

  這些年小吃店存了十萬元。

  但機器人是一百萬元。

  于是老板的兒子又從銀行借了九十萬元。

  然后跟人家講價,對方同意將機器人九十萬元賣給他。

  然后他將這十萬元也就是父母給他的藏在了自己的口袋里。

  機器人買進來了。

  將廚師服務員都給辭退。

  因為人工費也很高的,所以老板的兒子覺得很開心,老板也覺得蠻不錯的。

  說不定就能日進斗金呢。

  可沒想到這機器人是假的,是有人做好了套就讓老板的兒子上鉤的。

  機器人癱在那里,就是廢銅爛鐵。

  然后老板無端的欠上了九十萬元的外債。

  小吃店啊,辛辛苦苦十多年才攢下了十萬元。

  就說他多少年才能還上這九十萬元?

  請:m.llskw

  相關推薦:、、、、、、、、、、

  如果您是相關電子書的版權方或作者,請發郵件,我們會盡快處理您的反饋。

飛翔鳥中文    八零大院小甜妻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