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八章 隆化三年

晉末長劍第一百零八章隆化三年望書閣第一百零八章隆化三年第一百零八章隆化三年  正旦大朝會早就形成規制,什么時辰上朝,在哪里等,誰站哪邊,怎么列隊入內,眾人都演練過很多遍了,可謂駕輕就熟。

  分批入內之后,則是長的恭賀頌祝,由通事舍人在殿外唱名,高官單獨入內,中層數人一起入內,小官及外郡上計吏成批入內。

  哦,還不能忘了外藩、屬國代表,很少有國王親自前來,一般由王世子或宰相代勞。

  人數是非常多的,過程拉得很長。

  年輕時候,邵勛練就了一身很厲害的憋尿本事,現在一上午離席三次,歲月不饒人。

  當于闐王世子尉遲敬德獻上禮單的時候,邵勛和藹地關心了幾句他的家事。因為他的妻子可能水土不服,在洛陽病逝了,邵勛詢問他有沒有續娶。

  尉遲敬德十分感激,道:「臣前月已娶妻,乃名門閨秀。」

  「卻不知是哪家的。」邵勛故作不知,問道。

  「乃將作少監庾公之女。」尉遲敬德答道。

  邵勛點了點頭,其實就是庾珉的孫女,

  「卿還年輕,若有子嗣,當好生育養,將來亦可承繼王位。」他說道。

  尉遲敬德聽了暗喜,天子說他兒子將來能當于閬王,豈不是在保證他的王位?

  在這件事上,他是有那么點焦慮的。

  長期在中原當質子,而弟弟們則常伴父親身側,情分非同一般,威脅相當之大。

  但大梁天子發話了,說保證他的王位,那么這事就定了。即便今上不在了,后繼之君只要不傻,都會力推他繼承于闐王位,更別說他娶的新婦出身穎川庾氏了。

  「卿退下吧。」邵勛笑著點了點頭。

  這小子立下過功勞,最主要的便是指出了于闐國境內還有哪些可供灌溉的荒地,讓朝廷設立于鎮時不至于無的放矢,更不至于被于闐人欺瞞。

  當然,邵勛也很厚道。此事極其機密,僅有政事堂諸位宰相、中書侍郎、黃門侍郎等要害官員知曉,不會向外界透露半分,不至于讓尉遲敬德沒法做人。

  于闐鎮首批兵員千人,募集齊備后將發往精絕國故地,展開屯墾。當地有城名「尼壤」,周三四里,基址猶存,正合作為堡成一一此成為于闐鎮下屬軍成之一。

  關于精絕國,邵勛還詢問過尉遲敬德。他們其實也不是很了解,只說聽到一點風聲,這個國家在漢末曾向鄯善稱臣,幾十年前似乎遭到了南邊一些部落的突襲,一個人都沒逃出去。

  鄯善國的說法與此類似。作為宗主國,他們只起到了事后收尸的作用,一個活人都沒見到,尸骸倒是見了不少。

  仔細檢查了一遍后,發現精絕國官衙的文書都沒被完全摧毀,散落一地,有些藏于地下的糧倉中依然堆滿了糧食他們認為應當是南邊山里的部落突然偷襲,包圍了精絕國,將其屠戮一空,殘存下來的人被擄走了。

  邵勛相信了他們,因為鄯善和精絕都用盧文,他們能閱讀那些遺留的官方文書,如果有異常,肯定能判斷出來。

  而且,當地的環境并沒有完全惡化,尼雅河也沒有斷流,尼壤城周邊的沼澤更沒有消失一一直到唐初,尼壤城遺址依然處于「大澤」之中,唐軍在此屯墾,建立了軍城。

  所以,大梁朝決定以尼壤城為第一個軍戌。

  第二處軍鎮將設在建德力河(今策勒河延伸部分,已干涸)尾閭處的綠洲(今丹丹烏里克遺址),駐兵五百人。

  這兩處位置都比較重要,扼守通路,建立起軍成體系后,能有效維護絲綢之路南道的安全,同時也能方便傳遞情報、公函。

  于闐鎮設立的目的就是軍事,沒別的原因,因此軍成體系多位于交通要道,并非繁華地帶,后面還將設立扼守昆侖山脈隘口的軍城,皆是此因。

  于鎮設立完畢后,西域都護府會設一員副都護常駐,即都護駐龜茲,統籌全局,副都護駐于闐,專門管理于闐鎮。

  邵勛預料到了設立于鎮的艱難,因此會全天下招(忽)募(悠),能逮一個是一個,甚至會發配犯人到彼處,盡快完善整個體系。

  尉遲敬德退下后,車師后國國王車洛入內拜見一一這是一個倒霉鬼,他本來想讓王弟代勞的,

  但鴻臚寺說什么都不肯,一定要他親來。

  邵勛看到他后也很親切,笑道:「宅邸收到了嗎。」

  車洛聽完翻譯后,心中一突,硬著頭皮說道:「收到了。此宅華美之處,王宮遠遠不及,臣謝陛下隆恩。」

  「收到了就多住住,把家人也接來,朕另有賞賜。」邵勛說道。

  「是。」車洛苦著臉答道。

  其實他早有預料了。

  當初車師前國國王不就是如此么?在洛陽住著住著,國家沒了,變成了交河縣車師前部是小國,只有三千人,車師后部地盤、人口是其數倍,聽起來不少,但變成一個郡也很簡單。

  正旦朝會之前,車洛與心腹大臣們商議,眾人無計可施。

  最后有人提議潛逃回國,不過被否決了,因為有人拿危須國舉例子。此國在梁軍到來前,倉促備戰,將百姓收入城中,結果被一鍋端,梁人在城內肆虐了好久才放手,人口損失巨大。

  戰爭結束后,危須王一系的人想歸國,結果莫名其妙死了,宗主國焉耆也不敢在這件事上發話。到了去年,梁人一口氣發配了三千余人至危須,接手當地田宅,大搖大擺地耕作了起來。

  很多人都傳言,將來設立焉耆鎮后,危須國舊址就是現成的軍成之一,甚至可能是焉耆鎮將的駐地。

  血淋淋的例子擺在這里,由不得人不多想。

  于是乎,到了今天,車洛依然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始終下不定決心,然后一步步被動接受所有事情。

  車師后國,大抵要沒了,變成傳說中的北庭郡。

  車洛退下后,入內的是大金鏈子、大耳環、紋身社會大哥做派的寧州酋豪,

治理這么大的國家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什么樣的人都有  太極前殿內流程還沒走完,東西二堂的偏殿內已經準備上菜了。

  官員們分成各個圈子,竊竊私語。

  社會是現實的,太保匯祎、司徒劉閏中身邊已經沒幾個人了,有也是儀式化的寒暄,現在炙手可熱的是溫嬌和王豐。

  尤其是后者,嘴都快笑歪了,因為他已被正式任命為門下省侍中,力壓另一位侍中劉泌,出任平章政事,成為政事堂四位宰相之一。

  他身邊圍繞著烏桓大姓王、祁、蘇、庫(原庫官氏)等族的成員,以及拓跋諸姓、少許漠北高車姓氏如窟賀、斛律以及柔然西逃后投降的契芯等氏族。

  這是一股龐大的勢力,從東到西萬余里皆有分布,橫跨大漠南北。

  無論你再怎么輕視他們,厭惡他們,這些人都是真實存在的,殺之不絕,剿之不盡,一時擊敗,還會再回來,可謂春風吹又生,千百年來都是如此。

  他們現在還愿意在大梁朝這口鍋里一起吃飯,將來可不一定一一興許會有部分人留下來,最終融入中原,但離開的肯定也有。

  與烏桓、拓跋鮮卑相比,宇文鮮卑及慕容鮮卑殘部就不怎么樂意靠過去了。

  宇文鮮卑還有一部分貴人走過去禮節性地打下招呼,慕容鮮卑是一個人都沒有,涇渭分明。

  王豐不以為意。

  他太清楚自己的斤兩了,而且也不覺得這是壞事。

  能籠絡拓跋鮮卑故地上的人已經足以讓天子給他高官厚祿了,再號召宇文、慕容甚至河南地、

  西域的零散部落,你想作甚?

  不要想太多,不但費神,還容易招禍。

  而就在將要正式開席的時候,覆田勸農使幕府賊曹參軍單遷走了過來,躬身行禮:「王公。」

  王豐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將單遷扶而起,笑道:「單參軍愈發得太子信重,將來還要靠你多多美言呢。」

  「王公言重了。」單遷笑道:「公是長者,仆過來行禮是應該的。」

  王豐笑得眼晴都瞇成了一條縫,低聲道:「聽聞單氏被征調了一百騎兵?」

  「正是。」單遷說道:「五月出發,攜馬五百匹。」

  「老夫會關注的。」王豐點了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單氏是氏人,主要分布在雍州的雕陰以及朔州上、鹽川二郡,耕牧并舉,曾為劉漢核心部落之一,不過后來因為單皇后及北海王之事,與匈奴五部離心離德,最終在劉漢徹底覆滅之前投向天子。

  今被征發百騎,很顯然是要參與今年秋后征討林邑國的戰爭了。

  作為平章政事,王豐在這件事上是有發言權的,

  另外,他懷疑單遷過來拜訪是太子授意的,不然他不可能如此熱情。

  這個時候,王豐也感到了相當的滿足一一地位提高帶來的滿足。

  能當大梁朝的平章政事,誰吃飽了撐著去草原上拉隊伍啊?想造反的,都是失意者,在現有格局下沒分配到好處的失敗者。

  天子如此胸襟廣闊,前有劉閏中,現有他王豐,分別以羯、烏桓身份入政事堂,大家都看在眼里,今后他要好生琢磨一下,該怎么當好這個平章政事。

飛翔鳥中文    晉末長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