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登高

當前位置:第一百五十二章登高  閱讀設置設置X

第一百五十二章登高第1107章登高  開平五年(331)的正月不期而至。

  正旦朝賀大典莊嚴肅穆,天下諸州、四方諸部皆有使者入京,獻上各色貢品,恭賀大梁天子萬壽無疆。

  一切都顯得欣欣向榮,一切都在蒸蒸日上,這便是煌煌正朝的氣象。

  正月十五,芒山登高之會,群賢畢至。

  此時有荊州軍報傳來:巨鹿郡王邵慎在宜都城下擊敗晉軍,斬首千余級,夷陵豪族絕望之下,殺太守以降。

  比之前的保證晚了半個月,但還算不錯。

  巴東、建平、宜都都是地域橫跨大江兩岸的郡,但巧合的是,郡治都在江北。拿下之后,甚至可以委派太守了。

  另外,成國大軍也已經開到了巴東。

  他們的水師順流而下,先至南浦。毌丘愔率兩千余人在此堅守,成兵放下一部分人,招降不果后惱羞成怒,開始圍攻。

  不過他們的主力還是去了魚復。

  邵慎的使者穿梭于三郡山間,招撫各路蠻夷酋長、洞主,并極力勸說他們出兵出糧,增援巴東。

  邵勛看完之后,較為滿意,在登高之會上當眾宣布。

  一時間,恭賀之聲震天動地,幾讓人懷疑是不是吵醒了腳下的新魂舊鬼。

  登高之會的重頭戲當然是為襄陽公主邵蓁選駙馬了,這是一件沒人會說出來,且還要裝作不知道,但卻心知肚明的事情——邵蓁初封弘農公主,后改封襄陽公主。

  二公主——沒人會傻到當眾稱她三公主——生母是庾皇后,放在民間便是嫡女,身份之貴重自然不必多言。

  各路年輕俊彥一邊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一邊拿出最好的狀態,詩書禮易乃至騎馬射箭,非要與其他人分個高下,競爭異常激烈。

  襄陽公主為人安靜甚至有幾分羞澀,自小學習不輟,知書達理。這樣的人生經歷,將她養成了十足的“顏控”,喜歡俊美少年,能力、家世如何都不太看重了。

  到了最后,她竟然挑選了一名晉陽武學的武學生。

  此人名叫方綸,平陽人,幾乎沒有任何家世,與邵蓁同歲。

  今年是他在晉陽武學的最后一年,因學習刻苦、本事出眾而被授予隊主之職,就等銀槍左營班師后作為補充兵軍官入伍——十八九歲的武學生,如果不出眾,顯然也沒資格來到芒山。

  消息傳出去后,洛陽公卿子弟一片嘩然。

  武學生們雖然同樣嫉妒此子能娶邵師的女兒,但這時候卻一致對外了。更有那腦袋靈光的,已經開始琢磨如何以同窗的身份結交方綸,提高自己在禁軍中的前景。

  當然,他們還不夠聰明。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方綸不會去銀槍左營了。天子女婿怎么可能還去當隊主呢?丟的是誰的臉?

  方綸或許最終會回到銀槍左營,替天子掌控禁軍,但肯定不是現在。

  但不管他去哪里,作為開平五年正月的頭號談資,方綸注定會被許多人津津樂道,因為他太有話題性了——難道有人竟能憑借一張臉,就一步登天嗎?

  登高之會結束后,邵勛返回洛陽。臨行之前,遣使再至平城,責問代公何日能來洛陽?

  與洛陽相比,正月的武昌氣氛有些不安。

  巴東、建平、宜都三郡失陷,消息傳回來后,幕府士氣肉眼可見地下跌。

  水師大概是武昌上下最后的心理防線了,因為在陸師大敗,損兵上千之后,他們沖到江陵附近,逮住了兩艘梁國水師的巡邏船,擊沉一艘,俘虜一艘,算是稍稍挽回了一點士氣。

  但陸上他們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坐視梁人將三郡江北之地盡皆收取。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似乎一切都很明了了…

  “但老夫不能這么做啊!”都督府中,諸葛恢對次子諸葛虪(shu)嘆道:“朝堂諸公看不到王師戰力不濟,他們只會覺得又喪師失地了。”

  “所以父親還要派兵北上?”諸葛虪問道。

  “正是。”諸葛恢點了點頭,道:“派些蠻兵北上擄掠一番,即便失手了也不打緊。荊州世兵剛剛擴充,這會確實也不能用。”

  諸葛虪會意。

  父親是真不想打了,但沒辦法,于是只能應付一番。若朝廷不滿,依照現在的情形,也只是小敗而已,不可能從重治罪,大不了免官而已。

  這真的是壞事嗎?至少諸葛虪不覺得。

  事實上,他對父親這一輩人還堅持為司馬氏“殉葬”十分不解。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要拼命頑抗,有何意義呢?

  當然他也清楚,有些事不是那么簡單的。如果一個人單純只考慮趨利避害,那也挺可怕的,總之他很無奈,但也不會公然反對父親的每一步選擇。

  “阿爺!”門外響起了清脆的聲音。

  諸葛恢父子尋聲望去,卻見二女兒諸葛文豹一手提著酒壺,一手拉著妹妹文熊的手走了過來。

  妻子孔氏正在院中指揮仆婢灑掃,時不時回過頭來看一眼丈夫,眼神中滿是關切。

  諸葛恢父子對視一眼,齊齊收起臉上的憂色,露出些許笑容。

  “阿爺,今天吃肉糜。”文豹尚未開口,五歲的文熊就大聲嚷嚷了起來。

  父子二人皆笑。

  諸葛恢起身走了過去,一把抱起小女兒,道:“喜歡吃肉糜嗎?”

  “喜歡。”諸葛文熊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后指了指外面的梯子,道:“阿爺和二兄要登高吃肉糜。”

  諸葛恢哈哈大笑,道:“阿爺貴為四州都督,如何能行如此孟浪之事?不妥。”

  諸葛虪從二妹手中接過一青瓷雙耳壺。壺身尚溫,里面是去年臘月里做的椒柏酒,正旦飲之,乃漢時舊俗。如今已所余不多,正合今日飲畢。

  “就在書房用飯吧。”諸葛恢放下小女兒,吩咐道。

  諸葛文豹應了一聲,仔細檢查了下銅爐里的熏香,看到快燃盡了,又吩咐婢女取一些新的過來。

  “當年這些事可都是大姐做的,而今輪到二妹當家了。”諸葛虪笑道。

  諸葛文豹抿嘴笑了笑,然后又有些惆悵道:“不知大姐如今在做什么?”

  “想她了?”諸葛虪將案幾上的雜物清理干凈,放下兩個酒碗,先給父親斟了半碗酒,隨口問道。

  “嗯。”諸葛文豹說道:“我與大姐從未分離過這么久,甚是想念。”

  諸葛虪給自己也倒了半碗酒,然后坐了下來,嘆道:“大姐在建鄴,應無大礙。三弟卻在平陽,處境怕是要艱難許多。”

  “三兄不是剛請人送信回來了么?”諸葛文豹奇道。

  提到這封信,諸葛恢、諸葛虪父子的臉色又沉了下來。

  不過諸葛恢到底久經風浪,很快轉過了這個話題,看著二女兒,打趣道:“文豹開過年來十四歲了。羊太仆有佳兒,欲聘汝為婦,如何?”

  諸葛文豹臉一紅,道:“我要陪著爺娘。”

  諸葛虪故作不悅。

  “還要陪著二兄。”諸葛文豹又道。

  諸葛虪“轉怒為喜”,笑道:“不枉兄長給你帶回那么多奇珍。戰端一啟,不知何日才能平息,別人想買都買不到了。以后便是作為嫁妝,都綽綽有余了。”

  諸葛文豹終于敗下陣來,紅著臉出去了。

  諸葛文熊追著她跑了出去,不過跑到一半,又折回來,膩在兄長諸葛虪身邊。

  諸葛虪將妹妹抱在腿上,對諸葛恢說道:“阿爺,與羊氏聯姻是好事,不過卻未必著落在羊煒家。北地還有羊家呢——”

  諸葛恢伸手攔住了兒子的話頭,說道:“太急了,先等等。”

  諸葛虪會意。

  諸葛氏這兩代與羊氏、鄧氏積極聯姻,將二女兒嫁到羊家也沒什么,但現在卻做不得。

  三子諸葛衡去了平陽,娶鄧氏女后,一直住在鄧家,平日里深居簡出,除了充當聯絡人的角色外,幾乎不與旁人來往,以免被人知曉。

  他畢竟是大晉朝的都督,要注意影響的。

  “方才你提到貨殖之事…”諸葛恢說道:“與北邊的先停了,待戰事結束之后再說。這段時日,你就在家中讀書,將來總要出仕的。這個家不能只靠為父和你大兄,你也得分擔起來。”

  “是。”諸葛虪低頭受教。

  “過完正月,你去趟長沙。”諸葛恢又道:“為父年后要對寧州動兵。此戰主要還是靠招撫,爨人首領多遣子侄至長沙貨殖,想辦法接觸一下。”

  “阿爺真打算聽王衍的?”諸葛虪有些驚訝。

  “總要挽回些顏面的。”諸葛恢嘆道:“不然朝中故舊想幫我都做不到。”

  諸葛虪無言以對,然后忍不住問道:“若梁人趁機南下怎么辦?”

  “有水師在,他們過不來。況為父也不會遣大軍南下,此戰剿撫并用,主要靠撫。”諸葛恢說完,頓了頓,又看著窗外悠遠的天空,道:“若真如此,那便是天意。天要亡晉。”

  諸葛虪點了點頭,暗道大晉朝的車騎將軍都這樣了,滅亡乃遲早之事。

  旋又問道:“阿爺,你覺得梁人能守住巴東嗎?若不能江運資糧,光靠陸路轉輸,十車糧食能到一二車就不錯了,全是艱險的山道。”

  諸葛恢不答,飲了一口酒后,說道:“為父拿不回巴東,成賊也是癡心妄想。魚復那等險地,當年羅憲憑兩千人就堅守半年,成賊憑什么拿下?毌丘宗曠此人,我素知之,乃精于算計、利欲熏心之輩。他既投了梁國,想必已想清楚了,斷然不會投降,況梁人還遣了援軍,這就更難打了。巴東在手,入蜀便沒那么難了…”

  從荊州入蜀難在什么地方?難在三峽。

  三峽在哪里?巴東身后。

  只要守住巴東,從長江入蜀便再無險關,可謂一片坦途,前提是你能打得過對面的水軍。

  諸葛恢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悲觀失望的。

  事情都是一步步發展而來的。

  在他看來,新建的梁國水師還不是蜀人的對手,他們暫時無法溯流而上,直搗蜀地。但成賊水師也強不到哪去,說不定哪天就被梁人擊敗了。

  李成搞不好比大晉還先滅亡…

  隨機推薦:、、、、、、、、

飛翔鳥中文    晉末長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