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二章 代公但內里坐

  第九十二章代公但內里坐:washuwx

  別的不談,這老小子占便宜的功力一流,竟然想趁著晉軍北上吸引賀傉注意力的有利時機,邊打邊拉,將心思混亂的部落拉到他那一邊去。畢竟,如今祁氏母子的態勢相當不好,自盛樂出兵打擊一番后,可以以戰迫降,擴大自己的勢力。

  誰都想從祁氏母子身上撕咬一塊肉下來啊。

  六月初十,邵勛下令董武率三千瞎巴北上,前來陰館城,自己則率銀槍右營、親軍、義從軍一部、洛南府兵及部分黃頭軍計三萬步騎北上,渡過水之后,屯于北岸不遠,開始招撫。

  “我等先在烏桓苛政治下,復有鮮卑蹂躪,苦不堪言,盼王師久矣。”

  “我雖屈身事胡,然夏音不改,終日南望洛陽。”

  “苦鮮卑久矣!”

  邵勛坐在胡床上,看著面前一群二話不說撲通跪下的豪族,久久無語。

  這都他媽的什么人啊!

  有個叫續和的豪強,自言陰館本地人,曾幫拓跋猗盧打過匈奴,忠貞無二。

  “劉琨從事續孝宗(續咸)是你什么人?”邵勛問道。

  “呃,宗族疏屬。”續和說道:“續孝宗雖以上黨為郡望,然續氏祖墳仍在陰館。”

  判斷一個人郡望所在地有兩個標準,一是出身譜牒,二是祖墳所在。

  續咸祖上早早移居上黨,在那邊有開基始祖,續氏入了上黨郡姓之中,顯然分家了——當然,上黨續氏好像已經被折騰得差不多沒了。

  又有名張通的豪強,自馬邑而來,還遞過來一份族譜,說先后被烏桓、鮮卑殘酷壓榨的就是他。

  邵勛翻著簇新的族譜,多少有些無語,造假能走點心不?

  “族譜上寫著你家祖先乃漢末張遼從兄,但你方才又說乃張楊之后,到底是哪個?”邵勛問道。

  張通臉色一僵,出門前沒仔細翻,記岔了!

  “大王,張通祖上是烏桓,他那族譜是前幾天新編的。”有田氏土豪名田秩者,直接揭了張通的老底。

  張通一聽,頓時面紅耳赤,道:“我家在馬邑世代耕牧,你怎憑空污人清白?”

  說完,又面向邵勛,拜道:“大王,田秩實乃鮮卑步度根族人后裔,曾為田氏部曲,后冒名頂替,以中夏名族自居。”

  田秩氣得破口大罵道:“我家乃齊國田氏苗裔,和鮮卑有什么關系?”

  張通正待譏諷,卻見邵勛臉色一沉,生生止住了。

  邵勛將嶄新的族譜還給張通,道:“族譜是真的。”

  眾豪強、部大們一見,差點暈倒,這也行?

  王氏強忍住笑意,見到邵勛瞥過來一眼,頓時不笑了,還別過臉去,顯然對之前捏她下頜不滿,至今還記著呢。

  邵勛又看向田秩,問道:“你家可有族譜?”

  田秩愣了一下,道:“有…有吧。”

  “你最好有。”邵勛點了點頭。

  獾郎、念柳、虎頭三人站在邵勛身后,對父親的處置嘆為觀止。

  有時候,真的假的又有什么關系呢?

  這些胡人本來就已經是坐地戶了,建有莊園、塢堡,招募胡漢莊客耕作放牧,家族主要子弟雖然談不上文采斐然,但也是讀書識字的,他們愿意攀附名人,那就攀附唄。

  時日久了,假的也變成真的。

  “既是中夏名族,日后萬不能附逆作惡。”邵勛繼續說道:“你等或居于馬邑,或耕于陰館,或在樓煩故縣有宅地,回去后給我整頓兵馬,謹守疆界。若有鮮卑官員前來索取糧草、丁壯、馬匹,縛之送官即可。”

  “遵命。”眾人一聽,紛紛拜倒于地,齊聲道。

  “族中有弓馬嫻熟之子弟,可選送一二,我酌情編入軍中。糧草、牛羊之類,送一批來此,壯我軍需。”

  “遵命。”

  吩咐完這些后,邵勛又一人賜兩匹錦緞,打發其歸家。

  接下來是各部部大們,主要是烏桓人,鮮卑、匈奴反倒是少數了,另還有一些托名烏桓或鮮卑的雜胡。

  如果說那些半真半假的土豪們還猶疑不定的話,那么這些部落可就真的是來投奔可敦和什翼犍的了。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王氏的號召力可能一點不比其子什翼犍差,畢竟她是正宗烏桓貴人后裔。兩者結合在一起,對這些部大們來說再無疑慮,直接投奔即可。

  此刻面對部落貴人們時,王氏反倒不如前陣子那般應付自如了,顯得有點縮手縮腳,偶爾目光游移,總要悄悄瞥一眼邵勛,見他沒有反對,才敢說話。

  “昔年國中大亂,新舊猜嫌,迭相誅戮。”王氏說道:“自此部落離散,拓跋勢衰。今乞得晉師來援,征討弒君謀逆之輩,諸君亦不能作壁上觀。”

  “是。”部大們聽完,齊聲應道。

  “今遠近歸附之人已有六萬余眾,可出勝兵二萬,當盡速集結。”王氏又道:“我才疏學淺,尚需諸位大人們襄助。復國之后,定封賞無差。”

  邵勛在一旁默默聽著。

  這話倒沒什么逾越之處,把前因后果都說清楚了,并且把自己擺在了一個低姿態的位置上。

  不要給我整活,這就很好嘛。

  王氏見邵勛沒什么動靜,心下大定,繼續說道:“大晉梁王提勁旅北上,所過之處,心懷逆節之人束手,狼心狗肺之輩遠遁。什翼犍——”

  拓跋什翼犍正悄悄看著虎頭等人,聽到母親喊他,立刻回過神來,正襟危坐。

  王氏牽著他的手來到邵勛面前,道:“若無梁王,則無今日之事矣。從今往后,當以父禮事梁王。”

  什翼犍雖小,但也知道“父”是什么意思,下意識有些抵觸,但在接觸到母親嚴厲的目光后,最終妥協了,拜倒于地。

  諸位部大們倒沒覺得有什么,以父禮事之而已,又不是真的當他兒子,雖然這事確實有點面上無光。

  但說實話,沒有梁王,他們也不可能下定決心投奔過來,什翼犍也不會突然就有支持他的好幾萬部眾。

  再者,梁王的年紀當他亞父什么的也不算過分,甚至可以說非常合適。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當個兒皇帝、兒單于又怎么了?若不忿,以后強大了再找回場子即可。

  邵勛咳嗽了一下,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塞到什翼犍手里,算是見面禮了。

  隨后便看向眾人,道:“爾等若有親朋好友,亦可喚其來投。早降者有功無罪,晚降者僅免罪而已,不降者盡皆屠戮,君等當曉諭諸部,讓其切勿自誤。”

  部大們先看了眼王氏,見她不說話,于是紛紛向邵勛行禮:“遵命。”

  邵勛仔細看著眾人的表情,知道他們此刻心思各異,有的人甚至可能后悔投降了。

  但沒關系,在大勢面前,什么小心思都沒用,徒增笑料耳。

  王氏母子的存在,加速瓦解了祁氏在雁門、馬邑、新平一帶的統治基礎,讓北伐大軍打得更輕松,更順利。

  而他,也可以名正言順地插手拓跋鮮卑內政。

  什翼犍還小嘛,凡事但內里坐,外事自有亞父替他處理。

  “見得梁王大纛,幾疑夢中矣。”

  “雖言劉琨割讓陘北,實則鮮卑早已自取之。”

  他本身是個雜胡,手頭沒多少丁壯,老弱婦孺倒是一大堆。

  在盛樂方向出兵,以及殷熙統率的大隊騎兵自城外呼嘯而過之后,終于下定決心投降了——再不降,搞不好要被賀蘭藹頭及晉軍南北夾擊,他不可能再繼續騎墻下去,總要選擇一方投靠的。

  六月十三,水北岸的村莊內,諸位部大皆來拜見,但邵勛最感興趣的還是其中一批晉人豪強。

  陳有根強逼各路鎮將、部大們尾隨追擊,死死纏住,目前尚無消息傳來。

  丁零翟鼠貢獻了一個不太好笑的笑話:其人先奉陳有根之令西進,但比較磨蹭,半途聽到陳有根戰敗的消息,立刻回返。

  全程在做折返跑,把滑頭演繹得淋漓盡致。

  簡單來說,王雀兒是打軍事仗的,而他則是來打政治仗。

  六月十二,馬邑守將在觀望許久之后,遣使接洽投降。

  最后一道消息則是有關當今戰局的。

  賀蘭藹頭終于得到了晉軍大舉北上的消息,這會已經召集兵馬,開始東進。

  荊州方向,王敦大舉北上,攻義陽,不利,復攻新野,殺太守庾方。

  潼關以西的匈奴似有異動,有集結兵馬東出的意思。

  諸鎮將、部大們心有畏懼,不想再打了。

  好在拓跋賀傉似乎也不想打了。他趁著大勝,開始有序撤出,大隊人馬沿著桑干水上溯,準備增援平城方向。

  去年底他們斬殺了降而復叛的陳安,如今除了經營卑移山、朔方兩地外,國中無大事,剩下的唯一“樂趣”就是給邵勛添堵了。

  徐州方向,祖逖招募兵馬,操練不休,再度北上的可能性不小。

  這些消息邵勛大多沒做出特別指示,唯有潼關方向讓他多留了幾分心力。

  王雀兒向北行進了一天之后,邵勛仍在陰館城。

  他隨手翻看著其他地方送來的軍報,沒太在意。

  索頭于桑干水以南與陳有根交戰數次,僅段部鮮卑取得了一次極其有限的勝利,其余三戰皆北。

  閱讀晉末長劍請關注凡人(washuwx)

  加入書架目錄AA

飛翔鳥中文    晉末長劍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