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第八十七章 過河
第八十七章過河第八十七章過河←→最新網址:qishuta
進入十月以后,河陽南橋進入了緊張的重建階段。
度支校尉楊寶拉了十五萬斛漕糧至南岸卸貨,大車小車立刻裝滿糧食,經臨時浮橋輸往北岸——這條浮橋兩次被沖毀,第三次終于建成,到戰爭最后階段都沒用上,如今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了。
禁軍也派了數千兵士,在河陽南城附近扎營屯駐。
至于他們能不能保障橋梁建設順利完工,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反正經過一個月的整頓,這支部隊表面上看起來還像那么回事。
十月初五,韋輔來到了河陽南城,夜宿渡口,準備第二天乘船去中潬城,再經河陽北橋抵達遮馬堤。
住宿條件還不錯,聽聞朝(邵)廷(賊)打算在這里建一個大型驛站,分南北兩個部分,供往來信使、軍將、官員歇腳、吃飯、換馬,這個應該就是了
如果有行人、商徒想住驛站的話也可以,交錢就是了。
有圍墻、有驛卒、有飯食,不比宿在野地里強?
吃罷晚飯后,韋輔四處閑逛,看著堆在墻角的磚瓦,拿起一塊看了看。
這是一塊繩紋板瓦,質地優良,上有“南甄官瓦”的戳印。
好家伙,居然是官窯出品的磚瓦。
甄官署是一個衙門,簡單來說,最大的業務是經營官窯,燒制磚瓦。
另外,還會制作石板、石刻,以及陶土器具。
喪葬業務也有,比如豪華大墓前的碑銘、鎮墓石獸等等,沒有甄官署不干的。
該衙門位于洛陽東南,故有“南甄官瓦”字樣。
轉了一圈后,發現外頭太嘈雜,到處是鋸木聲、車馬聲,于是便回了院中,正巧遇到另一位住客。
二人打過招呼,才發現都是官人,一為南陽國大農(韋輔),一為前襄城公主家臣、現河陽令(程元譚),于是坐下閑談。
坐下之時,兩人都下意識緊了緊袖中的書信,害怕被人看見。
韋輔手中的是南陽太妃劉氏寫給邵勛的信。
程元譚手中的則是襄城公主司馬脩袆寫給邵勛的信。
韋、程都是精細人,自然不會讓對方發現這個小秘密。
“聽聞匈奴騎軍大舉南下,牧馬河內,卻不知如何了。”程元譚首先挑起話題。
“老夫所知還不如程公呢。”韋輔苦笑道:“只在路上聽聞,船只日夜不停轉輸糧草軍資至北岸,回程時帶了不少軍士回來。”
“陳公竟然嫌北岸兵多?”程元譚驚訝道:“那為何還征召各家部曲?”
“哦?程公所攜之部曲……”韋輔問道。
“然也。”程元譚點了點頭,道:“一共四十七騎,乃公主家兵,盡皆付于陳公,以實其軍力。”
“還有別家部曲么?”
“其他的卻不太清楚,只知王國舅之妾荊氏遣其兄荊成率三十騎投軍。”程元譚說道:“唔,長平殷氏之殷熙率自家部曲百騎投軍。只是耳聞,做不得準,或有訛誤。”
韋輔暗思,其他人便罷了,長平殷氏卻做不得假。
這是潁川本地士族,族中又有女子在陳公府上為媵妾,投軍一點都不奇怪。
自年初那場昏禮之后,潁川士族已經不再瞻前顧后,開始下血本了。
“淮潁突騎之鄉,果是不凡。”韋輔感慨道:“今日道中還見得數十騎北行,一問乃是汝南突騎之后,騎得驢騾北上投軍。”
淮潁突騎后裔主要分布在潁川、汝南、南陽一帶。
尤其是汝南,地多名山大川,盛產驢騾,有點騎戰基礎的人不少——就算真忘了祖上的手藝,多多少少練過騎馬,也縮短了訓練時間。
“陳公打贏了遮馬堤之戰,騎軍損失應當不小。”程元譚又道:“征世家之私兵騎士,也是無奈之舉。潁川、汝南被這么一通搜刮,鄉間縱馬馳獵的少年卻少了許多。”
韋輔輕輕點頭。
事實上,他此番北上的任務之一,就是見到陳公,尊奉他的號令。至于是什么任務,大體上也清楚,其一是買馬,其二是募兵。
長安已經光復,走武關可至藍田。
以南陽王府的名義、京兆韋氏的身份,再加上千余兵丁護衛,交涉一番之后,應不至于被留難。畢竟陳公可是大晉朝的忠臣啊,關中的刺史、都督們沒必要為難他。
買馬募兵之外,其他任務也是有的,比如聯絡秦州的南陽王保。
此事可與買馬募兵一起辦了,方便得很。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可能一點危險沒有。
83最新地址
關中新復,亂糟糟的。刺史、都督們對地方上的控制力強嗎?一點都不強。
被他們喚來的羌氐諸胡四處搶劫殺戮的可不少,關中百姓也很煩他們,甚至大打出手,認為他們比匈奴好不到哪去。
這些事,流民們講了很多,韋輔早就有所耳聞。
一千兵能有效護住他們嗎?尤其是帶著財貨的時候。
真的很難講。
不過,韋輔愿意走這一趟,原因無他:他看到了陳公的野心。
大勝之后,沒有自矜自傲,目空一切,而是未雨綢繆,招兵買馬,這是干大事的樣子。
而且,他隱隱覺得,陳公一直在盯著關中,苦思插手關中之策,這更讓他感嘆欽佩,進而干勁十足,想要做出一些事情,以期飛黃騰達。
二人隨后又扯了一會詩賦音律,隨后便各回各屋,休息去了。
第二天,韋輔一大早便離開了。
他帶著十余隨從,登上了一條運輸資糧的船只,向北行去。
河面上霧蒙蒙的,什么都看不見。
老船工也打起了精神,小心翼翼地駕駛著船只,向北岸行去。
曾經橫跨南北的河陽南橋已經被燒毀,工匠、役徒們正在嘗試重建。
韋輔瞪大眼睛看了許久,只看到了一艘從北岸返回的船只,上面坐了二十余名軍士,沒有鎧甲,器械也不是很全。
很明顯,這是陳公的屯田軍了。多半還來自豫州,估計要放他們回家了。
閑極無聊之下,他又看向船艙中的貨物,居然是咸菹、冬葵和蕪菁。
“這蕪菁不錯。”韋輔拿起一根水靈靈的蕪菁,笑道:“洛陽亦有人種此菜?”
“官人有所不知,這菜是傳舍種的。”船工回道:“傳舍有三十畝菜田,種了冬葵、蕪菁。都是襄城人,他們帶過來的種子,老朽不太懂這些。”
傳舍就是驛站。
驛站一般都有驛田,種植糧食、牧草、果蔬,供驛站開銷,大驛站有田數百畝并不奇怪。
“傳舍的健步都是襄城人?”韋輔有些詫異。
“官人昨晚便住在傳舍,難道不知?”船工驚訝道:“南城傳舍有十余健步,皆屯田軍士卒。幾個管事的多為銀槍軍老卒,受過傷,沒法打仗了,就在傳舍干著。”
“在傳舍領俸祿?”韋輔問道。
說實話,十余年來,戰亂不休,各地的傳舍早就完蛋了。
國朝傳遞公函、消息,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是專人送信,在傳舍換馬不換人,送達為止。
一種是流轉送信,即送信的“健步”只在固定的兩個傳舍間來回,速度較慢。
現在基本都是專人送信了,而且還得給配備護衛,多帶馬匹,晚上還不一定有地方住,危險性還是比較大的。
“不領俸祿。”船工說道:“陳公給了南城傳舍幾百畝地,有田,有草場,有果園,還有菜畦。往來公干的信使、將佐吃什么、喝什么,都有定規。超出部分,自己掏錢。往來商旅吃住,亦得掏錢。”
“現下怕是沒什么商旅。”韋輔笑道。
“官人說得是。”船工說道:“聽聞陳公時不時給點賞賜。月初老朽在傳舍歇腳,就見到官中人物送來了十匹絹。若是太平年景,這個傳舍可不得了。若能傳給子孫,便是死也甘愿,足保一家富足啊。”
“是啊,若是太平年景,河陽三城又是什么光景……”韋輔嘆了口氣。
嘆完氣,嘿嘿一笑,自言自語道:“陳公對跟著他搏殺的老人,真是沒話說。讓人沒有后顧之憂,死命拼殺就是了。”
櫓槳劃過河面,發出“嘩嘩”的聲音。不一會兒,中潬城已從薄霧中隱現。
河渚上有人在摘菜,有人在割草,有人在宰殺豬羊,忙忙碌碌,卻又意態閑適。
看樣子,他們并不太擔心北岸的戰局。
有些船只行到此處就停下了,然后卸貨、載人。
他們這艘船只則繼續向北,直到薄霧散開之時,方才抵達河浦碼頭。
太陽漸漸升起,映照得北岸光芒萬丈。
韋輔登上了長堤,俯瞰北方,頓時被宏大的場面所震懾。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qishuta
←→新書推薦: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