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9章 草率

  而剛到離石要塞的言晏也收到了成蟜叛亂的消息,無奈的搖了搖頭,成蟜啊成蟜,出身高貴,明明可以成為下一個樗里尋、嬴華,卻要選擇了最不能選的路。

  甚至,若是成蟜沒有這么一出,將來嬴政薨卒,有成蟜在咸陽坐鎮,趙高、李斯未必敢矯詔。

  權利之爭,最不能信任的是兄弟,但是最能信任的其實也是宗室。

  “你覺得,成蟜叛亂,幕后之人就是成蟜嗎?”焰靈姬好奇的問道。

  言晏搖頭,成蟜太年輕了,還想不出這樣的事,而且,嬴政能活著安全回到咸陽,就證明這事是臨時起意的,而不是謀劃已久。

  若是成蟜真的有奪權之心,也不會是這樣的謀劃。

  假若是自己要謀反,爭奪大位,絕不會選擇這個時間。

  就算是這個時間,也一定會跟昌文君、昌平君提前通氣,掌控主函谷關,將嬴政擋在咸陽之外。

  “感覺這就是趕鴨子上架!”墨鴉卻突然開口了。

  “哦?”言晏有些詫異,想聽聽墨鴉的想法,“你說說看你的看法!”

  “成蟜謀反,天時地利人和,三樣都不占優,所以,按我對那些詭異伎倆的了解,這幕后之人恐怕是以死亡為威脅,逼得成蟜不得不反。”墨鴉說道。

  “繼續!”言晏點頭,示意墨鴉繼續。

  “首先,我們都知道,成蟜這一次率軍前來其實是在聲援蒙驁,換句話來說就是來鍍金的,只需要牽制住邯鄲的大軍,坐等蒙驁攻克望都,將趙國南北分開就是大功一件。”

  言晏點頭,這也是嬴政跟他說的,秦國宗室的想法。

  “所以,成蟜自己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為什么還要謀反呢?”墨鴉反問道。

  焰靈姬等人都沉思起來,對啊,來撿軍功,鍍金,為什么還要謀反呢?為了王權?

  傻子都能知道,秦國敢派出這樣的大軍,就一定有自保的能力,這時候反叛無異于在找死。

  “其次,成蟜現在還未及冠,就算謀反成功,也不能親政,朝堂也還是掌握在別人手中,那么他圖什么呢?”墨鴉繼續問道。

  言晏也認可的點了點頭,這一點他倒是沒想過,現在聽墨鴉這么一說,好像確實是那么一回事。

  成蟜才十七歲,想要執掌朝堂也還沒到年齡,就算謀反成功,朝堂也是由其他秦國的朝臣掌控,而最有可能的就是昌文君和昌平君。

  可是若真的是昌文君和昌平君在背后主導這一切,嬴政和呂不韋就不可能活著回到咸陽。

  掌控在秦國楚系手中的那些大軍和朝臣也會第一時間跳出來響應,而不是讓成蟜現在孤軍作戰,四處都在觀望。

  “所以,按我的想法就是,有人用死亡為威脅,逼得成蟜不得不反,我能想到的就是,有人跟成蟜說,他這次出來并不是來鍍金的,而是秦王政擔心自己的地位不穩,所以故意派他上前線來送的。”墨鴉猜測著,卻沒想到卻與事實猜的八九不離十。

  “那么伱覺得,會是什么人呢?”言晏繼續問道。

  “你們可能覺得會是趙國的間者、楚國的間者,但是我覺得不會是!”墨鴉繼續說道。

  言晏目光微瞇,他確實是這么認為的,畢竟趙國現在打不過秦國,能讓成蟜謀反,那對趙國來說是最有利的。

  “繼續!”

  “有什么好猜的,只要查一查,成蟜謀反前,有什么不該出現在秦軍大營的人出現了,那就是那個人無疑!”白鳳撇了撇嘴。

  能跟在成蟜身邊的人,自然是秦國宗室最信任的人,也會是秦國要培養的下一代將校,自然不可能謀反。

  因此,那些跟在成蟜身邊的人都不會有問題,唯一有問題的,那就是不該出現而出現的人了。

  “說得好,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查!”言晏笑了。

  白鳳一愣,驚愕的看著言晏。

  “這是秦國自己的事,我們去查做什么?”白鳳無語地問道。

  “你怎么能這么想,對方能搞秦國這么一手,將來難道不會對我們也來上一手?”言晏笑著反問道。

  白鳳思索了片刻,好像是這么回事,于是點了點頭,閃身消失在了車隊之中。

  “主公有懷疑的人?”墨鴉卻是比白鳳要沉穩得多,在白鳳走后,看著言晏問道。

  “在你提醒之后,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人,但是并不確定!”言晏笑著說道。

  “什么人?”墨鴉更加好奇了,他能分析出這么多,但是卻也沒有什么懷疑的目標。

  “燕太子丹!”言晏認真地說道。

  “燕丹?”墨鴉等人都愣住了。

  成蟜謀反,跟燕丹有什么關系,無論成蟜成功與否,燕丹都拿不到半點好處吧?

  “其實很多時候,最難猜的就是這種!”言晏笑著說道,很多時候,很多事情其實并不是一定需要獲得利益才去做。

  有時候很可能就因為是單純的看對方不爽,然后就去做的。

  從成蟜謀反的草率和隨意來看,很明顯背后并沒有精心布局,就是有人單純的不想讓嬴政、呂不韋好過而已。

  否則成蟜的這次謀反也不會是這么草率的開局。

  無論是秦國楚系在背后,還是他國間者,都一定會是精心謀劃,至少是看起來成蟜有幾分勝算的樣子,而不是現在這種,檄文發了,謀反之事也做了,但是卻又將大軍留在屯留,不率軍反攻咸陽,也不退。

  正常一點的謀反,都是在發布檄文之后,就直接率大軍返回咸陽了。

  所以,言晏猜測的是,成蟜和樊於期都是腦子一熱,然后謀反的,結果等到起事之后,才發現,一個景從的都沒有,自己也清醒下來了,變得騎虎難下,不知道該怎么辦!

  樊於期倒是想過讓成蟜率軍返回咸陽,只是他以為他讓成蟜發布檄文之后,秦國境內會有人景從,就算無人景從,外國也會聲援他們。

  可是沒有,一個都沒有,所有人都在觀望,都在等著看熱鬧。

  然后樊於期腦子也清醒了下來,造反不是這么造的,他們什么計劃都沒有,什么盟友都沒有。

  甚至大軍之中都是一片的迷茫,所有大軍將校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們都是秦國的勛貴之后,出來的時候都說是來鍍金的,可沒有人跟他們說是要出來謀反的。

  因此,哪怕樊於期想率軍返回咸陽,也沒有人同意,也指揮不了這些人。

  他們都在等,等著家里的傳訊,告訴他們,他們該怎么做,是家里的意思,還是單純的是長安君自己的意思!

  所以謀反是謀反了,但是大軍卻依舊停留在屯留,等著四方的情報,等著各方的回應。

  于是,他們沒能等到一個盟友,卻白白錯失了最佳的趕回咸陽的機會。

  若是在起事的第一時間,他們就從屯留撤回函谷關中,函谷關的守將也會保持觀望態度,放他們入關,讓他們率軍返回咸陽,或許還有可能成功。

  只是,這個機會被樊於期等人都錯過了!

  嬴政和呂不韋返回了咸陽,調動了大軍前來平叛!

  于是那些觀望的人,也不敢阻攔大軍的出征平叛。

  準確來說,在最初的時候,所有將校幾乎都是在觀望著,兩不相幫,先到先得。

  他們不會阻攔王翦率軍出關,也不會阻攔成蟜率軍回咸陽,就等著看誰先過關。

  只是成蟜和樊於期的作為,已經讓那些將校都知道,成蟜和樊於期等死吧!

  楊端和也有些無奈,相比于秦王政,其實他跟成蟜的關系更近,算是成蟜府中的客卿,若是成蟜在謀反之前先跟他說一聲,不說舉兵響應,至少也能出謀劃策,也比現在這種孤立無援要好的多。

  楊端和同樣想不通,秦王政非先王親生這種事聽聽就好了,真有人會去信?

  當今大王與武王長相相似也不是一兩個人說的了。

  更何況,宗室子弟的血脈是能夠亂來的?

  真當先王在接秦王政回來的時候沒有查過這些事?

  所以,楊端和只能說,腦子呢!

  “聽說將軍與成蟜是舊識?”王翦看著神游物外的楊端和問道。

  楊端和嘆了口氣,他和成蟜相識在咸陽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沒有什么好掩飾的,但是能成為秦國將領常青樹,楊端和也不是浪得虛名的。

  “大將軍希望我去勸降長安君?”楊端和絕口不談自己會不會跟成蟜勾結,而是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站位。

  王翦看著楊端和,神色不變,但是心底卻是認同了幾分,確認過眼神,跟自己是一樣穩重之人!

  “將軍可有把握?”王翦笑問道。

  “可以試試,但是成功的可能性應該不大!”楊端和也明白王翦已經沒有再懷疑自己,也松了口氣,繼續了話題。

  “此戰不好打啊!”王翦嘆了口氣,看著在座的同僚們。

  嬴政為什么從那么多將領中就單獨選他為主將,不就是因為自己夠穩重嗎,所以也代表著,叛亂必須平定,但是成蟜也必須活著。

  若是真想成蟜死,來的就是蒙驁、是王齮為主將了!

  因此,王翦也有些頭疼,很多手段就不能用了!

  (本章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秦時明月之君子六藝”查找本書!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擊:

  本書地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記錄本次(正文卷第229章草率求訂閱求月票)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秦時明月之君子六藝,謝謝您的支持!!←→魚龍服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飛翔鳥中文    秦時明月之君子六藝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