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69章:南國小動作,大明的強勢態度

  “風雪,現在你滿意了吧。”

  “胡惟庸祭天,法力無邊。”

  朱標推門而入,看著蕭寒幽怨說道。

  童章舜看朱標到來,頓時識趣退下。

  “咳咳!”

  “我這不也是為了讓你早點看上咱《大明經濟學》嗎?”

  “要不然我被爹和娘拉去準備大婚了,這書不是得被扔在一邊了。”

  蕭寒干咳兩聲說道。

  “我們在嶺南大規模開荒和遷移流民,南邊那些國家已經有了反應。”

  “南邊的錦衣衛傳來消息,有很多越國瀾滄王國的盜匪混進了南疆和嶺南。”

  “我們目前暫時無法確定這是不是那些國家授意的結果,但我認為可以確定的是,就算這些人不是他們安排的也是他們默許的”。

  “這件事,你怎么看?”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伱說得對,就算不是他們授意的,也一定是他們默許存在的。”

  “畢竟,咱大明最近在南邊動作不小,既消滅了梁王和段氏,還大規模在嶺南開荒和遷移流民,如果南方諸國一點反應都沒有,才是不正常。”

  “尤其是越國,他們在唐時還是屬于中原王朝的固有領土,但五代時趁亂自立,宋時因為沒有足夠武力,沒能將他們完全征服。”

  “對于咱大明增強南方影響力的舉動,越國必然感到心驚膽戰。”

  蕭寒微微點了點頭。

  “哦?那你覺得,咱大明應該以什么態度面對他們?”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此時正是咱大明的戰后恢復期,尤其是此時北方殘元也正在恢復元氣,并不是適合將南方諸國征討的時機。”

  “并且,此時動手,也并不符合咱大明在南方的戰略目標。”

  蕭寒對著朱標說道。

  “難道咱大明就一點都不表示?”

  朱標不甘說道。

  “那自然不行。”

  “就算我們不打算直接打他們,也必須讓他們對咱大明有足夠敬畏才行。”

  “南疆和嶺南,加派地方軍隊和錦衣衛進行剿匪,加強邊境監管防止盜匪繼續流入,而后對越國和瀾滄國發出國書,要求他們立即配合我們對在雙方邊境內反復流竄的盜匪進行絞殺,否則我大明兵至,直接把他們連同盜匪一起揚了。”

  蕭寒淡淡開口說道。

  “不要求他們稱臣納貢嗎?”

  朱標有些詫異地對著蕭寒問道。

  “不需要,稱臣納貢,能納上來幾個錢,到時候咱們還得給他們賞賜。”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要是咱大明承認了他們的稱臣附庸地位,禮法上也就代表了允許他們的存在,不好再在之后動手。”

  “反正等咱大明各項產業搞起來,南疆和嶺南與他們的路一通,直接做生意就能比他們納那點破貢多得多,何須多此一舉,還給后面的戰略添麻煩?”

  蕭寒對著朱標反問。

  “有道理。”

  “不過,若是他們主動要求成為我們的附庸進行納貢,又該如何?”

  朱標轉而又發問。

  “若是他們真這么識趣,我們倒也可以給他們繼續獨立存在的機會,不過這個條例必須更改。”

  “首先,無條件開放邊境,自由通商并進行人員流動和允許大明進行駐軍是必須的。”

  “其次,他們的官員必須要參與大明科舉有功名之后才能上任。”

  “最后,上到他們的丞相,下到地方官,必須接受大明的核查,一旦應天府因為辦事不力彈劾了他們的官員,我們有權對他們的大小官員進行罷黜。”

  蕭寒對著朱標開口道。

  “額…那這樣的附屬國和直接成為咱大明的行省區別在哪呢?”

  朱標有些發愣。

  “他們的王室還在啊,然后雖然他們的官員必須在咱大明留號,并且可以被大明罷黜,但官員還是他們本地人,只有咱大明駐軍以及錦衣衛辦事處是咱們派過去的。”

  “而且稅收還是歸他們的,只不過要分出來一些對大明朝廷進行朝貢。”

  蕭寒開口解釋道。

  “這不是和漢朝郡國一樣嗎?”

  朱標感覺有趣。

  “還是有區別的。”

  “畢竟漢的郡國,國相是直接由朝廷指派的,但是他們上去的是通過咱大明科舉的本地人。”

  “當然,如果他們的王室看上了咱大明其他地方人才,非得要去給他們當丞相,咱也不好駁了人家的面子不是。”

  蕭寒呵呵一笑。

  “還得是你。”

  朱標對著蕭寒投出了一個贊嘆的目光。

  “既然如此,那我這邊就準備直接去起草寫給兩國的圣旨了。”

  “對了,如果他們拒絕了咱大明的條件怎么辦?”

  朱標開口說道。

  “放心好了,他們不會拒絕的。”

  “咱們現在不愿意打仗,他們更不愿意跟咱們打。”

  “畢竟,咱們打了,最差的結果也就是損兵折將,被消耗了元氣,他們可是會直接滅國的,這種不公平的戰爭,讓我來,我也不會輕易開啟,反正就是配合剿匪而已,大不了之后再搞其他小動作嘛,犯不著拿命賭。”

  蕭寒篤定說道。

  “有道理,咱大明橫掃宇內,連鞭撻萬國的蒙元,面對咱大明將士都只能灰溜溜逃走,這些簇爾小邦自然不愿意輕易嘗試咱大明的鋒芒。”

  朱標點了點頭,頗為贊同說道,而后轉身離去。

  “殿下,造紙廠那邊的消息。”

  “我們雖然沒有滿足那些商人的要求,但是那些商人還是希望可以對咱們的紙進行大量收購。”

  朱標離去,姜右緩緩走了過來,對著蕭寒說道。

  為了防止造紙產業鏈那邊出亂子,蕭寒安排了姜右帶著自己的人手,看著那邊。

  “哦?是嗎?”

  “看來這些商人還是不死心啊,妄圖想要以他們的財力,把咱的造紙產能全都接住,繼續維持高價嗎?”

  “呵呵,接的住嗎?”

  “姜右,告訴造紙廠那邊,他們下的單子,照單全收,全力生產,甚至印刷廠那邊的都可以少印一些書,就看看,他們能接下多少。”

  蕭寒雙眼瞇了瞇。

  造紙產業鏈那邊,可是一大排生產線在共同運作,幾個商人就算再有錢,也絕對撐不住的。

  把財產全都用來吞蕭寒這邊的產能,蕭寒看他們是全都想要轉行做運輸大隊。

  畢竟,蕭寒的造紙產業鏈產能對于應天府一帶的需求,那是絕對產能溢出的。

  “遵命!”

  姜右應聲,緩緩退下。

  送走了姜右,蕭寒終于得了空閑,開啟自己的創作大業。

  蕭寒本來是準備把土高爐搗鼓出來進行大規模建設,增加大明的鋼鐵產量的。

  畢竟,這玩意也沒什么大技術含量,重要的原料,鐵礦、煤礦和木炭,大明都不缺。

  不過,既然決定了先寫大明經濟學,這件事蕭寒也就只能先放下了。

  沒辦法,雖然土高爐蕭寒知道怎么弄,但是一個最大的現實是,大明沒那么多可以進行操作的工人。

  大明工業要術不出來,大明直接拉流民上去,這樣的質量肯定是不行的。

  別看聽上去,一頓填料卸貨,感覺就跟進廠打螺絲一樣,不需要什么智商。

  但那是因為后世教育普及程度高,人才資源過剩,所以才會有這種誰都能干的感覺,若是真直接把大明這些沒什么經驗的老農放進去,三天兩頭怕是就得來一場爆炸藝術。

  坤寧宮。

  “風雪那小子怎么說的?”

  朱元璋對著朱標問道。

  “爹,風雪同樣認為咱大明可以對那些蹙爾小國進行警告和敲打,但不適合直接開戰。”

  朱標對著朱元璋道。

  “哼!”

  “北元抓不住,這些小國還不能直接滅,真是讓咱心煩。”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頗為不爽。

  “爹。”

  “風雪的戰略我不是已經和你說過了嗎?”

  “既然咱能賺錢還能把地打下來,為啥非得勞民傷財呢?”

  朱標對著朱元璋勸道。

  “咱知道。”

  “要不是你們兩個小兔崽子說的確實對,你以為咱會在這里廢話?”

  “早就讓徐達他們帶兵殺過去了。”

  朱元璋撇了撇嘴。

  “行了,既然咱決定了讓你們去管這件事,就你們來辦吧。”

  “標兒,你直接把這發給兩個小國的圣旨寫一下,咱看著心煩。”

  朱元璋對朱標道。

  “好嘞,兒臣謹遵父皇口諭。”

  朱標嘿嘿一笑。

  “滾一邊去,少整這套啊,咱看了煩。”

  朱元璋揮了揮手說道。

  圣旨從朱標的東宮發出,一路綠燈向著邊境而去。

  經歷了一天一夜,便送進了越國和瀾滄王國境內。

  畢竟,圣旨不是軍隊,調動起來,可是要比規模龐大的軍隊要方便多了,八百里加急之下,連續換馬和騎手,晝夜狂奔,時而順路走水路之便,自然要快上不少。

  升龍城。

  越國皇宮。

  “陛下,大明派人來送了一封您親啟的圣旨。”

  宮外,有太監碰著一個錦盒走了進來。

  “哦?”

  “明帝給朕寫了什么?”

  “黎卿,你給朕讀一下。”

  越帝陳暊微微抬頭,對著一旁的心腹大臣樞密使黎季牦道。

  “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

  “茲有南邦小國,監管不力,使盜賊流寇于我大明,責令越國之君,發動越國兵力,配合于大明邊境剿除匪患,不得延誤。”

  “若有怠慢天朝上使之處,則大軍…”

  黎季牦伸手接過開始讀了起來,卻是說話間臉色漸漸蒼白。

  “怎么了?”

  “接著念。”

  陳暊眉頭微微一皺。

  “則大軍南下,與賊皆滅。”

  咕咚!

  黎季牦堅持了念出了最后幾個字,吞咽了一口唾沫,手都在微微發抖。

  現在的越國早已經不是當年對抗蒙古兵南下,而保持不滅的越國了。

  此時的越國陳氏皇族不過堪堪從楊日禮之亂中走出,奪回國家大權一年時間,整個國家一片混亂。

  南方更有占國制蓬莪虎視眈眈,不斷入寇已經虛弱下來的越國,戰場上,局勢不利到了極點。

  若非制蓬莪自知占國實力不足,不能一舉吞并越國,怕是早已經割裂越國之土,讓這個曾經能夠硬抗蒙古的南方小霸王四分五裂了。

  “唉!”

  “明帝朱元璋,一如既往的霸道啊。”

  陳暊嘆了口氣。

  “陛下,大明勢大,不若我們恢復對大明的朝貢,俯首稱臣吧。”

  黎季蠔試探著說道。

  本來,兩年前,在陳裕宗時期,是對剛建立的大明進行朝貢的。

  只不過,一年前楊日禮之亂中,越國一片大亂,斷了與大明的朝貢,事實上脫離了朝貢國的關系。

  這也是為什么朱標再給越國的圣旨中沒有用“下邦”、“屬國”這樣的詞匯。

  而是用“南邦小國”來形容越國。

  “怕是…”

  “沒那么簡單,楊日禮時期,斷了與大明的朝貢,但按理說朕作為陳氏皇族成功繼位,應該就是順理成章的恢復成朝貢國君主的關系,只待今年派遣使者朝貢,便是順其自然。”

  “但大明的圣旨并沒有將我大越形容成大明的‘屬國’,反而用了‘南邦小國’這個詞,這說明,大明拒絕承認我大越的屬國地位,按理說這種情況作為宗主國,是不會這么做的。”

  “大概率,是大明內部對于我們放任那些賊寇流竄的舉動十分憤怒,是真的已經產生了討伐我們地想法。”

  陳暊輕嘆一聲,凝重道。

  “這…這可如何是好?”

  “我大越的國力早就不負當年,根本不可能抵擋大明的兵鋒啊。”

  黎季蠔有些緊張道。

  “你還好意思說!”

  “如果不是你跟朕說,些許小賊無需理會,怎么會有今天這一幕!”

  陳暊怒道。

  “這…陛下,微臣也沒想到,大明這么大一個帝國居然這么小心眼啊,區區幾個盜賊的問題,就對我大越心生不滿。”

  “不過,微臣覺得,陛下的論斷還是為時尚早,既然大明在圣旨中提了配合剿匪這一要求,想來還是有緩和的機會的,屆時,我們順勢派出使者要求恢復對大明的朝貢,或許就能得到大明原諒,高枕無憂呢。”

  黎季蠔對著陳暊說道。

  “哼!你說的簡單,就怕大明不會那么輕易同意。”

  陳暊冷哼一聲道。

  (本章完)

飛翔鳥中文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