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12章:陛下授予我王爵,我便取劍自裁

  第112章:陛下授予我王爵,我便取劍自裁!第112章:陛下授予我王爵,我便取劍自裁!:、、、、、、、、、最新網址:ishuquge

  “參見二皇兄。”

  蕭寒與朱標,剛從大都督府回到肅寧侯府,身后便是響起了朱家三兄弟的聲音。

  “你們發什么瘋?”

  蕭寒與朱標轉身,看向眼前的朱樉三兄弟,蕭寒的眼中,頓時升起沒好氣道。

  “這怎么能是發瘋?”

  “這可是父皇欽定的二皇兄,我們叫的沒錯。”

  朱樉微微聳了聳肩,便是看向一旁的朱標,笑道:“大哥,老弟說的沒錯吧?”

  “嗯。”

  朱標微微點頭。

  對于這一點,誰都不能反駁,也不敢反駁,畢竟,那可是朱元璋的圣旨。

  “行了。”

  “懶得搭理你們。”

  蕭寒又是瞥了一眼這四兄弟,都不是什么好玩意,便是搖了搖頭,隨即,又是緊了緊衣袍,走進了府堂。

  “若依,給盆子里加點柴火。”

  走進府堂,但又是一股寒風自窗外吹動,蕭寒頓時打了一個哆嗦,隨即,便是走到火盆的旁邊,沖若依招了招手。

  “嗯。”

  若依提著炭簍,便是走了過來,隨即,向眼前的火盆加了幾塊煤炭,便又是退到了一旁。

  蕭寒將手搭在火盆的上邊,感受來自掌心的溫度,還有周身的那股溫暖,那緊皺的眉頭,方才舒展開來。

  直到這一刻,蕭寒方才回歸了自我,心中無比的安逸,說不上來的慵懶。

  為什么?

  因為,蕭寒待在家中,心中所想,便是為了這片刻的寧靜安逸,而非滿心算計。

  當然,也可以這么說吧,這一刻的蕭寒,不再是名震天下的肅寧侯,而是那個平平無奇的后世少年。

  “見過二殿下。”

  但就在蕭寒微微出神之際,又是數道聲音響起,而且,口中所稱,皆是二殿下。

  至于這群人是誰?

  那還有想?

  自然是沐英,何文輝,藍玉,朱文正。

  因為,除了這群家伙,就算是淮西勛貴來了肅寧侯府,都得事先通稟一聲,要不然,這就相當于對蕭寒的不敬。

  “沒完沒了了,是吧?”

  蕭寒無奈的抬起眼眸,但卻依舊沒好氣道。

  “這可是陛下的圣旨,我們哪敢抗旨不遵?”

  何文輝直接走到蕭寒的身旁,一把攬住了蕭寒的肩膀,笑道:“況且,還是嫡親,這相當于什么?”

  “我哪知道。”

  蕭寒撇了撇嘴道。

  “這就相當于你是陛下嫡子。”

  “畢竟,族譜里面是這么列的。”

  “就是不知道,老爺子什么時候準備給伱封王?”

  朱文正也是走了過來,圍繞著火盆,看向蕭寒,眨了眨眼睛笑道。

  朱文正的話音落下,肅寧侯府上下,頓時,一片寂靜,沒有一人敢出聲。

  而且,關于這個話題,除了皇室,除了朱元璋,誰要是敢談論,那就已經等同于不敬。

  只不過,他們也很好奇,蕭寒究竟能不能封王?

  畢竟,以老朱對于蕭寒的寵愛,再加上入了族譜,賜了國姓,那就是大明的嫡親皇族,所以,大概率上,蕭寒應該會被封以王爵。

  “朱文正,我沒得罪過你吧?”

  蕭寒也是瞪大眼睛,隨即,便是轉過頭看向朱文正,眼中閃過一抹怒意道:“可我怎么覺得,你他娘的想害死我?”

  “怕什么?”

  “我是臣子,但我也是陛下的親侄子,況且,這里都是我們自家兄弟,私下里聊一聊,又不會傳出去,別太緊張。”

  朱文正倒是拍了拍蕭寒的肩膀,依舊無所謂的笑道。

  “嗯。”

  “再者說來,按照你現在的身份,就是嫡親,畢竟,這一聲二殿下,就已經可以證明,我們的猜測,應該會很準。”

  朱棡也是走了過來,站在了蕭寒的身后,輕笑一聲道:“所以,二皇兄,你封王,絕對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且,對于這一點,朱標也同意,因為昨晚,朱元璋便是聊過這件事,這也就是為什么,朱元璋會賭這么一次。

  但是蕭寒的王,現在不行。

  “別鬧。”

  “我可從來都沒有想過封王。”

  蕭寒卻是連連搖頭,頭頂甚至滲出一抹冷汗,這可不是一個什么好兆頭。

  自古以來,異姓封王,大多沒有好下場,所以,王爵最好是追封,但絕對不能是活著的時候授予。

  更何況,這還是大明朝的王爵,蕭寒的膽就算再肥,也不敢想這件事。

  所以,就算老朱求著給蕭寒王爵,蕭寒也是寧死不從!

  “這不是你能決定的事。”

  朱標倒是抬起眼眸,輕聲開口道。

  太子的話,可極具含金量。

  那這其中的味道,已經不言而喻。

  況且,在場的諸多兄弟,都不是傻子,也從這其中,聽出了幾分味道。

  隨即,便是似笑非笑的看向蕭寒,但大多的意思就是茍富貴,勿相忘。

  “可這還是我的事。”

  “有一句話叫做寧死不從。”

  “我今日把話放在這里,若是陛下授予我王爵,那我蕭寒便取劍自裁,以謝天下。”

  蕭寒的眼中,泛起一抹冷芒,隨即,便是起身,看向朱標,輕聲道。

  封了王爵,那就橫豎都是死。

  與其被栽贓陷害,倒不如死得其所。

  轟轟烈烈,青史留名。

  也不枉來這人世走一遭。

  對此,一眾兄弟表示沉默,蕭寒的果決,他們都聽得出來,這絕對不是一句玩笑之語,而要是真的到了那一日,蕭寒絕對會以死相逼。

  “這個陛下,指的是老爺子?”

  朱標微微皺了皺眉頭,依舊如常道。

  “廢話。”

  蕭寒當即翻了翻白眼,便是沒好氣的看向朱標道:“這座天下,除了老爺子,還有誰是陛下?”

  “可我感覺,大哥比爹還像皇帝。”

  年紀最小的朱棣,弱弱的開口道。

  可這聲音雖然小,卻在府堂之間回蕩,聽得眾人連連點頭,確實,自打蕭寒請編洪武大典以來,朱標下的圣旨,那可比朱元璋多得多,所以,單論權力,朱標才是大明的皇帝。

  “有錯,當罰。”

  “老三,把朱棣拉出去。”

  朱標低了低眼眸,便是看向一旁的朱棡,輕聲道:“打二十板子。”

  “遵命。”

  朱棡心中一凜,便是連忙躬身抱拳,隨即,便是拉著還有點懵的朱棣,直接走出了府堂,隨后,肅寧侯府,便響起了一陣陣的慘叫聲,那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淚流。

  更是看呆了眼前的一眾兄弟,但想想,他們又是同情的看向大門口,這只能怪朱棣,就算你心里這么以為,也不能說出來,要不然,你不就是在告訴朱標,他現在的行為,等于謀權篡位?

  再者說來,老朱是什么脾氣,他老人家要是不同意,朱標憑什么行使皇帝的權力,所以,你多這一句嘴,干嘛?

  非得挨一頓抽?

  隨后,朱標又是看向蕭寒,輕輕點了點頭,笑道:“那我想,老爺子也明白你的脾氣,不會為你強行加王爵,要不然,昨晚什么都賜過了,不差一個王爵。”

  “你也幫忙多勸勸。”

  蕭寒瞥了一眼門口,眼中閃過一抹同情,隨即,便是看向朱標,方才繼續說道:“況且,自古以來,異姓封王,乃是對于那些封無可封的臣子,但我蕭寒就算干再多的事,我覺得,封個國公,還得十幾年,更別說封王了。”

  “過于謙遜了。”

  一眾兄弟的心中,同時閃過。

  就憑你蕭寒改革貨幣的這一項功勞,老朱不給你封個公爵,那都是在敲打你。

  再加上,提出錦衣衛,查明小明王之案,這種種功勞,那便唯有裂土封王。

  可是為啥沒封,就連公爵,都沒撈上,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朱文正和藍玉,這兩個二貨一根筋,其余者,都想得明白,無非就是留給朱標。

  再者,朱標剛剛的問題,也是飽含深意,但又從中拉出來一個朱棣,岔開了這個話題,才沒讓蕭寒往深了想。

  但一直站在一旁的沐英,眼中卻是泛起一道精芒,蕭寒口中所說的陛下,乃是朱元璋,那就是說朱元璋為其封王,蕭寒唯有以死拒絕,那若是朱標呢?

  畢竟,大明第二任的皇帝,已經注定,必然是朱標,所以,老朱將蕭寒列入族譜,化為嫡親,那蕭寒就徹底成了老朱家的人,老朱還有什么不放心?

  畢竟,古代講究傳承,更講究嫡庶之分,而不講究皇室,在普通人家,庶子身份低微,甚至,都有可能進不了族譜。

  所以,這就可以說明,只要你進了族譜,你就在這一家人的句號之中,那未來封王,也始終是自己家人。

  更何況,老朱也不傻,蕭寒已經隱匿于朝堂,但卻依舊在為大明出謀劃策,所立下的功勛,光是平定天下,就足以封以公爵。

  那未來,要是沒有他這位太祖皇帝將蕭寒納入皇室族譜之中,這兩兄弟,必然會漸行漸遠,所以,老朱只能賭一局,賭蕭寒沒有那一份野心,賭朱標有壓制蕭寒的能力,也賭一個強盛的大明。

  “放心,我勸過老爺子。”

  朱標笑著點了點頭道。

  “嗯。”

  蕭寒這才松了口氣道。

  畢竟,就算是沒有朱文正,光是老朱將他蕭寒收入族譜,就已經讓蕭寒心中忐忑不安,而現在終于可以安下心了。

  “對了,你們今日一起來我這里?”

  “該不會只是為了恭喜我?”

  隨即,蕭寒又是抬起詫異的眼眸,看向眼前的一眾兄弟,出聲問道。

  “咳咳,這是其中之一。”

  朱樉干咳了一聲,便是看向蕭寒說道:“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遇見了沐英兄長,還有藍玉,然后,就將我們的事,隨口提了一句,就被他們記在心上了,所以,才會一起過來。”

  “咱們的事?”

  “什么事?”

  蕭寒眉頭輕皺,微微一愣,完全沒有反應過來。

  但確實,這段時間的事情太多,縱然,蕭寒可以應付過來,但畢竟主打的不是過目不忘,哪能什么事都記得住?

  朱樉:“.”

  “大哥,不會吧?”

  “你這就忘記了?”

  “合著我們這群人期待了半天,你卻一點兒都沒當回事?”

  朱樉的嘴角微微抽動,他真的很想罵人,但是看了看眼前的蕭寒,又是瞅了瞅開著的大門,他還是憋回去了。

  畢竟,蕭寒的府上,現在就有個前車之鑒,所以,事實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千萬別惹蕭寒和朱標,惹不起。

  “說話能不能別那么磨嘰?”

  “什么事?”

  蕭寒依舊皺著眉頭。

  他答應過朱樉什么事?

  可他怎么一點都不記得?

  “酒。”

  朱標瞥了一眼蕭寒,輕聲道。

  “酒?”

  “什么酒?”

  蕭寒還是沒想起來。

  “你倆之前的一個賭約。”

  朱標坐到了火盆旁,方才繼續道:“釀酒的賭約,前幾日,就在這大堂,你說你贏了,朱樉欠你個人情,你輸了,朱樉成親,只要他看上啥,就從你的府里搬啥。”

  “想起來了。”

  “這幾日事情太多了。”

  “一樁一樁的事,差點累死我。”

  蕭寒這才恍然大悟,但隨即,便又是沒好氣的看向朱樉說道:“你家釀酒不需要時間,能不能別著急,容我緩緩?”

  但蕭寒其實也有點尷尬,這點破事,他早就拋之腦后了,但他怎么可能承認?

  “那到底需要幾日?”

  朱樉有點小糾結的問道。

  畢竟,肅寧侯府之中,真有他惦記的玩意,要不然,他也不能時時刻刻的惦記這個賭約。

  “那就今日。”

  “反正也不是特別麻煩。”

  蕭寒微微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釀酒,他沒這個興致,況且,最近經歷的事情太多,先是新貨幣政策,又是小明王舊案,錦衣衛,哪有心思釀酒?

  反正,府中還有蕭寒珍藏的美酒,直接拿出來蒸餾一下,當然,蒸餾的設備,還是得先弄一下,要不然,蒸餾個屁。

  “你需要什么,我讓人去準備。”

  一旁的朱標抬起眼眸,輕聲開口道。

  “還是我自己來吧。”

  蕭寒搖了搖頭,便是自顧自的在桌子上翻找了起來,要是記得沒錯,那天好像就畫出了關于蒸餾設備的圖紙,然后再找幾個手熟的陶匠,應該就可以制造出用來蒸餾的設備。

  至于為什么是陶匠?

  那是因為這個時代的玻璃,一來是產量不足,無法到達后世,隨處可見的程度,尤其是無色透明玻璃,更是難以制作,基本上都是奢侈品,而有色玻璃,則可能會蘊含有毒物質,蒸餾過程中,容易被萃取到酒里。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陶器,雖然淘氣并不是無色透明,蒸餾程序有一些過程,需要憑借經驗,但總比明朝的玻璃,這種貴且不靠譜的東西強。

  不過,蕭寒的眼中又是迸發出一抹亮光,這也算是一道商機,等日后閑下來了,玻璃這種東西,倒也可以弄一弄,直接當奢侈品賣,狠狠的撈一筆。

  隨即,蕭寒便是找到了圖紙,交給了一旁的童章舜道:“你去城中找幾個陶匠,讓他們直接來府中,然后讓他們按照圖紙燒制。”

  “遵命。”

  童章舜微微抱拳,便是退了出去。

  “若依。”

  “你去賬房提一筆銀子,完事去京師的各大酒樓,購買一些陳年老酒,買的越多越好,不然,本侯怕府中的美酒不夠。”

  等童章舜離開大堂以后,蕭寒才又看向一旁的若依,又是吩咐了一聲道。

  “遵命。”

  若依微微彎腰,也是退了出去。

  “哥們?”

  “你當著兄弟幾個的面?”

  “就準備糊弄我們?”

  “這事兒干的,不地道吧?”

  脾氣秉性,最為耿直的藍玉,嘴角微微抽動,便是看向蕭寒,沒好氣道。

  “怎么就糊弄你了?”

  蕭寒的眉頭挑了挑,看向藍玉道。

  “你這買個酒,換個瓶子。”

  “難道不是糊弄兄弟?”

  朱樉也是有點頭大的看向蕭寒道。

  但心中卻是閃過一抹小小的喜悅。

  這不是白白的給他送銀子?

  這門子賭約,不是贏定了?

  “他要真是這么干了。”

  “那他就做不了淮西勛貴的小先生。”

  一旁的朱標,仍然老神的坐在椅子上,輕聲笑道。

  不管這幾個玩意怎么想,朱標對于蕭寒,一直都很有信心,畢竟,早在朱元璋征戰天下的時候,蕭寒總是語出驚人,甚至,可以說是天馬行空。

  但誰敢說蕭寒的計策,乃是無用功,畢竟,完全碾壓陳友諒,更是將心理博弈,完全掌握于自己的手中,天下群雄皆是棋子,唯有這個小先生,擺弄縱橫十九道。

  再者,就拿新貨幣和錦衣衛來說,蕭寒隨口說的話,他都能做得出來,更別提釀個酒,這完全就是小意思。

  “我也覺得,風雪從來都不會無作用功。”

  沐英也是輕輕點了點頭,方才看向藍玉和朱樉說道:“或許,風雪釀酒需要酒引子。”

  沐英一來是出自對于蕭寒的信任,二來,他也是個好酒之人,對于美酒,也是頗有了解,而有時候釀制好酒,的確需要上好的引子。

  “你們就瞧好吧。”

  “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蕭寒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那就等你的美酒。”

  朱標看向火盆里的炭火,嘴角也是勾起一抹笑容:“就當提前慶祝,不醉不歸。”

  “嗯?”

  “慶祝什么?”

  “慶祝我輸?”

  朱樉撇了撇嘴道。

  不知道為什么,心里很難過。

  “你要是不想學朱棣。”

  “就閉上你那張臭嘴。”

  朱標瞥了一眼,朱樉便是悻悻的閉上了嘴巴,別了,那可是二十板子,還是讓朱棣一個人享受吧,死道友不死貧道,罪過罪過。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相關推薦:、、、、、、、、、

飛翔鳥中文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