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第二百七十章請旨修復寧遠城第二百七十章請旨修復寧遠城(2/2)
“孫大人勞苦功高,又有誰敢跟他計較?是奴婢失言了!”他一向機敏,很快就明白了朱由校話外之意,有些事情點到為止即可,不必過多言說。
魏忠賢膽大包天,顧不得這些賢臣怎么想的,當場叫罵起來那些試圖謹言的好官:
“宮中之人不得妄自菲薄!今日朝堂之事便死在朝堂之上了,明日您還是皇上,臣子還是臣子。”
他身為執掌東廠的大太監,又是陛下最為寵信的人,在民間他摸爬打滾這么多年,自然清楚小活下去該采用什么樣的手段。
再說他在宮中待了這么多年,各色官員的心思都摸的七七八八,這其中道理又怎會不知?只有讓他們互相猜忌,權力制衡,坐山觀虎斗方為上策!
朱由校當然信得過魏忠賢忠心,不過是在有些事情上有所顧慮罷了。
不經意間掃過百官大臣,卻瞧見唐劍秋今日并未站立于殿中,莫名覺得少了些什么。
雖說此番他向唐劍秋委以重任,可他倒是想聽聽唐劍秋這個做武官的有何想法,興許能給他個驚喜。
對于他而言,即便唐劍秋不在也不打緊,這并不妨礙他做出最終判決;
“股肱之臣,為朕分憂,以利社稷,功在千秋,朕相信你們,朕也信孫卿是難得的賢臣,只是這要價的確是高了些,
或許還真如黃愛卿,李愛卿所言,孫承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之便,罷了,倒也不是件什么大事,都退下吧。”
魏忠賢聽后很是滿意,他本就看不慣孫承宗這人,只要是打壓他的就算是好事一件。
雖說孫承宗并沒有因此嚴懲,可也算是給他一個教訓了,要是他如此不知好歹,那就徹底得罪他了。
“不管他是鼠還是器都不能留,陛下千古英名,宵小之輩做干凈了便是。”
朱由校倒是因為這事感到些許頭疼,示意不必過多言說,“諸位卿家不必再說了,
朕知道野心是被喂大的,如果有些事情一開始就明知道不能善終,就不要癡心妄想,就連勉勉強強的善果你也求不到,此事就這么算了,
傳朕旨意告訴孫承宗,此事暫緩,從今以后朝中任何人不得再議此事,違者以抗旨不尊從中論罪,退朝!”
“退朝”
伴隨著太監細長尖銳的嗓音結束對話,朝中一眾大臣如釋重負,幾乎都松了一口氣。
待確認朱由校徹底離開后,他們這才敢稍微放松一二。
本想著幫上一二,可誰想差點就不慎把自己牽連了進去。
看來以后得小心行事才是,只是可能會有些對不住孫大人了;
然而,孫承宗并不知曉此事,沒能得到回應的他,再次上書催促無果,又恐龍顏大怒,不敢過多催促,可誰想不多時就接到了陛下圣旨。
帝一怒,未曾應允,因小人從中作梗,孫承宗求餉銀無望,反倒落人口舌。
天子擬圣旨有云說,望孫承宗擔此重任委于厚望,而非弄虛造假,以致大失所望,孫承宗驚之余頗感頭疼,故此,孫承宗大軍因此沒能出征,釀成大憾;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