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宿

  搜索第一百九十四章歸宿第一百九十四章歸宿(2/2)

  必要時,孫承宗的確是會據理力爭,可他所做之事都是為了朝廷。

  而今又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朱由校要是不應,豈不顯得他這個做皇帝的太矯情?

  “朕明白了,有道是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汙其名,孫崇宗聽旨!”

  “臣在!”孫承宗無比激動,就等陛下說出那句話了。

  “既如此,朕就剝奪你孫承宗所有官銜俸祿,準歸鄉里,種地自養,安度晚年,生死由天!”

  “謝陛下恩典!”

  孫承宗跪身叩拜謝恩,他磕的頭仿佛從來沒有這么重過。

  待到孫承宗徹底離開后,朱由校徹底變了一張面孔,取而代之的是身為帝王才有的陰沉和狠厲。

  “田爾耕,傳朕旨意,讓唐劍秋速來見朕。”

  田爾耕現身,在聽聞陛下下發的口諭后,毫不猶豫地躬身抱拳做出回應:

  “是!”

  來人離開,不多時,就見到手持浮塵的大太監魏忠賢向殿內走來。

  他就像是猜到了孫承宗會說什么似的,似笑非笑。

  一向謹慎狡猾的他,習慣性地將那份情緒壓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如笑面虎般的狡詐邪笑。

  “陛下,奴婢斗膽直言,陛下不該放孫大人的走的,當前局勢唯孫大人可以受任,正所謂時機不可錯失,重點是掌握天下英杰之心,

  即便真要放養,也應該過些時日才是,而不是這個時候讓他重返高陽故里。”

  與其說是偶然,倒不如說是他見不得孫承宗全身而退,高低也要和稀泥。

  朱由校要的就是這么一句話,而今魏忠賢說的話已經說到了他的心里,即便明白他說的話如此明白,卻還要故作不明。

  “魏公何出此言?”

  魏忠賢躬身一笑,這才不緊不慢地道出其中解釋:

  “這高陽縣自洪武元年起就已屬北平布政使司,后因水澇,高陽由舊西遷至豐家口,

  此地相傳為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帝王初封之地,自那時起就常有戰端,并非浙東屬發祥之地,

  且說保定一帶與江南相比,那的仕子百姓,一直對朝廷的治安稅賦政策不滿,以致民情躁動不安,

  一旦民怨四起,長期以往,刁民恐會蜂擁而至,到了那時又該如何?故而奴婢有一請,請陛下召孫大人回來,至少讓他解決當務之急再遣他回高陽老家。”

  魏忠賢字字珠璣,刀刀見血,僅僅只是用了一句話就成功勾起了朱由校的懷疑。

  再說,他對這么一件事情本來就并不看好。

  別的先且不說,只要坐上了帝王之位,眼界自然不同,多少會有那么一點疑慮。

  雖說朱由校的疑心并沒有那么重,可或多或少是有那么些,不然如何做得上這天子寶座?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

飛翔鳥中文    大明鎮撫使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