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第一百八十二章大婚第一百八十二章大婚(2/2)
有那么些地痞流氓惡霸,總喜歡在他人結親之時擄走新娘,而沈紅鸞穿著鳳冠披霞,又不好大展身手,只得讓他人挺身而出護著防范一二。
雖說此事不一定完全發生,可不管怎么說,留個心眼總是好的,安全護送新娘子找到如意郎君也是好事一件。
在這件事情上他是沒有經驗的,以至于耽擱了些許時間。
起初是沒有在意的,可如今一見,這時辰也已差不多,應當盡快結親才是。
當然,既要準備成親,這好日可不能少!
也就是所謂多請吃酒,二迎親日子叫“好日”。
俗諺“請吃酒,挜拜生”,好日前新郎拿著紅紙“知單”請長輩親友吃喜酒(好日酒)。
長輩要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習俗,雙方父母親請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五子登科”彩頭。
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轎前擔”,一般為鵝2只、肉l方、魚2尾等。
廳堂里,顧氏和唐國棟再三交代注意事項,他們清楚唐劍秋一個糙漢說話直接,即便是在大婚事情上也有可能因為一時嘴快得罪了人。
凡事還是要注意些,以免失了身份。
換做往常顧氏或許不會說這么多,可由于這日子較為特殊,再加上如今兩家要結為親家,這禮數方面自然是要做全了的。
唐劍秋也是頭一次感到母親如此嘮叨,不過還是將這些記在了心里,再三保證不會出錯,這不知道的還以為發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似乎是忘了什么重要事情,唐劍秋趕忙回房跑去了,并朝著蘇景要了一樣東西。
蘇景在聽了唐劍秋的要求后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他竟會提如此要求。
起初他有些不解,不過也沒有多問,點頭答應了下來,并再三告知唐劍秋,若有麻煩盡管找他,他必會出手解決。
唐劍秋這才放下心來,再看看早已成家的唐書春,兩人簡單地說上了幾句。
要說唐書春也是高興,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好好干,有什么話等到酒席上再說。
唐劍秋點頭答應下來,待準備妥當之后這才準備出手。
在那之后,唐劍秋踩上馬鐙,手持韁繩,馳騁喜馬,帶領一眾如龍般的隊伍向唐家大門走去。
路上,鑼鼓嗩吶聲不斷,迎親的隊伍排得老長,少說也有百來號人。
這八抬大紅花轎就足矣看出他們唐家有多器重這個未過門的媳婦了。
周邊的路人見了都想著沾沾喜氣,也好圖個樂子,可又懼于唐劍秋身份,只得老老實實的往兩邊靠攏開路。
周邊樂器吶喊聲不絕,還有那么些個未出閣的姑娘打開窗戶悄悄地看上一眼,也好圖個熱鬧。
都說這掌管北鎮撫司的鎮撫使脾氣不好,可長相卻十分討得人喜歡。
唐劍秋高高的坐在馬背上,任由衣袂飄揚。
他身高八尺,身形修長,面如冠玉,眉目冷徹,身穿大紅色喜服,手握韁繩,長發齊肩,頭戴銀冠,腰系寬大紅腰帶,氣宇軒昂,俊美絕倫,更顯新郎官威嚴;
他的眼睛深邃而銳利,仿佛能夠洞察一切,讓人不敢輕易對視。
頓時,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鑼鼓錚錚沿途吹吹打打,而作為喜娘的林青詩,后續得要作為使者,持名貼前往去嘞。
但聞鞭炮噼里啪啦聲,小孩拍手嬉戲聲,一眾賓客喧鬧聲,一眾百姓叫好聲,整個場景熱鬧非凡。
如此熱鬧場景倒是少了一人,不然這迎親之日倒是會顯得更有意思些。
他已給身邊那些熟悉的人下發知單,就等著他們來,只是師父陸逵家的掌上明珠聽說了此事后卻有些不樂意了。
一直以來她就對唐劍秋抱有好感,可如今她居然要娶了沈家貴女為妻,這要她如何樂意?
說什么也不肯答應去吃上喜酒,甚至都有想過讓陸逵別去。
陸逵又豈能樂意?唐劍秋業已發出邀請,這個做師傅的若是因此嚴詞拒絕豈不顯得太矯情?于是乎再三勸說,只望小女答應。
陸水柔想選擇性忽略,卻又馭不住陸逵的威嚴,只得不情不愿地答應下來。
然而,唐劍秋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走出唐府沒有多久后,那生性歹毒的唐銀知道了此事決定對唐劍秋實施報復,也好讓他知道,得罪了自己會有什么樣的下場。
于是乎,一個惡毒的計劃在他的心底醞釀而生。
其實他是這么想著的:“唐劍秋,大婚之日便是你的死期!”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