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爭戰 第一百五十五章 曾國荃金陵屠城(3)
第一百五十五章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五十五章曾國荃金陵屠城(3)→:第一百五十五章曾國荃金陵屠城(3)
曾國藩接李鴻章咨文,嘆曰:兩宮連下六諭,敕命李少荃援攻金陵,曉岑兄以為,李少荃援乎?
歐陽兆熊道:援與不援,李少荃左右為難;兩宮催急,李以咨告,似已欲動,于心不忍,特以相告。此所謂投石不為問路,打草亦為驚蛇。
曾國藩道:我思慮再三,不可再阻,李少荃即以咨文詢問,我亦以咨相回,另外致書一封,詳敘吾意。只是沅甫二年之勞苦,一旦分予旁人,吾心實不落忍,故先將此咨與函,送沅甫自決。
歐陽兆熊道:滌帥之意,令九帥急攻金陵乎?
曾國藩道:急攻與否,沅甫自決;五月份之火藥三萬、餉銀三萬,擬于日內起運;速傳吾令,事不宜遲,速即發往金陵。
是夜,曾國藩復致書曾國荃:昨日寄信一件、咨文一件,擬請李少荃來金陵會剿,想可先到。今日將寫給少荃之信與咨各一件,現專門派船送往弟處,弟細心斟酌,如以為然,即由弟遣人送往蘇州撫署;如弟不以為然,則咨與信皆交來人帶回,我另外回復李少荃即可。
我千思萬想,皆恐弟肝病日深起見。不請少荃來金陵會剿,則恐賊城相持太久,餉絀太甚,弟以郁而病深;請少荃來會剿,則二年之勞苦,一旦之聲名在人,又恐弟以激而病深。故輾轉躊躇,百思不決。此次將咨與函,送弟處自決。
弟之聲名即我之聲名也,弟之性命即我之性命也。二者比較,究以保重身體為大。弟之身體如經得起長久磨練,那我就放心了。
另外,弟切勿憂,吾觀少荃屢次奏辭信函,似始終不欲來攻金陵,若深知弟軍之千辛萬苦,不欲分此垂成之功者,誠能如此存心,則過人遠矣。
順問近好。
曾國荃接書,即告諸將:二載辛苦,一朝功成,分予他人,惜哉惜哉。
朱洪章道:啟稟九帥,我軍攻城二載,手段用盡,無一得逞;而今,掘道百十余處,亦不能破。吾以為,廣集夷人開花大炮,聚而齊放,或可震懾賊膽。
曾國荃道:上月左季高遣炮隊來援,吾已拒之。夷人炮火,可懾小城。
李臣典道:啟稟九帥,即缺開花大炮,又不急攻,再待時日,師老矣!不急克,日久生變,請于龍脖子重掘地道,填藥轟之。
曾國荃深思半晌,急切道:得虧祥云兄提醒!金陵城高池深,堅固異常,西邊瀕臨大江,北面湖水汪洋,東南兩面系小河環繞,僅鐘山龍脖子一隅有旱路可通,此脖乃兵家之必爭。諸葛曾言,此城鐘阜龍盤,石城虎踞,帝王之宅。粵逆若是蒼龍,必扼其脖而縛之。吾令,朱洪章、蕭孚泗、李臣典等,速自龍脖子城墻之下,掘挖可填裝三萬斤火藥之巨洞,此若得爆,城必破矣!
朱洪章得令,即偕蕭孚泗、李臣典等攻占龍脖子附近石城,朱洪章、蕭孚泗合力,筑炮臺于龍脖子山上,高與城齊,距城僅十余丈,作偽攻狀;李臣典親率一軍,潛伏其下,掘地挖洞。biqubao
李秀成亦知龍脖子之重,調派重兵,安設重炮,晝夜環擊,對攻半月,雖轟斃湘軍總兵郭鵬程、王紹義、副將陳萬勝以下千人,然亦無力阻止。
1864年7月19日上午,李臣典督率信字營,歷時六日六夜,終將地洞掘成。
曾國荃得悉,召集諸將,商討轟墻破城事宜。
曾國荃道:三萬斤火藥齊聚一響,龍脖子城墻必塌,粵逆賊膽必碎,諸位督率各部,自潰口蜂擁而入,金陵自破。然萬軍奔騰,潰口太小,不可一并而進;諸位,孰愿當先?
朱洪章、蕭孚泗、李臣典、劉連捷、武明良等面面相覷,竟無一人脫穎自薦。
一姓李名洪章之慕僚不屑,手指朱洪章,厲聲道:爾以勇猛著稱,今日為何縮首?
朱洪章大怒,投袂而起,喝道:吾愿率長勝營一千五百人為前鋒,率先入城;今立軍令狀,如若退縮,甘伏軍法!
武明良遂附。
劉連捷見狀,亦簽三狀。
李臣典喏喏連聲,愿排第四。其余諸將,依次簽署,共得九人。
曾國荃道:吾與諸兄圍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城破大索,七日為限。吾令,火藥炸開,城垣破后,朱洪章、武明良、劉連捷、李臣典、張詩日等,即率本部,自缺而入,迅猛分進,破城殲敵。彭毓橘、蕭孚泗、李祥和、蕭慶衍等,自后督戰,臨陣退縮者,無論將兵,格殺勿論!
7月19日午后,曾國荃一聲令下,金陵城下三萬斤火藥即刻燃爆,一瞬間,但聞地中隱隱若雷聲,約一點鐘之久,忽聞霹靂砰訇,如天崩地裂之聲,墻垣二十余丈隨煙直上。
朱洪章即令四百敢死隊,率先沖入。
城上太平軍不餒,槍炮箭矢齊放,將四百湘軍,全部殲滅。
朱洪章不敢退后,速率余部,殺入潰口,幾番廝殺,終得落腳之地。李臣典、蕭孚泗、劉連捷等亦不敢怠,迅速入城。兵分四路,分進合擊,殺奔天王府去。
趙烈文、李洪章等諸幕客聞湘軍主力入城,飛即奔赴曾國荃老營,一并道喜。
曾國荃汗流浹背,赤足而立,狼狽不堪,只道:逆首未得,諸位切勿先賀,此乃奏折大概,煩請惠甫兄,速速潤色一二。
趙烈文接令,半時不到,即將奏折擬畢。交折途中,只見長夫、伙夫亦歡天喜地,持械入城。
傍晚時分,趙烈文瞥見諸多兵丁,渾身血漬,挑擔曳箱,興奮游走。未幾,又見幾幫幕客文案,提箱拖棍,嬉笑而去。
烈文心驚膽顫,打馬入城,但見沿街尸首,老翁、老婦、孩童,匍匐一地,身著黃服者,寥寥無幾。問人,皆曰:挑擔拖箱者,皆是降軍也;老弱病殘者,留之無用,一刀了之;俊秀婦人,孰搶孰得;爾速去尋覓,或可有得。
三月,初春。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
大神路人四九的百年爭戰
《百年爭戰》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小說,筆趣e轉載收集百年爭戰。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