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爭戰 第一百零七章 李秀成征戰蘇南(1)
第一百零七章李秀成征戰蘇南(1)第一百零七章李秀成征戰蘇南(1)→:天京圍解,論功行賞,洪秀全敕封劉玱琳為靖東主將、吳定彩為平西主將、黃文金為定南主將、張樂行為征北主將、李世賢為天朝九門御林軍忠正京衛軍侍王。
李世賢位列王侯,甚喜,即刻奏請進軍浙江、福建,籌糧納資,開拓疆域。陳玉成忤其意,言安慶危殆,必即施救。
干王洪仁玕道:自天京而論,西距川陜,北距長城,南距云貴、兩粵,俱有五六千里之遙,唯東距蘇杭、上海,不及千里之遠。厚薄之勢既殊,而乘勝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萬買置火輪二十個,沿長江上取。另發兵一支,由南進江西,發兵一支,由北進蘄黃,合取湖北,則長江兩岸俱為我有,則根本可久大矣。
李秀成道:干王千歲言之有理。此戰雖勝,然僅殺妖五千,和妖主力尚在;四年之前,圣軍大破向榮妖孽,然止步于丹陽,未竟全功,遺患至今。今絕不可再蹈覆轍,窮寇必追。微臣之意,即集全軍,角逐丹陽,攻取蘇常,爾后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
洪秀全道:值此大勝,息兵三日,普天同慶。然妖孽未絕,李秀成著即督率大軍,攻取蘇常,限期一月,肅清回奏。
1860年5月18日,李秀成偕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興兵六萬,圍攻丹陽。陳玉成身先士卒,躍躍欲試。
秀成道:英兄暫歇,吾等戰僵,兄出不遲。
李秀成、楊輔清、李世賢三王聯動,合攻東門。張國梁、熊天喜誓死力拒。李秀成久攻不下,突分一軍,轉戰西門。西門兵寡,一觸即破。張國梁驚,親率一軍,奮力回護;潰兵涌塞,不能前進;國梁策馬,踅入護城河,冀越河至西門御敵,孰料水深馬沒,一沉不起。
國梁逝,清軍潰。李秀成、楊輔清等揮軍而上,擊殺總兵王浚、熊天喜、副將蔡其榮、知縣方濟泰以下一萬余人。和春臨危心怯,督率殘部,遁奔常州。
太平軍覓得張國梁遺軀,肆意鞭撻。李秀成喝止,道:兩國交兵,各忠其事。生雖為敵,死尚可為仇乎?以禮葬之下寶塔。
陳玉成道:妖之悍者,張國梁、虎坤元、周天培、熊天喜等,俱已戰歿;張玉良、劉季三、馬得昭者,已惶如喪家之犬,此等殘軍不足為懼,吾等即刻兵分兩路,馳援安慶。
李秀成道:天王軍令,期限一月,攻取蘇常,爾后分兵進取江之南北,兩路直到湖北會歸。英兄即可渡江,攻揚州略全椒;吾取得蘇常,即溯江而上,與兄會歸湖北。
陳玉成道:攻成與否,期限一月,屆時吾與忠兄并力安慶。
1860年5月21日,諸王分兵,李世賢攻金壇,陳玉成北攻揚州,楊輔清輔佐秀成,合攻常州。
丹陽大敗,兩江總督何桂清驚悸,忽接江蘇糧臺查文經稟報,言常州足資堵御,蘇州十分空襲,請駐扎蘇州,以饗民望。桂清覓得藉口,即率親隨,惶急而走,常州民眾得悉,跪伏央求。桂清逃命心切,開槍擊民,奪路而去。
何桂清不辭而別,張玉良拜謁和春,愧言身在曹營。
和春哀嘆:吾等并力丹陽,或可轉圜時局,今張公已去,丹陽又失,吾等恃何御敵?
張玉良道:江蘇藩司薛煥督率援軍,飛馳而來。常州城外,末將扎營四十余壘,與馬得昭誓死力拒。和帥守城,為吾等犄角。
李秀成兵至常州,先分一軍,迂回張玉良之后,斷張、和之聯,復傾主力,圍攻張玉良大營。玉良被困重圍,反擊不能,入城不得,萬般無奈,偕馬得昭部,殺開血路,退防無錫。和春見勢不妙,亦遁滸墅關,北向三拜,自縊而亡。常州百姓誓死不降,無分老幼,盡登陴,嬰城固守。
李秀成勸降不成,即架巨炮數十座,夾火箭攻城,復令兵士由民舍蟻附而上,攻入城垣。
常州得克,李楊分兵,楊輔清率部南進,攻擊宜興;李秀成兵進無錫。
何桂清遁至蘇州城外,江蘇巡撫徐有壬恨其棄城喪師,旋即上疏彈劾,速又傳諭各門,凡總督衙門之人皆不準入城。復再飭令:添雇壯丁一萬二千名,分布姑蘇內外,會同團練按段巡防;闔城百姓,每家一燈,五家一旗;陌生人等,嚴加盤查,謹防奸細入城。又咨飭蘇松太道吳煦:速晤夷人,如果藉其兵力,轉危為安,我國圖報,唯力是視。biqubao
吳煦接令,即刻會晤英法駐上海公使,懇求協防上海。英法公使審時度勢,決議武力干涉,1860年5月26日,英法公使聯發公告,英法軍隊將適時介入,力保上海租界。
何桂清亦知其行欠妥,上疏曰:查兩江總督自金陵失守以后,即以蘇州為駐扎之地,其以常州為行館者,因不綰兵符,但為金陵大營后路。大營之防,且系糧臺所在,故常有暫駐。至和春等既到常州,所調官軍皆來自大營,則軍務應歸督辦,而蘇州則毫無準備,文武大小均不知實在軍情……
何桂清于蘇州城下,彷徨時日,聽聞追兵漸近,即刻收拾行囊,奔赴上海而去。
張玉良、馬得昭接防無錫,于城內四門堅扎營壘,城外民房全皆拆光;通永鎮總兵劉季三聞,即由宜興沿水路來援;江蘇巡撫徐有壬亦遣汀洲鎮總兵曾秉忠率水師襄助。
張玉良道:圣上諭令兄弟代為節制江南諸軍,戰事緊急,兄弟亦不客套。吾意,馬兄得昭守護無錫城池。無錫城北之高橋,橫跨五瀉河東西,五瀉河又通江陰運河,吾等水陸并行,于此抵御賊逆。劉兄季三、曾兄秉忠偕道員史保悠、武弁鄭魁士,駐防高橋。江寧知府鄭濟美駐扎雙河尖至錢橋一線,掩護高橋后路。錫金城守備蔣志善總責各部哨巡。吾率本部,駐扎高橋對岸,呼前應后。
三月,初春。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
大神路人四九的百年爭戰
《百年爭戰》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小說,筆趣e轉載收集百年爭戰。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