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八十三章 李續賓力克九江

  第八十三章李續賓力克九江第八十三章李續賓力克九江→:胡林翼接旨,親臨戰地,督促攻潯。

  李續賓道:林啟榮賊逆,彈盡援絕,猶還死抗,確屬兇悍。

  胡林翼道:石賊達開,業已入浙;李賊秀成,身陷全椒;陳玉成、韋俊二賊,固始大敗,竄逃黃安、麻城;李孟群、勝保復攻六安;此乃克潯最好之機。

  1858年5月8日,李續賓穴地炸城,毀南門城垣10余丈,湘軍蜂擁而入,林啟容令守軍盡拋貨藥桶,燃而轟之,湘軍死傷枕藉,攻勢驟緩,缺口旋被堵塞。

  續賓不輟,復掘道于東南門下,轟塌城垣100余丈,湘軍殺入,血洗全城。m.biqubao

  九江城克,眾將皆喜。惟彭玉麟憤。

  胡林翼道:勝驕敗餒,人之常情,吾亦如是。前年賊訌,武昌復得;去歲賊訌,湖口、九江得克。倘賊弗訌,二城得乎?林啟榮守九江五載,憑危城,馭孤軍,糧盡望絕,而猶負固不拔。花旗素桀驁不訓,九江城破,乃能為之盡死。湘軍雖盛,半月無餉則嘩變,雖善戰如續賓、鮑超,不能免也,可嘆可嘆,兵不如賊,其理難通。諸位將軍,歡喜過后,整兵理械,劍指安慶。安慶一得,大局定矣!

  彭玉麟道:格物致知,經世致用,吾輩原本;身處亂世,無奈執戈;兩軍接戰,生死乃命;戕老屠幼戮婦,此殺樂乎?

  李續賓默然。

  胡林翼嘆曰:雪琴境界,吾不如也。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百姓不仁,相互為芻狗。賊逆全州、滄州屠城,吾等潯城殺戮,互視為芻狗矣!

  咸豐帝接九江克復折,大喜,即諭:胡卿林翼,肅清黔地,戡定鄂域,獨撐贛皖,克服九江,實朕之天下第一巡撫也,著加太子少保。湖廣總督官文,滿人旗幟,理鄂有方,潯城得復,功不可沒,著加太子少保。李卿續賓,攻城功卓,即任浙江布政使,著巡撫銜。楊卿載福,長江師魁,著湖北提督。彭卿玉麟,力撐鄱陽內湖,著布政司銜。

  復一日,官文又奏:李續賓、曾國華等殺入九江,城內逆匪無路可奔,號叫之聲慘不可聞,自卯至午,殲除凈盡。但見尸骸堆積,流水猩紅,輪流而過,房屋燼盡,除生還之婦女,盡被糟蹋外,滿城無一活物。奴才等查九江匪窟已閱六年,萬余之賊頑梗負固,其中決無善類,設有脅從之民,必早投誠設計逸出。

  咸豐帝諭:冤冤相報何時了!然賊逆破城,朕之滿漢子民,盡被戮沒,殊為恨極。李卿孟群,北抗捻匪,南抵粵賊,復克六安,著部優敘。欽此。

  李孟群接旨奏曰:皖廬全省地方,幾無完土。今東有滁、全之賊,南有潛、太、舒、桐之寇,北有鳳陽、懷遠之捻。僅此甫經克復之六安與楚豫毗連,猶為一線可通餉道。皖兵主客并用,皖賊南北交訌。

  胡林翼、官文復奏:李孟群兵勇宜赴廬州,歸福濟統馭,二兵合一,勢力均增,以顧東路。勝保扼穎亳北路,袁甲三堵御淮徐要道,節節南逼,毋令逆賊情急北竄,再難收束。李續賓由中路進攻,都興阿由宿太進兵,楊載福水師直攻安慶,使該逆首尾不能兼顧。我軍剿辦,自易得手。

  福濟亦奏:皖廬軍務,日益窮窘,逆匪之外,鄭魁士部,亦不由調遣。

  咸豐帝不允李孟群赴廬,敕令速赴臨淮,勿稍遲緩。另調徐州鎮總兵傅振邦自蘇赴皖,壽春鎮總兵鄭魁士離皖返蘇;以解福濟之困。又令和春、德興阿,務必力攻金陵,金陵得克,一切迎刃而解。

  是夜,李孟群單騎人廬,晤會福濟,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決議繼攻舒城,克后援淮。

  和春接旨,調集大軍,猛攻秣陵關。李秀成苦守四月,殺敵逾千,擊斃悍將虎坤元。

  和春不為所動,依然強攻,復飭張國梁襲后,張子良旁擾。

  張國梁遣總兵李若珠強渡外秦淮,于郭家橋側后筑壘3座,切斷秣陵關、殷巷之聯;五日后,攻陷黃泥庵。鶴麗鎮總兵周天培偽裝太平軍,賺得西善橋。

  秣陵關、西善橋營壘悉數失守,李秀成不敢再戰,即行突圍,退守雨花臺。

  李若珠、周天培縱兵窮追,三山營、三汊河、大勝關,逐一攻占。

  和春喜奏:金陵形勢,以太平、神策門為左翼,以雨花臺為右翼,三山、板橋為咽喉,三汊河、西善橋為脈絡。今左右翼均已剪除,自大勝關迄小行,數十里內壘卡皆平,其勢漸成孤注。此實屬數年來未有之氣象。此后能斷城賊接濟,其勢自難久踞。東北一路五十余里,營壘之外,濠墻迤邐聯屬,該逆斷難飛越。西南一路,我師又已聯扎四十余營,銜接八十余里。刻下德興阿大兵復江浦,進攻九洑洲賊巢。

  李秀成連戰連敗,只得進城面陳洪秀全,言懸危之局,非外調無以救解;用人之際,林紹璋、韋俊皆可重用;多事之秋,安、福二王切勿再行干政。

  秀全斟酌再三,一一應允。秀成遂將天京軍務交予地官又副丞相林紹璋,自出南門趕至蕪湖,與堂弟李世賢商議援京事宜。

  秀成道:天京城困,惟九洑洲、七里洲斷續可通。我意,一人敵南岸,一人敵北岸,遙相呼應,應援天京,可?

  李世賢道:天京可撐久乎?

  秀成道:一年半載,絕無問題。天京糧豐材足,件件有余,京兵雖少,有食有魚而各又肯戰,固而堅穩也。況上有皖省無為、巢縣、蕪湖,有東西梁山之固,有和州之屯糧,又有兩浦之通,固而穩也。

  世賢道:探報,楊輔清亦以東殿自居,翼王與其不睦。

  秀成道:東殿之說,或為天王分化之策。石楊北下南往,東奔西走,求無新意,居無定所,屢戰屢敗,焉能不散!如此甚好,爾與韋俊,復加楊部,三足鼎立,寧郡、蕪湖固矣。

  1858年5月初,李秀成北渡長江,聚兩萬之眾,半月之內,連克和州、全椒、滁州、來安,距浦口一步之遙。

  德興阿膽戰心驚,謂翁同書道:蕪湖大股賊眾數萬,在上游渡江,會合巢縣、無為州之賊,由含山一帶竄入和州,分眾攻撲全椒、滁州,如入無人之境。今以江北之兵杜金陵北竄之路,尚恐力有不繼,況復加兩萬之眾。

  翁同書道:金陵大軍數萬,開挖長濠,圍已將合,僅余下關一帶披猖如故。和春躊躇志滿。九洑洲賊逆憑江負固,窺伺之心未息。西路皖北和含一帶賊蹤飄忽異常,而徐宿吃緊,勢將蔓延。李逆秀成又已北渡。吾系四面受敵,聽其所之,一旦竟成燎原之勢,實非意想所及,速速求援和春。

  德興阿道:皖省非吾剿逐之地,切勿深陷。

  和春聞江北情急,撥兵2000襄助。德興阿暫舍九洑洲,調兵遣將,分攻來安、全椒、滁州。

  翁同書一馬當先,率軍4000,兵分三路,北攻來安,大戰三日,克之。

  來安城失,李秀成不做糾纏,令李昭壽部守滁州,自領大軍開至全椒,扎營大劉莊,整備月余,意一戰掃開兩浦,打通江道,以安京內人心。

  德興阿參透李意,遂集主力于石磧橋、高旺,阻其來路;又令馬隊設伏于陳、石兩橋之間,斷其歸途。

  是日,求天義陳坤書以新入民勇為前鋒,自率精銳督其后,欲后發制人。孰料民勇未經戰陣,一觸即潰;中軍制止不下,隨退;后軍不知前勢,亦退。

  德興阿趁機總攻,太平軍頃刻土崩瓦解,大劉莊、雀廟集13座營盤亦皆失陷,李秀成僅帶數騎逃至全椒,不敢再動。是夜無眠,咨語李世賢道,先前東王、翼王臨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望風披靡,今卻屢屢敗北,何也?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吾輩不可志淺,切勿妄打秋風。

  三月,初春。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

  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愛閱app免費看最新內容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

大神路人四九的百年爭戰  《百年爭戰》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歷史小說,筆趣E轉載收集百年爭戰。

飛翔鳥中文    百年爭戰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