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二十五章 深夜回城 若有所悟

  第二百二十五章深夜回城若有所悟第二百二十五章深夜回城若有所悟→、、、、、、、、、、、、、、、、、、、、、、、、、

  楊瑾這次回平陽城是一個人獨自回去的,既沒有讓楊飛燕陪同,也沒有跟隨城管會每日運送物資的車隊回城。

  一是楊飛燕她們現在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而來也是楊瑾覺得沒有必要興師動眾。

  畢竟這也不是他眼瞎之后第一次回城,用不著大驚小怪。

  現在他憑著超強的五感和強大而精神力,再加上修煉金關玉鎖訣之后,精神得到淬煉,有了煉氣化神境界神照外物,可以映照外物和聽風辨位的超能力。

  經過這段時間不斷的熟悉和適應,基本上已經做到行動無礙,在一些簡單的事情已經完全不需要別人幫忙,他自己就能夠單獨處理了。

  可以說,楊瑾現在除了眼睛看不見之外,他的一切行為舉止已經和一個正常人差不多了,甚至在有些方面比正常人還要強許多。

  這兩個多月以來,他為了處理收服張明志,張有福以及方老鬼他們,以及在城外開山破石,修煉重劍劍法宣泄精力欲望的事情,一直呆在城外。

  但他人雖然呆在城外,但卻不代表他一直沒回過平陽城,他不但偷偷回去過,而且還不止一次往返。

  畢竟像他現在這樣高強度一直不停的舞動重劍修煉武功,每天所消耗的修煉資源都不在少數。

  不論肉食、藥膳還是補血補氣的珍貴藥材都需要跟得上才行,要不然武功沒練成,身體反倒虧空了。

  肉食之類吃的東西在城外很好解決,可是秘制的藥膳和特別配置的用來補氣補血的珍貴藥方在在城外可就無法辦到了。

  所以,之前每隔個六七天,他都會偷偷地回城一次,已經在平陽城和庚字號密洞的路徑上來往好幾次了。

  每次他都會讓張進和蘇柔她們把熬制藥膳和輸液用的藥材都配置好七八天的用量。

  他拿到城外再讓裴應每天專門安排人給他熬制成藥膳和補血補氣的補身藥液。

  他這兩個月來已經獨自來回了近十次,路徑上的一切都記在了他的腦海里,非常熟,自己回去根本不是問題。

  夜晚的山林寂靜無聲,就連鳥兒都不再鳴唱,惟有風吹過林間傳來的嗚嗚聲響。

  但是在楊瑾的耳中,林子卻從不平靜與單調,除了有山風吹過樹木山石的聲音,還有草叢中的昆蟲鳴叫,以及山泉流水的淙淙之聲。

  他為了方便,每次回城都選擇在晚上深夜寂靜無人的時候才偷偷地回去,這次也不例外。

  因為在瞎子眼中根本就沒有白天黑夜,而且對他來說,在黑夜里反倒比白天更方便一些,畢竟可以避開很多人。

  就是和人真的動起手來,在黑夜中,他依仗著可以聽風辨位的能力也比別人占優勢。

  沒有了白日喧囂的沸騰,楊瑾在山林中能更加清晰地捕捉那些細微之聲,順便鍛煉一下自己的耳力。

  這些東西現在他的腦海里都有清晰的畫面,通過嗅覺和聽覺,他就能分辨周圍的大致情況,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方位。

  由于走了不止一次,回城的路徑很熟,楊瑾施展輕功走得也很快。

  他現在腳上穿著鐵鞋,也不怕踩到陷阱或者別的東西上,自然施展起輕功身法來顧忌不多。

  自從眼睛看不見了之后,楊瑾就把腿上負重的鐵瓦換成了腳上的這雙讓裴應特質的鐵鞋。

  一來可以增加負重,鍛煉輕功身法,二來也不怕因為眼睛看不見踩中陷阱。

  他如今雖然可以神照萬物,映照身外一丈范圍內的事務,可這種能力卻又一定的缺陷,就是只對移動或者有獨特氣味溫度的事物有效。

  若是體積不大、靜止不動的物體即使在他眼前,他也無法在腦海映照出來,尤其是腳下的東西,更是毫無感覺。

  楊瑾猜測他現在這種神照外界的能力,只是因為他的精神力太過強大,再加上五感過于敏銳才做到的,并非是一種真的超能力。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他才讓裴應根據他雙腳的尺寸特意鑄造了腳上的這雙鐵鞋。

  說是鐵鞋其實如同馬靴一樣,全部精鋼鑄造,整體如一,包裹了他膝蓋以下的所有部分,外邊又被縫了一層布套,所以外表看起來和普通的長靴一樣。

  這所特質的鐵鞋分量十足,每只都有四十來斤,兩只的重量和他以前小腿上用來負重鍛煉輕功的鐵瓦差不多。

  所以他穿上之后,并沒有什么不適應,反倒穿上這雙鐵鞋之后,他在行走移動方面少了許多顧忌。

  他現在眼睛看不見,又分不清腳下的陷阱或者一些對他雙腳有害的東西,所以之前才假裝腿瘸用拐杖探路。

  不過,有了這雙精鋼鑄造的鐵鞋,他就什么也不怕了,無論腳下有什么東西,他楊某人都敢平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外面夜深人靜,沒有了那些嘈雜的人聲,行走在山林之中的楊瑾傾聽著山林中風吹水流之聲,他的心情也隨之平靜。

  眼睛看不見,這卻讓他的聽覺更敏銳,能讓他聽得更遠,分辨的也更清晰。

  第二百二十五章深夜回城若有所悟第二百二十五章深夜回城若有所悟→、、、、、、、、、、、、、、、、、、、、、、、、、

  不遠處是嘩嘩的流水聲,那是山泉在流淌。

  這段時間一直在大山中開山破石,很長時間沒有洗漱一番,楊瑾現在聽到山泉流淌自身,忍不住想過去洗漱一番再回城。

  雖然看不見,可楊瑾的腦海中卻浮現出一幕幕畫面:淙淙的泉水從山上流下,在來到一片峭壁后跌落,形成一片小小的瀑布。

  長久的沖擊讓峭壁下方形成了一個水潭,水流落入潭中帶起波浪。泉水繼續流下,在潭下形成一條小溪流,蜿蜒過那一片叢林,直向遠方…

  感受腦海中的美好畫面,楊瑾不由心神一松,給腳下的一根突出來樹根一絆,一個踉蹌,腦袋就向一根擋在身前的虬枝橫擊過去。

  雖然眼睛看不見,但通過風聲,楊瑾腦海中就閃過一幅畫面,前方有根類似樹枝的東西橫在眼前。

  眼見撞上橫生出來的枝椏,他左腳卻本能的連連在半空踏出奇異的弧度,后發先至地點在一旁的樹干上。

  身子側揚,腦袋順勢避過枝椏,左肩格在虬枝上,“喀”的一聲,樹枝被他撞斷,免去破頭之災。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楊瑾撞斷樹枝,腳下沒停,聽著山泉流水之聲,聯想起剛才他臨危之時無意之間的身法動作,心中無端起想到了《道德經》上的這句話。

  他心有所感,腳下的步伐也隨之一變,如同流水一般輕柔曼妙,潤物無聲。

  現在他沒有煉精化氣,身無內力真氣,原本施展輕功身法也只是單憑肉體蠻力,速度雖然因為體質太過超凡的原因不慢。

  但每次施展輕功身法之時,腳下的動靜頗大,這時他心有所悟,腳下再施展輕功之時,一下子變得聲息皆無。

  “曹方之前傳授我輕功的時候說過,武林中所有輕功身法的根本之處都是御力借勢而隨之變化。

  但當今武林中的那些絕頂輕功高手,卻都能達到不借外物卻可以飄然而過百丈長江的地步。

  就是曹方他們的師傅當年以五品修為的功力,都可以憑借“凌空虛渡”這門絕頂輕功能一步之間,縱掠百丈!

  但是縱然體內真氣內力再盛,也不能久處江水之上,畢竟人非禽鳥游魚,既無羽翼,又不可以凌波遨游。

  乃是鼓蕩內力真氣,激變水勢,水勢變則力生,遂得以借力也。人于空處亦然,內力真氣發出體外,風勢為之變幻,可借御也。

  上乘輕功擅借外勢,就如同鳥翔于空,魚游于水,擅借外勢者,近乎道,大成者泠然善御風而行。

  我現在所修煉的這些輕功身法都是曹方教給我的最基本的輕功縱掠之法,雖然簡單,但卻是絕頂輕功的基本入門之法。

  在輕功身法修煉上最是基礎純正不過,因此我現在雖無內力真氣可借,可單憑著遠超常人的過人體質,在速度上也比一般七八品的高手快上數倍不止。

  剛才自己在觸樹前一腳,意如行云飄逸,實則借勢用力,借力用力,四兩撥千斤,既有道家的上善若水,專氣致柔,以柔克剛之意,又有致虛守靜,沖氣以為和之法!“

  楊瑾此時腦中靈光閃現,心中豁然明朗,順著心中感悟,將自己腳下的步法去繁抽簡,順勢借力,不斷協調完善腳下的輕功步法。

  他此時顧不得再去找什么山泉洗漱,而是順著心中的感悟不斷地施展輕功,不斷地借勢蓄力,隨圓就曲。

  他隨著心中升起的諸多感悟不斷協調完善自己的輕功步法,生怕剛剛在腦海中生起的了然明悟稍縱即逝,卻不知他已經漸漸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楊瑾此時一心只想將心中的感悟全部消化吸收化作自身的武道底蘊,增強自身的實力,哪里還顧得上路徑方向的事情?

飛翔鳥中文    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