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七十章 無漏之體 退符八法

  第一百七十章無漏之體退符八法第一百七十章無漏之體退符八法→、、、、、、、、、、、、、、、、、、、、、、、、、

  由于每次和傅明瑜她們比武切磋完之后的淬體效果都最好,所以每次一切磋完之后,楊瑾就立馬用聽息培元法入靜聽息,內視鍛體。

  在聽息觀光內視全身的時候,調用氣血中的元氣將身體被震散以及受傷的的部位進行淬煉。

  如此一來,淬煉身體的效果就更好了,凝氣淬體的速度增長了一大截,身體素質提升的飛快,比之以往就是元氣消耗的有些多。

  不過,楊瑾現在身體內別的都缺,就是不缺氣血元氣。

  他現在每天都要吃六七頓飯,每次還都是大魚大肉,不但有大量肉食補充,而且還有各種補血補氣的藥膳服用。

  這些藥膳除了他之前服用的大千葉寺的獨門藥膳“蟲草人參蓯蓉羹”,還有一些從沈毅那里討來的獨門秘方,熬制出來的藥膳效果也是相當的不錯!

  除了白天食補,他現在每晚還偷偷用輸液的方式,將沈毅熬制補血補氣的湯藥輸進自己的血液之中。

  使得他現在全身的營養豐富無比,氣血元氣極為雄厚。

  他如今已經將三寶羅漢拳獨門的呼吸吐納、運勁調息之法修煉到了任何時候都能自行運轉的地步。

  自然不怕營養過剩,依靠三寶羅漢拳這門頂級筑基神功自然能將體內的這些營養物質不斷地凝練成氣血精華。

  同時他體內還有百毒金蠶蠱不斷地將這些凝練的氣血再次精煉。

  在煉己筑基上有如此得天獨厚的修煉條件,他在凝血淬體上的進步速度不飛快才怪了!

  楊瑾現在氣血中的元氣精華足夠,而隨著他在煉己筑基境界上的不斷進步,他身體各部位也都被氣血中的元氣精華不斷的固本培元,根基不斷滋養壯大。

  而他在聽息觀光內視身體時,還能不斷的催動元氣熱流主動地對自己的身體部位專門進行針對性淬煉。

  如此一來,這讓他在煉己筑基上的修煉上,短短十幾天就猛地進步了一大截,堪比別人在凝血淬體上一兩年的修煉進度。

  而隨著他不斷用凝血淬體和用聽息培元法固本培元,他身體被洗筋伐髓程度的也在不斷加深。

  楊瑾隱隱感覺到他的身體現在正慢慢朝著傳說中的無漏之體進化。

  現在他很明顯感覺到,隨著在固本培元上的不斷修煉,他身體被逸出流散的元氣變少。

  他用三寶羅漢拳凝練出來的大部分元氣都被鎖在身體內部,以供他煉己筑基,打磨武道根基所用。

  只有很少一部分氣血元氣會逸散到體外,而隨著他在凝血淬體和固本培元上的不斷進步,這部分逸散出體外的元氣精華也變得越來越少。

  而他身體上的這種情況,和司徒南當初跟他所說過的傳說中的無漏之體極為相似。

  也正是氣血元氣被鎖在體內很少逸出,能夠大部分都用來煉己筑基,凝血淬體,固本培元的原因,才使得他這段時間在煉己筑基的進步速度會如此之快。

  不但氣血在這短短的十幾日之內,又被再次凝練了一次,達到了凝血淬體的第二重。

  而且再次凝練過的氣血也變得非同一般,不僅濃稠無比,猶如油脂一般,還微微帶有一絲金光,奇異無比。

  楊瑾猜測那可能是因為有百毒金蠶蠱的力量蘊含其中,才會變得如此!

  “楊瑾,這聽息培元法作為道家的筑基培元功法,在每次做功完畢之后,都有一定的收功方法。

  而聽息培元法的收功之法則是“退符八法”。

  因為練功之時,道家稱為“進火”,因需用心神,而心謂之“火”。

  收功之時,道家稱為“退符”,即用文火封固,以鞏固煉功的效果。

  “退符八法”就是練習完聽息培元法之后收功所用的的八種方法,簡便易行,功效奇特。

  這八種方法分別是干沐面、鳴天鼓、運神目、叩羅千、扶中岳、濟天一、揉丹田、搓涌泉。而干沐面則是…”

  因為有楊瑾的陪練切磋,傅明瑜的武功進展也極為神速,這讓一直操心傅明瑜武功修煉的司徒南心懷大慰。

  心情舒暢之下,對楊瑾練武的事情也極為上心。

  于是就大方的準備將這套和聽息培元法同屬道門筑基秘法的“退符八法”也教給楊瑾。

  楊瑾見司徒南又有秘法要傳授,立即收攝心神,專心致志的聽了起來。

  這套退符八法很簡單,司徒南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楊瑾也跟著練習著去做。

  所謂的“退符八法”的八個動作都很簡單,楊瑾現在心神強大,記憶悟性極佳,一點就通,一學就會。

  他跟著司徒南做了一遍,他就全學會了。

  干沐面就是兩手五指并攏,以先下后上的順序,搓擦面部。

  鳴天鼓,則是以雙手十指按于腦后,然后雙手食指壓住中指,再以食指由中指往下叩腦勺。

  天鼓即指耳膜,兩手心捂住耳竅,不使漏炁。

  運神目是以兩手心捂住左右雙眼,兩目為神光之所系。煉功之后兩手心發熱效果更好,以兩手心揉動雙眼,先由內向外,再由外向內。

  第一百七十章無漏之體退符八法第一百七十章無漏之體退符八法→、、、、、、、、、、、、、、、、、、、、、、、、、

  叩羅千,羅千即牙齒之神的名字。

  按照先腮齒、后門齒的順序,雙齒相叩。一下一下,不可太急。

  扶中岳,中岳即面部中央之鼻。兩手四指均握拳,大拇指放于食指之上。以兩手大拇指的外側,從山根直至鼻翼兩端之迎香穴部位,從上到下,依次擦動。

  濟天一,天一生水,水屬腎,即指腰眼腎臟之部位。

  左右手心各捂住左右兩腰眼,一上一下搓動兩腰眼。最好能夠搓到兩腰發熱。

  揉丹田,丹田為肚臍之下三寸部位。此處為人生身受炁之本,丹田氣海。

  兩手相疊,男左女右,先以從左至右揉動丹田;然后反手男右女左,再以逆轉方向揉動丹田。

  搓涌泉,即兩腳心之涌泉穴。坐于凳上或床上,以左手心搓右腳心,又以右手心搓左腳心。

  楊瑾將這一套“退符八法”從頭到尾習練一遍之后,果真覺得氣息順暢,口齒生津。

  將玉液瓊漿飲下,細細傾聽司徒南繼續講授武道經驗。

  “…以上退符八法,一定要按照所述順序依次練習。

  其中先做面部,是調動全身氣血;而后練耳竅,是因為耳屬于腎,腎屬水,天一生水,所以從耳竅開始;

  而后水又生木,所以練神目;而后木又生火,心為火,開竅于口,故叩羅千。

  而后火又生土,土又生金,鼻居于面部之中央屬土,肺屬金開竅于鼻,所以再做扶中岳。

  濟天一和揉丹田,是為了使五行之氣歸入丹田之內。直到最后搓涌泉,降濁揚清。

  所以這些順序,均是依照五行相生,才能促進全身生炁的開發,符合養生之道。

  退符八法,可以在做功之后依次煉習,使炁機遍達于周身,作為退符收功。

  亦可在做功之前,作為進入功態的一種方法,通過對于身體的按摩,使得全身放松,能夠很快入靜。

  蓋道家之法,往往“事少而功多”,神奇秘驗久習自知。”

  “司徒大哥,我發現你講解的內功修煉之道中有很多專門術語似乎都是源自道家。

  如這“陽火”、“陰符”、“中岳”、“天鼓”什么的,都是些修仙練道上面講的東西,怎么都用到武功修煉上了,這是怎么回事?”

  楊瑾對于這些武功修煉中的專用術語很上心,這關系到他以后的內功修煉,由不得他不上心。

  他一邊繼續練習退符八法,一邊將心中的這些不解之處問司徒南。

  司徒南沒想到楊瑾會問這個問題,他想了想之后,說道:“要說這一點呀,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內功的修煉之法本來就是由道家內丹術演化而來。

  所謂內功修煉中的煉己筑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這些都是道門之中修真煉氣的不同境界,現在只不過被拿來用作了內功修煉的境界劃分。

  二一個原因是道門歷史傳承最悠久,從上古之時就已經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神魔之時。

  論歷史起源,比之現在的佛家,儒門以及法家,兵家,魔門之類的武道傳承都要悠久的多。

  所以,后來發展出來的這些武道理論的源頭都和當初的道家內功修煉之法有關系,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道家內丹術的影響。

  自從神魔消逝,鬼神隱匿,人類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之后,武道大昌,各種神奇妙想的武學理論和奇功絕技層出不窮。

  但是真正追溯到武道源頭,這些大多都是由道家的內功修煉之法衍化而來。

  而道門修煉,最講究性命雙修,所以內功修煉之法上的一些專門術語都類似于修仙練道用的。”

  楊瑾聽到司徒南的這一番講解,才算徹底明白為什么內功修煉上會有這么多道家專用術語。

  他一邊走八卦樁練劍,一邊聽著司徒南繼續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其實,武功修煉之中包含很多專用的術語,除了道門術語用的最多之外,醫道術語也不少。

  比如“抻筋拔骨、下氣摶氣”這類的話語,說的就是…”

  接下來就是每天的日常,楊瑾一遍練功,一邊聽司徒南講解各種武道知識。

  司徒南講累了,他就和蔡升、傅明瑜他們切磋劍法,一直到聽到梆子聲響,就鎖庫下值,關門回家。

飛翔鳥中文    行走江湖,我有很多工具人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