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33章:劃時代的紀錄片(一)

  »»»第333章:劃時代的紀錄片(一)第333章:劃時代的紀錄片(一)

  隨著拍攝越久,大家越來越熟悉。

  1月7日。

  錦城省,最南端,樟木市。

  “卡!”趙梓駱聲音落下,怔怔看著存儲信息。

  五百七十二g!

  至此,《舌尖上的華國》錦城篇正式宣布結束!

  “各位。”他清了清嗓子,朗聲道:“我宣布,《舌尖上的華國》,第一季殺青!!”

  “噢——!!”

  “終于完了!哈哈哈哈!我的第一個紀錄片項目終于結束了!”

  歡呼聲此起彼伏。

  大家都瘦了不少,但更有精神頭了!

  這一個月,每個人都學了很多!

  “它將是錦城一臺改革,最濃重的一聲禮炮!”

  整個華國,各大電視臺,都會因它而改變拍攝方式!

  要么不做。

  要做就做開山怪!

  “18號過年,15號放假!爭取三月底之前推出!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陳靜安聲嘶力竭地喊完,心潮澎湃。

  這一次的選擇,沒錯!

  “老師!一部紀錄片可不夠!”馬東來笑道:“怎么的每天也得三部!”

  趙梓駱道:“我合計著,早餐煙火,宵夜戰爭,怎么也能湊個三部了吧?”

  我靠!

  還能這么玩兒!

  有人搞笑道:“那錦城臺不是成為美食臺了?”

  趙梓駱笑:“這不正好符合電視臺給錦城臺的定位?”

  早餐煙火,宵夜戰爭。

  和《舌尖上的華國》拍攝方式差不多。

  正好練手。

  當拍完這三部,大國重器,大國建造,王朝這些經典紀錄片,就可以嘗試著拍攝了。

  就在所有人都在慶祝的時候,陳靜安悄悄走到趙梓駱身邊。

  “總監,這部片子…真的會讓上頭注視嗎?”

  “會的。”趙梓駱沉聲開口:“它會驚艷所有人!”

  藍星的紀錄片,境遇比地球的中國紀錄片好不了多少。

  2012年前,紀錄片屬于電視的最底層。

  往往想拍一部紀錄片,申請經費都要一兩年。

  可是。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萬眾矚目!

  它是一個符號,告訴大家紀錄片也可以如此精彩。

  接著,舌尖2,舌尖3…17年左右,華國開始了紀錄片大爆發的年代!

  僅2021年第一季度,就有近50部紀錄片上映!

  以21年第一季度為例,《王陽明》《熱雪》《石油戰爭》《中國制造》《一級響應》《東京審判》等等。

  收視率居然還不錯!

  舌尖是一個符號,它打開的是一個時代!…

  “陶臺長,恭喜啊。”

  “是啊,老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

  “老陶,什么時候讓趙總監過來交流一下撒?老自己悶著算怎么回事?不照顧兄弟臺了?”

  燕京,一棟辦公樓里,陶永華滿面春風地走了出來。周圍各位臺長恭喜不斷。

  十分鐘前結束的文娛部電視臺臺長級年終會議,由文娛部文化推廣廳廳長張德順親自主持。

  會議上,點名表揚了錦城臺。

  改革大刀闊斧,付費頻道初見成效。一掃幾十年的陰霾,對陶臺長的工作進行了大力肯定。

  但同時也指出了不足。

  付費頻道光靠著《行尸走肉》一部片子維持。

  第一季流水高達三十億!

  第二季流水高達三十二億!

  可在沒有這兩部片子的時候,瀏覽量幾乎為零。

  雖然每年兩次大進賬已經足夠維持付費電視,并且活的很好。

  但無法讓觀眾養成收看付費電視的習慣。

  陶永華也沒辦法。

  他恨不得給自家趙總監裝上八只手!

  不過,無論怎么說,都無法否定錦城臺的成績。

  強勢崛起,一枝獨秀!

  陶永華笑著和其他人打招呼,心中卻歸心似箭。

  1月7號,《舌尖上的華國》拍攝團隊回到洪江,第二天就開始剪輯。

  可至今為止,已經過了一個月了!

  馬上就要過年了。

  如果年前剪不出來,他不知道這個年能不能過好!

  “這可是一臺的節目啊…”

  “一臺…所有電視臺的臉面!”

  就在這時,電話忽然響了起來。

  私人電話。

  他看都沒看立刻拿起:“喂,你好。”

  “陶臺長,請問今年要團建嗎?”秘書的聲音傳來,陶永華心中一陣失落。

  他下意識地搖了搖頭,但立刻點頭。

  “當然要舉行!”

  幾十年來第一次取得這種成績,必須好好慶祝一下!

  “定南海那邊的機票,10號開始,公費旅游!”

  剛放下電話,又一個電話響起。

  他下意識看了一眼。

  趙總監!

  “臥槽…”他忍不住罵了句臟話,立刻打了手機。

  不等趙梓駱說話,立刻問道:“怎么樣?完事了嗎?”

  趙梓駱聲音既疲憊又興奮:“已經發你郵箱了!”

  “你現在在燕京?正好,帶給孟臺長看看,她應該很敢興趣!”

  他接下來要做的,一是影視基地的建設。

  二是獎項的設立。

  都需要總臺大力支持!

  陶永華當然明白他的意思:“行,正好孟臺長沒走遠。”

  作為總臺臺長,可以直達天聽的存在,孟安瀾一直很忙。

  當陶永華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在和其他幾位臺長說事情。

  陶永華也不見外:“孟姐,我們一臺節目的范本出來了,剛收到,要您沒事兒幫忙掌掌眼?”

  “滋…好你個陶永華!是看不起我們是吧!”西北臺臺長周長慶頭發已經全白了,可一點兒也不拿架子。

  旁邊的新洲臺長也笑道:“怎么?看不起我們這批老電視人了?都不邀請一下?”

  孟安瀾笑著壓了壓手,沉吟道:“你確定?”

  至今為止,趙梓駱的天賦是娛樂點滿。

  可一臺不同!

  如果他仍然用做娛樂的想法去做一臺節目,是不行的。

  可陶永華自己都沒看就邀請他們,顯然是無比自信!

  “一起看看吧。”陶永華很堅持,仍然說道。

  幾人一起找了個觀影室——這片地方都是文娛部的地盤,他們剛進去,就有服務人員端上熱茶和水果。

  有專人幫忙將電腦和大屏幕對接,幾分鐘后,光線也變成了不刺眼的柔光。

  房間里安靜了下來。

  很快,一段絲竹之聲響起。

  接著,是編鐘,竹笛,古箏…各種古樂器的加入,讓一段短短的片頭曲變得豐富多彩。

  “不愧是樂神。”新洲臺長有些酸,新洲算是華國gdp最弱的幾個省份之一了。

  地廣人稀,風俗還不大相同,真的很難招到頂級人才。

  招不到沒事。

  可有人在自己面前炫,那就有事了!

  哦…好像是自己主動要看的…

  “古風拿捏得非常穩。”“是啊,恢弘大氣,又不失典雅莊重。這曲子不錯。”

  伴隨著音樂,一副紅黑雙色水墨圖出現在屏幕上。

  “舌尖上的華國?”

  孟安瀾看著屏幕,有些愕然:“美食紀錄片?”

  她可謂閱片無數。

  當看到這個名字,她心中就微微一沉。

  還是娛樂性質的選題。

  而且,在她印象中,美食紀錄片是很難出彩的。

  套路太死了。

  緊接著,一段特別有印象的音樂響起。

  “嗚嗚嗚嗚嗚”

  仿佛是竹笛吹奏。

  一片高山森林的圖像出現在屏幕上。

  伴隨著一個悠揚的男低音:“華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的地理環境…”

  “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種的形成和保存…”

  剛開始,隨著這幾句話的,是高原,海洋,江河,山川的鏡頭。

  和其他紀錄片沒有任何不同。

  直到這一句:“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如此多樣潛在的食物原材料。”

  金色的麥穗,成片的梯田,一望無際的荷塘…

  接著,一幅幅畫面緩緩略過鏡頭。

  一盤青黃交加的萵筍肉絲。

  一鍋在油里炸得冒泡的鰻魚。

  還有雪白的松茸,鋪在黑色鍋底上,隨著油脂“滋”的一聲響,就微微卷了起來。

  咕嘟咕嘟…鍋里燉排骨的聲音,讓她唾液都有些泛濫。

  “嗯?”

  “這是…”

  在場的都是個中老手,剛一看,就覺得不對!

  “新拍攝方法?”新洲臺長推了推眼鏡,坐直了身軀。

  有趣。

  非常有趣!

  摒棄了一貫的菜肴介紹,廚師介紹,方法錄制。

  而是采用從食材出發的角度!

  在觀眾看來這可能沒什么區別。

  可在從業人員看來,這不啻于對行業的改革!

  “還真是讓人驚喜啊…”孟安瀾目光微閃,態度開始認真了起來。

  當簡略的介紹之后,畫面一轉。

  “卓瑪和媽媽正在尋找一種精靈般的食材。”

  映入眼簾的,是兩位少數民族的女子。

  沒有任何美化,就是原生態的模樣!

  背著背簍,住著拐棍爬山——是真正的爬山,不是旅游景點那種。

  山上根本沒有道路,只能靠拐棍一步步趟!

  甚至兩位“主角”的普通話都不標準。

  “可是…這種濃郁到極致的代入感,到底怎么來的?”

  幾位臺長交換了一下目光,全都有些麻了。

  他們看不懂。

  第一眼看下去,看不懂這部紀錄片的理念。

  但他們全都清楚,這是一部好片!

  因為,屏幕前的他們,興味盎然!

  “先看!”

  孟安瀾最終做出決定:“先看完,第二遍的時候再說!”

  完全不同的拍攝手法和理念。

  竟然能達成異曲同工的效果!

飛翔鳥中文    攤牌了,我就是全能巨星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