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九章 匆匆歲月

第十九章匆匆歲月  畢竟以目前英國的財政情況,無論如何都還不起欠華朝的錢,更何況那玩意兒還有利息,而以華朝如今的威勢來看,查理一世也不敢違約。

  那就只能拿抵押的來換,那被抵押的稅收年限,最低的,也有十來年,高的更是有四十年之多。

  可以想見,之后英國的財政,怕是要吃緊相當一段時間了。

  偏偏這個時候,下面的大臣們又建議查理一世,取消在戰爭時期,加在百姓們頭上的額外的賦稅。

  “王上,沉重的賦稅壓得百姓抬不起頭啊!民間已經有一些不好的苗頭了。”

  他們這般說道。

  英王頓感一陣頭疼…

  這一邊,教官團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也是準備歸國了。

  他們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

  “團長,恭喜啊!聽說你因此大功,得封子爵了!”

  有人向著教官團的團長,也就是原華軍的一位師長祝賀道,那師長臉上,也是褪不去的笑意。

  教官團因為此次戰斗各有賞賜,他最多,直接受封子爵。

  雖然說華朝的這些勛貴的實際權力已經大大衰減,但是那畢竟也是榮耀的象征。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離開的時候,英王的貼身侍從卻是趕來了,他開口挽留道:

  “親愛的張(師長姓氏),王上希望您能夠留下來,繼續為我王效力,他想要聘請您作為他的戰爭顧問。”

  師長怔了怔,顯然沒有料到竟然會有這一層。

  他看見對面,跟著侍從來的大使,正使勁給他打眼色,于是他沉思片刻,開口道:

  “好。”

  而華朝的稅務官也很快到任。

  那幾座港口與城市最為繁華的地段,建起了高高的建筑物,“大華駐XX領事館”的牌匾赫然在其上,頂上一面黑底金字大旗飄揚。

  大門口,兩名身著青色甲胄的士兵站姿筆挺。

  源源不斷的稅收與財富,通過領事館揚帆前往東方。

  “說實話,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我都覺得這座城市不屬于我。”

  有城市的市長說道。他站在自己的府邸之中,眺望著遠方的大樓。

  失去了征稅的權力,這座城市統治的權力無形之中被分走了。

  “更何況,現在這幾個港口與城市的運作完全由中央的撥款…反而負擔更重。”

  “這是抵押,否則華朝當初不會幫我們。”

  “誰讓我們沒錢呢?”

  他身后,副手輕聲嘆息著說道。

  時光荏苒,眨眼之間,八年時間已過。

  大華十六年,十一月。

  那一天,一個噩耗傳遍了大華的首都南京。

  首輔林言去世了。

  這位傳奇的首相,帶領著華朝走過了武興末年的腥風血雨,走過了群雄逐鹿,其頒布了許多英明的政策,為大華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廣泛受到百姓的擁戴,現在于其府邸之中去世。

  嚴全以大華皇帝之尊親臨,在其季父棺前痛哭。

  帝王的慟哭之聲在宮殿里回響,令聞者傷心落淚,皆道帝王之仁孝至此,更是哀婉于這位一代賢相的隕落。

  那一日城中百姓自發前往相送。

  追封為王,謚“文正”。

  當然,嚴凌沒有真的死,他只是退隱幕后了而已。

  這幾年過去,嚴全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成長,具備了一個皇帝該有的能力,也是時候該退隱了。

  他的這個明面上的身份,壽數也是差不多了,于是順勢便下令傳出了自己的死訊。

  就像那過去的三百年一樣,他退居在幕后,平素并不會理會政務,甚至連以往那嫡長子都不再帶了,過著自己的悠閑生活,只會在關鍵之時現身,指點著王朝前進的下一步路線。

  而這段時間之中,也發生了許多事。

  《端宗實錄》(武興)與《愍帝實錄》(弘光)是編撰完了。

  因為“興朝謚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弘光是沒有廟號的。

  “愍”是平謚,雖然并不算贊美的,但是其中更多的也是同情之意。弘光登基時候天下已經動蕩,這口鍋不能扣在他頭上,不過大明畢竟亡在他在位時期,要說一點責任沒有也不行,因此最后選擇了這個謚號,又稱其為“明愍帝”。

  此時距離明亡雖然已經有一段時間,好在也不是太長,王崇祖也沒怎么破壞北京里的一些典籍,按照里面的起居注等記載,還是很快就能夠修撰完成的。

  不過《明史》,就沒那么容易了,這可是足足近三百年的光陰。

  雖然說帶清前后花費那九十四年實在有些夸張,就算前期因為戰亂耽擱,但是哪怕從康熙正式開修算,也有足足六十年,屬實有些過長,不過要修一本不錯的精品的話,十來年還是要的。

  比如《史記》的十三年,《新唐書》的十七年。

  當然,真要快一點也可以,比如說宋遼金元的史書,編撰時間沒有一個超過三年,但是結果就是“毋怪乎草率荒謬,為史家最劣也”。

  嚴全當然是打著要修就修一本精品的打算,那就還需要一段時光,至少還需要下一個八年。

  而六慰地區,也早已經平定有些年頭了。

  羅汝才終于還是死了,在六慰地區基本被平定之后,最后的那場決戰之中,他終于沒能再跑出來了。

  華軍騎兵將他與他最后的親兵數十人圍困在一座山丘上,他在絕望之中自刎而死。

  左良玉倒是沒有如同原時空那樣病逝,但是此時卻也已經死去。

  在一次戰斗之中,隨著所剩不多的部隊被沖散,他也因此暴露了出來,被華軍之中的神槍手一槍斃命。

  其他的流寇,也紛紛戰死于華軍的鐵蹄之下,鑄造起了這支軍隊的威名。

  時間將那逐鹿中原時期最后的痕跡吹散,歲月如長河一般淌過,用新泥埋藏住了陳舊的沙石。

  大華的版圖也在河水的流淌之中不斷擴大。

  不過,這廣袤的疆域,也拖累了朝廷大量的精力與物力,華朝這些年已經不再如同以往一樣鋒芒畢露,而是主要以穩定為主。

  (本章完)

飛翔鳥中文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