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怒 duxs8推薦各位書友閱讀: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第二十七章怒(讀小說吧duxs8)言官中固然有許多人風聞奏事,編排是非,但是同樣的,這個官職的設置好處也是有的,也有許多人在這個崗位上揭發了黑暗,打擊了腐敗,批評了皇帝的不當之處,令不正之風收斂。
而除非言官胡言亂語得實在太過分,不然都不會懲罰,這就是對他們的保護,令他們敢于直言進諫。
其他的皇帝,就算實在是恨得牙癢癢,也至少要給他們調個崗位,這其中也會有許多的官員幫助那言官說話,避免他們因為這個漏洞而遭殃。
所以總體上,言官不受罰,已經是傳承了大明兩百多年的規矩,不多的例外,也都是有理有據,令眾人信服的。
可是這一次,一個言官卻在所有人的面前,受到了懲處下獄,而理由更是莫名其妙。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言官只是如同“例行”一般的進諫而已,而皇帝竟然就這樣發揮想象力,把一個大帽子扣到他的頭上,然后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將他羞辱般地扒去了官服,這是對這個規矩的破壞!
皇帝的手段強硬嗎?很強硬。
但是忠直的官員更多。
有人昂首挺胸,大踏步走出官員們的隊伍,大聲說道:
“言官有奏事不受處罰之權,且其所言非虛,更無陛下所言之意,莫名懲罰,實乃是大錯,還請陛下…”
朱常洵的臉色更冷,他的拳頭不由自主地收緊,不等他說完便爆喝一聲:
“拖下去,關入詔獄!”
如狼似虎的大漢將軍立刻撲上,將他如法炮制。
但是接著,又有人站了出來:
“陛下窮兵征討,此錯一也,懲罰言官,此錯二也,懲治忠直之臣,此錯三也。正如那厲王止謗,絕不可取…”
話沒有說完,朱常洵已經一腳將面前的桌子踹翻了,他的眼睛通紅,牙關咬得“嘎嘣”響。
顯然,他剛剛的所作所為已經令一些正直的大臣憤怒,這個臣子竟是將他與周厲王相比!
心高氣傲的朱常洵,怎么可能接受這樣的評價?
“拖下去,扔進詔獄…不,給朕重打一百廷杖,再扔進去!”
他幾乎是咆哮著說出這段話的。
廷衛沖上來,一把將那官員摜倒在地,扒下官服,捆綁起來。
看著第三個臣子被大漢將軍拖下,朝堂上終于陷入了安靜之中。
一百廷杖,還是重打,搞不好這個官員命都要沒了。
連續三人,僅僅是諫言數句,便被盡皆奪職下獄,甚至還有人遭遇了廷杖,這樣的酷烈手腕,終于將群臣們給震懾住了。
他們沒有想到,前些年還表現得如同謙謙君子一般的皇帝,這個時候卻突然出手這般的狠辣。
一時之間,還真沒人敢說話了。
人群之中,左光斗皺起了眉頭。
他本來就因為嚴晨昊被強制“反省”而憤憤不平,更對皇帝堅持出兵的決策頗有微詞,現在對方又這般,他哪里忍得住?
他的腳步微動,就要站出來,做下一個諫言者。
而這時,一只手卻伸了出來,拉住了左光斗的衣袖,將他給攔了下來。
左光斗不由地回過了頭,看到了一個目不斜視看著前方,大概三四十歲的中年人。
這人他認得,名叫嚴文川,出自越國公一脈,現在是吏部的右侍郎,與他關系還算不錯,當年也是同科的進士。
如今出手,攔下了他。
他的嘴唇微微翕動,聲音細若蚊吟:
“陛下正是惱怒之際,不要飛蛾撲火…留著有用之身,以待日后。”
左光斗咬牙,他心有不甘,但是想起即將開啟的水利工程還需要他來主持大局,還是頓了頓,最后將腳縮回。
朝堂之上,陷入了沉寂之中。
朱常洵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看著群臣或低著頭,或用畏懼震驚的眼神看著他,他的內心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
這才是天下至尊該有的威嚴!而不是,連自己的宦官都會對手下的臣子產生恐懼、大臣連自己的話都敢反駁不從!
原來,這就是至高無上的感覺…他在內心喃喃自語,感到有些迷醉,這是他登基九年來,第一次體會到那群臣袖手的感覺。
太祖的方法,果然不差。
整個朝會的現場保持沉寂了足有一刻鐘,朱常洵才終于慢悠悠地開口道:
“各位可還有事宜?盡可奏報。”
還是一片寂靜。
就算有人有事情,現在也不愿意出頭說了,天知道剛剛展現了自己真實面目的皇帝會怎么處理這事兒。
然而朱常洵見沒有人說話,卻是眼睛一瞇,寒聲道:
“怎么都不說話?莫非…是覺得朕這個皇帝是個暴君,稟告了無用?還是說瞧不起朝廷,想要自己私下里將事務解決?”
聽到這句話,大臣們紛紛在心中怒罵,怎么滴,不說話還不行了。
但是沒辦法,眼看著皇帝的臉色又冷下來,還是有幾個官員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報告了一些事務。
好在之后的武興皇帝也沒有再展現出那么強橫的一面,這多少讓大臣們稍稍松了一口氣。
直到朝會的末尾,朱常洵才狀若無意地問道:
“嚴閣老在家中反省已有數月,現今情況如何了?”
下方的臣子們對視一眼,便有嚴晨昊的門生走出來,奏報道:
“啟稟陛下,閣老在府邸中聞聽大勝之事,亦是對陛下稱贊有加,臣聽聞其常后悔當日所做,表示是他一時糊涂,才做出頂撞陛下這般大逆不道之舉。”
這當然是胡扯,這個門生也是一個機靈的,要是不這么說,搞不好這“反省”要持續到猴年馬月呢!
果不其然,朱常洵聞言,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既然如此,便令他…”皇帝頓了頓,他有心直接撤掉嚴晨昊,或者給他一個閑職,不過嚴晨昊和之前站出來的那些六七品的小官終究不同,要是這般行事難免會出問題,所以想了想,還是說道:
“便令他重新擔任首輔之職,輔助朕吧!”
他故意嘆息道:
“雖然在此事上他多有失誤,但終究也是為朝廷考慮的,既然已知過錯,朕便寬恕他這一次,想來經此一事,他也會有所改觀。”
臣子們互相看了看,隨后齊齊拜倒,口中說道:
“陛下英明!”
聽著下方的一片贊頌之聲,朱常洵滿意地靠坐在龍椅上,臉上露出了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