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四章 修改朝會制度

  Hi,賬號:熱門:第十四章修改朝會制度夜間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吳歌:、、、、、

  嚴鏗擔任內閣首輔的事情,多少還是在朝堂上下掀起了一番波瀾的。

  不過有三楊與太皇太后的支持,雖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異議,但是很快便被壓制了下去。

  正統朝,便在這般的情況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至于嚴凌,自然還是一如既往地見證了朱祁鎮的登基。

  此時的朱祁鎮,身上紫氣濃郁至極,更閃爍著紅色的光芒。

  這位少年天子的氣運正是隆盛之時。

  而自己兒子身上的紅光更加旺盛了,這預示著他也將達到自己的巔峰。

  嚴凌松了一口氣,看來這外朝首臣的地位是穩了。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絲笑容。

  兩代輔國,嚴家的政治地位會更加穩固。

  也就在這時,系統再度傳來了聲音:t://.biquxs

  “吾見證”

  “五龍已落,正統登基,氣溫下降,大明將何去何從?吾來過,吾見證,吾改變!”

  “獎勵:魅力卡”

  “使用之后隨機抽取十人對你好感度提升,并有相當幾率想把妹妹嫁給你。”

  前面那個還不錯,關鍵時刻拿出來用,可以改變局勢,但是那個妹妹,這TM有什么用?

  嚴凌一臉囧。

  該說不愧是大明戰神嗎。

  不過系統的聲音也提醒了他。

  氣溫在下降,小冰河時期快要到來了。

  縱觀歷史,幾乎每一個盛世,都是在氣候溫暖的時候。

  比如說唐朝的貞觀之治一直到開元盛世,整個唐朝其實一直都是籠罩在溫暖時期的,比較溫度距平,他們都是差不多“1.2℃、1.3℃”這個樣子,大于平均值。

  夏商、東周到晉、隋唐至北宋初年,那是中國歷史上溫度最高的幾個時期。

  明朝很倒霉,差不多就是靖康之恥那段時間之后,中國的溫度就一直低于平均值,從開國開始,明朝就一直是“1.2℃、1.3℃”。

  洪武到仁宣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相對高的溫度了,比較元末的時候有所回升,差不多就是宣德去世的時間里,中國的氣溫再度開始下降。

  直到嘉靖二十九年正式進入小冰河,溫度斷崖式下降,并且不偏不倚,就是1644年左右,達到了自夏商以來從未達到過的最低值。

  然后,幾乎就在明朝滅亡的同時,氣溫開始回升。

  他陷入了沉思,畢竟小冰河時代,他們也會受到影響,他多少也是一方首領,可不能讓自己的百姓餓肚子。

  但是其實在這樣的天災面前,人力是極其微弱的,很難顛覆天意。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紅薯與土豆,或許是破局的策略。

  小冰河時期,其實一直持續到乾隆三十五年。雖然幾乎就是甲申國難之后氣溫就開始回升,并且在雍正統治的時期已經超過了明朝的最高溫度(宣德末年),但是說到底,其實氣溫也高不到哪去。

  這不還是堆出來了一個紅薯盛世嗎?

  紅薯土豆的原產地,好像是美洲吧…看來得想想辦法了。

  他思索著未來的對策,等到清醒過來的時候,大典已經結束了,眾人在陸續退場。

  又活過一個皇帝。

  姑且不論嚴凌開始的準備,此時的朝廷自然也是不知道他們在不久之后將要面對的危機,只是在新的權力構架下開始新的生活。

  朝堂之上,一切在順利運轉,有條不紊。

  政務處理、全力分配,也逐漸趨向穩定。

  由百官將各種事務送交內閣,嚴鏗帶領其余的內閣成員共同票擬出相關處理方法上交給皇帝,命掌印太監用印。

  而小皇帝每天的工作除了上朝,便是跟隨嚴鏗學習。

  就是嚴鏗有點遭罪,既要處理政務,又要同時兼顧小皇帝的學業。

  按照道理講,其實現在身為朝廷重臣,他已經沒必要如此親力親為了,他完全可以把教皇帝的任務交給那幾個侍讀來負責。

  但是嚴鏗想要把小朱祁鎮陪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就如同后世的張居正一樣,他們想要讓小皇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成長,希望他能夠成為一代圣主明君。

  這就需要自己親自教導。

  就這樣,朱祁鎮開始了自己的親政。

  但是沒兩天,嚴鏗就發現了問題。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皇帝是要上早朝,與各位臣子們一起商討事務的。

  但是,正統元年的時候,朱祁鎮才九歲而已。

  你指望九歲的小娃娃處理什么朝政?

  第一次上朝的時候,由于考慮不周,便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宮人宣布上朝之后,眾臣們站在隊伍里面面相覷,哪怕是真的有要緊的事情,可是看著坐在皇位上那個小娃娃,卻是實在拿不出來。

  這么個小孩子,沒人覺得他能夠處理這些大事。

  就這樣干瞪眼了幾分鐘,才終于有人站出來試探著奏事。

  果不其然,皇位上的朱祁鎮滿臉的懵逼,他根本聽不懂這個官員在說什么。

  他下意識地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臣子們首位的嚴鏗。

  嚴鏗見狀也只好站出來說道:

  “今日陛下有恙,先行退朝,所有事務,延后再議。”

  總算還是結束了這一次尷尬的朝會。

  太皇太后張氏聽聞了這件事,當即便把嚴鏗召入內廷商議。

  “要不讓陳國公替朕處理朝政,主持早朝?”

  年幼的朱祁鎮站在一旁,用稚嫩的聲音弱弱地說道,在他的心里,教導自己的老師自然是十分值得信任的。

  然而,張氏與嚴鏗聽到這句話之后,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道:

  “不行!”

  自古以來,一直都是皇帝主持早朝,這也是權力的一種象征,臣子們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上奏事務,而皇帝聽取群臣意見最后一錘定音,表現著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

  伱讓一個臣子主持早朝,這算什么?

  就連嚴鏗自己也不會同意的,槍打出頭鳥,要是他真的這么做了,怕不是要被諸臣口誅筆伐,他可還沒有達到權傾朝野的地步。

  兩人很快把少年朱祁鎮這個極其不成熟的想法給拋在了腦后。

  嚴鏗思索了一下,倒是想出來了一個法子。

  (本章完)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寒夜吳歌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

飛翔鳥中文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