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十八章 兵分兩路

第七十八章兵分兩路  燕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北平,隨后迅速向那幾個忠于南廷的軍隊發起了進攻,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擁兵三萬的宋忠。

  宋忠雖然有所防備,但是奈何他和燕王的實力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而且他還出了個昏招,跟自己的部下說,燕王把他們在北平的家眷全部處死了,自然是群情激奮,人人效死,結果燕王那邊轉眼就把士兵們的爸媽拉出來了。

  一頓亂喊,南軍不戰自潰,宋忠被俘后不屈而死。

  其余的幾個都督,也先后被燕軍擊潰。

  朱棣速度很快,迅速將北平、保定、永平三郡之地納入麾下,由于他在北軍中有著很高的威望,而直屬的上司又態度曖昧,導致大量的明軍歸順到朱棣的部下,隨后他又連破數城,占據河間府,總兵力達到十二萬人,恢復了全盛。

  他兵分兩路,一路十萬人,由朱文正統帥,西去救代王,一路兩萬人,隨他向真定府發動了攻勢。

  此時的代王,真正的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擊退了幾次進攻之后,代王更加的驕傲跋扈,甚至還在很多場合公然說出:“馮勝老矣。”這樣的話。

  而馮勝,在基本摸清了代軍的虛實之后,當即發動了總攻。

  南軍二十萬,代軍七萬。

  也幸好代王雖然驕傲,但并不是不知兵,七萬打二十萬,他腦子還沒病,不然怕不是要被一戰擊潰。他的戰略是拖,堅壁清野,拖到馮勝糧草耗盡被迫撤軍。

  但是他卻高估了自己部下的守城能力,又不是人人都是耿炳文。

  朔州之戰,代軍一萬五千余人全軍覆沒,指揮使戰死。

  隨后是山陰、應州…直到破懷仁,兵臨大同城下。

  短短半個月時間內,代軍幾乎崩盤,晉北之地全部丟失,南軍包圍大同,代王收縮最后的兩萬士兵,在大同城內進行殊死抵抗。

  大同府雖然是邊境重鎮,城高墻厚,但是也架不住二十萬人這么打呀,連續作戰,代軍損失慘重,城墻破損,南軍甚至數度差點攻入城內,代王甚至都親自上陣鼓舞士氣,才勉強擊退。

  代軍越打越少,到了建文元年九月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不到萬人,城池搖搖欲墜。

  代王開始絕望了。

  他開始在懷里放一個小瓶子,里面裝著劇毒的毒藥。

  他是王,他不愿意受到被俘的屈辱。

  這一天夜里,代王正在自己的府邸里睡覺,突然感覺城中叫喊聲震天。

  這一刻終于來了嗎?朱桂苦澀地笑了笑,將毒藥拿了出來。

  好在就當他要把那瓶毒藥一飲而盡之際,有侍從把大門撞開,闖了進來:

  “殿下,大喜啊!南軍退了!”

  當啷一聲,代王手中的小瓶子掉落在地上,他眼神呆滯地望著那侍從,嘴里喃喃道:

  “南軍,退了?”

  九月初,燕王之檄文傳遍大江南北,天下震動,朱允炆在得此消息時更是如遭暴擊,他的謀劃,全亂了!

  好在他剛剛聽從嚴濟的話語,派人去通知傅友德,應該還來得及。

  而燕王以朱文正為帥,將兵十萬西進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馮勝的耳朵里,而這個時候,燕軍已經到了山西的邊緣了。

  在判斷了一番面前城池的堅固程度,以及燕軍的速度之后,馮勝果斷放棄繼續圍攻代王,率主力東進,準備決戰燕軍。

  反正,早晚要打的。

  不過,他依然留下了兩萬部隊,以一員偏將率領,繼續攻城,當然,與其說是攻城,倒不如說是看住代王,避免被偷屁股。畢竟兩萬打由一萬固守的堅城,這可不容易。

  而朱文正,為了避免代王被殺,也派了嚴鏗率部從晉北的靈丘向西,救援大同。

  而馮勝在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派出平安,率軍三萬攔截。

  而他自己也帶著十三萬人,對上了朱文正的八萬人。

  雖然燕軍的兵力較少,但是剛剛大勝,士氣高昂,而馮勝二十萬大軍耗費十天沒能攻下大同,多少還是有一些士氣滑落的。

  更重要的是,其實馮勝自己,戰意并不高昂。

  實際上,靖難之役中,除了兩軍的上層人員之外,其余的官僚,立場并沒有特別堅定。因為誰贏了,都是姓朱的當家,他們更多的是在觀望,誰贏了他們跟誰。

  比如說平安與大名鼎鼎的盛庸,他們其實也不是抱著什么以死效忠建文的念頭打的,就是純粹完成京師的任務。

  在燕王即位之后,他們都選擇了投降。

  在大多數人眼里,誰在京師,他們就跟誰。

  這還是原時空朱允炆名正言順的情況下,而在這個時空,武臣對于朱允炆的登基,實際上是心懷不滿地,像馮勝這種老前輩就更不用說了。

  朱文正是為了自己晚年最后的輝煌在拼命,而馮勝卻是心不在焉,并不想全力對敵。

  兩個人水平差不多,但是心態卻截然不同,這也嚴重影響到了戰局的走勢。

  交戰數場,南軍屢屢退卻,沒有出現決定性的大敗,但是也折損了幾百人馬,士氣低落。

  而馮勝雖然放水,但你要他直接打敗仗或者投敵,那是不可能的,他決定堅守不出。

  兩軍,就這么對峙了起來。

  戰場的中心,轉移到了北邊。

  平安是南軍的一員驍將,他是朱元璋的養子,跟曾經跟隨朱棣出塞,了解北軍的戰斗方式,因此奉命率軍攔截嚴鏗的部隊。

  但是平安固然了解北軍,但是嚴鏗的部下,卻不是步騎交加的北軍,而是徹徹底底的騎兵部隊。

  燕王調走了他的燕山右護衛,但是卻給了他一支更加強力的軍隊。

  之前與遼王交戰之時,有大量的蒙軍被俘獲。

  在歷史上,這場戰役是一場驅逐戰,僅僅只是把遼王趕走了而已,俘虜的少數蒙軍也被打散編入明軍。

  但是這次不一樣,蒙軍太多了。

  于是在嚴鏗的建議下,朱棣精選出了兩萬精銳,單獨成為一支騎兵部隊。

  朱元璋得知此事,還特地為這支蒙古人組成的騎兵命了名。

  順義鐵騎。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飛翔鳥中文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