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2章 新隆中對

  第362章新隆中對第362章新隆中對←→:

  “這話我怎么聽不明白?”

  楚禎學林妹妹日常陰陽怪氣的話,對賈詡問道:“難道有誰害你不成?”

  林妹妹若是在此,肯定會看向他。

  和聰明人聊天有個好處,就是對方知道你在說什么。

  賈詡正色道:“無人害我,乃是天下害我也!”

  環顧眾人,最后把目光落到劉備身上,說道:“先生在許都見劉使君,諸公又在隆中與使君相見,莫非是先生看到未來,使君將擁有天下?”

  眾人看向劉備。

  他們比賈詡知道多一些,之前楚先生說過天下將會三分,劉備坐擁荊、益二州。

  楚禎道:“天下之事不是誰說了就是真的,如果待會劉皇叔回荊州,中了你賈詡的計謀被張繡所殺,我也救不了他,更別說以后。”

  “什么?!”

  站門口的關張二人大驚,繼而怒視賈詡。

  賈詡連忙說:“先生說笑了,某此是那種…毒士?”

  他想起之前楚先生對他的評價,表情一下子郁悶起來。

  但很快恢復,轉頭對劉備道:“劉使君有先生相助,將來必能成為一方雄主,某今日與使君相遇,也算結下一段善緣。”

  “善緣?”張飛不知這詞意思。

  楚禎聽他嘀咕,就知道佛教在東漢末年還沒有大規模傳播,否則張飛肯定不會有這疑問。

  而在場的大多數都是讀書人,對佛教已有了解。

  楚禎笑道:“我以為我說將來劉備乃蜀漢皇帝,賈詡你就投靠入他帳下,沒想到只是一段善緣。”

  這話讓賈詡和劉備都尷尬了。

  賈詡倒是對先生直呼他名不敢有置疑,但先生這話太直白,使他有在張繡、劉備之間首鼠兩端之意。

  雖說,他眼巴巴來隆中,就是有這意思…

  劉備則是尷尬在楚先生說他稱帝。

  “我大哥當了皇帝?!”張飛瞪大眼睛。

  “三弟!”

  關羽讓他閉嘴。

  這話楚先生能說,別人可不能說。

  楚禎笑道:“袁術不久前稱帝,之后曹操占據北方,曹家也會逼迫漢獻帝退位,劉皇叔若想繼續匡扶漢室,只能稱帝抗衡曹魏。”

  “…曹魏?”

  劉備半晌才從這句話的巨大信息量中回過神,知道了自己未來何時、因何事當了皇帝。

  關羽怒道:“曹操果然是篡位之賊,在許都時恨不能殺他!”

  張飛卻不管其他,喜不自勝道:“大哥終于當了皇帝!”

  見兩位哥哥都看向他,張飛又連忙說:“我的意思是說,大哥做的對,曹賊篡位,大哥就該登基,延續大漢江山,如那漢光武帝一樣!”

  賈詡,黃承彥,龐德公,石廣元等人神情各異,他們現在更多的知道一些將來三分天下之事。

  劉備怔住半晌,才說:“天子謚號為獻?”

  諸葛亮笑道:“劉皇叔給天子謚號為‘孝愍’。”

  劉備贊道:“此謚號更為合適。”

  屋內幾位士人皆臉色古怪,卻也未說什么。

  楚禎以為是他們在奇怪給活人上謚號的事,也沒多說,畢竟燕王朱棣剛體驗了一把給十萬人喊明太宗的滋味,有先例。

  他看向賈詡,說道:“你既然來了兩次這里,那我也告訴你在史書里將來的事。”

  賈詡起身恭敬行拜禮。

  天下人有誰能知道精確自己將來命數?世間僅有楚先生一人能算出!

  “伱勸張繡投靠曹操,之后在曹魏當官三十年,封侯,拜為太尉,被寫史書的人贊揚為算無遺策。”

  劉備看了過來,賈文和果然是賢士,若能為他所用,此消彼長,則他將來對戰曹操更有幾分獲勝把握。

  “多謝先生相告!”賈詡再拜,又說:“只是劉使君有先生相助,曹魏與蜀漢之間誰更占據優勢,猶未可知。”

  楚禎擺手道:“別誤會,我可沒有幫劉皇叔的意思,最多是看在相識一場的份上送給他一些禮物,能不能奪得天下還得看劉關張,以及,孔明、元直你們的謀劃!”

  諸葛亮奇道:“為何看我的謀劃?劉皇叔未曾請我出仕。”

  楚禎看過去,眾人也看向劉皇叔。

  劉備連忙起身,朝諸葛亮行揖禮:“今天下大亂,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備為漢室末胄、涿郡愚夫,雖僅有些微之力,卻欲伸大義于天下,幸得楚先生所薦,故來求臥龍曲賜教誨!”

  這是正式拜訪,求諸葛孔明出仕。

  諸葛亮怔住半晌,才起身扶起劉備,說道:“亮不過一南陽村夫,幸得楚先生賜予諸多奇物,蒙先生舉薦,如今又得將軍屈尊枉臨,亮不勝愧赧。”

  劉備大喜。

  諸葛亮道:“請將軍稍候,亮為將軍舉薦一人。”

  正是龐統!

  劉備聽聞龐統之名后,同樣拜請他來南陽,龐統卻也干脆,說:“我雖僅粗知劉使君之名,卻相信楚先生所說,使君有爭奪天下之能,某愿助使君,逐鹿中原!”

  龐統行禮,認了劉備當主公。

  劉備自然是大喜過望,先扶起他,再回了一禮。

  楚禎笑起來,臥龍鳳雛同一日加入劉備陣營,這三顧茅廬的戲總算沒白期待。

  石廣元與孟公威對視一眼,二人一同起身,朝諸葛亮行禮,齊聲問:“孔明可愿為我等舉薦?”

  諸葛亮欣然答應,為驚喜交加的劉備笑著介紹了二人,稱他們皆有刺史、州牧之才。

  劉備同樣恭請二人出仕。

  連收三位謀士,笑得合不攏嘴。

  為什么是三位?

  因為諸葛亮仍然沒有叫他為主公。

  “諸公請入席。”

  諸葛亮邀眾人入席,并說:“亮雖隱居山野,卻也關心天下之勢,往日里喜與人高談闊論,今日諸多賢能之士在此,亮自知見識淺薄,愿聽諸公高見。”

  于是眾人落座。

  龐統看向賈詡,后者干脆的說:“今日諸公議論之事,某絕不會泄露半分,楚先生見證,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毒士發毒誓,有仙人見證,想來他不敢對外說出了。

  畢竟現在還沒有洛水之誓,也沒有白衣渡江,禮儀沒有崩塌。

  黃承彥,司馬徽,龐德公等人同樣說今日事不會外傳。

  諸葛均再次上茶后,孔明方才問劉備:“敢問將軍,欲要以何地、何人、何計成就霸業?”

  楚禎笑起來,這就是在問劉備:你公司的發展規劃是啥?總不能我去上班了,公司還到處流竄,連個打卡地點都沒有。

  新加入的員工,龐統,孟公威,石廣元,外加還處在跳槽邊緣的賈詡,都看向劉備。

  這是聽一聽今后老板志向的好機會。

  劉備沉吟良久,方才嘆道:“我幼時與母織席販履,年過十五母親讓我出門游學,得拜盧植為師…”

  他感嘆著講完自己四十年來所經歷的大小戰事,讓門口站著的關張二人為之灑淚,也想起了這些年的事。

  劉備繼而說道:“敗于呂布之手后,我暫投曹操,幸而得見楚先生,方才幡然醒悟,知道欲要匡扶漢室,結束亂世,必先取得基業!”

  意思是,欲要以南陽為基業。

  接著才謙虛的說:“備資質愚魯,自來南陽深感取得基業之難,故而來請臥龍出仕,備當拱聽明誨!”

  楚禎一笑,劉備是把問題又推給了諸葛亮,推脫自己才智不足。

  孔明再問:“將軍自許都而來,對南陽有何感想?”

  劉備目光看向楚禎。

  事實上,眾人的目光同樣看過來,都知道孔明話中意思。

  劉備感嘆道:“許都離南陽不過百里,兩地卻截然不同。”

  “許都雖有天子架幸,卻被奸臣曹操竊占,百官多為尸位素餐之徒,朝廷暗濁,百姓終日惶恐。

  來到南陽,備才見到了氣象萬千之景!”

  劉備看向諸位南陽隱士,“自我進城后,所見所聞無不令人驚嘆,造紙的紙坊從清晨忙到傍晚,來自各州郡的商人競相購買紙張,又有農人進城賣各類蔬果,皆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作物,每一樣都賣到高價,百姓臉上都洋溢笑容,生活富足…”

83最新地址  一頓夸,既夸了南陽人,又夸了楚禎。

  最后,劉備說道:“元直先前對我說,天下之勢在南陽,我仍不敢信,直到來了南陽,方知元直所言不虛!”

  孔明笑道:“皆是先生帶來的改變。”

  楚禎沒說話。

  孔明又詢問眾人對天下、對南陽的看法,與他們議論一番,連賈詡都忍不住發表議論,說道:“南陽乃是帝鄉,四十余萬戶人口,土地肥沃,又臨近中原,若能占之,收南陽士族為己用,安撫百姓,勸農桑,興水利,不出數年即可養五萬兵,趁荊州刺史劉景升未能平定各郡時,與之爭雄,滅之可坐擁荊州,屆時往北可在曹操與袁紹爭斗時占據漢中、奪天子,往西則取益州,往東則興江夏水師平揚州,何愁霸業不成?”

  南陽郡是荊州第一大郡,也是天下第一人口大郡,四十余萬戶,二百多萬人,占了荊州一半多的人口數。

  劉表不是不想要南陽,而是有心無力,荊州有三郡的郡守,以及諸多大小士族都對他有所不滿。

  眾人聽得出神,又疑惑賈詡怎么推測曹操會與袁紹爭。

  賈詡再嘆道:“可惜我主公到了南陽后,無心治理政務,放任各縣官吏隨意施政,也無心拜訪賢能名士,身在南陽,卻勝似在涼州。”

  涼州地處偏僻,但南陽卻是帝鄉。

  黃承彥淡淡道:“恐怕即便他想治理政務,也無人可用。”

  簡單的說,就是南陽郡士族不歡迎來自西涼的張繡。

  眾人都說出了自己對天下的看法,也為劉備取南陽,乃至取荊州出謀劃策。

  劉備卻有些遲疑,說道:“荊州劉景升、益州劉季玉,皆與備同為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

  按史書記載,現在距離劉表病死還有十年。

  賈詡道:“等劉使君坐穩南陽,可上表朝廷請冊封為荊州牧,曹操樂于見荊州內亂,自會同意,屆時使君名正言順,可興兵討之。”

  眾人為之側目。

  這一招…真狠。

  賈詡對劉備是說,讓他主動上表朝廷。

  但如果賈詡在曹魏那邊的謀士,完全可以在劉備與劉表相爭時任命他為荊州牧,使荊州內亂,再趁機出兵。

  諸葛亮看了一眼楚禎,對眾人說:“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如今已占據天時。”

  孫策占據地利。

  楚禎笑了下,這是史書隆中對諸葛亮自己說的話,但現在他肯定是在史書里看到,并非自己想出來。

  劉備沉思片刻,搖頭道:“備仍不忍心與同宗相爭,等南陽平等時,再與他合力發兵討伐曹操!”

  眾人神情各異。

  張飛嘀咕一句:“大哥做事忒猶豫了些!”

  關羽道:“明公不興無名之師!”

  明公,意味開明的主公,是對主公的尊稱。

  劉備的兩個結拜兄弟,一個不太認可,一個卻很贊同。

  諸葛孔明道:“亮夜觀天象,又得楚先生指點,看出荊州不久將會內亂,屆時將軍師出有名,可占荊州數郡。”

  劉備聞言,頓首拜謝孔明與楚禎,面色激動。

  楚禎聽出來,夜觀天象的話也純屬是孔明看三國演義看來的…

  但諸葛亮這些話,楚禎也看出就是試探劉備的底線和做事原則。

  不興無名之師,是為仁。

  但若只有仁義,逐鹿中原就無從談起,所以劉備若不趁荊州內亂時占據各郡,那諸葛亮也不必出仕,只一個南陽郡不足以爭天下,不能守著劉表死,才占荊州。

  劉表死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多年,有了南下打赤壁之戰的實力。

  “荊州內亂?”

  賈詡心中一動,如果劉備能在那之前練出五萬兵,還真的可以占據荊州數郡。

  到那時,即便劉表依舊為荊州刺史,從實力上也完全不足以與劉備抗爭,只要不蠢,都會主動將刺史之位讓于劉備。

  有了荊州,爭天下就不再是空談!

  但在這之前,南陽…

  賈詡的目光看向這幾位南陽隱士,笑問道:“劉使君能來南陽,諸公出力不少吧?”

  這話問得直白。

  但楚先生在此,這問題反倒很適合。

  誰敢瞞著仙人?

  “賈大夫此話怎說?”司馬徽不解。

  崔州平淡然一笑,表示此事與他無關;石廣元,孟公威等人也搖頭。

  龐統干脆就沒回答。

  唯獨黃承彥道:“我曾勸說劉景升邀劉使君來荊州,以防你家主公再次投降曹操!”

  “哈哈哈。”

  勸說張繡投降的賈詡,搖著羽毛扇在笑,并未說話。

  劉備拜謝黃承彥,后者卻搖頭:“我做此事,僅是為了保全荊州,日后劉使君若占據南陽,任荊州刺史,我亦問心無愧!”

  他勸劉表邀請劉備來南陽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防張繡。

  至于其他事,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劉備依然道謝。

  張飛在門口嘀咕:“這張繡該怎么殺?此人聽著也和呂布一樣…”

  賈詡看了他一眼。

  張飛立刻閉上嘴。

  楚禎哈哈一笑,看來毒士眼神之凌厲,不比猛將的差!

  眾人都講完了,最后把目光看向唯二沒有說話的人。

  楚禎,諸葛亮。

  “方才聽諸位大賢高見,亮深感敬佩。”

  諸葛亮微笑著說:“諸公已有逐鹿中原的謀劃,亮就不再多講述。幸而有先生賜教,亮頗學了幾分與當下不同的學問,愿說與諸公,將軍且聽一聽。”

  劉備整肅儀容,說:“既是先生所賜學問,必當不俗!”

  眾人同樣收斂神情,準備傾聽,連站門口的張飛都靜下心來,自他知道楚先生就是仙人后,已不敢再對先生有不敬之語。

  楚禎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孔明的知識其實都是來自后世,只不過解釋起來麻煩,干脆就說來自他。

  孔明道:“亮從先生那學到的學問,都極為新穎。其一為:經濟戰爭!”

  “經濟…戰爭?!”

  眾人低聲重復此話,細細思考這詞是何意。

  劉備忍不住問:“經濟乃是經世濟民之意?”

  “非也。”

  諸葛亮微笑說:“經濟之意,乃是指天下財富。卻又不單指財富,也指百姓家中的米糧,田地,更指礦產、鹽田、絹布等,一整個貨物產出、使用的過程,都歸納到經濟當中。”

  楚禎點頭,古代果然難解釋經濟是什么,因為古時候的商品缺乏,人們以種地為主。

  等眾人思考片刻,諸葛亮再說道:“所謂經濟戰爭,是指通過貿易限制對方,以我方產出換取對方大量錢財,進而取得優勢的戰爭。”

  在古代解釋現代名詞,諸葛亮免不了使用了現代話語。

  眾人能聽懂,但又覺得難以實現。

  賈詡就問道:“若曹魏只種地冶鐵,不與荊州貿易,如何經濟戰爭?”

  諸葛亮笑道:“南陽有紙,有更好的鐵質農具,有更好更便宜的瓷器、絹布、茶葉,即便曹操禁止商賈同行,仍會有人暗中偷運,甚至于百姓自發來到荊州購買,再轉賣以謀取利益。”

  眾人知道,之所以能有更便宜的瓷器,絹布,茶葉等,都是來自于楚先生賜予孔明的新技術!

  以新技術產出更好更便宜的貨物,使荊州變為富饒之地,進而取得對曹魏的一定優勢。

  此計…聽著可行。

  “這第二呢?”黃承彥忍不住問。

  “第二,是軍備競爭!”

  楚禎直呼好家伙,孔明在現代游玩幾天,不是白玩的,各種新名詞都學會了。

  但就怕他學廢!

  83最新地址←→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