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

  第276章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276章冊命皇太子李世民←→最新網址:sjwx

  楚禎問完了。

  李世民令魏征入席,在眾人審視的目光下,一介草民魏征坦然坐在了程咬金身旁。

  程咬金對他不假辭色。

  楚禎不禁笑起來:“昔日諸位在瓦崗寨,可有想過今日?”

  李世民也笑了,環視一圈,果然光是瓦崗寨就有五人在列。

  魏征也是瓦崗寨的人,但那時的他默默無名,也和程咬金等將領不熟。

  如今卻是坐到了一起。

  魏征直言:“在瓦崗之時,我曾給密公寫過十項建議,廣納賢才,禮遇前隋官吏,以使瓦崗從反賊之流變為義軍。

  與王世充交戰時,我亦有計策,可惜密公那時已日漸驕奢,聽信邴元真等人讒言,以致后來被秦王殿下兩次擒拿,功敗垂成。”

  看了程咬金,秦瓊,羅士信,單雄信等四人,魏征再說:“密公兵敗后,諸位或遭王世充俘虜,不得不寄居他人門下,或偶遇秦王殿下,最終都比我早日投來殿下府中,足以見得各位眼光比我強,早識明主。”

  程咬金等人無不面露得色。

  楚禎不禁笑了,誰說魏征只會進諫的?這拍起馬屁來不也是一把好手嗎!

  正直的人拍馬屁,遠比慣于阿諛奉承的人效果更好。

  李世民笑道:“在先生面前,諸位可暢所欲言。”

  讓他們直說瓦崗舊事,無需顧忌。

  年紀與楚禎相仿的羅士信,見眾人一時都沒開口,就先慚愧是道:“我最初在齊郡追隨張將軍,后與瓦崗交戰,兵敗后得裴大夫器重,后來才降于瓦崗,只在瓦崗待了不到一年,竟被楚先生稱為瓦崗五虎將。”

  羅士信朝楚禎行了一禮,謙虛道:“實在慚愧!”

  楚禎只給李世民說過瓦崗五虎將,看來是他告訴了他們。

  單雄信笑道:“以如今看來,當日在瓦崗時,是李密小瞧了你,你當大將軍綽綽有余!”

  “不敢,您才是大將軍!”

  羅士信再謙虛,在瓦崗寨,單雄信和徐世勣才是左、右武候大將軍。

  單雄信再說道:“我與世勣在瓦崗時,翟公對我有恩,豈知李密得了瓦崗之主的位置還不滿足,還殺了翟公。那日瓦崗與王世充之戰,我駐守外圍,王世充來攻,又敗知節援軍,我心知不敵,便降于王世充。”

  給了程咬金秦瓊二人歉意的眼神后,單雄信繼續說:

  “后來,行儼等人在洛陽欲要復立越王,我因王世充有恩于我,未有與他同謀。再之后,世勣日夜寫信給我,勸我來唐降于秦王,我初時還在猶豫,之后看到秦王殿下醫書、各種作物等物漸漸傳遍天下,百姓無不受益,我才知殿下有人主之相,故而來投。”

  眾人紛紛看向楚禎,醫書種子都是出自他之手。

  程咬金用他那大嗓門說道:“我老程在密公手下時還算自在,但自從與叔寶一起被大王救了后,才知道什么叫仁義之主,在大王的軍營待了幾日,那時起我就想跟著大王!”

  “你那不是在軍營待幾日,是混了幾日,每日東游西竄。”秦叔寶笑罵他。

  眾人都笑起來。

  聊完瓦崗事,見先生沒有再問,李世民就又聊了尉遲恭在劉武周、張志貴,與裴寂在晉陽,略提了下隋朝,以及感懷死去了劉文靜。

  最后說道:“從今日起,再也沒有瓦崗寨、秦王府、太子府,有的只是大唐!”

  李世民將會是大唐皇帝,不再是秦王,以往與太子府、齊王府、陛下的爭端,該結束掉了。

  眾人細細品味秦王殿下的這番話。

  楚禎知道,這也是李世民邀請魏征,又邀請裴寂、蕭瑀等人來秦王府的原因。

  今天是他最后一次當秦王,錯過就沒這個機會了。

  酒菜送上,宴席開始。

  裴寂先敬了秦王一杯,再敬楚先生一杯。

  眾人紛紛把目光轉向楚禎。

  李世民也被楚禎敬了一杯酒,笑問道:“先生從大明回來,不知給大明朝學子講授了什么課?”

  楚禎看向他,李世民經歷玄武門,確定執掌大權后,開始關心起國家治理來了。

  “楚先生還能授課?”程咬金好奇問道。

  “楚先生學識過人,怎么就不能授課了?”

  房玄齡先罵他,再對楚禎試著問:“不知我們這些凡夫能否也聽一聽楚先生的課?”

  魏征,蕭瑀等人都看過來,他們是第一次與仙人同席而談。

  “也沒講什么課。”

  楚禎輕描淡寫說道:“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果我在大唐要罷黜儒家,你們覺得如何?”

  眾人有些吃驚,紛紛議論起來。

  魏征想問楚先生治何學問,竟要罷黜儒家,但在看到秦王鎮定的神情后,就沒有再問。

  眾人議論過后,由杜如晦答道:“若是別人說這事,我會反對。但如果楚先生來說,定有先生的道理。”

  楚禎笑了:“剛才我是想看看諸位反應,倒不是真要罷黜儒家,儒學許多經典仍值得學習。”

  李世民并不意外。

  “我在大明朝講課那么多,歸根到底就為了一件事:提高生產力!”

  楚禎說道。

  又是一個新詞,生產力!

  魏征心里琢磨了下,覺得這詞是與耕種、勞役、工程有關。

  “不知何為生產力?”房玄齡謙虛問道。

  “很簡單,比如耕地,徒手耕地遠比用耕牛、犁耙、鏟子來得慢,后者就是生產力高。”

  等眾人思考一會,楚禎笑道:“一座城墻,需要十萬人用三年時間來修建,但提高生產力后,只需要一百人花一年時間就能完工。”

  眾人聽了,頓時吃驚。

  “差距竟如此之大?”房玄齡問。

  “是不是打造十萬鎧甲武器,也只需要一年?”尉遲恭也問。

  “還能更短,一年足以造出千萬具鎧甲,當然,大唐目前不行。”

  “這…”

  眾人無法想象,一年造那么多鎧甲的“生產力”是什么樣的。

  “提高生產力,此事看似簡單,卻直指治國之本。”

  魏征也開口說:“只是我想不出,該以何種技術來提高生產力?懇請楚先生不吝賜教。”

  他想到了秦王拿出的種種神奇事物,來自楚先生的冶鐵技術,造船技術,火藥等,都是提高生產力所用?

83最新地址  “這事說起來復雜,最簡單的提高生產力方法,就是耕種技術革新,多養牛,多賣鐵質農具給農民。

  但人力有窮,想真正提高生產力,還需得借助天地之力,如奔騰的河流,天上的太陽,地里的礦石煤炭石油等。

  如何借用?就需要用到人的才智。”

  楚禎不打算再講課了,結束這個話題,對李世民說道:“下次你可以從洪武帝那要來一套教材,省去許多事。”

  李世民點頭,笑說:“上次借了他的鎧甲,這次又要他命人編寫的教材,我都不知該如何回禮了。”

  楚禎笑道:“伱跟他聊一聊如何治國就行!”

  兩個不同時空的朝代,很難開展什么貿易往來。

  再說,一旦有貿易往來,就會有摩擦,有摩擦就有戰爭,更麻煩。

  李世民答應下。

  眾人繼續用宴,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等人仍在思考楚禎的話。

  多賣鐵質農具,就是冶鐵技術?

  “先生,我老程也敬你一杯!”

  程咬金端起酒杯,遙遙對楚禎敬酒。

  其余人也都如此。

  喝了一輪后,楚禎趕緊叫停:

  下次他請李小娘子來跟他們喝,看誰先倒!

  第二日,早朝,立太子。

  楚禎出門,看到李世民造型后,差點沒笑噴。

  堂堂天策上將,頂著小孩子才梳的雙童髻,就是把頭發在腦袋上盤成兩個包子,用玉導裝飾。

  不能說辣眼睛,只能說審美不一樣。

  見他笑后,周圍的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紛紛看向秦王殿下的發冠,臉上憋笑著。

  “先生莫笑,禮之所在。”

  李世民強裝鎮定,請楚禎先上車。

  天子未加元服,以空頂黑介幘,雙童髻,雙玉導,加寶飾。

  楚禎笑道:“古人難道就沒有長大后才成為太子的?不過,你等等,我給你拍一張!”

  “別!”

  李世民果斷拒絕,轉身先上車去了。

  楚禎笑了,也不急,待會還有機會!

  今日立皇太子,禮儀尤其隆重,李世民這樣上車其實是違反了禮節。

  但楚禎站一旁,被封為太子左庶子的杜如晦,也只能裝作看不見,高喊道:“外辦!”

  意為太子將出行,告知眾人,警衛宮禁。

  接著又是“請輅權停”“侍臣上馬”“請發引”等一系列禮儀后,秦王府文武宮臣上百人,并數百侍衛,方才緩緩朝西走去。

  李世民乘的不叫車,叫輅(lu)。

  太師、太傅、太保,三師的馬車在前訓導;少師、少傅、少保三輛馬車在后跟隨。

  文學館十八學士,秦王府武將,以及新任命的太子府官員也騎馬跟在后面,一路鳴鐃,浩浩蕩蕩的一起朝長安北門行去。

  來到長安,楚禎撩開簾子一看,道路兩旁人頭攢動,長安百姓伸長脖子看著太子車隊來到,熱切的議論聲不斷。

  李世民當太子,可謂是眾望所歸。

  隊伍來到承天門,楚禎與李世民馬車從正門進,其余人從側門。

  進了承天門后,又進嘉德門,最終來到了太極殿前。

  鐃吹止,左庶子杜如晦來到輅前,跪奏請降輅。

  也就是請太子李世民下車。

  唐朝君臣見面不用跪,但今日禮節不同,繁瑣隆重程度讓楚禎看得嘆為觀止。

  “請先生下車。”

  李世民下車后,第一件事就是來請楚禎下車,用的是口語,并未用降輅代指。

  楚禎再請李世民先行。

  在舍人的引領下,眾人總算進了太極殿。

  典禮由門下省侍中陳叔達主持。

  楚禎沒有入座,在殿內不起眼的角落站著記錄冊立李世民為太子的過程。

  一切準備就緒,人員到齊,陳叔達版奏后,鐘響,鼓樂聲起,李淵從太極殿西房走出,坐到了御座上,符寶郎奉寶站在御座前,協律郎令鼓樂止。

  拜,再拜,三拜。

  御座上,李淵坐著看李世民與百官跪拜,想到了冊立大郎為太子時,唉,如今…

  他目光看向殿內一角,楚先生不知手中拿著什么,像是一塊很短的笏板,沒有對著他拜,而是用笏板對著眾人。

  唉,先生。

  “請陛下授璽授冊。”

  中書侍郎來請,李淵答復:“準授。”

  于是中書侍郎取了璽冊,轉交中書令,中書令原是秦王兼任,此刻是由宇文士及試中書令。

  “有制。”

  宇文士及展開《立秦王為太子詔》,讀道:“儲貳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國。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陜東道大行臺…上柱國、秦王世民。”

  天策府沒了,但寫詔令的人還是加上去,畢竟以后就不能加這頭銜了。

  “…可立為皇太子。所司具禮,以時冊命!”

  詔書宣讀完畢,李世民再拜,上前受冊,退后,將冊轉交左庶子杜如晦。

  至此,李世民正式成為大唐太子。

  宇文士及正要令眾人復侍位,拜過后典禮結束,但李淵叫住了他,并說道:“朕聽聞楚先生要為太子送賀禮,如今楚先生也在,讓他上殿中吧。”

  眾人齊刷刷看向楚禎。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sjwx←→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