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53章 玄武前奏(下)

  最新網址:yingsx第253章玄武前奏(下)第253章玄武前奏(下)←→:

  “楚先生您上次離開后…”

  李世民從他要往洛陽建天子旌旗的事開始說起。

  長安城百姓以為他要與太子分家,帶走一半的人,故而大半的人都在打聽,要怎么跟隨他去洛陽,有沒有分地。

  自此以后,長安城內形勢急劇惡化,秦王府,天策府眾人接連遭受驅逐出府,降旨讓他們到外面為官。

  連程咬金也被任命為刺史,經李世民多次進言,才得以去往離長安較近的康州。

  “七月,也就是上月初六,萬貴妃秘密遣人來我府里。”

  李世民說道:“太子,齊王,陛下三人宴飲,齊王借著酒意說我要謀反。”

  楚禎微微一笑。

  這句話放在幾天,不,是幾年前說,李元吉肯定就是在污蔑。

  但如今,李世民的種種行為,或被李淵、李建成逼迫,或主動——從他這拿了不少穿孔鋼片回去,這一系列舉動,已經和謀反差不多。

  朱元璋更直接,笑了起來說:“這次齊王沒有污蔑你。”

  李世民只看了他一眼,并未接話,臉上表情未曾有變化。

  朱元璋嘿嘿一笑,沒有,或者說沒敢往下說。

  此刻的大唐秦王,是殺性最重之時,這股殺意藏在劍鞘里,只待寶劍出鞘的那一刻。

  “其后呢?”

  楚禎問他,“太子如何說的?你父親李淵,又是怎么回答?”

  林黛玉先前還覺得氣氛有些壓抑,楚禎開口后才好了些。

  他直呼秦王父親的名字。

  “太子先說話。”

  李世民聲音低沉,仿佛當時他就在現場聽到那三人的對話:“太子說:‘秦王未必是謀反,如今長安人心皆向著他,是因楚先生之故。秦王在隴西遇見他后,接連獲得許多東西,以致百姓依附,將士歸心,且用兵如神’。”

  聽到楚禎在對話里出場,李清照三人都笑起來。

  “前面有我一份功勞,但用兵如神沒我什么事,全是二郎之功。”楚禎也笑了下。

  李世民卻沒笑,繼續說道:“齊王重提了望遠鏡一事,說我手里必然還有兵書,如那本醫書一樣。”

  楚禎想到了一本書:民兵軍事訓練指南。

  這書內容是以近現代戰爭為基礎,也就是用槍支、手榴彈打仗,與古代練兵不是一回事。

  “齊王請求派兵將秦王府包圍,徹底搜查一遍我府邸,以找出與望遠鏡相似的寶物。”

  聽到這,楚禎發覺自己剛才猜錯了。

  “第二日,萬貴妃秘密告知了我此事,我知道后,與妻子將臺燈、充電寶等物盡數埋入地里,又讓長孫無忌等人暫時將對講機藏起。

  過了兩日,齊王手持詔令,借口有人告發我私藏甲胄,領兵欲要闖入我府里,被府中衛兵拒之門外,后又驚動了北門禁軍。

  僵持半個時辰后,我進宮向父皇請罪,再請旨,讓齊王進入府內搜查。

  因萬貴妃說情,父皇將齊王召回。”

  李世民的話透露出不少信息。

  宮內得寵的萬貴妃,因為兒子李智云得救的緣故,可以說完全倒向李世民,將宮內的情況盡數告知他。

  其次,李世民主動進宮,再次消除李淵對他的懷疑。

  至少暫時消除了。

  “那些甲胄你藏哪了?”楚禎多問了一句。

  私藏甲胄就是謀反,而李世民手中的穿孔鋼片,至少夠做四百副鎧甲。

  朱元璋說道:“長安城外是上苑,找處地方藏起來不難,難的是如何保密。”

  李世民點頭,“正是在上苑的一處農莊中,與草料堆積在一起。”

  楚禎聽了后,只能感慨,為一次謀反,所要做的準備太多了,還必須親力親為,時刻擔心泄密問題。

  “幾日后。”

  李世民的聲音更加低沉、緩慢。

  他坐在那里,沒有看任何人,眼神只看著桌上的一次性杯子中的茶水。

  “齊王密請殺秦王。”

  果然,楚禎之前并沒有猜錯。

  李清照握住林妹妹的手,小聲和她說:“這句是之前我們說給他聽的。”

  黛玉緊挨著她,也小聲的“嗯”了一聲,表示自己也記得。

  說完這句話后,李世民又沉默了好一會,才繼續說:“他回答齊王:‘秦王有定天下之功,十二衛將士大多都在他帳下打過仗,百姓也相信他,秦王若是無罪而被殺,天下就會動亂’!”

  楚禎看向李清照和林黛玉,與她們對了下眼神,又看向右邊的朱元璋,此刻的洪武大帝也是沒說話。

  這一席話中,“他”不是不想殺,而是沒有罪名,殺了會引起天下騷亂。

  “我沒有再往下問。”

  李世民說了之后的事:“突厥南下,我召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回來,并寫信告訴了三姐,李藝,李靖、李世勣等人,命張亮前往洛陽與溫大雅匯合。”

  “李靖不是在打輔公祏嗎?”

  楚禎想起來,上次在弘義宮喝酒時,李靖才要出發去打叛亂的輔公祏。

  上次是五月,現在是閏七月,才過去三個月,即使打完了也不能馬上回來。

  “只是提前告知他們一聲。”李世民說道。

  朱元璋笑說:“你是未戰先言敗啊,長安城局勢對你不利?”

  張亮去洛陽,就是提前去給“戰敗”的李世民做策應,免得他逃出長安還未到洛陽,李淵的詔令先到。

  “我已思慮多時,可終究不敢破釜沉舟。”

  李世民說道:“我要為妻兒與府中將士留一后條路。”

  他不敢說必勝。

  楚禎問他:“計策都定下了?”

  仿佛一夜之間,玄武門就在眼前。

  朱元璋看著李世民,也說道:“你還有反悔的機會,派人將房玄齡等人快馬送回去,這事還能回頭。”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沒經過李淵批準就擅離職守,他們至多瞞住幾日,一旦李淵收到信息,就會猜出秦王府將有動作。

  不過,朱元璋此話是什么意思?

  箭已上弦,此刻再反悔,只有逃出長安,去洛陽。

  李世民沒有馬上回答。

  “秦王何須多慮。”

  李清照忍不住開口說:“三代以后,英雄之主一手可數,唐太宗為其一!”

  楚禎不禁笑了下,她肯定會把宋太祖加到“一手之數”里。

  李世民只看向她,仍舊未說話。

  “兄弟鬩墻,謀朝篡位,歷來為世人所厭棄。”

  眾人又看向林黛玉,是她說的這句話。

  這是幾人中第一個反對的,李世民卻依舊表情平靜。

  林黛玉再說道:“可后世人提起唐太宗,卻只提他的文治武功,說他的賢良宰輔,以及那位寫了《女則》的長孫賢后。”

  好家伙,林妹妹也學會了欲揚先抑。

  三人都發表了意見。

  李世民最終把目光看向了楚禎,眾人也都看向他。

  楚禎笑道:“伱們或許看出來了,我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乃天子,執掌萬民,等這些,向來是不認可的。”

  朱元璋問他:“你這里沒有皇帝?”

  “國外有。”

  楚禎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展開細說太長了。

  他對李世民說道:“我只知道,有人如果要殺我,那我必然會反抗,古語有言,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

  李清照有些驚奇,小聲問旁邊的黛玉:“這是什么古語?妹妹知道不?”

  “聽說過,只是不知道出處。”

  兩人小聲聊著。

  楚禎繼續說道:“如今你們父子兄弟情勢已經到了這地步,再猶豫已沒了意義,離開長安更是對大唐百姓的不公,他們不該牽扯進你李家的斗爭中。”

  李世民終于笑起來:“果然是楚先生之言,為百姓著想。”

  頓了下,他說道:“大致行動已定好,只待他們回來作最后商議。”

  他又笑道:“我先前猶豫,是在想,該怎么開口向洪武帝借一千副鎧甲!”

  “哈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

  楚禎三人也都忍俊不禁。

  很明顯,剛才李世民心中所想不是鎧甲的事,但他卻只提這個。

  曾經的十六歲太原公子,變為了如今的大唐秦王、天策上將。

  “你能不能把鎧甲、槍支、馬甲運到大唐?”

  朱元璋問楚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借鎧甲一事,并主動多給了其余武器。

  “馬甲?”

  楚禎笑起來,眾人不解其意,李清照好奇問:“馬甲怎么了?”

  “沒。”

  楚禎笑道:“能運,但二郎你的兵會開槍了嗎?”

  他之前沒問過,大唐兵部把槍支造出來沒,有沒有分發到秦王府,讓那八百人學會開槍。

  李世民點頭:“有火繩槍,但耗費過高,火藥太少,士兵也不善使用,目前只造了一些,槍支就不必了,有鎧甲和馬凱即可。”

  朱元璋說道:“唐朝剛知道制造火藥,少也正常,你當了皇帝后多宣傳一些煙花爆竹,讓百姓知道,市面上的硝石才會多。”

  這種制造火藥的方法倒是很新奇。

  “多謝洪武帝!”

  李世民拱手道謝。

83最新地址  “你那些部下還有多久回來?”

  “約四五日。”

  “你隨我去大明?”

  朱元璋轉頭問楚禎,極為干脆。

  楚禎想到了一件事,問道:“鎧甲不合尺寸怎么辦?”

  李世民有四百副鎧甲,都是之前用穿孔鋼片,按他府里的士兵身高體型縫制好的。

  現在只剩下四五天時間,來不及縫制了。

  朱元璋說道:“朕多借秦王一千副鎧甲!”

  李世民笑著說:“我先前打算將四百鎧甲分配各處,如今即便只多五百也夠用了。”

  “行。”

  楚禎點頭,站起身,朝李清照和林妹妹說道:“我先去大明,之后會幫一幫二郎,可能接下來幾天都沒空。”

  “我要留下!”李清照忙說,她一直想著在楚郎君家中多住幾日,如今更是史書里赫赫有名的玄武門前夕,她更想要親眼見證一番。

  “妹妹呢?”李清照又轉頭問林妹妹。

  黛玉說道:“我也留下,楚大爺先去忙你的事。”

  李世民見他們都不說其他事情了,也就同意下來,與楚禎約定好今晚在弘義宮見面后,先一步回長安。

  楚禎與朱元璋隨后回了大明應天府,朱元璋又帶走了一批穿孔鋼片與無縫鋼管。

  華蓋殿。

  “叫武庫司的人過來!”

  朱元璋先下令調集鎧甲馬甲等物,再吩咐道:“去請皇后,再叫太子和燕王來!”

  楚禎臉色古怪:“你叫燕王來做什么?”

  “老爹考一下兒子怎么了?”

  朱元璋一瞪眼說著,轉身來到沙發休息區坐下。

  殿內伺候的宮女過來倒茶。

  楚禎坐了下來,笑道:“我看你還是對李世民謀反的事感到介意。”

  “我要是介意會借他鎧甲?”

  “那就是對明太宗耿耿于懷!”

  楚禎喝了口茶,抬頭再看朱元璋,見他已經沉默下來,不知在想什么。

  得,待會朱棣來了,怕是要被罵得狗血淋頭。

  “父皇。”

  太子朱標來到,給朱元璋行禮,又朝楚禎行了一禮:“楚真君!”

  朱元璋定定的出神,讓朱標不由得愣住,轉眼看向楚真君。

  “太子先坐。”

  楚禎說道。

  朱標感覺到了有事情,且父親是坐在雙人沙發中間,是為他與母親留位置。

  對面的單人沙發,則是留給四弟。

  馬皇后也來了。

  又等了一會,武庫司的人來到,朱元璋吩咐下去,準備兩千副鎧甲、馬甲,兩百支燧發槍和相應子彈火藥。

  楚禎說道:“不必運太遠,從庫內取出就好,待會我去取。”

  馬皇后和朱標一起看來,不知他們要鎧甲武器想做什么。

  “你要怎么帶回去?”朱元璋疑惑的問他。

  “放心,有辦法,而且不需要反復跑!”

  “你有一次運大量東西的辦法?”

  “有!”

  “那你還要我拿著個手推車來運!”

  “哈哈。”

  楚禎笑起來,“大明總不能一直靠我。”

  他有儲物紙條后,運送物資其實變得很簡單。

  但什么都運來了,大明朝以后要怎么辦?

  總不能一直用他送來的無縫鋼管做槍支,也不能一直靠他送太陽能充電板來充電。

  馬皇后笑道:“楚真君本事了得,大明朝有真君的幫忙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也是我朱家之福。”

  賢后恭維,楚禎笑納,但仍舊不改口,大明真不能靠他一人!

  朱元璋說道:“你再送一些鎧甲和槍管來,咱和標兒,還有老四一起打完遼東…再打下倭國,解決海寇,把那座你說的白銀礦拿到手,咱也功成身退,讓皇位給標兒坐!”

  “父皇…”

  朱標想謙辭,但四弟剛好踏進殿內,且聽到了最后一句話。

  楚禎轉頭看去,見朱棣表情有些微妙。

  “站那做什么?還不過來坐!”

  朱元璋一轉剛才語氣,叱喝兒子道。

  “你那么大脾氣做什么?”馬皇后嗔怪他,朝朱棣笑道:“楚真君來了,老四你也過來坐一坐,我跟你大哥聽聽你們在云南的戰事。”

  朱棣這才走過來,給父母行禮,再給楚禎和大哥行禮,坐到了單人沙發上。

  “老四,我問你。”

  朱元璋開口,朱棣立刻坐直了身體。

  楚禎看著和小學生一樣聽課的燕王,忍不住直笑,有朱元璋在,會有明太宗,但絕不會有“明成祖”。

  “你讀過唐史沒?新舊唐書,資治通鑒。”

  “…讀過一些。”

  面對父親的問題,朱棣謹慎回答道,他隱約感受到了危機,后背開始發涼。

  “好。”

  朱元璋點頭:“你讀過唐史,那肯定知道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

  剎那間,朱棣寒毛倒豎,心里活動劇烈,眼神飛快看了楚真君一下。

  身為太子的朱標,也忍不住看向四弟。

  “好端端的,你提…”

  馬皇后看到兩個兒子的神情,本想說沒事你說這些做什么,但很快想起來了,去到后世的不止是他,還有唐朝的秦王李世民,以及其他兩個小姑娘。

  “回話。”

  一家之主的朱元璋發話。

  朱棣回過神,再次謹慎的點頭:“父皇,我知道玄武門!秦王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及府中文臣等人,以八百兵謀反,于皇城北門誅殺李建成與李元吉。”

  楚禎知道,朱棣一系列話中,謀反二字最重要。

  這是態度問題。

  “李世民是李淵的第幾子?”

  “第二。”

  “李建成是誰?”

  “是…太子!”

  “你是誰?”

  “我是燕王…老四!”

  “父親!”

  朱標插入二人對話中,笑道:“父親非是李淵,唐朝天下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大明的天下卻是父親打下來的!”

  “我知道。”

  朱元璋看著朱棣。

  馬皇后說:“唐朝的事跟我們沒什么關系,你使喚老四在東西兩邊打仗,帶兵幾千里,還說他想謀反,就算是你兒子,心里也委屈!”

  楚禎心里感慨,幸好有馬皇后,否則這對父子是怎么也坐不下來談。

  “母親,兒不敢,也沒有委屈!”

  朱棣恭敬說道:“父親有開疆拓土之志,身為兒子豈能不拼全力為父效力?大哥坐鎮京師,我帶兵打仗,兄弟齊力,我大明才能四海太平!”

  楚禎知道,只要朱標在,朱棣就算有野心,也不敢表露出來,雙方所擁有的力量不是一個等級。

  朱元璋看了他半晌,方才緩緩說道:“你領兵打仗,很像我。”

  朱棣正想說因為我是您兒子,朱元璋又說道:“有楚真君的幫助,未來大明會打下偌大的疆土。”

  “但你要記住,你打下的國土并非你一人之功!”

  朱元璋看著他。

  楚禎也看向朱棣,老朱的意思很明白了,未來還是讓他領兵打仗,但提前跟朱棣說明白,皇位不是他的。

  “父親,母親,大哥。”

  朱棣站起身,鄭重行禮后,說道:“我會記牢在心里,時刻不敢忘!”

  朱元璋點頭,又看向朱標:“你也要記著老四的功勞,將來天下平定…等將來再說!”

  楚禎看了一眼朱家幾人,估計他們都聽出來,朱元璋還未想好怎么給朱棣賞賜,如果朱棣打下和元朝一樣大的國土,又領兵去倭國,功勞將會是前所未有的。

  這對于朱棣來說似乎有些不公平。

  但他是兒子,朱元璋是父親,燕王這爵位是朱元璋給的,想有天下,豈有坐吃等死之理?

  楚禎看向身為朱標朱棣父親的朱元璋,突然有些理解李世民之前的猶豫。

  即使是皇家,也有父子親情,特別是對造反起家的李淵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兩對父子而言。

  但這種父子親情,終究會在利益沖突中一點點耗盡。

  直至,玄武門。

  朱元璋親眼看到了玄武門,故而叫了燕王朱棣過來,也把妻子,還有朱標也叫來。

  再加上楚禎親眼看著,朱元璋才與這兩個兒子說了這些話。

  83最新地址←→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