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29章 平梁王

  第229章平梁王第229章平梁王←→最新網址:qishuta

  “萬鈞炮比想象的強!!”

  朱棣滿臉興奮的跟楚禎說道。

  兩輪射擊后,元軍竟是被迫退了一里地,靠近的營地也被迫后撤一些,免得炮彈砸在地上又彈起來滾入營地內。

  楚禎笑說:“剛好這條河的寬度是萬鈞炮的優勢射程內。”

  啥是優勢射程?

  就是萬鈞炮能射到,元軍的炮彈和投石機卻望塵莫及的范圍,這就是優勢!

  “不枉費我們從應天府軍營辛苦將它們拉來云南!”

  沐英也笑道。

  萬鈞炮的制造工藝及所用火藥配方等都來自楚禎,是射程最大,威力最強的一種炮。

  朱元璋檢驗過后,覺得它威力是夠強了,但實在太重,一旦下雨泥濘路,這種炮很難運送。

  所以,工部只造了二十門萬鈞炮,這次打云南梁王,朱棣和傅友德把拉來了一半。

  沒想到白石河的寬度,剛好讓萬鈞炮發揮出奇效!

  順便,朱元璋把其他兩種炮也命名為千鈞、百鈞炮。

  但楚禎聽軍營里的人提起時,他們更喜歡叫千斤炮。

  “傅將軍。”

  看完對面元軍動向后,朱棣將望遠鏡交給傅友德,同時說道:“原本想要讓那支潛渡軍隊配合我們渡河,如今看來,不如我們直接渡河,再配合他們前后夾擊!”

  傅友德手持望遠鏡,仔細看著對岸元軍,見他們畏縮不敢上前,就認可了燕王的建議。

  楚禎看到,望遠鏡又到了沐英手里,接著是馮勝,大明將領輪流用一個望遠鏡。

  讓他哭笑不得。

  朱元璋手里至少有二十個望遠鏡,但他估計只給了朱棣三個,潛渡到對岸的軍隊將領手里,應該也有一個。

  “我同意殿下的看法。”

  沐英也同意了。

  于是,朱棣把決定報告給了應天府,很快得到他爹的答復:

  與潛渡軍隊用對講機取得聯系后,可嘗試渡河,萬鈞炮留原地,運過去麻煩。

  楚禎莫名想到了某位運輸大隊長。

  老朱竟然連萬鈞炮太重,運不過河都想到了!沒有被萬鈞炮威力迷暈了眼。

  這玩意確實很難運送。

  前后夾擊的計策獲得通過。

  朱棣算了下渡河及趕路的時間,打開了對講機。

  半個時辰后,浮橋造得差不多了,朱棣也與潛伏在元軍營地后的取得了聯系。

  下午一點,明軍加快造橋速度。

  元軍再派出騷擾船隊,在河岸架設大炮拋石機,明軍船隊下河,在船上開炮回擊。

  雙方沿著河岸拉扯起來,明軍逐漸占領河道,將所有元軍船只驅趕離開,并轟散了對岸所有拋石機大炮。

  半小時后,明軍先鋒軍隊準備登陸。

  元軍派出上萬人,列好陣型再次來到河岸,企圖用更多的大炮轟垮浮橋。

  “轟!”

  萬鈞炮猛砸元軍陣列,將他們砸得紛紛躲避,陣型亂得一塌糊涂。

  朱棣、傅友德、沐英等人,要的就是這個機會!

  隨著大鼓聲音響起,四五里地的河岸范圍內,明軍紛紛登陸,上岸后快速組建陣型。

  登陸戰進入短兵交接階段。

  更多的元軍從營地內涌出。

  楚禎看到朱棣拿起對講機,下令道:“張將軍,可聽到?”

  “是,殿下!”

  “我命你立刻鳴金樹旗,進攻元軍大營,與我主力軍配合作戰!”

  “末將領命,鳴金樹旗,進攻元軍大營!”

  雙方確認命令,才放下對講機。

  朱棣拿起望遠鏡,觀察對岸元軍,等看到他們騷亂開始時,下令全軍出擊,強渡白石河!

  楚禎騎在馬上,看著大明軍隊潮水般往對岸涌去,浮橋不夠,就抱著木板、浮囊,駕著小船三五成群的渡河。

  炮聲連綿不斷,馬匹嘶鳴,喊聲大作。

  楚禎放飛了五架無人機,越過河飛到元軍頭頂,啥也不干,就是添亂。

  只不過,添的是達里麻所率元軍的亂。

  “楚真君庇護我等,元狗受死!!”

  “是楚真君寶物,隨我一起進攻,殺元狗!”

  “虎,虎,虎!”

  五架無人機讓明軍士氣大振,組建陣型不斷沖擊元軍,數千火繩槍部隊輪番射擊,配合后面的大炮進行轟炸——千鈞炮的射程同樣驚人。

  被前后夾擊的元軍很快失去陣腳,不但阻止不了明軍渡河,也擋不住后方偷襲的人。

  在朱棣、沐英等主力將領也渡過河,開始領兵攻擊后,元軍的大潰敗開始了。

  楚禎用無人機在高空中,將梁王的元朝軍隊潰敗而逃的一幕拍下。

  軍營被沖擊。

  騎兵狼狽而逃。

  大批的元軍步兵扔掉武器匍匐在地,脫下鎧甲,露出臂膀和胸口以示投降,被明軍驅趕到一旁。

  沐英率騎兵沖擊元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反復幾次后,將元軍徹底擊潰。

  千里行軍,只為這持續半日的廝殺。

  下午四點,明軍包圍了曲靖。

  數十門千鈞炮拉到城門前,還未開炮,城內守軍就打開了城門。

  達里麻自縛雙手,與數百蒙古元軍列著隊伍走出,其余元軍也紛紛出城投降。

  大明軍歡呼起來。

  這一仗贏得順利,也就不需要殺俘祭旗了。

  “你是明國的燕王?”

  達里麻操著蒙古語,對最為年輕的朱棣問道。

  明軍中有人會蒙古語,很快翻譯給了他。

  “我是燕王!”

  “那我問你。”

  還被綁著雙手的達里麻,直接問道:“你們軍中,那位制造出大炮,飛鳥的工匠是誰?”

83最新地址  聽了他的話,朱棣笑了起來,轉頭問道:“楚真君呢?”

  “楚真君才剛渡河!”

  “隨我去迎楚真君。”

  一會兒后,達里麻等人看到了一位十分年輕,穿著打扮古怪,不像是上戰場的男人騎馬走來。

  他不上戰場。

  可包括明國燕王在內的眾人,都注視著他騎著馬走近。

  “這些就是蒙古元軍?”

  楚禎看到了光著上身,手綁在身后的幾位蒙古將領。

  他本來想早點渡河的,但身邊的護衛都勸他,先不要渡河,等對岸的戰事結束了再說。

  楚禎干脆繼續飛無人機,將明軍打掃戰場的畫面拍下。

  朱棣笑說道:“達里麻說想見一見你。”

  “見我?”

  來到達里麻面前,楚禎看了看這位蒙古的將軍,他留有胡人常見的辮發,腦袋頂剃了一圈,左右耳朵上留了發辮,并佩戴耳環,長得很壯實。

  “他問你是不是工匠。”朱棣說道。

  “工匠?”

  楚禎臉色古怪。

  蒙古人破城時,多有屠城之舉,但即便是屠城,工匠也會被留活口,抓回去為他們制造鎧甲武器等。

  朱元璋搞的匠籍很大一部分就是繼承自元朝。

  “伱告訴他,我不是工匠。”

  楚禎說道。

  朱棣點頭,對達里麻說道:“這是我們大明應天護國真君,在河對岸朝你們射擊的大炮,就是楚真君制造出來的!”

  楚禎趕緊擺手,他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大明眾將卻沒有異議,全都認為是他制造的。

  達里麻忍不住問道:“那些飛鳥,你們是怎么建造的?”

  大炮還在他們的認知范圍內,無非是改進現在的火炮得來。

  可那些飛在天空的鳥兒,卻讓他們深受其擾。

  盡管沒有帶來傷亡。

  楚禎沒有回答他,與朱棣等人進了城內。

  晚飯時,犒勞三軍。

  這場戰役繳獲了不少物資,參戰的十多萬士兵都獲得了半碗肉,一碗酒,還未來得及渡河的,或渡河未參戰的,也獲得了一塊肉加半碗酒。

  在應天府的朱元璋接到戰報,十分欣喜,叫來太子朱標,與朱棣隔著千里遠,一邊吃晚膳一邊聊后續軍事。

  楚禎在曲靖城住了兩日。

  第三日,大軍休整完畢。

  傅友德領數萬軍向北馳援藍玉,楚禎與朱棣、沐英一起,領軍朝中慶路進發。

  行至板橋,元右丞觀甫保出來投降,于是明軍順利進入中慶路,占領了梁王府后,朱棣等人才得知梁王孛兒只斤·把匝剌瓦爾密,已經攜帶妻兒逃走。

  “史書記載他會在普寧州自縊而死。”

  楚禎坐在梁王府喝茶,對朱棣說道,示意他把這句話寫給他爹聽。

  朱元璋很快回復:“他既敗了,就不去理會他甚多,云南各土司也不聽他的,他還能逃回北元?”

  從這句話能聽出,朱元璋的心情大好。

  楚禎心情也不錯。

  打完一場大仗,坐在敵人家里喝茶,這滋味著實不錯,難怪李世民當初說在隴西喝酒時,是那樣的得意。

  知道梁王逃走,惶惶不可終日,這茶喝起來更香!

  第二日。

  上了早朝,與群臣商議過后的朱元璋,給朱棣下達了指示:

  “改中慶路為云南府,置云南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留待以后管轄那里的地。

  你派兵分別經略各地方,詔令勸降各土司,故元萬戶、千戶府、長官司、宣撫司等,允許他們繼續在原職位上,等明年再來應天府見朕,朕再與他們商量過。

  諭令段氏歸降,授都指揮同知,世襲定遠將軍,給祿一千石,賜鐵券,準許段氏出十位進士,子弟皆可來國子監入讀。”

  這里就是未來的云南省會所在地。

  梁王逃了,但段氏還有十數萬軍,另外各土司、元軍舊部手里也有十數萬軍。

  所以,楚禎看到朱元璋開出豐厚條件,讓段氏歸降。

  世襲三品武職,給予段家十個進士名額,又允許他們來國子監讀書。

  當然,這些條件比起宋朝時,段氏當大理國國王差了許多,也比元朝的云南總管一職差。

  但這次明軍是要來將整個云南納入版圖,置云南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就是提前告訴他們這件事!

  要打,還是要降,任由他們選擇。

  得到父皇指示的朱棣,馬上召集軍中眾人,開始傳達旨意。

  楚禎沒有去摻和。

  他召集梁王府舊仆,以史官的身份,詢問并記錄阿蓋公主與段功的“孔雀膽”愛情故事。

  結果發現,段功這廝已經有老婆了,年紀還大了阿蓋公主二十歲,好在根據梁王府舊仆所說,兩人的確相愛,并且相互信任。

  “我算是知道為什么史官喜歡用春秋筆法了。”

  楚禎聽得直搖頭。

  要是段功不出名,他不介意用一下春秋筆法,讓愛情故事圓滿。

  但段功是大理總管,年紀擺在那,楚禎就只能如實記下,留待后人評論。

  朱棣知道他在做這件事后,就派人將兩人葬在一起,并準備修一座祠以示紀念。

  也算是圓滿了。

  “我先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楚禎打算告辭,等朱棣打完段氏和各家土司再回來,估計至少要兩三個月。

  “…楚真君慢走。”

  朱棣很是不舍的送別他,沒了楚真君,他哪里還能和應天府中的父皇及時傳信?

  接下來的戰斗,只能靠他們了。

  好在最強的梁王已經被拔掉,剩下的只需小心就能打贏。

  楚禎離開后,不止朱棣不舍,遠在應天府的朱元璋,也覺得渾身不自在。

  先前幾天他能隨時知道前線戰事,如今卻只能等半個月,才能等到快馬傳回消息。

  如何能忍?

  83最新地址最新網址:qishuta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