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

  一是大明的海船能大量出海,且從海外運回來財富,吸引更多人出海。

  二是大明的人口要多。

  華夏人有濃重的故土情節,許多人根本不愿離鄉。

  但只要大明人口足夠多,有個三四億人,總會有人因貧困而出海謀生,漸漸定居在海外。

  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

  大明要繁榮昌盛!

  楚禎不懂怎么治國,但他知道未來的歷史趨勢,知道該怎么指引大明朝走向正確的方向。

  方向指出來。

  但路要怎么走,能不能走得通,還得看朱元璋,朱標,以及大明朝群臣,如何引導千千萬的百姓,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外加一個朱棣。

  “楚真君剛起床?”

  上完早朝,來到望江樓的朱棣,看到剛穿上衣服的楚真君后,有些發蒙,看了看外邊,太陽早已高掛。

  “不是,我剛去跑完步回來洗澡。”

  楚禎早上七點就醒了。

  古代的晚上實在沒什么娛樂,難怪秦可卿那天晚上死活都想要平板回去看劇。

  朱棣再看了看楚真君的穿著,嘆道:“這身衣物倒是簡單方便,省去了許多麻煩。”

  可惜類似的衣物他只能在家里穿,穿去外面就是傷風敗俗。

  唯獨楚真君不同。

  “哈哈,后世就是這樣,怎么舒服怎么來。”

  楚禎看朱棣這一身衣服都覺得熱。

  昨晚幸好有時空史記,否則他說什么也要回現代去睡,大夏天太熱了!

  太監們送上早膳,楚禎一邊吃,一邊聽朱棣講剛才朝上的事。

  他一來大明,那些大臣們就又開始爭論,是否要把數理化列入科舉考試中。

  “走,去國子監!”

  楚禎三兩下吃完,與朱棣騎馬出門。

  國子監并不遠,穿過宮城,出玄武門后,往西邊走就能到國子監。

  根據朱棣介紹,國子監目前大約有五千多人,但按朱元璋旨意,胡惟庸調走了一批學生,去全國各地丈量田畝,預計要明年才能回來。

  讓楚禎意外的是,來到國子監的集賢門時,看到不少人正在等待,其中的傘蓋規格…

  “父皇正在等楚真君您!”

  朱棣笑道,再往前一段后,下馬領著楚禎往前。

  楚禎也下馬來,與朱元璋、朱標、李善長、胡惟庸等一大批人匯合,再一起進了集賢門內。

  大明國子監太學生已經在院子內等候,朱元璋進來,皆行揖禮,頌稱陛下。

  “這位便是今日來講課的楚真君!”

  朱元璋給楚禎做介紹。

  眾多太學生紛紛抬起頭,看向楚禎。

  這一次楚禎講課,大明朝的皇帝、太子、燕王,以及諸多大臣全都來了,足夠重視此事。

  楚禎能從這群太學生眼里看出驚訝、好奇、狂熱、鄙夷、不屑等神情。

  想來這段時間里,這群年輕學子們,在國子監內早已討論過無數遍關于儒家、數理化,以及楚禎的事情。

  此刻見到他這副古怪打扮,短發短袖,完全沒半點應天護國真君模樣!

  不滿歸不滿,沒人會在這樣的場合站出來指責他。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就在他們眼前!

  “其他雜事先不提,待會上課再與你們說。”

  楚禎笑了笑,“現在我們先進去。”

  朱元璋指了指院子東側的門,“那邊是孔廟,右邊是出去的門,太學門在前邊。”

  他特意說出來。

  一群奉行孔圣人學問的大臣、學生,紛紛望了楚真君一眼,意思很明白:

  如今的大明讀書人,學的就是流傳一千五百年的圣人學問,朝廷最高學府東側,就是孔廟!

  “我就不去孔廟了。”

  楚禎說道:“五百年后,絕大多數學生都不再專門學儒家學問,不再背論語,不學中庸,不讀孟子、大學。”

  大群的太學生,近旁的眾多熟讀四書五經的大明臣子、勛貴,以及朱標,朱棣兄弟二人,都看向了他。

  楚禎再說道:“五百年后的學生學些什么,待會我再給你們講,從我們生活的這片天地是什么開始講起。走,進教室。”

  他喊了一聲朱元璋,率先往前走去。

  朱元璋望著他背影,忽然覺得這小子越來越不簡單了。

  從容不迫,鎮定自如。

  一句五百年后,嚇住大群儒臣及學生。

  大明朝找不出他這樣的人,也不可能有。

  許多人是第一次見到楚真君,此刻見到他先陛下而行,都不由得愣在原地。

  直到朱元璋跟上,他們才回過神,按次序進入太學門內。

  一行人來到了辟雍。

  這里是大儒講學的地方,朝中大臣,一些翰林學士,東宮侍講等,偶爾也會來到這里講學。

  今日。

  楚禎當了一回“大儒”,坐到了臺上,朱元璋坐在東面,其余人則是坐臺下。

  人太多了,許多太學生只能站外邊,由太監將楚真君的話語傳出來。

  “今天來的人很多。”

  楚禎站臺上,一眼看去,前排有不少大臣已經五六十歲,他只認出三人,李善長,胡惟庸,宋濂,外加朱標朱棣。

  “陛下與太子和燕王都來了。”

  楚禎繼續說:“且陛下給足了我面子,不是我臉多大,而是陛下重視數理化!”

  小小的押韻,讓辟雍內氣氛緩和許多,畢竟有圣上在,無人敢失禮。

  “數理化有什么用?我暫時先不說。”

  “先從我的名字開始講,我姓楚,名禎,禎是祥、福之意。”

  楚禎將林妹妹的學問拿來用,臉一點沒紅。

83最新地址  按照大學第一堂課的慣例,先介紹自己,再讓底下眾人自我介紹,也算是認一次大明洪武年間的群臣。

  朱元璋不用介紹。

  從朱標,朱棣開始,再到一眾勛貴。

  楚禎意外的是,湯和,馮勝,李文忠等三位國公,傅友德,藍玉,沐英等幾位侯爵,這些開國武將也都來聽了。

  湯和、徐達、傅友德等三人赫赫有名。

  藍玉更不必說,明初藍玉案的主角,也是平遼東的大將之一。

  不過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本人,如今也在這,連朱棣都在,藍玉就實在不起眼了。

  勛貴之后,是文臣。

  楚禎上次在朝會時見到的,宋濂,錢塘,韓宜可也都在。

  另外,還有宋濂弟子方孝孺,這位也是大名鼎鼎。

  其他諸如國子博士吳沉,東宮侍讀張紞,太學生黃福,齊德等。

  除了這些人,欽天監的人也在。

  楚禎大致聽了一遍,笑道:

  “各位不是已經赫赫有名,就是已經走在赫赫有名的道路上。”

  楚真君為人隨和,愛開玩笑!

  這是眾人對他的初步認知,忽略他的身份,以及那些駭人聽聞的言語,這群太學生甚至以為他是同齡人!

  “你們的學問都不低,會打仗的公侯,湯和,傅友德,藍玉等——我習慣直呼名字,你們也盡管喊我名字。”

  楚禎解釋了下,略過,繼續說:“還有會做文章,寫詩寫詞的,詞可能少了些,宋朝已經過去百年。”

  “但你們,或者說,自儒學一家獨大以來,很少有人再去做別的學問!”

  “不是天竺傳來的佛教,也不是西方的基督,而是另一種,關于認識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為什么的學問!”

  臺下,眾多儒臣與太學生以眼神表達不滿。

  他們豈能沒思考過這些問題?!

  楚禎笑道:“我從天地開始說起,你們可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眾人悄悄看了一眼圣上。

  天有多高?

  天子有多高,天就有多高!

  朱元璋繼續聽著,神情平靜。

  “天有多高?從這里,到天空。”

  楚禎指了指天,“有一千公里,大約是兩千里,超出這個范圍,人就無法呼吸,因為空氣沒了,就好像魚上了岸一樣。

  再往上,是太空,太空幾乎沒有東西,寒冷、空曠、黑暗。

  如果對著月亮飛去,走過七十萬里路,伱就能落到月球上,如果上面有嫦娥仙子,也就能見上一見了。”

  辟雍內,一群人安安靜靜。

  楚真君這些話,誰也知是否是真。

  但所描述的事情,卻令他們震驚。

  “對著太陽飛,則需要走大概三億里,你就會一頭撞入太陽中,被百倍、千倍于普通火焰的等離子體灼燒。”

  等離子體…是什么?

  千倍于火焰?!

  “三億里地…”

  朱棣默默算了一算,從應天府到北平,他走了大約一個月。

  三億里地,他需要走…一千年?

  “正因為我們離太陽遠,所以才沒有被燒死。”

  楚禎繼續說道:“離開太陽后,外面的宇宙廣闊無比,你們夜晚仰望天空看到的每一顆星辰,都是一顆太陽,它們在更遠的地方發光發熱。”

  “天有多高?比三億里地還多億萬倍!”

  “地有多厚?往下打一個洞,兩萬五千里地后,你會到達世界的另一端。”

  眾人想象不出。

  楚禎幫他們想,說道:“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球!一個大圓球,懸浮在宇宙中,跟隨著太陽,被銀河牽著走!”

  原本想反駁所謂數理化,所謂不同于儒學的新學問的人,此刻都不知該說什么了。

  腳下的地面,是一個球?

  楚禎看到了一群人憋著,又不能質問他的表情——有朱元璋在,他們不敢出聲問。

  楚禎笑道:“你們盡管說話,提問或者質疑,但我希望不要有為反對而反對,不要滿腦子都是圣人的那些學問,孔孟不是神仙,他們對天地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如果有神仙,那這些神仙一定對太陽系有十分清晰的了解,因為宇宙是客觀存在的,神仙也能看到宇宙,認知到宇宙的廣闊。

  比如,道家中的道,佛家的一花一世界。

  “敢問楚先生!”

  有人站起身,從真君變為先生的稱呼,問道:“既然天地是圓球,那為何我們沒有掉下去?地心中又有何物拉著我們?”

  “問得好,坐!”

  楚禎讓這年輕的太學生坐下,拿起一本書,往上拋了拋,又接住。

  朱棣隱隱看出來了。

  “大道至簡,宇宙的奧秘就隱藏在不起眼的事情中。”

  楚禎笑道:“為何我們跳起來又要落下?為何炮彈平著射射出又會砸到地上?弄明白這些,你就能知道為何月球跟著地球走,地球又被太陽牽著走,而太陽又跟著銀河走。”

  宋濂,方孝孺,錢塘等大臣,此刻想遍自己往日所學,也得不出答案來。

  “是重量!”

  朱元璋篤定的答了出來。

  他不知道月球多大,但月亮肯定比太陽小,太陽也比銀河小。

  “對了一部分。”

  楚禎說出了萬有引力的定義,并給他們描述了太陽系模型。

  欽天監監正楊野,監副李德秀等人,幾乎是眼睛都不敢眨,一字不漏的記住楚真君講的這些關于星空的玄妙!

  “竟然是這樣,如此說來,天相變化豈不就是…”

  楊野看向了大明朝的皇帝,只見陛下仍舊在默默聽講。

  身為天子,又是奉天承運皇帝,而如今楚真君卻說天外有天,天高不知億萬里,里面空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

  好一會。

  楚禎講完,朱元璋才問他:“神仙都住在其他星球上?距離我們百倍太陽之遠?”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