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

  “皇親國戚是該享榮華富貴。”

  楚禎也沒有咄咄逼人,繼續說道:“他們既能穩定江山,又能與勛貴聯合,對抗朝廷文官,不至于讓一家獨大。

  史書上就是因為宗室被朱棣奪兵權,又不能做官,土木堡之變后勛貴子弟一蹶不振,導致大明皇帝只能啟用太監制衡文官。”

  朱元璋屢屢聽到土木堡、叫門天子、大明戰神的名號,但每一次都忍下來。

  問了肯定會憋一肚子火,不如不問!

  “文官竟要宗室與勛貴才能抗衡?”

  朱元璋聽得驚訝。

  這些事情他從未聽說過,給他講史的翰林學士也從不提起,如今楚禎直白的說出,才讓他心中一驚。

  李清照很自然想到了大宋朝,也是太監負責監軍。

  楚禎說道:“打天下要武將,治天下要文臣,自古以來都是,所以歷朝歷代都要防止文官結黨,唐朝牛李黨,宋朝新舊黨,明后期的東林黨等。

  結黨其實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黨爭,比如宋朝——”

  楚禎看向李大才女,“新黨得勢,舊黨全部滾去嶺南,舊黨得勢,新黨也全部滾去嶺南,黨爭激烈之下,根本沒有對錯之分,朝廷軍政自然就是一塌糊涂。”

  李清照不知該作何表情,只得弱弱提一句:“其實也不是全部去嶺南…蘇翁倒的確還在嶺南,也正是因為黨爭被貶。”

  楚禎記下這件事,等之后再寫入時空史記內。

  按照他看過的史書,李清照這個年紀的時候,也就是1100年左右,蘇軾已經從嶺南回來,并即將病逝。

  朱元璋想到了胡惟庸,“要怎么遏制官員結黨營私?”

  “這我就不知道了,畢竟我不是皇帝,也沒當過官。”

  楚禎笑了笑,“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科舉公平。”

  “科舉公平?!”

  李清照,朱元璋一起看來。

  坐在沙發的林黛玉抿唇一笑,她大概知道何為科舉公平。

  “簡單的說,就是科舉取士按照地域劃分南北,稱為南北榜。”

  楚禎對朱元璋笑道:“這也是洪武三十年時發生的事,是你想出來的方案,那時候大明恢復科舉制了。”

  “朕能活那么久?”

  朱元璋臉上驚喜,打斷他的話。

  “第三年就改元了。”

  “第三年…你就直說俺洪武三十一年死就得了!”

  朱元璋沒好氣道。

  三人都笑了起來。

  楚禎說道:“你把政事放一放,平時注意調養身體,洪武年號用五十年都不成問題。”

  不是楚禎亂說,而是朱元璋的身體素質堪稱逆天。

  他小時候吃不飽,當過乞丐,年輕時從身先士卒開始打仗,得了天下又開始處理政事。

  就這,朱元璋的后宮還喜報連連,光兒子就二十六個。

  對比李世民五十二歲病逝,就知道洪武大帝有多猛。

  “哈哈哈!洪武五十年?太子豈不是等急了?也對,朕可以和李淵一樣當太上皇。”

  朱元璋大笑。

  楚禎笑著喝茶,李淵是躺著也中槍。

  林黛玉眉眼彎彎,笑說:“大順朝也有太上皇。”

  “他是怎么當太上皇的?”朱元璋順口問一句。

  “老圣人旨意只說歸政退閑,其余未曾提到。”

  “老圣人?”

  朱元璋輕哼一聲,未再發表意見。

  楚禎繼續說道:“南北榜起因未知,有人說是南方士人對洪武帝進行一次試探,意圖打壓北方士人。”

  “試探朕?”

  朱元璋冷笑,是嫌脖子上腦袋太多了不成?

  “也有說是純屬南方富庶,北方考不過就是考不過。”

  楚禎說道:“最終結果就是,狀元和主考官被殺以平息北方士人之怒,當年再次錄取一次北方士人。”

  朱元璋說道:“朕就是見這科舉錄取來的人不堪大用,才下令停考十年,如今再看,隋唐開科舉不是沒有道理的,實在沒有比科舉更好的選拔官員的辦法。”

  “十年前你剛當上皇帝,要求高正常。”

  楚禎一笑,說:“正好,如今借恢復科舉的恩典,直接改科舉,按照南、北、中三個區域錄取進士,或者按照每省人口、繳納稅賦、徭役輕重來分配進士名額。”

  朱元璋震驚的看向他。

  前面分三個區域還好,但后面,按照每省人口來?

  似乎有點過狠了,江南士人不得拼了命考?

  畢竟南方士族狀元之才再多,也只錄取那么多。

  楚禎再說:“比如廣西廣東,人口少,稅賦少,就給少一點的進士名額,但不能不給,因為他們也納稅。

  北方人口也不多,但北方要防守邊境,承擔更重的徭役,也要讓他們得多一些名額。

  再比如未來打下的云貴,雖然那些土司人念不來四書五經,但就算不識字,也要分進士名額,以拉攏人心。”

  楚禎看向他:“北方漢人受到胡人影響太大,滅南宋的元朝大臣張弘范,雖是漢人,卻早已無半點漢人之心,效忠的是蒙元。

  所以,大明朝彌合南北,將云貴納入華夏版圖,是怎么也抹不掉的大功勞!”

  朱元璋笑了起來,但很快表情又僵住:“云南王要生邊釁?”

  云南王是蒙元冊封的,忽必烈孫子,名字長長一串,封號是梁王。

  “我查了下,就在洪武十三年九月。”

  “哼!”

  朱元璋直罵:“他若依本分,守著他那一陁地面,我也不征他,他卻不守分,我就派軍平定了他!”

  又對楚禎說:“你幫我買多一些東西,我先命人去監視他,看能找機會先打過去。”

  “弓箭甲胄雖然好,但到底比不過大炮。”

  楚禎笑了笑,“我找個時間搜集一些適合大明制造的大炮,匯集成書送給你,看大明工匠能不能造出來。”

  朱元璋眼前一亮,拍沙發稱好的很。

  “大炮?”李清照細想了想,宋朝的火炮、霹靂炮,不知和楚郎君說的有什么不同。

  “至于改革科舉內容…”

  “這個之后再說!”

  朱元璋抬手叫停,“俺知道你要說些啥,減少儒學,加上算術…等俺命宋濂寫好重開科舉奏疏,再拿給你看。”

  “宋濂?”

  楚禎笑道:“你是把背鍋的人都找好了嗎?”

  胡惟庸背攤丁入畝,宋濂背改革科舉,二人都是犯在朱元璋手上的大臣。

  他們改得好,就將功抵罪。

  改不好,也是抵罪,以消除眾怒。

  朱元璋嘿一聲笑,轉問道:“胡惟庸寫的東西能不能用?”

  “不行,因為攤丁入畝要穩定物價,讓百姓把錢糧折算為銀子,而你的大明寶鈔政策亂得一塌糊涂,每年都在大量發行,讓百姓手中的寶鈔變賤。”

  “朕…窮。”

  朱元璋咬著牙說出這句話,“只能印寶鈔給官員當俸銀。”

  楚禎笑了起來,能逼得洪武大帝說窮,足以見得他是真的窮叮當響。

  “但窮也不能超發寶鈔,一條鞭法要大量白銀…你如果要現在推行攤丁入畝,只能選擇穩定紙幣價值。或者先丈量田地,讓百姓交糧抵徭役,以后再改交銀。”

  “穩定寶鈔價值…你說的中央銀行?”

  “對。中央銀行頒發相應律法,底下銀行可以是大明朝廷控制,也可以拉江南富商來參與,比如沈萬三。”

  “伱還知道沈秀?”

  朱元璋詫異,“他如今剛好在云南邊境。”

  “沈萬三沒死?!”

  楚禎很驚訝。

  這位也是大名人啊!

  號稱天下第一富。

  “他七十多了,當年協助張士誠守蘇州,朕想殺他,皇后求情,才改為流放云南,留沈家子孫還在原籍。”

  朱元璋瞇了瞇眼,“也罷,既然你提到,朕就赦免了他,讓他回應天府見朕!”

  楚禎只笑了笑,可一旁的李清照,卻是不禁羨慕起來。

  蘇翁等人還在嶺南,誰又能讓官家一句話就赦免蘇翁呢?

飛翔鳥中文    超時空史記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