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5章:道門金策與香火愿力

  最新網址:yingsx第35章:道門金策與香火愿力第35章:道門金策與香火愿力←→:

  李無攸對陸義居的恩將仇報大為不滿。

  明明自己幫了他那么大一忙,事先也說好了要求。

  結果呢?

  只能用忘恩負義來形容。

  “不愧是縣老爺,李某深感佩服。”

  在銅川縣城又逗留了數日,去南山道觀前,李無攸朝陸義居抱了抱拳,不咸不淡地說道,

  “只希望縣老爺別忘了答應我的圓滿雜術。”

  陸義居點了點頭,保證道,“李兄放心,七門圓滿層次的雜術,一定給你找到。”

  “等你從南山道觀回來,就派人教你。”

  李無攸扯了扯嘴角,最終沒有把破口大罵付諸于實踐,而是拱了拱手便朝南山道觀而去。

  目送李無攸離去,陸義居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聳了聳肩挑了挑眉頭,“總算讓你吃癟了一次…舒坦。”

  這還是李無攸第一次走進南山道觀之內。

  斑駁庭院,青瓦白墻,樹木蔥蔥,清泉溪流,瀑布深潭。

  雖處初秋,卻無半點枯敗之感。

  南山道觀和這片山林,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張遠宗親自帶著李無攸,行走在山間小路上。

  只不過,南山道觀并無什么人煙。

  與其說是道觀,反倒更像是一座私人山林宅院。

  “每日早課,便是打掃仙祖殿。”

  張遠宗對李無攸介紹道,“小師弟在南山道觀的時候,萬不可懈怠。”

  李無攸點頭應道,“師弟知道了。”

  “平日里的修煉,并無固定位置,小師弟可憑自己心意,選擇修煉之地。”

  張遠宗不過二十五六的樣子,相貌清秀,隨意扎著發髻,插上木簪。

  行走間,寬大的藍色道袍,衣帶款款,古韻盎然,

  “至于飯食,平日里我一人居于此地,只服用辟谷丹。”

  “不過如今,三師妹和小師弟來到這里,若想用飯,可以生火做飯。”

  “住的廂房和庖廚都在后山,我已經收拾出來了。”

  張遠宗說話不急不緩,領著李無攸在道觀內行走,

  “待會兒,我先為你們造冊入門,傳授功法。”

  “之后,再去后山。”

  說話間,二人走過一條蜿蜒的林間石階,走入前山庭院。

  仙祖殿便在其中。

  在這里,李無攸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顧思仙。

  顧思仙看到李無攸,下意識往后退了一步,但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朝李無攸一瞪眼,像是賭著氣,不讓自己在李無攸面前露怯。

  此時的她,恢復了自己最初的樣貌,瓜子臉,玲瓏翹鼻,線條柔美,肌膚好似羊脂白玉一般,嬌嫩雨潤。

  晶亮的眸子,明凈清澈,好似林間小鹿,青春靈動。

  穿著寬大的藍色道袍,扎著發髻,足足有一米七的個子,袖長窈窕,亭亭玉立。

  李無攸挑了挑眉頭,目光在顧思仙的唇上掠過,笑著抱拳行禮道,

  “李無攸見過三師姐。”

  張遠宗笑道,“三師妹與小師弟之前已經見過,頗有緣分,往后可要相互提攜,顧念師門之誼。”

  他繼續往前走,“你們隨我來。”

  李無攸跟在后面,路過顧思仙身邊,顧思仙也跟著張遠宗,往仙祖殿走去。

  她鼓足勇氣,一腳踩在李無攸的腳上,

  “小師弟,以后請多多指教。”

  這一腳對李無攸而言,可謂是軟弱無力,毫無殺傷力可言。

  見顧思仙對自己又怕又氣又想找回場子的模樣,李無攸忍不住摸了摸她頭上的發髻,笑著回道,

  “師姐放心,師弟一定好好向師姐請教。”

  顧思仙再次加重自己腳上的力道,扭過頭朝李無攸一瞪眼,輕哼了一聲,然后加快腳步,跟上張遠宗。

  三人來到仙祖殿。

  張遠宗率先向仙祖伏羲像行禮。

  李無攸也有樣學樣,行了一禮。

  而后,張遠宗從供奉桌案上,取下一本青底金邊的厚重書冊。

  書冊之上,一個古老篆字——南,龍飛鳳舞烙印其上,流淌著絲絲玄妙道韻。

  “這便是我南山道觀的道門金策。”

  “只需將你們的名字收錄其中,從此,你們便將是南山道觀弟子,非道觀破滅,不得拜入他門。”

  張遠宗翻開道門金策封面,“滴入鮮血即可。”

  “師妹先來。”

  顧思仙上前一步,咬破手指,滴了一滴鮮血,在道門金策上。

  只見原本空無一物的空白書頁上,竟出現了一抹虛影,赫然是顧思仙的名諱。

  “小師弟該你了。”

  李無攸有樣學樣,咬破手指,滴上鮮血。

  同樣的一幕,也出現在道門金策上。

  不料,李無攸的腦海中,卻突然響起了一道悠揚厚重的鐘聲。

  伴隨著鐘聲震蕩,紫金混元塔內,一直無法開啟傳承的乾坤道祖虛影,竟隱隱有要睜開雙眼的跡象。

  剎時間,斗轉星移,時空倒轉。

  仿佛宇宙在剎那間流淌了億萬年,無數世界在其中隱現,好似泡沫般,出現然后破滅。

  時間在此時,變得流轉不定。

  像是過去了很久,但又像是才過去剎那。

  “小師弟怎么了?為何出神?”張遠宗的聲音,將李無攸喚醒。

  李無攸回過神來,暗道一聲可惜,乾坤道祖的傳承,僅僅只是出現異動,依然沒有開啟,

  “沒什么,師弟只是剛剛想到,道門金策可以進行香火洗禮,這才有些愣神。”

  張遠宗面上露出些許唏噓,“這也是我不愿收你們入門的原因。”

  他將南山道觀的道門金策,恭恭敬敬放回了供奉桌案上,然后示意二人坐上蒲團,

  “南山道觀的道門金策有損。”

  “我雖可以傳授你們正印法,卻無法為你們進行香火洗禮,助你們邁入八品養印境。”

  “委實有點耽誤你們…”

  “我能做的,便是盡可能將修行之法傳授給你們,好讓你們有立身之本。”

  張遠宗的聲音里,帶著令人心神舒緩的力量,

  “在此之前,我先為你們講講如今的這方世界。”

  李無攸老老實實盤坐在蒲團上,目露期待之色。

  穿越過來已經過去了數月,但這個仙俠世界,僅僅只看到冰山一角。

  尤其是修行一道,更是知之甚少。

  張遠宗要講的東西,正是他急需知道的。

  “首先,便是道門。”

  張遠宗不緊不慢道,“道門分四品,一品仙門,二品郡宗,三品縣山,四品不入流。”

  “從道門的名稱上,便能看出其品級。”

  “品級越高,其道門金策能夠積累驅使的香火愿力便越強,其門下弟子的修行,自然也就更加輕松。”

  “一品仙門掌控一州之地的香火,二品郡宗則是控制一郡之地,三品縣山可收獲一縣之香火。”

  “而不入流…現在的南山道觀,便是在這個層次,嚴格來說,已經不能算是道門,因為雖有道門金策,卻無收獲香火愿力之能。”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這,便又不得不提到現在的修行之路。”

  “九品筑基,修煉氣血元脈,打熬肉身體魄,氣血元脈好似大樹的根脈,乃是修行根基所在。”

  “八品養印境,顧名思義,便是要在氣血元脈中,蘊養氣血卦印。”

  “首先以氣血凝練陰陽卦爻,再由陰陽卦爻組成卦印。”

  “這便需要六十四門正印法,否則即便知曉陰陽卦爻的排列組合,也無濟于事。”

  “因為一個卦印看似只有六爻,但六爻之間的聯系千變萬化,陰爻陽爻之間的融合,一步之差便有可能讓人身死道消。”

  “一些修士,苦于沒有正印法,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形成了似是而非的卦印,這便是八百旁門的由來。”

  “旁門之法一切都需要自己領悟完善,有的旁門之法堪比正印法,但有的卻極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把自己練死。”

  “按理說,旁門之法的絕巔,同樣也能達到一品,但從古至今,也沒聽說有人能將旁門之法完善到如此境界。”

  “真有此等人物,那便是堪比仙祖的存在了。”

  “一般修煉旁門,六品便是極限,越往上越危險,極有可能下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張遠宗說到這里,笑了笑,“不過師妹師弟無需擔心,南山道觀雖已破敗,但卻有三門正印法,足夠你們修行之用。”

  李無攸聞言,不禁心頭一震。

  南山道觀的底蘊,還真不是開玩笑。

  本以為有一門正印法也就差不多了,想不到竟然擁有三門。

  當真不可小覷。

  張遠宗繼續說道,

  “都說正印法乃是修行根本,足以支撐一座道門,此話倒也不錯。”

  “但除了正印法之外,還需要一樣東西,那便是香火愿力。”

  “八品養印境,首先要用氣血元脈凝練陰陽卦爻,再用道門金策進行香火洗禮,可以助修士順利邁過這個階段。”

  “如果沒有香火洗禮,修士想要靠自己凝練出陰陽卦爻,難如登天,一萬名修士中最多只有一人。”

  “這樣的修士,稱之為道靈之體,乃是萬中無一的修道天才。”

  “這也是道門金策最珍貴之處。”

  “有了道門金策,任何一個筑基九階修士,只要掌握正印法,便能順利邁入八品養印境。”

  “可若是沒了道門金策,便只能停駐在筑基境,再難往上提升。”

  “而且有香火愿力的幫助,往后的修煉也會輕松不少。”

  張遠宗的面色之中帶著些許嘆息,

  “你們也應該了解,南山道觀目前的困境了。”

  “雖有道門金策,但卻有名無實,只能在筑基境中沉淪。”

  李無攸心頭微動,沒想到此方世界的修行之路,竟會如此復雜,

  “這道門金策以及香火愿力,豈不就是套在眾修士脖子上的枷鎖?”

  “只有加入道門,才能繼續修煉,要不然只能做個凡人。”

  一旁的顧思仙接口道,“所以這個天下看似朝廷掌管俗世,但實際上卻是道門掌控一切。”

  “若非道門還需朝廷進行名義上的冊封,天下早就被道門瓜分干凈了,哪里還有朝廷什么事?”

  張遠宗點了點頭,“世事如此,南山道觀如今淪落到不入流之境,我等也只能獨善其身。”

  “若他日能有力量改變現狀,還望師妹師弟能夠以自身所學,兼濟天下。”

  “這也是師父時常教導我的。”

  “接下來,我便代替師父傳授你們修行之法。”←→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仙俠世界,賴在監獄的我無敵了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