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對于華爾街而言,是個風雨飄搖的月份。
自匯豐銀行計提108億米元的壞帳后,利空消息接踵而至。
幾乎每隔二到三天,就有一家小型信貸公司破產的消息。
三月五日,US30道指期貨首次跌破一萬二千點,達到11970點。
“師父,破一萬二了。”
操盤室里,徐三元見師父謝文看著盤面無動于衷,坐在那里抽煙,忙喊道。
謝文知道今天會破一萬二,也是空翻多的機會,雖然一周后會再一次破一萬二,但多空轉換一下至少有十億米元的收益。
問題是,自己將近二百億米元的身家了,會不會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
畢竟自己是個華人,而對方卻是個流氓。
小心駛得萬年船,尤其是在異國他鄉。
而且,得趕緊找個島國注冊家公司洗錢。記得楊大佬就是找了個避稅島國,注冊了好幾家公司的。
“不做差價,靜觀其變。你堂姐那五萬手可以做做。”
“為什么呀?師父。”
謝文把自己的擔心說了說。
“米國不是講究民主,自由,法治的嗎?”
“你太天真了,三元。國家的根本是什么?利益而已。
從現在開始,我們的US30道指期貨只做趨勢,不做短差。
再破一萬二,就空翻多。你現在繼續買入亞馬遜,目標五千萬股。”
“師父,亞馬遜再買又要觸發舉牌了。”
“又要引發舉牌?舉過一次牌了嗎?我怎么不知道?”
“上次你回國接女兒的時候,我買到二千六百多萬股引發了舉牌,發了個通知來。
我堂姐回復說是投資,沒收購意向,后來就沒消息了。堂姐覺得你也只是投資,就沒打電話跟你說。
如果買到五千萬股,就持有10的股份,又要觸發舉牌了。”
“那就舉牌,我就想告訴米國政府部門,我買股票,買期指,是來投資的,不是來投機的。”
“好,那我就繼續買。”
“嗯,慢慢買,不急不慢的樣子。”
“師父是想迷惑別人?”
“是的,我感覺到有人在關注我們。不動期貨,只買股,慢慢買到舉牌。”
謝文想,舉牌好,昭告天下,盡人皆知,風險反而會減少。
相關部門想搞事,反而會有所顧忌。
米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紐約證券交易所,今天都有人在關注著謝文的幾個帳戶。
短短幾個月,賺了一百多億米元,想不關注都難。
當然,謝文的資料就擺在案頭。這家伙在中國就是個投資高手,屬于那種天才型的高手,幾乎很少出錯。
但也不能老擼羊毛啊,再瀕繁做差價,就要找由頭搞一搞他。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這家伙有時搞,有時又不搞。這幾個帳號放空單后,又有半個月沒動靜了。
就像今天,US30道指期貨波動這么大,也沒見這幾個帳戶有什么動作。
反而是謝文的帳戶在繼續買入股票。
像這樣的帳戶就很難搞,有時天天做,有時十天半月不做一次。
交管員看了一會,沒什么興趣了,填了個正常提交給了證交會,又去看其他人了。
證交會的人收到報告后,又察看了一會,確實跟報告的一樣,也就沒再關注了。
要不是這次一天搞了三十億,其實證交會也沒興趣關注他,華爾街比他有錢的太多了,只是由于他是個華人才會重點關注的。
謝文的小心果然不是多余的,無形中躲避了一系列的麻煩和危機。
現在全天在別墅里吃飯的有七個人,謝文,徐三元,楊自律兩公婆,三個學生。
徐愛華與劉曉梅一般周末才在家吃飯。
得知楊自律夫妻倆長住米國后,楊鑰與謝薇薇別提多高興了。于是接送小孩讀書,去法拉盛學習的事就落在了梁敎授頭上。當然,梁教授也樂在其中。
一家人吃完晚飯后不久,徐愛華與劉曉梅就回來了。
“徐總,你了解海島小國注冊的事嗎?”
大廳里,都坐著聊天,謝文想起資金轉移的事,于是問徐愛華。
“知道,老板。”
徐愛華說道。
“現在很多公司都在 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注冊公司。雖然都是離岸公司,但是管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維京群島更注重股東的隱私信息,對注冊公司的信息非常保密,而開曼群島信息公開,但是支持注冊公司在香港、米國等地申請上市。
一般是先把公司注冊在維京群島,然后在開曼群島成立控股母公司,然后再用這個母公司在國內成立外商獨資企業,最后外商獨資企業運用公司章程和協議,控制國內的其他子公司。”
“聽起來有點復雜,你去注冊二家公司,每個地方注冊二家。”
“現在有不少代理商專業做這個。”徐愛華說道。
“靠譜就行,你去搞定這事。”
“好的,老板。老板啊,問你一件事哦。”
“什么事?”
“你一再強調破一萬二就空翻多,今天怎么到目標位你又放棄了?”
謝文把自己的想法與徐愛華說了一遍。
“于是老板打算搞個離岸公司洗錢?”徐愛華問道。
“能搞嗎?”
“太能搞了,都是這么搞的。”
“證交會真會監控交易情況?”
“當然,國內也一樣,要不怎么發現異常交易?”
“這個我知道,我是說針對指定的帳戶。”
“當然,任何一個帳戶的交易數據都可以在后臺實時察看到。”
謝文賊笑著說道,所以我打算以后要小錯幾次,讓他們放心。
“這幾天US30期指會反彈,我持倉不動,小虧一下,然后再破一萬二的時候就空翻多。
這次翻多后應該會有不錯的收益。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為什么呢?”徐愛華與徐三元齊聲問道。
“你們以為米國高層真的沒察覺到次貸風險?
他們不蠢,一定會想辦法轉嫁風險到其他國家。為了拖延時間,會制造一定的繁榮假象,股市期指會創下新高,然后再下跌套死這些資金。”
“等到危機遍布全球后,米聯儲再出臺量化寬松政策,比如降息等措施,然后購買大量的資產支持證券、出售國債,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之后,米國經濟逐漸復蘇,而其他國家就會遭到打擊,熱錢會再次流向米國。”
這就是他們要采取的戰略。
謝文說到這里,心里突然閃過一道疑惑,莫非,次貸危機是一次政府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