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六章:楚國三難·病不同因

  第二百零六章:楚國三難·病不同因第二百零六章:楚國三難·病不同因:、、、、、、、、、最新網址:ishuquge

  楚君瞳孔微縮。

  父罪子償?

  子思孝而赴死。

  子思己而逃亡。

  伍奢有兩個兒子,當初費無忌向公子居出策,用父之孝道引來二子殺之。

  這件事,楚君也是知曉的。

  伍奢的大子伍尚,赴死了。

  伍奢的二子,伍子胥,逃亡了。

  而褒響之死的暴露,也是伍子胥所傳…

  可見,

  褒響之死本就是內部幾人知曉的事情。

  但泄密如此之快,皆因為內部之爭,而不擇手段,不顧后果,最終顛覆一國啊!

  楚君心頭抽疼。

  “建兒…”

  楚君回首,卻只能看見兩個低首,不敢抬頭的兒子。

  是誰準備謀傷建?

  他也不知道,但是他清楚,就是其中之一。

  或許這還與費無忌有關,但費無忌已經被他殺死,無可對證。

  “風子,事成定局,可有解?”

  楚君屈服,再無任何傲氣。

  他如今,只想救楚國。

  滅社稷,奴楚人,這是楚君死亦難以接受之事!

  對此,風允說如此之多,也非是為救楚國。

  他只欲救楚人。

  就像是當初在大庭時,風允不會選擇復大庭國,以安大庭國民。

  但又給予大庭人,是為奴隸、還是為國而死這樣的個人選擇機會。

  逃與死。

  是不同的。

  此時的楚國也有不同。

  是戰,為國。

  是逃,為生。

  對風允來說,已經沒有區別。

  但瘟疫…

  瘟疫之下,何來選擇呢?

  這才是風允需要做的——治瘟疫。

  此時,諸國林林,滅國而合一之事可,但滅人之傳承不可。

  是以。

  面對楚君,風允整合話語,道:“此時楚國有三難。”

  “一為戰事,一為民心,一為瘟疫。”

  說后,風允詢問楚君。

  “楚君認為,其中何為重?”

  楚君微愣,思索不停。

  越思,越無力。

  戰事重要?

  可民心不得,瘟疫不絕,楚人如何戰。

  民心重要?

  可戰事在前,苦苦相逼;瘟疫在后,勢頭兇猛。

  瘟疫重要?

  楚君低頭,他第一時間就封鎖了瘟疫之情,至今,民間無有所知。

  “風子,莫不能同時解乎?”

  楚君懇切詢問。

  風允搖頭。

  “楚國一體,此三者如病,外力雖能治,但此時三病不同因。”

  “其戰事,褒響之死為因,天子以瓜分楚國為利,諸國以大義群起而欲攻。”

  “其民心,代國而罪為因,蠻夷之稱呼無可辯駁,尊祖之情緒高盛但缺德。”

  “其瘟疫,尚不知因…”

  “病不同因,藥不同服,以避免藥性相撞,病情加重。”

  “而多病纏身,外力也損人力,其人之余力,也有盡時,盡則亡。”

  “此時,應治根本,以行運氣,解一病,騰余力,助而治他病。”

  聞言,楚君訥訥。

  “那先解戰事呢?”

  瘟疫…庶民之死,又何妨焉。

  甚至是,如果能救楚國,對于權貴來說,利用瘟疫,殺退敵軍,又有何妨!

  但瘟疫之事傳出,楚國之亂,不亞于戰,此法不到終時,不當用也。

  風允蹙眉。

  “害而償命。”

  楚君眼中微怒。

  羋月哭泣道:“風子,月兒不要阿父償命,月兒愿意為阿父去…”

  “月兒…”楚君觸動,摸摸羋月的發髻,柔聲道:“阿父不會去的。”

  風允自然知曉楚君不會去為褒響而死。

  何況他死,也無法消弭這件事對楚國帶來的影響,諸侯很可能也會用另一種方式控制楚國。

  但這不是風允想要思考的事情。

  風允道:“楚君想解戰事,但余只想解瘟疫。”

  “或許對君來說,楚國是您的一切,而公主月,愿意為您而罪,您愿意為楚國而對外。”

  “看似英烈感人,為國為父…”

  “可實際上,這樣的情緒,是無關對錯,只有親疏之別,不公正,卻有理的。”

  風允目光淡漠,說著楚君不喜的話。

  “對允來說…為大庭國人,不說在大庭時允如何,可如今大庭已亡,允已經是無國之人,何國興亡,對允無異,允在意的是自己無國之后,人這個身份。”

  “人…這片大地上皆為人,不管是何國之人,或氏族、庶民、野人、奴隸、都是人。”

  見楚君蹙眉,風允止聲。

  “君與允,無法共處,且說到這吧。”

  “楚君只需知曉,允不是任何一國的人,心中沒有為楚而戰的想法,也無為別國而敵楚。”

  “只望,楚君能與余便利,調查瘟疫情況,以治瘟疫,利好人族,再遇瘟疫時,后人能有史可依。”

  見楚君眼底的不甘。

  風允提醒。

  “瘟疫姿態雖不顯,但天時有異…楚君,可感覺這清明時節,氣也寒如臘月否?”

  “而那些瘟疫…暴斃之人,就是因為風寒所致,一夜如毒發而亡。”

  此言一出,楚君眼中浮現公子建死去的樣子。

  “建兒…”

  如此瘟疫之猛烈,楚君也驚。

  但下一刻,他道:“不知寡人…與眾人皆感瘟疫否?”

  公子建之尸,他也接觸過,那瘟疫之氣?

  風允伸手,觸在越君肩頭,望氣而探人體。

  “心有正氣,可抵病疫,即使感染了,只要不曾爆發,人體的正氣也能逐漸排出這些病氣。”

  “或許之前有疫,但此時楚君無礙。”

  或者說,錦衣玉食,身強體壯的人,只要不是長時間接觸,也能抵御一定的病氣。

  何況是武異人…

  至于當初屈原,也憂慮過度,傷至體魄,還長時間在揚粵之地巡視。

  “寡人…應允。”

  楚君拍拍羋月,放下,直立而站,注視風允,他眼中閃過瘋狂之意。

  可最終瘋狂歸于平靜,國之體大,他不可逞一時之瘋狂,而罔顧楚國后代。

  “風子既然想治瘟疫,就治理瘟疫。”

  “借風子之言,解一病,騰余力,助而治他病。”

  “還望風子盡快解余力,到時楚人也能以無病之軀,以戰。”

  楚君明白,風允并無參與楚國戰事之心。

  瘟疫…確實是此時的楚國之難。

  如何能瞞得住呢?

  到時若在戰時爆發,恐將潰不成軍矣。

  而戰事。

  水軍。

  當初風允所言水軍之事,得項燕一族告知。

  雖說短時間內無法造出大船,但楚國的船本身就比小舟大,只需改裝。

  亦可在漢水之地,攔截北上之國。

  他們所需要擔憂的,應是漢水之南,有地的國家——潛國,鄂國。

  既如此。

  楚君挺拔身軀。

  “請風子持寡人寶劍,以治瘟疫。”

  “戰事,寡人親征;民心,氏族親安!”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大周守藏史相關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