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章:擔憂·楚人精神

  最新網址:lewenge

  風允點頭。

  “不急一時。”

  相比國情,此時楚人的狀態,更讓風允無奈。

  風允沉吟一二,道:“除卻楚地之情外,楚人的精神,也是我很擔憂的事情。”

  “楚國可有自己的《風澤無神》之策呢…”

  風允語止。

  他如今不是楚國士,也非國相,也沒有百越王那般的君主。

  他如何能行風澤無神這樣的策論呢?

  風允知道了。

  他輕笑道:“原是這般,楚君應是看過余的《風澤無神》之策了。”

  風允說著,看向沈尹華。

  如果沒錯,沈尹華之前試探自己對散布自己的策論之人,的態度,就是其因有二。

  其一。

  若不散布,那楚人就會認為放走揚粵王的策略,是楚王所行,會讓楚人埋怨楚君,此對君主不利。

  其二。

  此時哀嘆,以國升爵位,為向往的楚人,與風允說書《列國·百越》一書中,《風澤無神》之策內,所記的百越各部族的信仰姿態,近乎相似。

  都是長年累月,近乎執拗的態度。

  特別是楚國權貴們,利用此信仰,控制楚人民心,但何嘗不也被此信仰影響,假戲而真,對《周禮》瘋狂執著,升爵之事也桎梏了自己,成為了權貴們的七寸。

  若風允再如當初在百越時那般,行《風澤無神》這樣的策略。

  到時,龐大的名望加持下,楚人莫不會與百越人一般,斬滅之前的信仰,對風允敬仰?

  民心在風允,風允在時以風允為上,風允離時以風允所留之言為上?

  這對楚國有好處,可對楚君沒有好處!

  如此,是何人散布策論之事,也不用多言了。

  但,楚君想錯了,風允不是追求名望的人,當初要百越的聲望、民心聚于一身,是為了方便后面行國策,讓百越人信服,堅定執行他的國策。

  而此時風允不是楚國國相,亦不是臣,他不需要誰信服他,也就不需要楚人的聲望、民心于一身。

  淡笑而過。

  “罷了,記下國情,再行策吧,至于國君用否,那是國君的事情,我行策是我的事情。”

  “這份策對即使此時無用,但待后人觀閱時,也可以史為演,試行可否,以此來安定當時之危。”

  “這也是寫《列國》一書的緣故,不管在何時代,觀之,可利人族當世也。”

  風允灑脫,收好了《列國·楚》。

  “兩位,可還要用茶。”

  茶,卻也剛被婢女送來。

  昭陽與沈尹華起身,皆對風允一禮。

  昭陽隱約從風允的話中聽出什么,但風允都不追究下去,他自然也無心去思慮,他還需去為風允說明出城之事。

  至于沈尹華,此時后背發涼,其聲略顯忐忑。

  “風子,明日屈氏族長,屈瑕,欲在典籍宮內舉辦詩歌雅會…您當初在禹越時,頌《大禹賦》,其賦獨特,是為一種新文體,其氣勢雄壯肅穆,大有禮樂之大雅…遂希望您也能前往。”

  “這就是急召您歸的原因,此雅會,雖是第一次,卻為國之盛事,君上也會親臨,主持雅會,以彰楚國之禮。”

  聞言,風允點頭。

  “余暫居楚國典籍宮,為楚君禮。”

  “詩歌雅會在典籍宮舉行,邀余,余豈有不往之理。”

  見風允隱形,沈尹華這才告退。

  出了風允的偏殿。

  昭陽蹙眉,冷目道:“沈尹華大夫,您還是擦一擦額頭的汗得好,面對寒風吹凍,明日無法長久詩歌雅會。”

  “啊…多謝昭陽司馬提醒。”

  昭陽冷哼而離。

  留下的沈尹華這才緩和,回首望向風允所居的地方,他無奈一嘆。

  “楚啊…楚。”

  “我一楚人老者,又能如何呢。”

  “風子啊,您太聰明了,我想沒有人能欺瞞得住您,但該做的還是得做,或許您愿意陪君上演下去。”

  說畢,沈尹華目光中又生出希冀。

  “君上啊,您能做到哪一步呢?”

  “您明明很清楚,楚的弊端啊…”

  翌日,清冷的典籍宮內,人來人往。

  其護衛、奴婢之多,左右不絕。

  擁護之下,一位位往日難以見到的權貴之人,紛紛趕來。

  典籍宮最大的宮室,此時早已裝點完畢,四周屏風豎立,席位相對。

  每個席位的案桌之上,都有幾疊空白精美的帛書與堆放的竹簡,筆墨早由婢女研磨細膩,排放整齊。

  在案桌旁,還有銅盆炭火,踏入殿內的人,都能感到撲面暖意。

  可見,這次的詩歌雅會,楚國權貴,皆有重視。

  “今日…”一內侍,從外趕來,來至店門口,就高聲道:“楚君行國之要事,此次不入席間!”

  “屏風遮席!”

  幾名甲兵,端來一張寬大,厚重的屏風,將殿內正中的席位遮住,即使左右,也無法看見席后。

  見此,殿內的士大夫們沒有異樣,其中,最為尊榮者屈瑕,本居右上首,此時起身。

  “既然君上行國事,無法來席,那咱們就以左右兩側,中為首,一論詩歌雅禮!”

  屈瑕,原楚國大宰,在屈原歸楚后,主動卸任,此時為國老,也是屈氏族長、三閭大夫,總管楚國屈、昭、景三族宗室。

  “風子,請。”

  風允本居左上首,見此,也無不可。

  來至左列之中,與屈瑕對坐,隔著大殿而望。

  不多時,楚國之中,有名有姓,有資格的人皆來。

  其中多數,在觀望兩人后,都坐向了右側,挨近屈瑕。

  “風子安,老夫斗廉。”

  斗廉…

  此先楚君欲親征,眾人勸而不得。

  昭陽尋孫叔敖求解,孫叔敖讓昭陽來尋風允。

  風允以王對王戰,兩敗俱傷,于國大不利之言,又明楚君是擔憂奪揚粵王城之威望,不能將這唾手可得的功績、威望拱手讓人,徒增麻煩。

  遂又讓昭陽去尋一老將,暫代司馬位而攻,攻后撤職即可,才熄楚君親征之心。

  這位老將,正是斗廉,如今封為國老,即使是撤職在家,但以攻破揚粵王城的威望,也能蔭蔽斗氏這個原本的楚國小氏族了。

  此番見到風允,自然前來問禮。

  “斗國老安,且坐。”

  斗廉聞聲,也不客氣,即使此時楚國權貴多半坐于屈瑕的右列,他也依舊坐在風允之側。

  想來,也是一報風允的策略之恩。

  (本章完)

  最新網址:lewenge

  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