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四章:熊掌·分權而安

第一百八十四章:熊掌·分權而安  wenxuem推薦各位書友閱讀:大周守藏史第一百八十四章:熊掌·分權而安(女生文學wenxuem)

  昭陽冷哼一聲,大步流星,落座在子爵國最上首。

  其余人怒不可遏,但面對昭陽實打實的先天實力——先天第二境陽!

  席間眾人大驚。

  鄧候卻低首,望向風允。

  作為國君,他有一國氣運庇佑,即使離開了國境,也能遠召鄧國氣運,其鄧國氣運加身,昭陽也不敢隨意動手,遂能抵御昭陽的壓迫。

  他感覺,這昭陽之勢,是向風允而去。

  “昭陽司馬歷經揚粵一戰,看來對武道又有新的見解。”風允自然清楚。

  昭陽此態,是從項燕處知曉了他封印已破。

  而楚君也擔心他離去,恰巧昭陽在楚,就連夜派來。

  畢竟,昭陽來此,也沒準備什么賀禮。

  昭陽聞聲,對風允一禮。

  隨即從腰間摘下一串用絲線掛著的玉墜。

  玉墜十二枚,皆為象,但各行其態,流光溫潤。

  “此為楚國,祝風子開啟安地之禮——十二象玉。”

  十二象玉?

  風允在其上,隱隱察覺到,氣運流轉。

  望氣之術!

  十二枚咒?

  昭陽起身,托舉象玉,遞于風允。

  風允接過。

  這才看清,在十二象玉之足底,是平整的印,上面印刻著十二個咒。

  “望風子,能以安地為家,即使遠游,也思此為鄉。”

  風允低首。

  “楚國大氣,贈送這古玉。”

  上面,是商之金文,與此時的篆文多差異,能看出端倪。

  “風子喜歡就好。”

  昭陽松了口氣。

  而風允又道:“余暫時沒有離開楚國之想,昭陽司馬且放心。”

  “如此就好。”昭陽退后,歸席。

  風允望向百里奚,示意宴席準備如何。

  百里奚頷首。

  “稟風子,曾國來使。”

  曾國?

  殿內,眾人驚訝。

  曾國可是淮水之南,漢江之北,最大的諸侯國,其不管是在禮樂還是國力之上,都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為一地重國,代天子而令諸國。

  其多國仰視之。

  之前鄧國之重禮,君主親臨,在席中的眾人還不覺得有什么,都認為是鄧候有事相求。

  可曾國來使,又是為何?

  眾人不禁惶恐,都暗嘆賀禮備少了,若是這禮單傳入曾國,怕是會被曾國之人看不起,連帶著其余國都暗鄙他們這些漢江流域的國家啊。

  “風子安。”曾國來使,竟是曾國公子丙。

  公子丙如今,三十有余,其面目平和,雖似恭敬有禮,但卻傲藏眼中。

  “公子丙安。”風允還未言,其余諸國使節都起身相迎。

  公子丙掃視之,卻只對風允禮道:“此番阿父聞風子開墾安地,其心喜之,畢竟隨國就在風子之側。”

  “但又憂風子之尊,五十里荒野楚地,怎能容得?”

  “哈哈…”

  說著,他拿出一份契書。

  “風子,我曾國欲贈,曾之西北,三十里沃土,以添風子之安地,尊風子之德也。”

  “其沃土之數百壯民,也一并贈于風子,以作耕地之用。”

  三十里沃土!

  “嘶…”

  “沃土?”

  “曾侯如此大禮,要知曾國可不是荒蠻之地啊。”

  “西北,莫非是…”鄾國使節似乎想到了什么地方,其蹙眉。

  要知道那地方就與鄾國一山之隔啊,原本還隔漢水而望,如今就成了隔山而鄰。

  他回去之后,得與鄾君商議商議,如何對待這新出現的安地。

  百里奚上前,接過曾國所贈的土地地契。

  交給風允。

  看過地契,確無作假。

  雖是遠離曾國都的偏角洼地,但在漢水之邊,只要把握旱澇,這樣的洼地哪有不沃的。

  而治水,風允多是方法。

  “曾侯這般,卻是讓允受之若驚,如此,待來年禮樂雅會,余備禮,親自以謝。”

  風允對土地的多少,或許有后世之念,此時得之也是欣喜。

  但觀世而論,春秋戰國,此處是為必經要道,其戰事累贅,這土地,對他而言,也無多用。

  “請入座。”

  風允出聲,本準備安排左上首,可那鄧候卻準備站起。

  公子丙見之,緊忙道:“余不過是一公子,而鄧君為侯爵,怎敢奪席,此為禮儀,不可違之。”

  聞聲,仿佛下意識的對答。

  鄧候拱手道:“公子丙之禮,不墮曾國,是曾國之幸也,可見曾侯之禮教,曾國之禮大也。”

  其余國的使節也稱贊公子丙有禮。

  就是昭陽,也遙遙對公子丙拱手一禮。

  公子丙對此十分受用,坐到了左首席。

  不多時,宴席之上,雞鴨魚肉,野豬野熊,炙烤或烹,雖無銅鼎,但其食絲毫不差。

  “這熊是?”風允詢問百里奚。

  百里奚道:“是蠻娃打的,打了三頭,夠這些使節吃的了。”

  風允點頭。

  “其熊掌,就只能吃三只,分給他們吧,我就不必了。”

  百里奚聞言,微愕。

  但隨即想到什么,就命人將三只熊掌,分給鄧候、公子丙、昭陽。

  見此,鄧候一驚。

  見風允桌上無熊掌,緊忙端起,可又放下。

  公子丙大喜。

  只是掃過昭陽時,略不滿,但安地多為楚地,也無話可說。

  而昭陽,從腰間摘下楚國虎符,放于桌上,這才敢食熊掌。

  其余各國使節低首,暗思風允何意。

  熊掌,其前足也。

  但熊冬眠時,一手抵后谷,一手舔舐,以此渡冬。

  遂烹熊掌時,需倆掌同烹,隱隱有臭者棄之,不可上權貴之桌。

  至于其余熊身,可另作食之,也為美味。

  但因熊掌的珍貴性,這往往也是權力的代表。

  待食畢,午時已過。

  除卻鄧候與昭陽外,卻無一人欲留。

  一一送別。

  昭陽護衛在風允側邊。

  其旁的項燕忐忑。

  昭陽令道:“項氏燕,吾令你攜虎符歸郢都,歸君上,即可啟程。”

  “諾。”項燕接過虎符,起身又對風允一禮,即離。

  昭陽代替了項燕的護衛之職。

  “風子,您準備在安地待多久呢?”

  此時楚國方得揚粵,軍事雖穩,但政要不穩,并且年關將至,遂昭陽這位司馬也不用前往征戰,可留在楚地。

  但此時,安地多了一塊,還是曾國的地方。

  說是贈,但依舊在曾國治下,昭陽怎能安心歸郢都。

  “過些時候吧,我欲在安地教玄之農、醫,讓此地自給自足,不然余真正離開楚地時,這里的人無法安生,又怎么能稱作安地呢?”

  昭陽聞言,蹙眉。

  “哈哈,昭陽司馬,農事急不得,余有農之異術,卻也最遲來年羊羔到來,方能離去啊。”

  “我和屈大宰說過羊羔的,可不能因為他前往了揚粵,就失信了。”

  昭陽舒展眉頭。

  初春,尚可。

  “昭陽會及時通知屈氏,將羊羔送來,風君放心。”

  “昭陽司馬有言,允是放心的。”

  風允望向遠方,臨近漢江的這塊地上,只有余煙尚在,待溫度下去,也就能耕作了。

  (本章完)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