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五十奴·七十年也 最新網址:anshuge
楚國城外——
戰俘?
奴隸!
烏泱泱一片,被楚國甲兵看守…
揚粵一戰,率先歸來的不是斗廉司馬,而是由景陽押送而返的揚粵戰俘。
此時隨著楚君的分封,這些戰俘也將成為楚國權貴們所瓜分的奴隸。
當然,在這之前,強健的奴隸,多數已經被楚君分走…
接下來,則是三大氏族屈、昭、景。
“風子,今日我屈氏也要挑選奴隸,您可隨原一同。”
是了,屈原為貴族,對于這奴隸制度,仿佛日升月落一般,習以為常了。
“去看看吧。”
風允沒有拒絕,奴隸是當今《周禮》下的一個重要制度,在階級中處為底層,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
說來有趣,從大庭到禹越,再到百越,也只有干將讓風允看見了一絲奴隸的影子。
而干將木訥,風允也未曾從中看見奴隸之真實。
“吁…”
馬車漸停。
屈原攙扶風允下車。
“呼…”
秋風高爽,可卻充斥著哭喊鞭打之聲。
風允眉微跳,不由心頭一頓。
“啪!”一道鞭抽在面目瘦弱,手綁草繩,滿身是血污的男子身上,其一下,麻衣崩裂,露出肉綻血肉。
“這些是戰場上,殺死過楚人的甲兵,按照楚律,他們將充為奴。”
屈原訴說著。
又指向另一邊。
“那些是幫助過這些甲兵逃離,為他們提供幫助的揚粵人,按照楚律,他們也會充為奴。”
另一邊…
“那些是揚粵中的士族,他們大多是有技藝的人。”
還有,其最多的一群人…
“這群是揚粵士族本來的奴隸…”
與風允解釋這些人的出處。
風允默默凝望,這些即將成為奴隸的戰俘,眼中甚少有光亮者。
低首無聲,似乎已經認命。
“屈原,若是楚人成為別國的戰俘,也是這般嗎?”
風允發問。
突而聞聲——
“風君!”
是這群揚粵戰俘中,有人認出了風允。
是啊,當初風允可是在揚粵王城中,進行過揚粵商祭的。
此時不知多少的戰俘,認識風允。
但如今天差地別也。
一是挑選奴隸的風子。
一是被挑選的戰俘們。
風允血液凝滯,整個身體都難以再行一步,滯在原地。
抬眸望去,那是一雙雙揚粵人,臟亂的黑臉,和那如同深淵,卻被這秋陽映照,泛著微弱光點的眼睛。
仿佛在這些眼睛中,風允看見了當初在揚粵時,舉行揚粵祭祀,那底下歡騰的揚粵國民們。
“風君…”
有揚粵人低喃,可卻又沉默。
有人高呼救命,可四周的楚國甲兵,那在陽光下,重新磨礪,銳利發亮的青銅長矛上的反光,嚇得他們低首。
希冀,被現實打破。
即使有拼命者,也在鞭打中嗚咽難語,滾地求饒。
“風子…楚國若落到別國手中,也是一樣。”
屈原抿唇,也難以言論。
“奴隸真的是好事嗎?”
“古之戰俘,其亦可贖之,可楚之戰俘,就要即刻入奴,看來楚君是認定揚粵無力來贖,也不欲讓其贖之。”
屈原訥訥。
此時揚粵拜逃,楚國步步緊逼,自然不會讓其贖走。
思索中,屈原道:“風君,此些戰俘乃揚粵王城中,在楚與揚粵戰時,多有抵擋,不能以尋常之民而待。”
“其周列國,不論是楚,還是其余,戰俘之,都如此對待啊。”
風允默默點頭。
“確實,這世道就是如此。”
楚以揚粵戰俘為奴隸,而揚粵中的士族,也有自己的奴隸…
“風子,您是覺得這些戰俘不該為奴?”這時,就聽一青年之聲傳來。
緊隨而之,是銀光烈火,劃破天際。
如此,驚得四周戰俘,慌亂驚恐,可見他們對來人懼怕。
“景陽司馬,切勿胡亂定論。”屈原望向騎馬而來的景陽,厲聲呵之。
景陽淡笑,孤傲漠視,掃過風允時,眼中并無什么尊敬,反而厭惱。
翻身下馬,手持長鞭。
景陽大步而近。
“風子安,可若風子對楚國不利,那就不安了。”
說畢,掃過這些奴隸,見其中大多觀望此處者,都紛紛躲避其目。
他直接笑道:“風子要挑選奴隸是吧…哈哈。”
此聲下,不少人目色悲哀,但也不乏哀求者,希望風允納為奴隸。
景陽見之,笑而冷哼道:“風子德行,怕是不少人都想來當奴,當婢…”
說著,還望向了屈原,屈原眉蹙。
不過此時景陽也為正大夫,還一同為三大氏族的明面之人,兩人口交兩句則可,多了怕會影響家中關系。
屈原忍讓,景陽也不是來針對屈原。
看向風允。
景陽道:“不知楚國司馬,來為風子選奴隸,可夠格?”
景陽行禮,卻也不等風允回答,直接圍繞那些奴隸而看。
“哦,這揚粵也有貌美的女子。”
說著,倒也真是看向那些揚粵士族中的小姐。
“聞說楚君賞賜風子,二十婢女,來人,從里面挑選二十美艷者,送往風君在郢都城內的家室。”
“…諾。”
不待結束,景陽又看向這群士族子弟。
又一一挑選。
其中滿是瘦弱無力,一看就知道是揚粵士族中的公子,其多是指揮奴隸之人,如何能做奴隸的活計?
“景陽司馬,你是何意!”
送揚粵士族當中的美人,又選揚粵士族中的公子,這可是楚君都不想要,準備送入坊內,調教幾載,磨去舊國之情后再充當娛樂的奴隸,此時就送給風允,不是讓風允難堪不成!
若是風允收下,楚君如何看待。
欲以揚粵士族后裔,作亂乎?
風允攔下屈原。
此時烏泱泱的戰俘,他選擇誰為奴隸,在他心中都沒有區別,不若看看這景陽是何意。
若無楚君的安排,景陽會這樣為難他嗎?
“屈大宰,您誤會了,此番也是為風子,風子乃是有道之人,若是讓那些不識文字的人去為奴,如何能滿足風子所需呢?”
“這樣吧,就再挑選幾個不識字的,給風子做些臟活吧。”
景陽繞過那些強壯的戰俘,來到最為瘦弱的一群戰俘面前。
“剛才,就是你第一個認出風子的?”
一個十四五歲的瘦弱少年,惡狠狠地盯著景陽。
景陽一樂。
“啪!”長鞭直下。
“嗡!”
未濟卦…
長鞭滑落,抽在地上。
“風子,您,這是何意?”
“這個人,就來我這吧。”風允認出了這個孩子——榜。
當初在揚粵城時,風允出行所遇的一位冬日無糧之人。
當時榜就以,愿為奴者,而求糧,向風允救助。
可風允沒有答應,而是去找揚粵王,讓揚粵王讓這群冬日無糧之人,以勞代工,其勤者,自然能生。
揚粵王…
這般一想,當初揚粵王也是因為這件事,開口以風允為由,贈送了萬石糧食,二十車兵甲入百越,此為風允所欠下的一個人情。
景陽掃過榜那瘦弱的身板,自無不可。
隨即又掃到,一老者抬頭挺胸,站立在烏泱泱的人堆里…
“呦?”
白發蒼蒼,望之怕是將死之人。
景陽示意周圍的甲兵。
倆甲兵手持長矛,四周戰俘驚懼而退。
這老者被帶了出來,但卻像是被嚇破了膽子,毫無方才的堅挺,軟弱要倒。
“扶好,扶好!”
景陽覺得有趣,這從揚粵到郢都,這么遠的距離,竟然有這般老頭還活著。
“風子大得,既然得一小,那就帶這一老也離去吧。”
“我想風子賢德,是不會拒絕的。”
揮手,那倆甲兵就將這老頭和榜,押著來到一群方才挑選好的奴隸當中。
其年老之像,倒是與周圍的奴隸形成對比,滑稽無比。
而且這一群的揚粵士族公子、貴女們,嬌生慣養,也和別的奴隸多有不同。
“既然風子已經挑選完畢,景陽告辭。”
景陽騎馬,御馬而行,也不去為景氏挑選奴隸,就直歸郢都。
“風子?”屈原也是看出了,景陽就是為風允而來。
風允搖頭。
“不過是楚君忌憚,遂為我添些麻煩,此時即使我欲出仕,因為這群…奴隸,也難以出仕了。”
“這不是大事。”
“走吧,去封地看看,我也好安頓這些人。”
“諾。”屈原行禮,見風允上馬車,自己卻捏緊了拳頭。
入了這楚國的政務要職,一件件權貴專橫的黑暗,都強行擺在他的面前,毫不遮掩,并讓他去順從。
他可以違背家里的話,可是君上會支持他嗎?
屈原低眉,上前拉開御馬之人。
“我來為風子御車。”
“諾。”
御車之人退下。
馬車出發。
而在馬車之后,那五十奴隸都被一隊甲兵護衛,押送,隨著馬車向前。
護衛之中,卻見項燕為領,其上前道:“風子,君上派我等為風子私兵,風子在楚時,護衛風子安危,風子也可令我等行事。”
風允在馬車內頷首。
“知曉了。”
“咳咳…”外有蒼老之人咳嗽。
風允道:“讓那位老者上車,我欲問其為何能從揚粵,一路顛簸到此。”
“諾。”馬車停,那老者被甲兵搜身,這才放上車去。
“轟隆隆…”馬車繼續行進,向著郢都外,風允所得的五十里封地而去。
“東北之向,漢江?”
那老者上車,就低喃了一句。
風允聞聲,詫然。
“老丈非揚粵之人?”
揚粵之音,可不是這樣的。
這老者跪坐,躬身道:“老夫是虞國人。”
虞國?
風允思索其地。
就聽這老者道:“風子莫傷神,虞國乃在晉國之下,周國之中,一方圓小國也。”
周地啊,那不亞于從此時的楚國郢都,到禹越的距離,實在遙遠。
“老丈為何從虞國至此?”
風允詢問。
老者嘆聲。
“老夫早年出仕不得,輾轉多地,碌碌無為,不得用也。”
“直到老年才在友人引薦下入虞國為士。”
“但虞君薨,老夫被新君驅逐,流落至晉,因牧羊有功,卻被抓做奴隸,充當晉君嫁女的媵人,陪嫁到秦嬴之地。”
“老夫不欲,遂逃…聽聞風子在百越操持有度,篳路藍縷,遂準備來百越一觀,出仕百越,卻不曾想,途徑揚粵時,被楚軍突襲,最終還淪落為…戰俘。”
低首搖頭。
一旁的風允訥訥,又詢問道:“先生何歲?”
“老矣,老矣。”老者嘆息,又坦然,似在回憶:“快…七十了吧。”
七十,少見。
在這時,已經是少見的老人家了。
“先生經歷,倒是曲折,不過能以七十之年,從虞國至揚粵,又在戰俘中求生,至楚,也是堅韌卓絕。”
風允贊嘆。
“哈哈,風子謬贊了,老夫不過是怕死不得其用,一生之學無可寄托,不甘心死罷了。”
老者搖首,這才想起。
他為之一拜道:“老夫奪風子一奴隸位,又以咳嗽之聲引起風子注意,與風子交談表面自身之事,還望風子莫惱。”
“老夫愿為風子飼千頭羊,以報風子拾起之恩。”
風允緊忙扶起。
“先生莫拘禮了,您在我眼中,與所有人,都沒有庶民、奴隸之分,都是活生生的人族之人。”
“人族之人?”老者念道,不由心中贊嘆風允之心。
風允繼續道:“您年老,又非揚粵之人,之后余尋一時機,讓您離開楚國,也是容易的。”
老丈聞聲,驚愕之下,緊忙感謝。
“老夫,多謝風子。”
“哦,老夫為虞國百里氏,名溪,風子稱百里奚即可,不敢尊‘先生’。”
百里奚?
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望向一身襤褸,白發雜亂,瘦弱皮骨的百里奚,再看向他眼中的堅韌之念,風允對孟子的這《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了十分深刻的認知。
“或許現在您還只是一位可販于市的奴隸,但未來呢?”
“奴隸沒有您這般的信念,您這一生,雖只說于我短短幾言,但可見您的品質,給您機會,您會繼續為所學而求生。”
百里奚是一位一生輾轉,卻始終沒有墮落、尊守本性的人,這讓風允為之感慨,尊敬,也是風允所欣賞的人生態度。
“贊譽了,風子,您能對我這般無用的老人說這樣慷慨的話…嗚…”
百里奚不由鼻頭酸楚。
哽咽道:“風子,老夫為您牧三千羊,再離啊。”
百里奚此時不過一奴隸,其身處此時,此世,自然清楚一位奴隸與一位被稱為‘子’的人,的地位之懸殊。
風允如此誠懇以待,長期受難的百里奚怎能不感動。
恩自報也。
他誠心不假!
而對于百里奚所言的三千羊,風允一思,也沒有拒絕。
反倒是對外面這近五十人的揚粵士族子女,有了安頓之法。
至于那些戰俘…
再待他法,不可急一時之憤慨,慌不擇路,事不成也。
對于百越篇最后,插入了洪水爆發時的地圖變化,有興趣可以去看。
(本章完)
最新網址:anshuge2015(ansh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