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七章:玄·御世

  第一百三十七章:玄·御世第一百三十七章:玄·御世←→:

  “衍,你若是想學治國,在這之前,一定要深刻地了解這個國家的國情,分析他的底層、中層、上層,知曉他們是怎樣運作的,不然你無法平衡整個體系,使這個國家出現難以把控的局面。”

  鄒衍思索風允話中的含義,又起身對風允恭敬拜道:“尊允師教導,衍曉得了。”

  風允頷首。

  “不用拜了,你記住則可,明日就隨我去郊外看看吧,這冬種之事也該開始了。”

  “諾。”

  風允早先就讓人去風澤山上運來含有礦的大石,然后按照他的布局,在開墾出的新田周圍安置。

  同時,這也是布陣。

  “風君…”

  細作歸來!

  “如何?”

  “稟風君,古艾聽聞風君派遣五千甲兵駐扎在其西,國中已有恐慌,似乎在集結兵馬…”

  “姑篾也在召集兵馬,似乎是因為邗國防御國界,引起了他們的警惕…”

  風允思索一二,目光微亮。

  “去邗國傳播三件事…

  一,百越如今糧食短缺,意為大周附庸,學習耕作之事。

  二,我百越屯兵在東,防御古艾,而屯兵之處正為邗國與古艾,三國交界之處…

  三,在邗國民間傳播,古艾欲與姑篾結盟,攻打邗國,奪地奪糧,以度寒冬…”

  風允輕敲桌面。

  “若是邗國緊張,開始大量征兵,可在邗國、以及古艾傳播:苗方屯兵,但因糧食不足,古艾又欲與姑篾結盟,遂退兵在風河之后防御,暫減甲兵之數去狩獵…”

  風允說畢,細作退下。

  一旁的鄒衍瞪著眼睛思索方才風允安排的細作之事,懵懵懂懂。

  風允見之,無奈一笑。

  “水清而無魚,行策勿入局。”

  “觀這大勢所趨,禹越分裂,周邊各國都惶恐不安,急需戰力威懾四周。”

  “這姑篾、邗國、古艾、百越之間相近,都有齷齪,必定有戰,而與其后發制人,處于被動,不如先行防備,待戰局開始時,以此出局,徐徐圖之。”

  “備戰之策,人亦如此,國亦如此,若以國為目,其王道以行規矩,霸道以行奪掠,帝道以行感懷,各有方向,各有高低,各有其適益之時。”

  “這是處世之理念,保持本我之下,絕不拘于一格,方能遇事不憂,處事不難,萬事可安,隨心而欲,心思通暢。”

  處世…

  風允的青枝簪上,隱隱流過風允之言,存與《玄·觀世》之下,成為處世之言。

  鄒衍恍然,而風允卻停住了欲教導之言。

  “唉?”鄒衍疑惑,風允為何不說了?

  風允卻搖頭。

  “這是我的處世之道,或許并不適合伱。”

  這已經是思想傳授。

  風允摸了摸鄒衍的腦袋,輕聲道:“你還年幼,應該自己去看待這個世界。”

  “我只希望你能保持清醒的頭腦,等到你自行觀世之后,有了自己的世界觀,再來看我的言論。”

  “到時你否決我的觀點,或是從中得到感悟,這才是你自己的處世之道,而不是我的。”

  “去側殿自己看書去吧。”

  鄒衍嘟嘴。

  “諾,允師…”

  翌日一早,寒風冷冽,天空霧蒙蒙的,地面上鋪上了一層薄雪。

  風允披著獸皮斗篷,就帶著鄒衍,在蠻娃的護衛下,來到位于瑤地之上,緊鄰長江的耕地。

  在耕地一側,則是風允規劃出的新城之基。

  不過此新城此時不過是一些土房茅屋。

  “風君,此城可有名字?”巫婆站在耕田之前,與風允望著這不過寥寥土屋的地方。

  其后是一些瑤女跟隨,而安風就在其中,目視風君,眼色復雜…

  “廬山脈山陰之北,江水之側,可為潯陽。”

  “潯陽…”巫婆輕念,頻頻點頭。

  風允也是根據后世所取,但這對巫婆意義重大,因為風允承諾,此將為瑤地之民的居所之城。

  除此外,還是傳承之城。

  “建城啊,之前百越之地沒有規矩國策,土生土長,依山傍水的,除了那百越仡城外,還真沒有想過建城。”

  巫婆拿出風允給的城池圖,其上規劃分明,特別是那名為巫壇的地方。

  “巫壇,以教導巫醫之學。”

  “風君,巫醫之學真的可以教導給整個百越嗎,這有什么好處呢?”對此,巫婆想了很多,但都不足以成為,讓巫醫之學變成一國顯學的地步。

  “況且,這也不是風君所長,對風君的文道修為,并無多少幫助才是啊。”

  巫婆直言,因為看不透。

  風允卻笑道:“一國之顯學為巫醫之道,允可為國而學,而非國為允而學。”

  “啊這!”巫婆聞言,對風允一拜,沉聲道:“風君大德,是老嫗狹隘了。”

  巫婆羞赧,下意識認為風允和大多數行策者一般,以權謀私,為自己而牟利,或是趨向自己的主觀所學去行事。

  “巫婆,能有一地行道,就是對允最大的有利了。”

  風允的道,玄而又玄,乃眾妙之門,何物不包呢?

  他本就是以萬物而合一,成就自己的道。

  巫醫是道,周禮是道,他以適合百越的道來強大百越,這也是他的道。

  “嗡!”風允手中出現那柄長鉞,之上流露出一道道的波光,顯露出風允所制定的《水策·巫醫有道》:是為壬癸之水;水主智慧…是為國需有傳承之道。

  巫婆目中精光。

  “風君是打算讓此策,交給老嫗來做?”

  風允點頭。

  “不止…巫婆,如今百越國四周動蕩,允一人之力難以全力為之,還望巫婆在《水策》之外,再接《土策·規范有文》,以土孕德,是為國需有護善之道。”

  巫婆頷首。

  “多謝風君信任,這《水策》和《土策》,本就是我瑤所掌,是為責任啊。”

  風允允諾,瑤掌兩部。

  其為——

  鱷魚部,司規:歌舞禮樂也!

  蟒蛇部,司巫:醫藥祭祀也!

  恰合了此二策。

  這也是風允在完成《陰策·風澤無神》和《陽策·去族留部》后,直接前往瑤地的原因。

  其化陰陽而衍五行,五行交替運行,如萌發之苗,經四季變化,方能參天而成大國,蔭蔽萬代。

  農獵有時,賞罰有度,規范有文,行事有兵,巫醫有道…

  風允都會一一分配給《九黎十部》,讓整個百越運作起來,而風允也可全心全意去行策百越周邊之國,為國內運作提供保障。

  這才是風允所欲的行策之法。

  絕不是他親力親為,巨細無比地去操持。

  他所需要承擔的是御世之責——鎮一國時勢之太平,破外國局勢之危難。

  “巫婆,那此二策就交于您了。”

  風允人讓取來獸皮,親自在獸皮上書寫倆策之言,行之粗略之策,指明方向與規劃階段。

  “就按此行事,若有問題,小則自行解決,大則以信告之。”

  “諾。”

  風允來至田間,此處是一片預留的水澤,水澤中有一塊巨石。

  而這之下的所有水田都需要依靠這片水澤來運水…

  望之身后一望無際的耕田和擺放好的巨石,他微微頷首。

  “讓人撤出吧。”

  “呼!”寒風吹拂,風允發間散落幾縷青絲。

  “撤出!”

  風允抬眸,臉上點點冰冷,天空起細雪…

  無礙。

  他手持長鉞,高舉而去。

  長鉞之上,《木策·農獵有時》之言不斷流轉。

  而在其間,還夾雜著《周易》的歸妹卦之言。

  歸妹卦——雷澤孕生之術!

  雷屬火性,卻不是焚火,而是孕火。

  雷陽生,萬物生。

  “轟隆!”

  風允如今的先天之力下,這歸妹卦之力瞬息就籠罩了這片水澤!

  稻種需先育苗,之后才能插秧在水田當中。

  今日,風允就是要制造一個如同大孤山天坑中的雷澤,然后引雷澤之水育苗,那時瑤地之人則可以雷澤之水來孕生插秧,讓水稻在冬日可生,夏初可收!

  “轟!”

  天雷下擊,風允手持長鉞,以歸妹卦引之,制造雷澤。

  隨著雷電和風允的轉化,這片水澤中緩緩累積生機,存于當中…

  四周的瑤民見之,還以為是天神相助。

  可在雷電中,唯有風允一人。

  還存留神之信仰的瑤民們紛紛下拜,叩首雷神。

  但風允可不是雷神。

  “那是風君!”巫婆高聲呵斥胡亂拜之的瑤民。

  而隨著巫婆的呵斥,周圍人也紛紛轉口,拜之風君。

  隨著這些瑤民,巫婆也緩緩拜下。

  “安風,你先回去吧。”

  安風聞聲,卻緊隨巫婆。

  “安風如今在瑤地學巫,自然隨巫婆一同。”

  巫婆聞聲,微微一嘆。

  “隨你吧。”

  夜黑,雷電方熄,而風允所制的雷澤,也足夠這一片的耕田孕生水稻了。

  “度過這冬日,春來臨時也能活了。”風允呼出一口氣。

  望向成片拜倒的瑤民,風允微微嘆息,前去將巫婆托起。

  “風君餓了吧,先去用食。”巫婆起身,第一時間卻先關心風允的狀況,倒是讓風允心頭一暖。

  “巫婆何須如此,允如今民心已夠。”

  民心:88

  “再多也無用的。”

  風允雖問心無愧,但人心難測,他也有分寸。

  “不一樣的,風君被更多人敬仰才行,老嫗也安心些…咳咳咳。”

  巫婆咳嗽幾聲,風允這才發現巫婆年歲,這時已經有了垂暮之態。

  “巫婆保重身體。”

  巫婆只是搖頭,邀風君入土屋,用食…

  (本章完)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