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三十一章:民心·83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有聲小說點這里

  最新網址:yingsx第一百三十一章:民心·83(五千字)第一百三十一章:民心·83(五千字)←→:

  這時,整個百越國,甚至是整個風澤,風澤周圍之國,皆能聽見風允之聲——

  “吾風允,拜為百越國相,有感風澤兇惡,遂半月來勘山觀澤,繪《風澤圖》,又成治水《風澤策》,今日以長鉞斷山,以斬風澤之惡神,望黃山之靈有感,允我斷之!”

  邗國:

  揚粵國、英方國、桐國:“風…君,百越國相?”

  百越國君:“風君啊!”

  在鑄劍之地的暴民:“不…不能再惹惱神明!”

  “他在哪,快殺了他!”

  “用他祭祀,安撫大風神…”

  豹駱嗤笑,卻在蔓延而來的洪水中不斷退卻。

  “風君,怎么可能殺死神靈。”

  各勢各人,各有己言之時,風允在狂風暴雨中,長發披散,手持長鉞,正直面大風所匯成的天空黑目。

  其目如同一條狹長的深淵,散發出呼呼咧咧的吞噬之聲。

  在告誡風允——退去!

  “不可退也!”

  面對無盡的風勢,察覺到風允的決心,他眉心微亮,竟消去這份力量。

  女媧所賜之青紋!

  古之巫咒——允…

  風允此時恍惚,他清楚是女媧的力量在幫助他。

  就存在于這個咒當中。

  “以諾天地,天地以諾?”

  風允輕聲低喃。

  恍然大悟:“下澤上風,風孚而澤,君子應誠信立身,允而諾之!”

  “遂,中孚卦——是為以諾天地,天地以諾之術!”

  風允眉心的青紋越發明亮,爍爍青芒。

  而隨著他領悟中孚卦,解析了這“允”之一咒的奧秘。

  在他的耳邊,傳來一道雄渾之音——可!

  黃山回應,是為首肯!

  黃山也受這惡風侵擾,如今斷開一山,成為一山峽,能斬殺惡風,它也情愿!

  此時,就聽——“咿呀!”

  大鳥從黃山中飛出。

  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

  一墜落,它就兇惡得盯著風允,似欲食人!

  “蠱雕?”風允在安氏的壁畫中,有見過此鳥,也知曉它一般生存在鹿吳之山。

  此番一見,應是黃山派出使節,盯著風允完成約定。

  君主以誠,在中孚卦和允咒青紋的擔保下,女媧虛影微現,其撐天之巨,懸在黃山之上,她手持一古樸矩尺,為一人一山定下盟約。

  而風允眼中,《河圖》涌動,其《周易》中的中孚卦也飛出,借助《河圖》的力量,化作一圓規,并顯現出伏羲虛影。

  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相視而對,似在訝異對方也出現,但很快相視緬懷后,就消退靈性,如同執法的神明,威壓肅穆。

  其雙尾纏繞,相擁合一。

  女媧手持矩尺,伏羲手持圓規。

  規矩之下,一人一山的盟約已成!

  那蠱雕見之,再無之前兇惡之態,在風允身邊低下鳥頭,惴惴不安。

  風允不去多管。

  他能感覺到黃山助力!

  在長鉞之上,染上了渾厚的山岳之力。

  以諾天地,天地以諾!

  風允趁勢而為!

  “風澤之地,山川河流皆受罪于大風者,望之助力,斬殺大風!”

  隨著風允的話,圓規、矩尺指向風澤。

  而風澤上,原本氣勢兇惡的大風驟然一頹。

  卻是山川引走雷霆。

  水澤脫離控制。

  只是卷席烏云風雨的它,難以遏制風允的行為!

  風允見此,召出白狐。

  一躍而上,冶鳥作天梯,九尾踏之。

  風允高舉長鉞,對準風口之地猛劈!

  “轟!”

  風澤四周,氣浪震蕩,惡風傾盡一切要撕裂風允,但此時黃山山脈一角之上勢,緩緩裂出一道口子!

  口雖小,但能蔓延。

  “風去兮!”

  風允高舉長鉞,攜大勢,引動惡風,惡風吹過納山勢一口,風吹而石落,最近的,上裂下谷,水流隨著風滲透山勢之口,飛快侵蝕。

  “還有一山!”

  這座山之后,還有一道山勢屏障。

  “再來!”

  風允再次高舉。

  “轟!”山崩地裂,隨著水勢惡風襲來,兩座屏障大山的中間,露出了大口,讓洶涌澎湃的水流而下。

  而這山勢崩塌,水流洶涌的聲音,闖蕩在百越與邗國之間。

  天空雷鳴電閃,烏云涌動,看之越發的兇惡!

  百越之民望之,心中顫抖,不斷祈求風君住手!

  神靈息怒!

  可又看見那高山之上,巨大的女媧伏羲虛影聳立威壓,他們又不知所措,愣然當場。

  “風君還召出了姜央!”巫婆大驚失色,手不住地顫抖。

  “是咒!”巫婆高呼,周圍的烏泱泱的百越之人都能聽見。

  “風君才是祈福召出蝴蝶母親之人!”

  “胡說,明明是我!”豹駱怒喊。

  但伏羲女媧共出,哪里是他能爭辯的。

  巫婆冷哼不理,此時風允使用了咒的力量,召之伏羲女媧,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啊!”

  “請庇佑我百越!”多年不作瑤巫舞的巫婆,此時爬上矮山,不斷舞之祈福,以敬伏羲女媧先祖。

  而一直都呆在鑄劍之地,被五百安氏護衛的安風見之,與五百安氏都跪拜而下。

  安風抬眸,眼中滿是懇切:“人族的母親,無法比擬的天地神靈,請傾聽您使者的祈禱,給予女媧氏指引吧,母親…”

  可安風毫無收獲,只能在一聲聲的劈山裂土中,眸光黯淡。

  直到又聞風允之聲,她才抬眸再望——

  “今召大禹,以行開山辟水,鼎定乾坤之術,疏通風澤水患,定之河流,再無禍矣!”

  開山之處,風允身騎九尾白狐,手持長鉞!

  而長鉞之中又飛出一尊小鼎,一枝小旗!

  此乃《列國志/策·禹越》之道所化之鼎,其中含有風允在禹越治水時的力量。

  那小旗則是《山海經·圖》所化,能召之異獸、大帝。

  風允揮舞小旗,召之大禹。

  文氣涌動,大禹之象滔天而起。

  風允將鼎擲給大禹,大禹對風允微微頷首,望之恍然真人。

  而風允又一擲,將長鉞丟給出,轉瞬間一群冶鳥飛去,與長鉞而合。

  每一只冶鳥爪喙羽毛上都浮現靈光。

  “古有精衛填海,今得風澤、大別山,黃山之大勢相助,就以冶煉開河道,引水而去!”

  “走!”

  “呦呦!”風允所乘之九尾,在風允的旗幟命令下,奔躍在山間低洼處,以作領道。

  而無數冶鳥飛在白狐之后,開墾水渠,以爪喙攜飛,丟至兩旁化出水道。

  不過剎那,深邃的水道就出現,隨著風允的方向而去。

  那身后風口還在呼呼泄風,那風澤之水不斷地流淌而出,隨著風允制定的水道奔涌。

  大禹虛影凌空而懸,手托小鼎,用星宿定山川之法,為河道定勢,以免給四周帶來洪澇之災!

  霎時間,圍聚在鑄劍之地的百越之民們發現,烏云散了,洪水退了,風變小了…

  遠處的風澤,似乎變得溫和了不少。

  唯有在風口之處,那惡風還在掙扎,但越是掙扎,風口越大,它的力量也越來越弱。

  天空虛影,女媧伏羲對視,點頭而應,如今,風允和這風澤周圍的山勢川澤所結之盟約已經完成,他們也緩緩消失。

  “巫!”巫婆耳垂上,銀環微亮,雖說沒有得到女媧響應,但她跳得比任何一次都要認真,全神貫注。

  直到舞畢,她才緩緩停下。

  再望下首時,百越之民還長跪不起。

  但此時,卻無一人再敢反對風允之聲。

  因為,風澤的大風神在它們面前,被斬了。

  “神靈也是可以斬的?”那粗壯如巨獸的蠻娃眼中滿是崇拜,不由得說出這樣一番話。

  其旁的人緊忙提醒。

  “別亂說話!”

  “神靈哪里是人能隨便斬…斬殺的。”

  女媧伏羲在他們看來,也是神靈啊!

  蠻娃撓撓腦袋,但還是嘟囔:“風君說可以斬的一定能斬。”

  “不能斬的一定不能斬。”

  “族子,現在怎么辦?”

  豹氏之人圍在豹駱身邊,顫抖著詢問。

  原本豹駱本想借助風允斬殺越君,而他斬殺風允來立勢,可此時整個局勢已經不受他們控制。

  “走,帶著豹氏的兵走!”

  “啊,那,那些跟著我們來的…”

  “什么跟著我們來的,與我們何干,快些走,現在那周人有大勢加身,我們不是對手,被他抓著把柄扣下才麻煩。”

  “快去!”

  “啊,是,族子!”

  豹駱呆在豹氏的甲兵灰溜溜離去,而其余部族散亂而來的人卻不敢亂動。

  整整數萬人,就趴在此地不知所措。

  直到巫婆找到安風,與其一同用這五百甲兵和那些聚義之士才押送了這些百越民前往百越城之外。

  而歐冶此時。

  “鑄劍已成啊!”歐冶望著眼前五柄形式各異的寶劍,含淚而笑。

  但又望向莫女和干將。

  “風君呢,余欲請風君一同觀劍,不然老夫實在想不到有誰能與老夫分享這份喜悅。”

  萬物有靈,歐冶能感覺到這每一柄寶劍中都有一份特別的靈性。

  “風君治水,應該會回百越城。”莫女道。

  歐冶一聽緊忙說:“把寶劍包起來,我們先去百越城,再說回禹越之事!”

  “是,阿父。”

  日月流轉,幾日后,風允站在百越之南,豹氏之旁。

  豹氏之內忐忑,無人敢出來迎接風允。

  而風允也不欲進去。

  此時他不過是巡查河道,看之是否有差。

  手中還拿著獸皮,記載每一處水漫上后,最大之地,以預選耕作區域…

  “總算是解決了百越的水患之事,還添了一道天塹。”

  有此天塹,為抵擋邗國與古艾增加了一道防護,水流寬闊,除非泛舟,否則鄰國難入。

  而在河對岸,還有一些部族存在,能再添一份防護。

  風允遙望河對岸的豹氏,微微一笑。

  隨即收起獸皮。

  他并非故意將豹氏圈在河外,只是豹氏依靠山野,這水往低處流,他也無奈。

  至于因此豹氏受到外界侵擾,或者投降古艾…

  豹氏原有兩萬民,因為豹駱之行其豹氏最為響應,遂出動了八千民。

  其中有一千民為甲兵,被其帶回,但剩余的七千民,卻被扣留在了百越城之外。

  之前百越王下達詔安令,安氏被詔安,且周圍部族的民若是想合仡氏也可…

  至于這些民愿不愿意。

  風允大勢之下,他們離開,就是罪。

  天空之中,大禹之象消散,小鼎落回風允手中小旗之中。

  而飛旋的冶鳥,此時也紛紛隨著風允揮動小旗,飛回消失。

  待一切完畢,小旗變回青枝小簪,風允挽起發髻,束發而整。

  “走吧,該回去了。”

  九尾輕鳴,卻也與風允一般,眼中帶上了些許疲倦。

  連續半個多月來的治水,風允沒有得到一場好眠,此時一切緩和落定,他才放松一些,一時間,困意涌上眉目。

  “呦呦…”

  風允輕笑,俯身趴在九尾身上。

  而九尾身形變大,恍若小山,以便風允休息。

  “多謝,小家伙。”

  “喲…”九尾微迷狐眼,目間的疲倦消散,輕聲叫喚后,就踏步前行,往百越城方向而去。

  這一睡,就是一晝夜。

  待風允醒來時,確是到了百越城。

  “你走這般慢,倒是方便了我。”揉揉九尾的腦袋,風允翻身下背。

  “也回去好好休息吧。”

  萬物有靈,九尾之靈來自《山海經·圖》,雖是虛幻,但又從天地間獲得了道韻,襲承了九尾之傳承。

  “呦呦…”九尾輕蹭著風允,化作文氣緩緩消失。

  “是風君回來了!”

  城門外,有甲兵遠望,此時外面滿是各部族遺留下來的百越民。

  風允上前,周圍傳遞“風君歸來”的聲音越發高漲。

  風允此時身上污濁,滿是治水的泥濘沙土,就連發髻都是歪歪斜斜的,可在周圍的百越民中,卻那般高大,難以目視。

  雷澤孕生,白玉石龜的力量下,讓君之也有了壁壘,尋常周人哪有風允這般威勢。

  以高昂的嗡聲傳來,其語氣中滿是驚喜和崇拜。

  “我是蠻娃,我一聽您要治水,我就來了啊,風君!”

  “噠噠噠!”地面上,被蠻娃這奔跑的架勢,震出一聲聲震音,堅硬的夯土地都壓出一路的小坑。

  “風君安好。”蠻娃一來,就直直挺挺地彎腰,其身材巨大,怕是有現在的九尺之巨,也就是三米。

  而且體型健壯常人難以比擬。

  不過在風允面前,卻如同學子一般,恭敬靦腆,激動紅了臉。

  “多謝諸位俠義之士的支持。”

  “俠義之士?”蠻娃撓了撓腦袋,不理解這個詞,但卻感覺到是風允的夸贊之語。

  他咧嘴笑著,絮絮叨叨和風允說清楚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其也不是邀功自傲,胡口亂言的人,反而十分真誠。

  這讓風允暗自點頭。

  “走吧,先入城。”

  被風允打斷,蠻娃卻沒有氣惱,反倒是不好意思地道:“忘記風君在外操勞,這會才回來,風君快進城休息!”

  風允淡笑,卻是在左右環顧,觀察周圍這些百越之民。

  其中有看守他們的義士,有百越城原本的甲兵,有各族的人…

  但都對風允目中尊敬,一些更是到了狂熱地步。

  也不知是誰起的頭,高呼風君。

  一陣高過一陣,風允身旁的蠻娃更是雙手高舉,也一并加入其中。、

  蠻娃之聲震震,卻是讓風允都得退離幾步。

  但風允卻看出了這些人中,有不少都眼中愧疚,擔憂,不敢去看風允之人。

  風允停步。

  “且停一停,余有話要說。”

  風允聲不大,但是有蠻娃在,蠻娃緊忙高吼道:“別喊了,風君有話說!”

  蠻娃聲大,霎時間周圍不敢有一聲再出。

  “諸位,且待我與王商談,再論諸位來風澤之事。”

  風允的話,讓周遭的人臉上煞白。

  見此,風允目威嚴。

  “有罪必罰,但諸位罪不至死,也不至于連累家人。”

  “但也許準備好勞作之苦,以此贖罪。”

  風允說畢,就不再說,在蠻娃的護送下,入城。

  而留下的那些有罪之民們,卻亂個不停。

  并非要逃,而是議論。

  “不會死了,也不會讓家里遭罪。”

  “就是勞作嘛,我有力氣勞作,只希望不是多年…”

  雖有懲罰,但說了范疇,這些人眼中的擔憂恐懼也少了不少,緩緩安定下來。

  入城后,馬車來接。

  蠻娃緊隨在馬車之側,也無須馬夫,其親自拉馬,看著比馬車還巨大,倒是引人注目。

  不過聞聲是風君歸來,城內之人,紛紛出家門來。

  “風君安!”

  一路皆有民迎,其面上恭敬之色,無人可比。

  風允閉目。

  卻見——民心:794

  “這樣的民心,方可有大用。”

  方才未曾說懲罰之言前,就有79之數,說畢懲罰后,倒是漲了些許。

  而風允也不欲死抓這些百越民,其愿不愿意留在百越城,都是百越之民,并無多少不同。

  他所需的是愿意聽之勞作,且報酬極少的一批青壯。

  這七千各部族之人,其中有四千之多為男女青壯,其余的也多是能干活的壯老,至于無法下地的,也難以徒步來這么遠,聲討他,欲殺他。

  待入宮,蠻娃緊忙拿開簾子。

  風允出來,微微整理衣袍,又理了理發髻,這才正式入宮。

  此番,確是要與百越王,詳談治水之后,需要實行的策略,特別是有了這次聲望,他也得開始《陽謀·去族留部》!

  今天我可是日萬了!!!哪不行,哪不行!!!

  (本章完)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