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國策·百越

  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國策·百越》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國策·百越》←→:

  廬山夜獵,風允倒是從一無所知的小白,掌握了幾手真正的獵人,方能掌握的捕獵技巧。

  不像周地的狩獵。

  這百越狩獵,可沒什么禮儀之說,唯有誰捕得多,誰就是第一。

  而此時天色已晚,本是打幾手就要歸去的,但見到風允原本的笨拙弓法,百越王興趣大起,拖延到了這個時候。

  “吼!”

  “嘎嘎嘎…”

  “啾啾啾…“

  “有巨獸!”

  廬山深處,黎月從腰間拔出百越刀,目光如鷹,環顧四周,以作防備。

  而那些跟隨狩獵的百越壯漢也都騎著巨獸,圍在百越王何風允身旁,以作防御。

  “哈哈,我還說這廬山的野被瑤打光了。”

  百越王此時似乎忘記了之前豹氏帶來的苦惱,聞聲巨吼,倒是興奮不已。

  “拿我大弓來。”

  他將手中的小弓丟給一護衛。

  “阿爸,你的傷。”

  “沒事,今日與風君夜獵,怎么說也得打個大東西回去作食。”

  風允抬頭望月,這廬山深處,四面都是高山,怕是不清這里的人,都要迷路,此時夜黑,今日狩獵,早先因為豹氏的不快也壓下,倒是過猶不及。

  “百越王,我們匆忙上山,誘餌不足,拘留巨獸的鎖鏈不足,滅殺巨獸的武器不足,滅殺巨獸后如何處理巨獸的工具也不足。”

  “如此不足,在入獸前做驚獸之舉,實為不妥。”

  “哦。”百越王將遞來的大弓放下,思索道:“風君有何好意見。”

  風允指月:“不若以月為證,待我們準備充足時,再來廬山,獵這巨獸。”

  百越王思索。

  “到那時巨獸再長,我這大弓敵不過怎么辦?”

  風允笑道:“王且看四周,物產豐足,可四面都是高山屏障,就如同籮筐里養的小人,待月再起時,那小人就是再長,也不過是這筐中之物,身上肉再多也是不得動彈的懶肉,出不了這籮筐。”

  “哈哈哈,好,那就改日再來狩這巨獸。”

  “走,下山。”

  待眾人走后,這山野之中,一黑白巨熊嘴中銜著山中翠竹,愣愣而出。

  左右環顧見到無人后,大快朵頤。

  可秋竹已老,它吃得辛苦難挨,整個皮毛都少了光澤。

  晚獵而歸,野物只是篝火烤之,就是一場不錯的晚宴。

  百越無多規矩,瑤也熱情不已,待到翌日時,其余部族恭送百越王車隊后也皆離去。

  “你為何還跟來?”

  午后,車輛重歸仡城。

  歐冶幾人不曾接觸瑤地重事,倒是游玩有趣,無多煩心。

  而風允和安風這樣直面祭祀,此時卻略顯疲倦。

  “這幾日巫婆處理完風君所留的《九黎字音·表》和《列國志·百越》,刻成石碑后,要來仡城,遂先讓我在仡城安排。”

  安風如是道。

  但卻是因為風允召出女媧,這大大打亂了安風的安排。

  她本想在瑤地籠絡瑤巫,但此時巫婆一心都在召出女媧的風允身上,她來仡城之事,并非虛假,也并非安風的謀劃。

  但安風也有意探究。

  “我這個女媧氏都無法直面媧皇,你為什么能。”

  才進入典籍宮,安風就說了這樣一句。

  而此時,典籍宮內留守的百越女們出來迎接。

  風允記得,這些都是安風留在百越的安氏之人。

  “媧皇之事,余也不知。”

  風允只有猜測,或許是這瑤巫銀環,或許是因為大庭氏遺留的《河圖》,或許是風允觀看過女媧補天,得之傳承,又或者是如今他擁有的所有,引起了女媧的注意。

  但不管為何,事已至此,他需往前看,而不是死腦筋地在祭祀上苦惱。

  可安風這女媧氏卻逃不過這苦惱。

  “…當時若是我來祭祀,能呼喚媧皇嗎?”安風不禁問自己。

  等安風回神時,風允已經入殿寫文。

  安風如同之前一般,為風允整理獸皮,輔助撰文。

  “列國策…百越?”

  安風詫然,風允一歸典籍宮,竟先做此事。

  “且出去吧,此非安風族長能觀之言。”

  安風愣于當場,卻立即起身,她眉目中藏著凄然,但還是堅韌道:“那不擾風君著言。”

  她緩緩退去,就是偏殿也不去,徑直離開。

  風允不曾抬眸。

  安風雖為女媧氏,但所行之舉詭異,風允也看不明白。

  此時風允欲出仕,怎能讓其觀自己的策對。

  “若是安風姑娘有異,還勿怪允。”

  只見風允一言一字,寫得極為認真。

  其開頭就記——

  余來百越,習得五行之學,又觀百越國情,質樸純真,恰為陰陽初始。

  陰陽衍五行…

  遂思百越欲強,制有五有二無之言,歸為《百越策》。

  所謂二無:

  其一為《陰策·風澤無神》。

  神不可見之,為百越空想,皆因女媧治水,災厄不忘,百越立國又得風澤之助,遂此時畏懼澤水,奉為澤神,不敢靠近,大好山河不得利用,哀哉!

  遂其是為陰也。

  可風澤之地本為物產豐盛之地,若能規避水禍,如大禹治水般引水改道,成之大河,再測定夏至水盛時之水位,劃定可種區域,那國可有大河之險防之在東,亦可有地農在西安心耕作…

  其二為《陽策·部族無族》。

  部族割據一方,規則自定,尊王而不聽王調令,一山之名亦須觀其態而改之,何況一地之策乎?此規深入人心。

  遂其是為陽也。

  一陰一陽,既成就百越,但故步自封,亦轄制百越之發展。

  遂望王決斷,將部族合一,留部而去族。

  其允有分裂整合之二策,一緩一快,任王而擇。

  緩——先容小氏,再謀中氏,后吞大氏,徐徐圖之,步步為緩,待數年后四方回顧時,百越盡數歸仡。

  快——柔之以請小氏入仡,戰之以令大氏歸仡,其中氏見仡對小氏優待,那對中氏其不更為優之,遂自會擇仡而入。

  余獻陰陽二策對,望王能化陰陽而衍五行,五行交替運行,如萌發之苗,經四季變化,方能參天而成大國,隱蔽萬代。

  其五有為:農獵有時,賞罰有度,規范有文,行事有兵,巫醫有道…

  《木策·農獵有時》:是為甲乙之木;木主民生,是為養一國之策,其核心為以天干地位為歷法。

  規定耕作之時,劃定耕作之區域,交替而作,以免耕時錯而誤農忙,耕作頻而壞土之糧。

  規定狩獵之時,劃定狩獵之區域,交替而獵,以免耕獵有撞…

  …依照百越習俗,保留農耕漁獵,是為國需有養國之道。

  《火策·賞罰有度》:是為丙丁之火;火主法治…是為國需有禁惡之道。

  《土策·規范有文》:是為戊己之土;土主孕德…是為國需有護善之道。

  《金策·行事有兵》:是為庚辛之金;金主鋒芒…是為國需有威懾之道。

  (本章完)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