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八章:異人書

  武正士惹惱宗伯,違背了禮制規矩,風允當面求情,這是為仗義。

  家中兄長遺子求兵書,風允思其恩而允之,這是為仁義。

  仁義仗義,在這大周,墨家儒家未出之時,卻是古怪。

  仗義者,多是游俠之輩。

  而仁義…大周講禮,雖然有親屬關系,但更多是士大夫之間,庶民間連姓氏都少有,何談親屬,何談仁義。

  何況再看士大夫,這親屬間的仁義也有禮來約束,天子的兒子只有嫡子是天子,其余是諸侯。

  諸侯的嫡子是諸侯,其余是大夫…

  如此循環,不是嫡系的后輩,終將淪為庶民。

  親屬的仁義,只存于禮制當中。

  風允這一脈也是這般,雖是風氏,但他因為這嫡長子繼承制的降爵制度,只是庶民。

  隨即,天子也不會親近庶子,任由其亡。

  這也是周禮的核心。

  畢竟,天下可封的地有限,不可能無限地分封,而人是不斷增長的,此消彼長下,必定會造成不穩定的局面,隨即,爵位的降低,能有效抑制這一點。

  而嫡子繼承制,在這三妻四妾的時代,又是穩定繼承的利器,遏制了后裔殘殺的局面。

  現在的每一位諸侯國的王,甚至是帶有祖上蔭蔽的士大夫,都是嫡子,是嫡子繼承者的產物,他們自然會拱衛周朝的禮制。

  對于風允這種親近身為庶民的侄兒,竟然用自己的利益來為其換取機會的行為,實在是不符合周禮。

  雖仁,但不合禮。

  所以宗伯說風允有游俠之氣,小善之心。

  尊崇周禮,才是大善。

  而宗伯這個尊禮的人愿意為風允開后門…

  是因為風允是有潛力成為大夫的人,到時風允會再入族譜,以大夫位成為獨立的一個旁系,這與宗伯他們同等階級,所以宗伯會幫助風允,這才是周禮中的仁義。

  或者說是禮義。

  義只存于階級之中。

  又是一夜,風允看了一夜的儀禮,這一次閱讀,風允似乎才真的看到了儀禮的背后的思想。

  “以禮制國,以禮束縛于人的行為規范…庶民也并非沒有禮,但這個禮叫做刑罰,士大夫享受禮制帶來的好處,而庶民,是被刑罰壓制,以自己的命,供給士大夫自己的生。”

  “奴隸,就是刑罰的體現,是對庶民的警示。”

  想起庶民也將奴隸,看作低下,不為人的存在,以自己是“自由身”而沾沾自喜,看見奴隸時也高人一等時。

  風允感覺自己似乎看穿了周禮的底層規則。

  明白了周朝的國是什么樣的。

  “不過是披著禮樂德行,內里剝削底層的團體罷了。”

  “若國君有德,是因為施德能為他帶來更好的收獲,若是無德,荒淫無道,這也是禮制下正常的東西。”

  “因為禮,以下克上是不可能的。”

  “國君行禮,只對天子,因為不尊天子將受罰,而諸侯無需為下屬階級行禮,也不會受到懲罰。”

  “士大夫同理,這就是刑不上大夫,更加不上諸侯。”

  “而天子更是如此,他只需維持周禮的運作,遵循周禮的規則,就無敵于諸侯間。”

  從眾心理,即使有一兩個不尊禮的角色出現,也不會威脅到周禮,反而會被群起而攻之。

  若是一開始就出生在這個時代,是為受益者,誰不會遵循禮呢。

  就算風允這個后世之人,也享受著禮制帶來的便利。

  即使是知道周禮內里的問題,也難以打破這個堅固的禮字。

  當然,莫說風允現在是一介小國的上士了,就是成為諸侯強國的君主,也無法撼動禮制,那是與全天下的階級為敵。

  即使是國內的士大夫都會親手殺死自己不尊禮的國君的程度。

  “禮樂崩壞,到底是怎么造成的?”風允不由想到大周禮制的轉折。

  按理說,禮制就是諸侯們的命,是他們嫡子正統的核心。

  即使是周王朝衰落,他們也必須會遵循,將大周國供起來才對…

  前世對此了解不多的風允,此時陷入了迷惑。

  但當清晨第一縷微光從窗外透進來,打在風允疲憊的臉上時,他的這份疑惑也隨之緩緩消去。

  夫者,不以未知之數而憂愁,方才有豁達之心看待,方能解之。

  正如身在此山中,難觀山之全貌一樣,風允必須理智地去看待未來,才能在未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咚咚咚!”

  “禮上士安,大宰和宗伯讓余給您送來了大庭三十六卦和異人書。”

  聞聲,風允起身,輕聲道:“有勞使吏。”

  “禮上士有禮。”這人身后跟著幾位護衛,扛著一個大木箱,這木箱中應該就是書了。

  等書放好,這些人也緊忙離去。

  典籍宮內室可不是他們能逗留的。

  風允打開箱子,其上就是異人書,是用帛書成冊著的,而其下是竹簡,為大庭三十六卦,是大宰以周易后四卦推演出的易卦之言。

  隨即,風允打開異人書。

  其前面是對異人的三階九品的敘述,與風允之前看的沒有什么差異。

  而之后,是對第一階,后天三流進行的論述。

  這也是這本書的核心,同時也是風允需要的。

  但在論述前,書中先記錄了異人異術,和異人的本命之器的說法。

  異術分為術、法、道三種,每種又分下,中,上,共九品,每品有十等,一共九十等。

  每一個異術都可從天地萬事萬物中感悟,但讀書是為最佳,因為書中的文字是先輩的傳承,能幫助異人感悟。

  而異術本身的品質有高低,有九品。

  學會之后的施展也有高低成長,初學時鄙,再學而精通…

  越是精通的異術,在文氣的施展下,越是強大。

  就如現在,在與昨夜的妖物對決后,呵斥與未濟卦都提升了一些,這就是學而施展,最為通達。

  之后是本命之器。

  異人有可孕育本命之器,是為護道之物,也是道的體現。

  宗伯的禮鎖就是本命之器,是他對禮的感悟凝聚而成。

  而之前與褒君所說的,大庭有伏羲本命之器的傳說,也是這般,這器是伏羲所成之道的一種體現。

  如今的風允,只要成為異人,就可以孕育自己的本命之器。

  但是本命之器需要風允已經有了一部分道,才能凝聚。

  “如今,唯有周易,我還有一些文人道行,其余的,少之又少。”

  風允并不想以周禮,或者儀禮入文道,周易是他最佳的選擇。

  所以,風允看畢這本異人書后,就拿起大庭三十六卦,以此海納百川,增強自己對易的學習,讓腦海中種道周易的速度加快,爭取快些凝聚下一個卦象異術。

  早日達到文人三流的境界…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