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十三章:越國情報

  如風允所料,那少年少女,伴隨著一位滿容風霜的滄桑男子站立在田坎之上,遙遙遠望。

  當看見風允時,兩人隨著那男子快步上去。

  這就是褒君了。

  褒君在東夷之地長順十數載,早就不是那世家公子樣。

  原本修行周禮節度的他,已經成了兵者模樣,身上的統帥蠻橫之氣在身上溫雅的端正的玄端衣物下,也時有時無,將整個人襯托得十分古怪。

  父行子效。

  怪不得他兒子和他一樣,即使穿著華衣禮服,也遮掩不了少年俠義的莽撞之態。

  他父親為兵之統帥,邊關之守,倒是沉著很多。

  不過在來到風允面前時,還是拱手施禮。

  這番模樣,比他兒子要正規許多,看來早期的禮儀還沒有忘記。

  “先生有禮,余為有褒子正,今日得先生三難之解,特來相謝。”

  “余”,與“我”意同,卻是謙稱,可見褒君對風允的重視。

  “褒君有禮。”風允也回禮以示尊重。

  風允示意甲兵退去…

  褒君是直性子,待到甲兵遠些,他直言道:“先生三策如引方向,我心中已有了面對歸國之后的堅定,不再惶恐。”

  “先生與我兒女所盟之事還望勿怪,我聞先生意知越國之事,我亦有些訊息。”

  風允微微點頭,也無什么扭捏。

  “還望褒君告知。”

  風允有禮有節,也不因為之前獻策而自邀,褒君感官大好,他道:“除開越國入幕一位先天煉氣士外,余還知曉越國如今正建氣運臺,國運正是動蕩之時。”

  “氣運臺,本是積攢游離溢散的國運,積少成多,以此尋機,但此法只有少數幾個國掌有,那先天煉氣士只得殘篇,遂這氣運臺成了強取自身氣運,如薪燃火,妄圖占卜天機之法。”

  “氣運如油,但油有盡時,不消三月,越國的氣運就會敗光…”

  “離開吳國時,我已將此訊告知吳侯,吳候以揮兵聚南,待到越國國運疲憊之時,攻而治之。”

  目中微微思索,褒君在思考大庭國況。

  “我先前聞越攻大庭,也不曾多想,如今想,怕是與大庭的一個傳聞有關。”

  傳聞?

  風允卻是不知什么傳聞。

  見風允這般,褒君道:“此聞與三百年前大庭近乎國滅有關…”

  褒君停頓,又補充道:“大庭乃是風氏,為伏羲后裔的一支…當時傳言大庭有伏羲遠祖的本命之器,以此才鎮壓了國難。”

  “恐怕越國此番以氣運臺為引,已經尋到了大庭的底蘊。”

  這般說,褒君又不確定,因為在越國為難大庭的同時,也在為難周邊的其余小國。

  而且每一個現存的國家,誰不是有點傳說底蘊的,比之伏羲之后的國家可不少,伏羲之外,繼承神農軒轅之屬的后裔國家更是繁多。

  按其來說,現存的國家,祖上都有些東西。

  隨即,褒君拘禮道:“越國之強,雖不清其為何會損國運來破天機,但恐他會吞并小國以彌補國運之失,望先生自顧。“

  說罷,褒君也該離去。

  而他之子在一旁頻頻示意,試圖招攬風允。

  但褒君對之不聞。

  “走吧。”褒君對自己的兒女道。

  又對風允道:“先生告辭。”

  一旁的少女默默對風允一禮,眼波莫名,唯有一嘆。

  “祝褒君安然歸國。”風允眼中滿是凝重,辭別褒君后,望向還未離去的褒國少年。

  “不知褒國公子還有何事?”

  公子,大周的天子之子稱為世子與王子,而王之下的公侯伯子男五爵位的兒子皆稱呼為公子,至于士大夫中,大夫之子稱為大子,士之子稱為冢子。

  當然,士只有嫡子能繼承身份,所以冢子也是嫡子的意思。

  既然已經說明各自身份,風允也就以此相稱。

  “我名為谷,先生可稱呼我為有褒谷即可。”

  少年還未及冠,與風允一樣都無字,只能以名稱呼。

  “風氏,允。”

  有褒谷從懷中拿出一本陳舊的皮書,遞給風允。

  書薄,摸著像是什么動物的皮所制,用線縫合在了一起,倒是有些像現代的書。

  “這是劍書,是我在吳國時所得…不是什么好東西,只是一般游俠的基礎劍術。”

  將書遞給風允,有褒谷眼中滿是不舍,他道:“在吳國,我如同質子,難得正視,被人欺辱,唯有這本劍書伴我,讓我有了自衛之力。”

  “我本想在及冠后成一劍客,行俠四方,但豈料褒國召回…”

  “先生之國將有難,我沒有智慧幫助先生,也無軍隊,手中唯有這本書。”

  對著風允一拜,有褒谷深吸一口氣道:“我知先生是異人,但文人在后天之流難有自保之力,不如武者有兵刃之利…望先生珍重。”

  說罷,有褒谷也快步離去。

  他們只是在大庭逗留,買些干糧,不做多少停留就得繼續趕路…

  望之遠去,風允收下這本劍書,之后再看。

  “上士?”甲兵過來。

  “走吧,去看看那些孩童…”

  今日的所遇,風允的心思都被吸引到了說得的情報上。

  這些情報絕對是破局利器。

  但風允必須謹慎對待,思索再三…

  “好了,今日就到這吧。”

  聽完孩童弟子們對那個故事的自我感悟,風允點頭,將其中最為出色,與最為頑劣的幾個記住,至于那些平凡的孩童,風允倒是記得不清。

  “明日我有事,后日再開始學字,且都回城吧。”

  “諾。”

  日頭將落,風允本想趕往營造宮去看看,安排宅院之事,也好有個章程,但今日是不成了,明日放班之時再去。

  安排瑣事,風允也回到了家中。

  在矮桌上,風允攤開一卷竹簡,手中持毛筆,欲要以今日所得的情報,結合大庭與越國之事態,寫一篇策文…

  但久久難以落筆。

  “若是直接將所得情報告知宗伯,宗伯可會相信。”

  風允在自我出名與盡早解決大庭難處上,犯起了掙扎。

  “我生于大庭,國護我十六載,之后入典籍宮,得國之典籍觀而學,得以成長…國之前,我不該自私而顧小利,做忘恩負義之徒。”風允放下了毛筆。

  風允有了決斷,當然,這樣的選擇下,他所得的利益會變少,但大庭國在對抗越國之事上,謀者爭先,早些得到情報會更有先機。

  “不能因為權勢,而拋棄了我之本性。”

  風允拿起用來刮去錯字的筆刀,在矮桌上刻下了一個“本”字。

  若是為利拋棄本我,那與為主而屈的奴仆何異…

  如此一決,風允腦海中混亂的思想瞬間清明,那些越國與大庭的局勢也消弭隱藏,整個人清爽不已。

  風允一樂,“文氣又提升了。”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