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七章:未濟卦

  風允明白,這是告訴他,今日之言,只能有他們兩人知曉。

  隨即,風允將自己的禮,告訴了宗伯…

  宗伯聽后,順著風允所說,久久吶吶:“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周的禮,實為人定的天地規矩,人以規而行矩?”

  如今是大周,一統天下這個詞匯并未出現,所以宗伯無法理解這句話最奧秘的地方。

  但是,不妨礙宗伯心中怒言“大膽”二字,可他又感覺言之有理,以至于他吶吶久讀。

  只聽風允為宗伯解釋:“古之部落分散而居,各自有姓是為分,但共尊伏羲神農,軒轅五帝,以其氏為族…這些為合,而當時的弱肉強食就是當時的規,所有人都行此矩。”

  “五帝治下,依舊為部落,人心渙散,到夏為國,又是一合,此時國主之言為規,臣民行矩。”

  “商朝制定官吏制度,這套制度就是規矩…”

  “我們周朝的‘禮’也是一樣…”

  宗伯聽畢,久久不語。

  風允忐忑,因為今天的話,他帶入了現代的思想,他以一個未來人,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視野,為宗伯帶來了震撼世界觀的對話。

  “你…”

  宗伯閉眼,微微張口,長嘆一聲,搖頭道:“我本想收你為弟子,但…我發現教不了你,你的思想超出了我所知的范疇。”

  宗伯眉心跳動,證明他在努力地思考風允剛才的每一言每一語。

  可是,他吸收不了。

  他是徹徹底底的大周制度下的人,他的一切都來源于大周。

  宗伯睜眼,目中充滿了血絲,他笑著再次搖頭道:“若是我在幼年時聞聲,必定帶著臘肉來見你。”

  “哈哈,你的話太過自在啊,不是現在的任何一家之言語,新穎,新穎…言之最后,充滿了希望,無限的生機,全是為國為民之態。”

  “而這民,不是士大夫,不是諸侯,也不是庶民,更不是奴隸,而是這生長在山野石間,林木當中,溪水河畔,城池之內,大地之上的萬萬人族。”

  沉默…

  說完這句話,宗伯沉默。

  而風允后背發涼,他剛才在說什么,他的話明顯是告訴宗伯,就是大周被推翻,周禮被推翻,他風允也會理所當然地認同、接受。

  毫無為國而亡的君子之氣節。

  宗伯低眸道:“這時候知道怕了?”

  “不,不是怕…只是覺得自己說得不合時宜。”風允搖頭,心中的忐忑也平靜下去。

  “允如今還未及冠,且與宗伯論禮,何怕之有。”

  “哈哈,你啊,倒是仗著你之年弱,我之脾性?”

  宗伯不禁對風允的態度柔和了些。

  “不過你還知曉不合時宜,也算有些穩重,且記住,你現在為周禮之下的官,若是游方之士也就罷了,如今身在禮官,卻不行禮事,怎么對得起你之所得。”

  風允拱手一禮。

  “宗伯恕罪,我為禮官,得之俸祿,得之書讀,確是應為其而謀。”

  宗伯面色逐漸如常,他撫須道:“嗯…你啊伱。”

  “你也是赤誠之輩,才與我盡數說來…但,這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言,切莫再說了。”

  “你之所說,若是在中原之地,恐遭禍端啊。”

  “即使大庭邊鄰東夷,一切也須按禮來行。”宗伯感嘆一聲道:“如你所言,就是如今的天是周禮,而你是地上的民,天定的規,你就得行矩。”

  宗伯起身,拍了拍風允的肩膀。

  “你暫時不適合學周禮,那儀禮也別看了,我暫不教你這些,你自行看書吧…這內室的箱子中都是一些好書,箱面有名,你若是想看,就來尋我,我給你開就是。”

  “你之未來如何,我只希望你記住,養育你的是大庭,而大庭的根本是風氏宗室。”

  宗伯嘆息一聲。

  他確實教不了風允…可惜,可惜。

  但他也并不準備壓制風允,未來,誰說得清楚呢。

  天下大勢,可不是一個人能改變的,武王伐紂之前,有文王與伯邑考等多位為基,伐紂之時又有無數英杰相助,伐紂之后,又有各位宗親穩固…

  大勢并非一時的興滅,而是一個長久,甚至是幾代人的積攢。

  “大庭已無周易,你若是想辭官游學,我也不攔你,你歸來時可再入大庭為吏。”

  “從今日起,你就是典籍宮的禮上士了,一會我會讓人把你的上士兔符牌給你送過來,你安心讀書,早日成為異人吧。”

  說罷,也不去檢驗風允是否給內室的書做了目錄,宗伯揮手,文氣再起,門窗皆開,他也就勢離開。

  今天本來是指點風允學業,但卻反被震撼了一把,宗伯只覺得自己老了,未來還是少年人的天下。

  不多時,一些守藏史來到門外,搬走了宗伯所需的那些書。

  風允目光一動,與宗伯一談,知識的交融下,他的面板又發生了變化。

——職業面板姓名:風允天賦:種道-周易-四卦異人階位:不入流主職業:文-守藏史地位:禮上士副職業:夫子  職業屬性:

  文氣:45+5

  名望:23+3

  管理:50+4

  政治:38+1

  職業異術:篆文10、陰陽爻10、未濟卦1

副職異術:無  “未濟卦…”

  面板的屬性又獲得了一番增長,風允輕輕抬手,在半空中寫下一個風字,微風輕輕而起,吹動了室內的帷幔,但很快消失。

  “猶如無根浮萍,虛有其表。”

  風允給出這樣的答案,篆文異術只是輔助之力,單個擰出來還達不到對敵手段。

  或許風允可以寫詩,但風允沒有詩中的情感與足夠的文氣支撐,也無法發揮詩句的力量。

  “陰陽爻!”

  兩道一黑一白的光束在風允的指尖流動,緩緩的分裂,組合。

  “未濟卦——未滿有缺之術。”

  “下坎上離,是為水火相離,功虧一簣之象。”

  文道并非那么簡單,必須是切身所感,所悟,才有所得,憑借搬運后世的經典,不說無法得到文道的承認,就是自己都心虛,文氣難成。

  而這未濟卦是他通過種道之術,從周易中所感,所悟,再結合今日與宗伯的一番交談,才所得的異術。

  揮之如臂!

  “方才與宗伯之言,他之離去,不就是水火相離嗎。”

  但是風允不后悔,他有自己的道,只要走下去,必定有自己的光彩,不必仰望宗伯,以他的道而活。

  “未濟卦,水火相離,雖是功虧一簣,但也是新的開始,未來有無數不確定的東西,這也是將它放在六十四卦末尾的緣故。”

  手中的卦象,由六個陰陽爻組合而出,風允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力量。

  “去!”

  卦象飛縱而出,落在窗外樹枝,一只即將吞食幼蟲的麻雀身上。

  功虧一簣。

  鳥喙在關鍵時刻,離那幼蟲相距些微,讓幼蟲躲過了致命的撲殺。

  麻雀疑惑,繼續飛撲,但依舊是功虧一簣,始終差一點。

  然而很快,未濟卦力量消去,那麻雀一口吞下這只蟲子,飛走…

  這就是未濟卦的力量,能使其始終差一步,無法成功。

  “雖說不是殺伐之術,但妙用無窮,若是實力上來,異術之下,能籠罩一軍,讓大軍失利。”

  風允起身,將矮桌上的儀禮收撿,他去將周易拿出了,坐回了矮桌的主位。

  原來種道之術,不只是在腦海中過一遍,記住其中精要就結束的,他還需要在實際中去體悟這些精要,實行這些精要,才能更快地獲得力量。

飛翔鳥中文    大周守藏史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