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縣人民醫院,急診科。
“醫生,我真的沒事嗎?”五十多歲的老譚一臉擔憂地問接診醫生。
那名醫生就道:“真的沒事啊,CT也做了,頭顱MRI也做了,沒發現什么異常。”
“可是…”老譚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醫生追問。
老譚就道:“我感覺我肯定是有點問題啊。唉…算了,反正你們這里肯定查不出來,我先回去了!”
“等等,等等,什么叫我們這里查不出來。”那名醫生急了,連忙叫住對方,說道,“你先說說你的病史。”
“肯定查不出來的,我走了。”老譚愁眉苦臉,擺擺手,意興闌珊,帶著老婆往外就走。
他這個病,好幾年了,以前也在縣人民醫院查過,那是三年前,當時,他是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胸有些疼痛,連忙跑到縣人民醫院拍了CT,結果沒有發現什么問題,醫生就讓他回去了。
回家后,老譚一直小心翼翼,時時刻刻留意著,一有不對勁,就打算立刻往醫院跑。
好在,之后兩年,一直風平浪靜。
就這樣淡忘了,以為不會有什么事了。
哪里知道,大約在半年前,他又開始腰背疼起來,而且,一疼起來,就相當厲害。
尤其是晚上,整夜整夜地睡不著。那種折磨,簡直比死還難受。
老譚就再次來到縣人民醫院,醫生幫他安排了一圈檢查,什么血常規、X光、CT、B超、胃鏡、腸鏡…全都做過了,結果愣是沒查出來什么毛病。
“縣人民醫院的水平不行啊,還是得去大城市!”
于是,老譚去了省城大醫院。
無功而返。
然后,在朋友的推薦下,又去了魔都幾家大醫院,拜訪專家,依然什么問題都沒查出來。
老譚頭一回意識到,醫院不是萬能的,以前哪里不舒服都會及時去醫院,可是現在,去了那么多家三甲醫院,大小醫院,根本不管用。
只能說,現在的醫學,沒有想象中的發達。許多醫生的水平也確實不夠。
“我該不會得了不治之癥吧?”
老譚有些害怕,腰背越來越疼,發作越來越頻繁。
折騰了大約兩個多月吧,就在他們在省城一家大醫院求醫的時候,跟以前一樣,從專家診室意興闌珊地出來,走著走著,我去,突然之間,就不疼了。
老譚重重舒了一口氣!
他老婆也勸他:“不疼了就不看了,看來看去,啥毛病也沒有。”老婆話里行間,還是帶著幾分責備的,覺得老譚這個人,喜歡“無病呻吟”。
人家那么多醫生都沒瞧出來伱有病,你天天喊這里疼,那里疼,不是擺明了平時不想干家務嗎?
我天天干家務,我也沒喊疼啊。
老婆自然是有怨言的。
既然老婆都這樣說,老譚只好打道回府了。
之后又是一段時間的平安無事。
然后,今天,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老譚突然之間暈厥了。
他倒在地上,意識喪失了足足十幾秒左右,且伴有大汗、視物模糊、惡心等癥狀,幸好他老婆在家,于是,趕緊將其送到醫院。
然后一通檢查,自然也沒發現明顯異常。
其老婆也松了一口氣。
不過,這次雖然依然未查出什么來,但是,起了個“安心”的作用。至少,應該沒有什么隱藏的腫瘤之類。
查不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好事。總比一檢查,我去,突然發現癌癥晚期,比那種情況好多了!
“就當是定期做體檢了。”老譚和老婆走在走廊里,搖搖頭,十分唏噓。
他老婆也安慰他,年紀大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毛病的,不要太緊張,自己嚇自己。
兩人正打算回家呢,沒想到,后面那個急診醫生居然追了出來。
“等等等等,你別急著走,我們一定幫你排查出來原因。”急診醫生說道。
邊上的人,紛紛議論,這急診醫生咋回事,還追著病人出來?
今天急診不忙是吧?
“你們查不出來,我之前來你們這兒檢查好幾次了。”老譚非常認真地說道。不過,還是挺感謝這位醫生的,心說這位醫生挺認真負責啊。
不像之前,見到報告無異常,就讓自己回家去了。
那名醫生說道:“你先說說以前的病史,我搞不定的,幫你請專家。”
老譚詫異:“你們醫院還有專家?”心說有專家,那也是水貨專家吧?難道還能比大城市大醫院的專家厲害?
那名醫生就道:“我們醫院當然有專家了,美國請過來的頂流名醫周醫生知道吧?”
“知道啊,周醫生不是看心臟病的嗎?”老譚詫異道。
那名醫生就一臉你消息落后了的表情,說道:“周醫生不僅心臟病精通,其他很多疾病都精通,據說尤其擅長疑難雜癥。你的病,多半屬于疑難雜癥。”
這名醫生已經是周喬的鐵桿了,在他心中,周喬簡直無所不能。
這也是他追出來叫住人的底氣之一。
有周醫生在,還怕診不出病?
“這樣啊?”老譚和老婆面面相覷,老譚試探著問道,“要不…就在這里請周醫生看看?”
老婆道:“看看就看看,反正來都來了。”
他老婆雖然之前懷疑他裝病,但是今天暈倒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也擔心老譚確實有什么隱藏的疾病。
這種病,也許藏得很深,既然有專家,不試一下實在不甘心。
萬一越拖越嚴重,等到到時候真正大爆發的時候,估計就來不及了。
那名醫生就給周喬打了個電話,周喬同意后,對方就帶著患者和其老婆,來找周喬。
周喬在縣人民醫院,如果坐診,就在專有的那間診室,如果不坐診,可能在手術室,可能在查房,也有可能在會議室參加會診,或者給大家做培訓,還有可能,在鄭院長的陪同下,參觀一些科室,指導一些工作。
還有可能,則是在鄭院長給其安排的臨時辦公室里休息。
這名醫生給周喬打電話的時候,周喬剛好在辦公室品茶。姜蕓蕓過來看他,順便給他泡了一壺茶。
這專業的茶藝師傅泡出來的茶,自然是與眾不同。
姜蕓蕓已經大四下學期了,在學校基本上沒課,就是到處找工作。這次回來,是因為開始在竹海縣文旅局實習。
聽到有醫生和患者要來找周喬,姜蕓蕓就道:“表哥,那我就先走了。”
“嗯,晚上一起吃燒烤。”周喬邀約道。
“好的呀!”姜蕓蕓出門時回眸一笑,比劃了個“OK”的手勢。
不一會兒,那名醫生就帶著患者和其老婆過來了。
至于這名急診醫生自己,本來就到了換班的時候,這時候是趁著下班前,幫患者解決一下問題,同時,他也想借著這個機會,來單獨和周醫生交流交流,學習學習。
“請坐請坐。”周喬示意,然后簡單地寒暄后,開始詢問病情,包括老譚日常生活的飲食起居及情緒等細節。
老譚都一一講述。
只是,看著眼前這位年輕得不像話的專家,老譚和其老婆心里面都沒底。
“這外面將這位周醫生吹成啥樣了,可是,終究是一個比我兒子還小的后生仔啊!”老譚心道。
其實,周喬比他兒子還要大幾歲,只是經過幾次蛻變后,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逆生長”,看著特顯年輕。
那名急診醫生反正也下班了,也不急著回去,就在邊上聆聽,近距離觀摩周喬診病,想要學個一招半式。
周喬記得,這名醫生似乎姓胡,之前有過幾次交道。
于是說道:“胡醫生,麻煩將這名患者之前在這邊做過的所有檢查幫忙調出來。”
周喬現在不在那間專用診室,所以連接不到醫院的系統里面,他只有自帶的筆記本。
“好的,周醫生稍等。”
胡醫生連忙跑了出去,很快,就抱了一臺醫院專屬的電腦過來,在不遠處的醫生辦公室借的。身后還跟了一名護士,幫忙抱顯示器。
人家一聽說是周醫生要用,于是欣然同意。
小護士過來,看著周喬,小眼睛眨啊眨,不停送秋波,只是,周喬視若不見。
沒辦法,他太招桃花了,如果不裝傻充愣,那估計得忙死。
周喬開始認認真真看報告。
一項一項過目。
時間一分一分流淌,就在老譚和其老婆都不抱希望,覺得這個年輕專家估計也就跟其他專家一樣,給不出所以然來的時候,周喬眼睛一亮,輕輕打了個響指。
“周醫生,發現什么了?”胡醫生連忙湊過來問道。他心說,我就知道周醫生能發現蛛絲馬跡。
老譚和其老婆也都詫異地站起身,往這邊看過來。
周喬指著電腦屏幕,說道:“你仔細看,這是患者之前做過的冠狀CTA報告,上面顯示管腔輕度狹窄,胸主動脈下段管腔周圍有環形密度影,考慮壁內血腫可能。”
“那可能是哪方面疾病呢?”胡醫生問道。
胡醫生都狐疑,更別說老譚和其老婆了。
周喬沉吟片刻,就說道:“這有可能是風濕免疫方面的毛病,查一下IgG4水平。”
胡醫生:“…”
老譚和其老婆:“…”
胡醫生一頭霧水,但還是幫助患者轉入了風濕科。
然后,胡醫生扛不住了,先回家休息去了。
雖然胡醫生是內科醫生,但是對IgG4相關疾病還是略有了解的。
IgG4相關疾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炎癥伴纖維化的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依受累臟器的不同而異。累及淚腺和涎腺時出現腺體腫大、硬結;累及眶周出現炎性假瘤及眼外肌增厚表現。病變累及其他部位,常出現組織或器官內腫物,可造成局部阻塞、壓迫癥狀或器官萎縮。
這種疾病,相當復雜,可能累及的器官可多了。而且很多典型癥狀,都非常容易與其他一些疾病混淆,出現誤診、漏診的情況。
但是,怪就怪在,這名患者幾乎查不出什么典型的疾病來,也沒什么典型的癥狀。周醫生怎么就這么快就鎖定了排查方向?
該不會是不知道,然后隨便蒙一個吧?為了面子?
“不不不,不能這樣說周醫生。周醫生的水平遠非我這種半吊子能望其項背,也許,他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胡醫生心中的謎團越來越濃,讓他睡覺都不安穩。
簡直做夢都在想這個事。
胡醫生可是相當好學上進的,也是很卷的一個人。要不然,也不會抓著這個機會,想要私下和周喬溝通交流。
只是,令他奇怪的是,周醫生診病時,他是全程親眼所見的,可是,就是有種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感覺,非常之縹緲。
胡醫生表示,看不懂,完全看不懂。跟不上周醫生的思維節奏。
等到第二天,胡醫生再次來上班的時候,就心心念念地給風濕科相熟的同事打了電話,詢問老譚的情況。
“哦,你說昨天你轉過來的那個大叔啊。檢查結果出來了,真的如周醫生所料,是IgG4相關疾病。他血清中的IgG4水平偏高,周醫生說做個活檢,然后我們做了個活檢,發現是漿細胞在表達,真是神了!”
胡醫生:“…”
那名同事說道:“周醫生今天要就這個病例,召開一個多學科會診,講一講他診病的過程,老胡,你要來聽聽嗎?”
胡醫生立馬道:“來,當然來,只要我走得開!幾點?”
“下午兩點,行政樓大會議室。”
“好的,謝了。”
“不客氣,咱倆誰跟誰。”
到了下午一點四十,胡醫生就出發了。他今天不用坐診,病房的事情也提前忙完了,跟科室主任說過,科室主任也同意的。
于是,他就來到了大會議室,打算旁聽。結果發現,特么的連旁聽的座位都被占光了!
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啊!
人數雖然多,但是對周喬而言,小場面啦。他以前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洛杉磯分校搞講座的時候,人數比這多得多!
周喬侃侃而談,抽絲剝繭,算是狠狠給大家講解了一些IgG4相關疾病,尤其是一些不典型癥狀的IgG4相關疾病,非常不容易診斷。
本身,這個疾病的病例就少。
因為診斷困難。尤其是,像老譚這樣,壓根就不典型的。
這名患者的癥狀,僅僅是血管外部長了厚厚的增生,導致血管壁增厚,很容易被忽略。
患者體內,沒有明顯的腫塊。尤其是胸腹部,做出來的報告都相當好。
老譚被收治入院,然后,又開始不舒服了,腰背開始痛。
他心道,又要受折磨了,晚上睡覺又難熬了。
哪里知道,風濕科的醫生在周喬的指導下,過來給他打了一針,立馬,渾身舒坦!
堪稱立竿見影!
(本章完)
《我在美國開診所》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小說,樂庫轉載收集我在美國開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