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限制

  此刻陳岳眼中的量子糾纏現象,已經不像是以往時候那么神秘與神奇。

  在他看來,量子糾纏之所以能實現“超光速”,其基本原理,其實是更高維度層面的一些相互作用力。基于粒子物理學的不斷發展,基于那二十臺超級粒子對撞機的大量實驗資料,基于十余萬名科學的日夜辛勤工作,基于無數座龐大的科研基地所產出的科學資料,在這成百上千年的不斷研究之中,陳岳終于得出了這個更為貼近本質的工作。

  意識到了這一點,又有了量場方程組與規范解析作為了解與計算這種本質的武器,陳岳此刻終于可以利用量子糾纏現象來做些什么了。

  科學的進步,本質上便是對于自然規律的進一步深入了解。有了足夠深入的了解,才能利用它們來達成自己的目的。譬如,了解了相對論,便能制造出核彈。了解了量子糾纏,便能制造出超距通訊儀。

  在陳岳操縱著地面端的超距通訊儀發出信息之時,守在試驗飛船之上的科學家們同樣在滿是緊張的注視著面前的巨大設備。

  一段攜帶著時間戳的信息到達了這處設備之中,引發了這處設備中,那一些處于糾纏態的微觀粒子的一些狀態變化。通過量場方程組與規范解析解讀之后的數據,成功被電子元器件所理解,并最終呈現在了面前的大屏幕之上。

  你好,宇宙。

  這段信息的出現,與時間戳之上所顯示的時間并不一致,而是出現了一定的延遲。

  以光速來進行兩地間通訊的話,其延遲時間為5.33秒。而此刻,數據顯示,采取超距通訊儀進行的通訊,時間延遲則為1.68秒。

  從表面看起來,似乎這一段信息縱然達到了超光速的程度,但延遲仍舊存在。這似乎與實時通訊的最終目的有所偏離。

  但人們并沒有因此而感到絲毫沮喪。因為所有人心中都清楚,這1.68秒時間的延遲,并不是通訊的延遲,而是電子元器件的延遲。

  超距通訊儀之中的芯片,解讀微觀粒子的狀態變化,將這狀態變化之中所蘊含的信息解析為人們可以理解的文字,需要時間。而這時間,才是延遲的來源。

  “成功了!”

  在這一刻,試驗飛船之中的所有科學家同時歡呼了起來。人們熱烈的鼓著掌,歡呼著,擁抱著,激動到淚流滿面。

  自理論層面踏入三級文明程度之后,人類文明終于在應用層面也踏入到了三級文明的程度。

  此時此刻,這一晉升,徹底實現,徹底圓滿了。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人類文明都是徹徹底底,真真正正的三級文明了。

  陳岳此刻同樣興奮。如果他此刻還有嘴巴的話,他也想大聲嘶吼幾句,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可惜此刻的他只是一段程序,只能生存在超算之中,只能作罷。

  超距通訊技術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以往時候,因為通訊延時太過嚴重的緣故,身處于木星系統的陳岳,對于太陽系內其余的行星僅能進行一些極為有限的開發,有時候甚至需要以三眼人或者矮人為主導進行開發。

  這極大的限制了陳岳的開發進程,限制了資源產出。但現在,有了超距通訊技術,那一切截然不同。

  無論身處何方,陳岳都可以做到對任何地方的屬于自己的設備的實時操縱。其效率提升何止萬倍。

  同時,這意味著軍事實力的巨大提升。類似于以往時候,陳岳第一次和莫索提文明第七艦隊交戰之時那種,因為通訊延時太過嚴重,導致艦隊戰法呆板,行動遲緩,反應遲鈍之類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了。

  當然,基于量子糾纏技術的超距通訊儀也不是沒有缺點存在。

  它的缺點主要體現在兩點。

  一,超距通訊無法做到類似電磁波那種廣播式的通信。

  所謂廣播式通信,也即,一個信號源以廣播的方式發出電磁波,只要具備足夠的靈敏度,任何一臺或者多臺終端設備,都可以接收到它的信息。就像一顆人造衛星在太空之中廣播信號,地面上不管多少臺手機都能接到信號。

  它是由點到面的。

  而基于量子糾纏技術的超距通訊,它是點對點的。一對處于糾纏態的量子,一顆位于這一臺終端,另一顆位于另一臺終端,那么僅有這兩臺終端可以保持通訊,信號無法傳遞給第三臺終端。并不是說你造一臺終端,我造一臺終端,只要我們制造的終端采取同樣的技術標準和參數我們就能聯系。

  這種限制當然可以通過建造基站,通過基站中轉的方式來解決,但本質上它仍舊是點對點的,而不是點對面。

  第二個限制則是,量子糾纏固然是無視距離且實時通訊的,但隨著對于量子糾纏現象的深入研究與了解,陳岳發現,一對處于糾纏態的粒子相互距離越遠,其行為與變化模式就越復雜,相應的,用于解讀其信息的量場方程組便越復雜,一直到就算規范解析方式都無法解讀的地步。

  以陳岳此刻所掌握的技術,極限狀態下只能做到約1500億公里的實時通訊。超過了這個距離,信息雖然仍舊可以傳遞,且仍舊是實時的,但現有的數學水平,卻不足以將信息解讀出來了。

  除非對于量場方程組和規范解析的研究能更加深入,數學水平能再度提升,才可以提升這個距離。

  不過,雖然有著這兩個限制,但超距通訊對于傳統通訊的優勢,仍舊巨大到不可思議。

  “這簡直是劃時代的技術。以此技術作為劃分二級文明與三級文明的標志,實在是恰如其分。”

  陳岳滿心感慨:“掌握量場方程組之前與之后,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我現在已經掌握了超距通訊技術,之后要做的便是不斷迭代,令其小型化、穩定化、高效化。不過后續的就只是工程上的問題了,不涉及基礎理論,只要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就總能完成。”

  茅盾文學網_書迷正在閱讀:、、、、、、、、、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網游小說,茅盾文學網轉載收集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