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三章 科研攻關

第四十三章科研攻關  相比起重量動輒高達幾十噸上百噸,乃至于大型飛船的上千噸上萬噸,這僅僅只能推動一張紙的推力,毫無疑問等于沒有,看似沒有任何發展的價值。

  但做科研不能這樣想。無論如何,既然能推動一張紙,那便在理論上具備了推動一艘飛船的潛力。以及,它的性能實在是太過于優越,太過于節省工質,潛能實在無限。

  化學燃料飛船與火箭的潛能上限是10的話,離子推進的上限,可能便高達一萬,甚至十萬。

  火車剛造出來的時候,跑的比牛車還慢呢,后來不也成為了地球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一開始慢怕什么,有潛力就行。

  尤其是,離子推進技術并不是只能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應用。事實上,陳岳通過研究預測認為,在未來很多年,自己都要在離子推進技術上深耕。

  核裂變動力飛船要采用離子推進技術,自己有了核聚變技術,照樣要用離子推進技術。他甚至認為,在自己掌握真正的超光速航行技術之前,離子推進技術都會是自己最主要的推進方式。

  于是陳岳便正式開始了對于離子推進器的研究。

  當然,他所研究的并不只是單獨的離子推進器一個,而是一整個系列。

  涉及到核動力飛船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同時開始研究。

  能源方面,要做核裂變反應堆的小型化和高效化研究。推進技術方面則是離子發動機,飛船結構方面,則是更高的材料性能以及工程學結構布局,還有更適應太空環境的通訊系統、電氣系統,等等。

  陳岳感覺到,對于核動力飛船的研究,將成為自己現階段工程能力與科學水平的一次全面大考。自己發展過程之中的所有短板,都會在這一次研究之中暴露出來。只要完成了這一次研發,自己的科研實力與工業能力將會得到全面的提升。

  這個意義不能說不重大。

  陳岳將研究核動力飛船這個大項目拆解成了高達十六個科學工程,譬如材料學攻關工程、氣動布局攻關工程、高性能通訊系統攻關工程等,每一個大工程其下又劃分了至少20個,最多90多個的小攻關項目,總攻關項目高達1000多個。

  這1000多個項目的攻關,缺一不可。陳岳必須在這1000多個項目的研究之中,全部達成預期目的,最終的核動力飛船才能造出來。

  為此,陳岳調動了高達9000多個研究所和實驗室,調動了5000座工廠,以及高達上千萬臺機器人投入到了這一項前所未有的龐大工程之中。

  一座座全新的工廠與廠房拔地而起,各類型全新研發、專門定制的機械快速到位,一臺臺科研超算快速就位,大量的試驗數據源源不斷的產出…

  在來自宇宙深處的生存危機的壓迫之下,陳岳真正用出了全力。

  離子推進實驗室。陳岳耗費一年時間,建造了一個直徑高達26米,寬度高達5米的巨大圓環狀推進器。這個推進器之中安裝著陳岳特制的粒子加速器裝置,它可以為離子生成裝置所生成的離子加速,并從后方安裝的噴口之中噴射出去。

  陳岳專門建造了一座發電站為它供電。

  沒辦法,這玩意兒耗電量實在太高了,沒辦法直接連在電網上面。否則,開機關機之間的巨大電力負荷波動,會導致電網直接崩潰。

  此刻,便到了這臺一號原型機的第一次開機實驗。

  龐大的電力滾滾而來,被離子推進裝置轉化為了離子的動能,將它們加速到了極高的速度,然后從噴口噴射了出去…

  淡藍色的火焰釋放著驚人的高溫。在這一刻,巨大的廠房都被映照成了幽藍的色澤。驚人的輻射立刻在這里生成。

  這些被噴射出來的等離子體蘊含著極高的能量。單位質量下,它們甚至比殘骸星球撞擊太陽之時,太陽噴發出來的太陽風還要高。

  是的,離子推進器噴射出來的等離子體,與構成太陽風的帶電等離子體基本上屬于同一類東西。

  通常意義上的電器設備,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汽車還是洗衣機,只要進入了這個實驗室,被離子推進器的尾焰噴射到,立刻便是電路燒毀,整機報廢的結局。

  這一次試驗,威勢著實驚人,仿佛毀天滅地一般。

  但陳岳看著感受器上最終生成的數據,心中滿是無語。

  上面顯示著,如此威勢的噴射,其產生的推力,僅僅只足夠吹起一個紙盒子…

  是的,比吹動一張紙進步了許多。

  每小時耗電21萬度,直徑26米,厚五米,總質量高達5000多噸的龐然大物,只產生了推動一個紙盒子的推力…

  “行吧。”

  陳岳悻悻的想著:“有進步就好。不管怎么說,前景總是光明的。繼續迭代改進就是。嗯,目前能量損耗主要集中在粒子加速階段,或許可以想辦法改進一下…”

  陳岳意識到,想要大幅提升粒子加速的效率,最主要的地方,還是在于超導技術。

  超導技術早在地球時代就廣為人知,就算不是科學界的人,也能知曉個大概。

  超導技術便是沒有電阻的電力傳輸技術。因為沒有電阻,能量損耗便可以降低到接近0的地步,從而帶來巨大的效率提升。

  以及,因為沒有電阻,也就沒有發熱,或者發熱很低的緣故,用于冷卻的裝置也可以直接省卻,更是帶來了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超導技術還具備眾多的應用前景,甚至于對于可控核聚變都具備極為重要的意義。

  但超導技術有一個難點。那便是,哪怕巔峰期的人類,都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之下,才能維持材料的超導性能。而維持極低的溫度十分困難。

  “但這里是木衛二。太空之中的溫度也很低,說不定我這里能有較為便利的低溫超導應用的工程方案…”

  陳岳這樣想著。

  此刻,超導實驗室也已經建成。陳岳將在這里進行超導技術的相關研發。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的連載更新

飛翔鳥中文    融合電腦,我能操縱億萬太空戰艦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